办公软件的过程中是不是总会担心硬盘挂掉,所有办公项目前功尽弃?项目进行中,无法与他人一起协作处理重要文档?其实这一切都可以在" />

在Word中使用Google Cloud Connect插件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3-13 点击数:
简介:使用 软件频道 -> 办公软件">办公软件的过程中是不是总会担心硬盘挂掉,所有办公项目前功尽弃?项目进行中,无法与他人一起协作处理重要文档?其实这一切都可以在

【菜科解读】

使用 软件频道 -> 办公软件">办公软件的过程中是不是总会担心硬盘挂掉,所有办公项目前功尽弃?项目进行中,无法与他人一起协作处理重要文档?其实这一切都可以在“云办公”中解决。

微软有云版本Office产品Office 365,Office2010也有全新的“云办公”功能,但低版本的Office是否就无法体验“云办公”呢?通过Google推出的“Google Cloud Connect”插件,直接把云端功能装进微软Office当中,让老版本Office用户也能享受云端带来的各种便利。

Google Cloud Connect插件

下载地址:http://tools.Google.com/dlpage/cloudconnect

支持对象:Office 2003/2007/2010

插件介绍:对于重要的办公文档,除了利用移动存储设备进行备份以外,上传到网络硬盘也算是加了一份“双保险”。

Google Cloud Connect就可以把微软Office文档自动上传到Google Docs,在线储存、历史版本以及协作编辑等等都可以轻松实现。

注意: 该插件在Windows XP系统下使用时需安装微软.NET Framework 2.0。

本文以windows xp系统和Office 2003环境为例,介绍该插件的神奇功能。

轻松一“点” 文件进云端

首先打开Word 2003,就可以看到新增的Google Cloud Connect工具栏,点击“Login”输入自己的Google文档账号登录。

登录后会让你选择如何使用,是按预设的自动(Automatic)同步到Google Docs中,还是手动(Manual)同步。

当然以后也可以随时修改,建议根据文档的不同需求进行选择。

如果选择手动的话,以后只要点击“Sync↑”按钮即可将这份文件同步到Google Docs,同步完成后会显示这份文档相应的链接地址。

图示:如果选择手动同步,一定记得关闭文档前点击“Sync”

虽然在Google Docs中无法直接编辑文件(除非转存新档),但作为一个云端备份空间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小提示:如果选择自动,那么每次保存文件时,插件就会自动同步一次。

在,Word,中,使用,Google,Cloud,Conne

高丽蒙古战争的详细经过是如何样的?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起初的战争 1219年,蒙古与高丽联手灭了窜入高丽的契丹反叛军队,并与高丽签订“两国约为兄弟,万事子孙无忘今日”的友好条约。

1225年,蒙古帝国要求高丽向其朝贡。

高丽予以回绝,蒙古使节抵达义州边境时,被高丽朝廷所害,但当时征西夏,并未顾及此事 。

1231年蒙古大汗命撒礼塔率师攻高丽。

蒙古打到了朝鲜半岛中部,洪福源率群众投降,高丽王弟怀安公王降。

撒礼塔后在开城任命达鲁花赤等72人镇守,蒙古军暂时撤出高丽。

1232年,高丽王杀死开城驻守的达鲁花赤等72人,从松都(今开城)迁往江华岛,以防卫蒙古的再次入侵。

得知此事后,蒙古立即第二次攻高丽。

这次蒙古一直打到朝鲜半岛的南端。

不过蒙古却无法攻占江华岛,在现在的光州附近败北。

蒙古首领撒礼塔在龙仁中流矢亡(一说被一名高丽僧人暗杀)。

蒙古副帅铁哥回师蒙古。

后高丽王遣使节请罪,但并不肯臣服于蒙古并派兵攻陷已归附于蒙古的西京等处,劫夺了降将洪福源的家。

窝阔台汗四征高丽 成吉思汗去世后,托雷根据幼子掌管父业的蒙古传统习俗,监国摄政。

1229年,召开忽里勒台大会,商议推举蒙古国大汗。

按照蒙古习俗,幼子有优先继承父业的权利,因此,宗王大臣都打算推举拖雷作可汗。

等人说服各蒙古宗王,坚持按成吉思汗的遗诏行事,拥立成吉思汗的第三了窝阔台继承蒙古汗位。

拖雷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宫廷内讧,也支持窝阔台。

八月二十四日,窝阔台大汗登基。

元太宗窝阔台即位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出兵征伐,拓展疆土。

以高丽杀使者为由,于1231年八月命撒礼塔率蒙古大军讨伐高丽。

蒙古军入据高丽后,洪福源率民1500余户前来迎降,附近州郡亦有来降者。

撒礼塔在洪福源的协同下先后攻取40余座城,连战连捷的蒙军直逼高丽王城。

高丽高宗遣其弟怀安公王乞降。

蒙古军队索取了巨额财物后退军。

但仍在高丽的各京、府、县留下了72名达鲁花赤(镇守者),对高丽进行间接控制。

高丽国王逃至江华岛。

1232年六月,高丽王举反,杀死蒙古所置达鲁花赤72人。

为避免蒙古的报复,高丽权臣崔怡决定迁都江华岛。

于是,窝阔台决定第二次讨伐高丽。

八月,再命撒礼塔率师征高丽,至王京南,攻其处仁城时,中流矢亡。

副帅铁哥领蒙古军回师。

原降服的高丽百由洪福源统治。

十月,高丽王遣其将军金宝鼎、郎中赵瑞章向窝阔台上书请罪。

1233年四月,窝阔台诏谕高丽王悔过,并指出他犯下的五大罪状。

高丽王因占据江华岛,而蒙古无水兵,故不从命朝觐。

反而又派兵攻陷已归附于蒙古的西京等处,劫夺了降将洪福源的家。

为此,窝阔台决定第三次派兵讨伐高丽。

1235年,蒙古入侵庆尚道和全罗道。

高丽民间的抵抗非常强。

高丽王室也在江华岛修筑工事。

虽然高丽几度战胜入侵者, 但还是无法抵挡蒙古大军(蒙军烧毁粮食企图逼降)。

1238年,高丽高宗向蒙古请和。

在高丽同意将高丽王室作蒙古人质后,蒙古撤军。

不过高丽只送了一个与王室无关的人给蒙古人。

蒙古大怒,要求高丽王室搬出江华岛到蒙古作人质并清除海上所有高丽舰船,交出反蒙古的官员。

不过高丽只送去一个王子和10名贵族的孩子,拒绝了其它的要求。

因此,1240年蒙古又派兵攻克昌州、朔州等地。

1241年高丽王以族子为己子入质,高丽又臣服于蒙古。

汗至汗四征高丽 自从1232年高丽迁都江华岛后,被激怒的蒙古大军先后遣军7次征伐高丽,给高丽百姓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不少地方因畏惧蒙古军威,纷纷举城归附蒙古。

高丽有不少大臣也对与蒙古对抗到底的政策提出了质疑。

同时, 蒙古也在筹划另立高丽入质蒙古的质子为新君,而这一旦成为既成事实,高丽朝廷便面临边缘化的危险。

1246年(贵由汗元年)高丽又停止岁贡时,蒙古军队从1247年至1258年(蒙哥汗八年)间,曾4次进攻高丽,迫使高丽王遣王子前来朝贡,并留蒙为质。

1247年,蒙古第五次入侵高丽,要求高丽王室搬出江华岛作蒙古人质。

1248年,蒙古大汗贵由汗死,蒙古撤军。

1251年,蒙古大汗蒙哥继位,蒙古再次要求高丽王室做人质。

高丽回绝后,蒙古于1253年大规模入侵高丽。

高宗最后同意搬出江华岛并将世子安庆公交给蒙古。

蒙古军随后撤退。

1258年,高丽众大臣发动政变,杀死了主张弃陆保岛的权臣,出陆向蒙古投降。

1259年,蒙古与高丽达成和解协议,蒙军撤出高丽,高丽朝廷迁出江华岛移居陆地,并派王子入朝蒙古,两国战争状态结束。

忽必烈消灭高丽抵抗势力 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元年(1260年)春,高丽国王逝世,忽必烈派兵护送高丽王子归国即位,是为高丽元宗,同时宣布在高丽境内实行大赦,送还高丽俘虏及逃入辽东的民户,禁止蒙古边将侵扰高丽,以抚民心。

元宗即位后一直采取亲元立场,引起大臣的不满。

忽必烈视高丽为的属国和进攻日本的跳板。

至元五年(1268年)夏,忽必烈责令高丽新国王在高丽制造可载4千石的海船1千艘,以备元军攻打日本或之需。

元朝对高丽的控制和榨取,使高丽朝野极为不满。

至元六年(1269年)八月(阴历,下同),林衍废其王。

同年十月,忽必烈派头辇哥率大兵压境;封在京朝觐之高丽王世子为特进、上柱国,并派兵护送他回国平乱;同时派兵部侍郎里德(史书写为里德)一行出使高丽,限期高丽林衍等来京陈情,听候决断。

在元朝三慑之下,高丽都统领崔坦、李延龄等以西京(今平壤)50余城归降。

高丽元宗复其位,并亲自朝见忽必烈。

至元七年(1270年)正月,忽必烈将高丽西京改为为东宁府(后升东宁路),划归元朝辽阳行省。

同时派头辇哥率领军队护送高丽国王父子回国,委任脱脱朵儿、焦天翼为高丽达鲁花赤(督官)。

同年春,元军兵临王京(今开城)城下。

此时,林衍已死,其党三别抄军首领裴仲孙等拥立王室庶族承化侯王温,退守珍岛(今南金罗道)坚持抗元。

至元八年(1271年)五月,元将领忻都率兵攻占珍岛,王温等被杀。

金通精退往耽罗(今济州岛)。

至元十年(1273年)四月,忻都攻占耽罗,捉拿了金通精等人。

元军占领济州岛,元朝遂设耽罗国诏讨司,屯兵驻守。

国王投降蒙古汗国,高丽蒙古战争结束,高丽成为元朝的。

[5] 设置征东行省进行统治,并派遣蒙古“达鲁哈赤”(长官)负责行政事务,收取贡赋。

随机文章美国南北战争的主因是奴隶问题?这么认为你就错了!要说服别人,得先相信自己所说的话土耳其摩索拉斯陵墓埋的是谁?真相就是摩索拉斯王后的纪念墓中国400吨重型运输机简介,发动机比运20大2倍公平公正公开的金鱼缸效应,只要做好这一点企业就会飞跃发展

安特生来过中国吗?他来中国干什么

1914年 的春天,这个春天对瑞典著名地质学家、学家教授来说,无疑是一个再美好不过的季节。

因为正是在这个春天的某个清晨,安特生怀揣中国政府的聘请书,以“中国北洋政府农商部矿政司顾问”的身份,开始了他梦寐以求的中国探险考察之旅,同时也踏上了他最辉煌的人生之路。

1902年,他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06年在该校任教,并兼任瑞典地质调查所所长。

当安特生接到中国政府的邀请时,他毅然辞去了在瑞典的一切职务,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出发,先到印度,再经过千里辗转,进入新疆,然后沿塔里木河向中国内地前进。

据史料记载,安特生进入塔里木河的时间,是1914年4月的一个上午。

那个上午,中国西部的天气很好,阳光灿烂,春风拂面。

安特生乘一叶小舟在淡淡的晨雾和暖融融的阳光中,顺着暗蓝色的塔里木河缓缓划行,飘然而下。

整个航行途中,安特生总是独坐船头,从顺水漂行的木船上观赏着两岸的景色。

在尽情欣赏塔里木河两岸风光的同时,安特生认真阅读刚刚出版便轰动了整个欧洲的考古巨著——《》。

读着这本书,安特生心中如塔里木河水一般悠悠荡起的,是对神秘中国的连连感叹和对自己姗姗来迟的遗憾。

这一年,安特生刚满40岁,但他在国际上已是一位声名显赫而又独具个性的大学者了。

安特生除了钻研地质学之外,对考古和探险有着极大的热忱和浓厚的兴趣。

1901年春,他曾以瑞典南极考察团团长的身份,亲自率团奔赴南极。

这次南极之行,在安特生的人生履历中,虽然增添了颇有传奇色彩的一章,但因事前准备不足,他的团队到达南极后,无法抵御恶劣气候的侵袭,最后只得草草返回瑞典。

不仅考察项目不尽如人意,而且研究结果也收效甚微,以至于安特生回国后,在几天的闭门沉思中,对自己的这次选择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而与安特生同处一个国度、同研究一个领域的地质学家斯文·赫定,却在安特生率队奔赴南极的同时,悄悄踏上了远东的中国大陆。

斯文·赫定前往中国的时间也是1901年(清二十七年)的春天。

他此行的目的,是想通过对中国西部的实地考察,解决当时悬而未定的关于罗布泊的地理位置问题。

斯文·赫定的这次罗布泊之行,对中国的古代文化有一个很大的贡献——在罗布泊 发现的文物 西北一带,他无意中发现了被人类遗忘了千余年的楼兰古城遗址。

显然,斯文·赫定中国之行的巨大成功,对刚从南极返回瑞典本土的安特生来说,是一次不小的震动,甚至可以说是一次相当沉重的打击。

虽然安特生学识渊博,经验丰富,才华惊人而又雄心勃勃,但在探险的方向上却选择了寒冷的南极;斯文·赫定尽管学识并不比安特生高明,经验也未必有安特生丰富,但在探险的方向上选择的却是神秘的中国。

其结果是天壤云泥,大相径庭。

安特生并未因此气馁。

虽然他后悔自己选错了探险的方向,但却十分自信地认为,如果他当初选择的是中国而不是南极,一定会比斯文·赫定更加出色。

可惜,历史已经无法改写。

因此,从南极返回瑞典本土的安特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闭门反思后,很快便将考察热情和寻找目光转向了中国。

就在安特生渴望前往中国的日子里,古老中国封闭了几百年的大门这时也到了在某些领域需要稍稍打开一点缝隙的时候。

事实上,自17世纪以后,欧洲各国许多地质学家、地理学家、古生物学家、政治冒险家,以及后来迅速发展起来的田野,像淘金者一样纷纷拥进了远东,尤其是中国大陆。

一时间,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遭到了空前的劫难——敦煌、龙门、云岗等石窟的壁画和古代石雕像,以及洛阳的古墓等大批古建筑和古遗址都被掘得破烂不堪、惨不忍睹。

直到1912年成立,迫于民众的呼声和政府的抵制,西方各国才不再地在中国进行肆无忌惮的抢掠,而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把他们的科学家派往中国,以得到中国的矿藏资源,特别是煤矿和铁矿的第一手资料。

由于当时的瑞典被中国认为是“西方几个没有帝国野心的国家之一”,所以中国北洋政府根据当时地质调查所(隶属于农商部)负责人丁文江先生的建议,决定聘请瑞典科学家安特生前来中国担任北洋政府农商部矿政司顾问,并通过有关部门,向安特生本人发去了正式的聘请书。

这样,接到了中国政府聘请书的安特生,才终于以“中国北洋政府农商部矿政司顾问”的正式身份,踏上了梦想多年的远东之旅。

随机文章诺亚方舟遗址被发现,4800年前的木船99.9%是诺亚方舟鱼鳞云代表什么天气,出现漂亮的鱼鳞云表示要下(冷空气到来)火星四十亿年前有文明,因冲突而爆发全球核战/环境巨变文明灭亡小行星撞击地球产生水,地球的水和月球的诞生都来自于小行星撞击揭秘西游记沙僧的原型,竟有人说是日本的河童(脑残)

加入收藏
               

在Word中使用Google Cloud Connect插件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