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科解读】
丽莎·明尼利Liza Minnelli主演的电影《歌厅/酒吧间Cabaret》(1972)中的经典形象上了美国《时代》杂志封面
丽莎·明尼利Liza Minnelli这个女人很难用准确的词来形容,她性感、调皮、古灵精怪、充满活力。
她的身上永远散发出一种凌驾于时代之上的前卫感和摩登感。
脸庞娇小五官却十分饱满,给人带来深刻的视觉印象。
眼和嘴的比例相对特殊,传递出非常个性的信息。
她的乐趣在于寻找风格,在于一种用俏皮的心情去面对身边的世界,她可以把各种各样的衣服穿成只有丽莎·明尼利才有的独特风格。
那是一种前卫的态度和一种寻找生命中快乐的热情。
丽莎·明尼利Liza Minnelli出生在美国好莱坞的顶层,其母是朱迪·嘉伦Judy Garland(右),父亲则是好莱坞歌舞片大师文森特·明尼利Vincente Minnelli(左)
丽莎·明尼利从小就出生在娱乐圈食物链的最顶端,她是著名影星朱迪·嘉伦Judy Garland(1922-1969)与好莱坞歌舞片大师文森特·明尼利Vincente Minnelli(1903-1986)的女儿,1946年3月12日生于美国洛杉矶。
自小受到父母与环境的熏染,14个月大的时候,她就在影片《美好的夏天In the Good Old Summertime》(1949)中露面了,这应该是她在大银幕上的处女作了。
7岁时,她又随母亲一起到纽约皇宫大剧院演出歌舞节目,而父亲则经常带领她到摄影棚里,小小年纪的她对电影技术了如指掌。
由于父母在她5岁时仳离,她童年过得很不安稳。
丽莎·明尼利在纽约高中学习了表演艺术,但是没毕业的她就去纽约开始了她的演员生涯。
她在1963年演出了第一个作品,此后她又录制了30多张专辑。
电影《查利气泡/作家秘史Charlie Bubbles》(1967)剧照,左边是英国演员阿尔伯特·芬尼Albert Finney,他当时正在和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私下往来
拥有父亲的才华和母亲的美貌,丽莎·明尼利不想走艺术之路都难。
丽莎·明尼利在19岁时演出戏剧《The Red Menace》,其中一首“Flora And The Red Menace”使得她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东尼奖得主。
她平时的工作主要是放在舞台剧以及歌舞表演等,她的电影作品并不太多,但是成绩却不容小视。
她在1967年成功地转入电影界,拍摄了电影处女作《查利气泡/作家秘史Charlie Bubbles》(1967),第二部影片《何日卿再来The Sterile Cuckoo》(1969),使她获得了第4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1972年丽莎·明尼利主演了影片《歌厅/酒吧间Cabaret》(1972),丽莎·明尼利则凭借在片光中光芒四射的演出勇夺第45届奥斯卡影后和第30届金球奖音乐/喜剧类最佳女主角以及第26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女演员和意大利多纳泰洛奖等多个影后头衔。
这是电影《歌厅/酒吧间Cabaret》(1972)中的场景
让丽莎·明尼利彻底摆脱“名人之后”标签的关键,就是于1972年主演了一部她人生最重要的电影作品——《歌厅》。
《歌厅》改编1966年由Kander与Ebd合作的同名音乐剧,它是继《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1965)后最流行、最受欢迎的一部歌舞片,当年曾荣获第4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等8项大奖,同时为趋于没落的好莱坞歌舞影片打了一剂强心针。
影片以一个美国女歌手的生活经历为贯穿线索展示了上个世纪30年代初期纳粹分子的倒行逆施对德国人民生活和心灵产生的恶劣影响,表现了希特勒上台前夕柏林市民内心的苦闷与彷徨。
虽然《歌厅》只是丽莎·明尼利出演的第五部影片,但她以深沉含蓄、充满激情的表演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三流歌星的形象。
此片让丽莎·明尼利跃升国际巨星。
电影《歌厅/酒吧间Cabaret》(1972)剧照,这部电影实际上讲的是在双性恋中如何三人行,假作真时真亦假的犹太姻缘
#p#分页标题#e#此后丽莎·明尼利不仅成为如Time、Newsweek等杂志的封面常客,电视音乐剧《丽莎·明奈利电视音乐会Liza with a "Z": A Concert for Television》(1972)替她赢得了电视艾美奖。
丽莎·明尼利依靠自己的聪慧、天真和倔强,一跃成为好莱坞一线明星之列。
1973年,她在纽约举办了一个为期三周的个人音乐会,演出票在36小时内销售一空。
演出完毕,观众对她报以热烈的欢呼,认为她的仪表风度和谈吐都令人想起朱迪·嘉伦。
但不少行家认为,丽莎·明尼的音城比她母亲的更宽广,法国歌迷们都昵称她是“一只美国小麻雀”。
丽莎·明尼并不认同这个说法:“她很神奇、时髦并有趣,许多人都不了解这些,所以我一直为妈妈辩解。
妈妈曾告诫我,给公众他们所想要的,然后去取你的汉堡牛排”。
丽莎·明尼利Liza Minnelli和乔尔·格雷Joel Grey(右)凭电影《歌厅/酒吧间Cabaret》(1972)中的精彩的演出拿下第45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奖
“母亲给了我良好的基础,而父亲则赋予我梦幻般的生活方式。
”丽莎评介道:“小时候,父亲带我去购物,买了好多鸡毛绒。
回到家后,我找出一盒别针,父亲问我,你想装扮成什么样?我说,西班牙舞女。
”然后他帮助我将鸡毛绒围在我的腰间,并用别针将它们固定住,我突然间产生了表演的欲望。
“父亲又问我,西班牙女郎,你有何贵干?我说,跳舞。
他喊道‘跳吧,丽莎!’父亲为我在纷杂的环境中盖起了一座避风港。
”
电影《花落花开A Matter of Time》(1976)剧照,右边是英格丽·褒曼Ingrid Bergman,这部电影的导演是丽莎·明尼利Liza Minnelli的父亲文森特·明尼利Vincente Minnelli
奥斯卡黄袍加身后,丽莎·明尼利又接拍了《幸运女士Lucky Lady》(1975)、和英格丽·褒曼Ingrid Bergman合演的《花落花开A Matter of Time》(1976)、和罗伯特·德尼罗Robert De Niro搭档的《纽约,纽约New York, New York》(1977)、《亚瑟/二八佳人花公子Arthur》(1981)及《影舞追梦Stepping Out》(1991)等电影作品。
相对而言,她的作品并不多,而影响力亦不及早期。
究其原因一是她所擅长的歌舞片已走下坡路;二是她的个人生活不顺利。
波普艺术的领袖人物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中)和丽莎·明尼利Liza Minnelli碧安卡·贾格尔Bianca Jagger(右)在纽约第54俱乐部里合影
在巴黎奥林匹亚音乐厅的演唱会更让法国人疯狂,更博得了“来自美国的伊迪丝·琵雅芙Edith Piaf”美称。
戏剧舞蹈与音乐造就了丽莎·明尼利成为一代巨星,你也许可以从她无比伦比的歌声进入她的世界。
20世纪80年代,丽莎·明尼利染上了酗酒、吸毒的恶习。
1984年她入院接受治疗,不仅戒了毒;而且在事业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1985年,她获得了第二个金球奖电视类最佳女主角奖。
这是为了表彰她在电视剧《享受人生的时候》中的精彩演出。
1987年,丽莎·明尼利在卡内基音乐厅的演出,这使她成为第一个在卡内基音乐厅持续热了整整三周的歌星,这次演出后来还被灌制成了唱片。
同年,法国政府授予她最高荣誉—骑士荣誉勋章。
电影《纽约,纽约New York, New York》(1977)的场景
丽莎·明尼利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女演员除了演出戏剧、电影和电视剧外,她还经常活跃在歌坛上,主持了许多电视特别节目,如《丽莎谈丽莎》、《丽莎回忆文森特》、《戈尔蒂和丽莎在一起》和《巴里辛尼科夫在百老汇》等。
和许多好莱坞明星一样,丽莎·明尼利的婚姻同样是曲折漫长,四次婚姻及数度爱情,虽然都以离散告终,可是也颇值得回味,其中一位情人——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本业以拍黑帮暴力片出名,不过为了丽莎·明尼利,他却专门找来罗伯特·德尼罗和她合演一部音乐味浓郁的爱情片《纽约,纽约》。
但因电影中多处情节的设定与大众口味不符,结果导致票房成绩不佳。
不过该片的同名曲“纽约,纽约”,却成了丽莎·明尼利的经典曲目,而且也成为纽约的城市歌曲。
#p#分页标题#e#在电影《纽约,纽约New York, New York》(1977)拍摄期间,罗伯特·德尼罗Robert De Niro(左)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右)和丽莎·明尼利Liza Minnelli
论及婚姻,丽莎·明尼利的婚姻也是不走寻常路。
1967年,她首披婚纱下嫁彼得·艾伦Peter Allen,尽管这段婚姻只维系了5年,于1972年宣布结束,但她与彼得之间的友谊却一直持续到1992年彼得死于艾滋病。
之后,丽莎·明尼利又三度踏上婚庆的红地毯,但却都没能坚持多长时间便各奔东西了。
对于爱情,她投入了很多,渴望也很多,但是一次次的失落和打击,都成为她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惠特尼·休斯顿Whitney Houston(右一)和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右二)、伊丽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及丽莎·明尼利Liza Minnelli于1988年一起出席活动的合影
丽莎·明尼利演戏以外的时间,除了演出百老汇的歌舞剧外,她也出过唱片,另外还经常在各大夜总会登台献艺,她还是曾经代表最新时尚的54俱乐部的常驻嘉宾。
丽莎·明尼利是百老汇演员中大牌中的大牌,“你并不孤单you are not alone”的翻唱,味道十足,仔细听每句都不一样,尤其最后更是精彩,注意她最后谢幕的动作,告诉我们这就是真正的“大牌”!
丽莎·明尼利Liza Minnelli的音乐现场专辑《Cabaret...And All That Jazz: The Liza Mnnelli Antholog》封面
丽莎·明尼利在1966年所发表的第三张专辑《有一段时间There Is A Time》是一张深具野心的作品,专辑中以英文重唱法文歌曲,她选唱的法国名曲包含了“There Is A Time (Le Temps)”、“M'Lord”等,丽莎·明尼利在第三张专辑的唱腔表现方式,逐渐跳脱了朱迪·嘉伦与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的风格,慢慢地唱出属于她个人的成熟与性感风情,像是来自电影《金粉世界Gigi》(1958)的插曲“The Parisians”,同样由丽莎·明尼利的导演老爸文森特·明尼利所执导的电影《花都舞影/一个美国人在巴黎An American in Paris》(1951)的插曲“I'll Build A Stairway To Heaven”、以及散发节奏蓝调韵味的单曲“Did I Hurt Your Feelings?”。
1987年法国政府授予丽莎·明尼利Liza Minnelli最高荣誉—骑士荣誉勋章,右为法国影星阿兰·德龙Alain Delon
丽莎·明尼利是活着的传奇。
过去这些年,她得到了许多舞台奖项,并且可以列出一张长长的由她参演的音乐剧的专辑的列表。
而后来她必须面对小报上关于她滥用药物及疾病、长时间在药物恢复诊所斗争的报道。
虽然这阻碍了她演艺事业上的发展,但她在世界范围内仍然拥有大批会继续支持她的忠实粉丝。
1991年9月伦敦的希尔顿酒店,黛安娜王妃和女星丽莎·明尼利Liza Minelli在看完慈善电影《影舞追梦Stepping Out》(1991)的首映之后,在派对中分享一个极有趣的笑话。
“这是我最中意的黛安娜王妃照片之一。
她看起来高兴极了。
她俩看上去就像两个小女生被一个淘气的笑话逗坏了。
由于她是私人来到这个派对,我们只用了十秒钟来拍这张照片。
之后我们就不打扰她们了。
”摄影师Dave Benett说。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