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瓒最强时坐拥三州,实力远超袁绍,为何短短数年便惨败身亡?公孙瓒最强时坐拥三州
![](http://www.cvshuo.com/uploads/0hunjia/11.jpg)
【菜科解读】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公孙瓒以武力起于河北,短短数年之内便坐拥幽州、青州大部,以及冀州部分地区,甚至渗透进徐州、兖州之地,势力远在刚刚夺取冀州的袁绍之上,俨然河北第一军阀割据势力。
然而,公孙瓒在短暂崛起之后,却又迅速败亡,以致最终兵败自焚而亡。
那么,公孙瓒到底是如何崛起的,又是如何败亡的呢?
根据《后汉书》的记载,公孙瓒出身于官宦之家,且“家世二千石”,应当算是一方豪强,然而由于其母身份低微,在那个“子以母贵”的年代,公孙瓒也只能出任郡小吏,担任郡门下书佐。
后因相貌出众且才智出色,通过迎娶太守之女才获得了一定地位。
在岳父的帮助下,先任上计吏,后经举孝廉成为辽东属国长史,后又升任涿县县令。
在东汉末年那个乱局,公孙瓒虽是以小吏入仕,但像其他割据势力一样,最终也是不可避免的走上了武力发展道路。
在担任涿县县令时,公孙瓒便曾奉命统率三千骑兵出征,追讨张纯等叛贼,并因功升任骑都尉。
之后,公孙瓒又以骑都尉的身份,率军征讨袭扰幽州、冀州的乌桓贵族,进而以降虏都尉的身份统率步骑万人屯驻右北平郡,后又升任中郎将兼领辽东属国长史,封都亭侯,从而掌握了一支相对强大的军事力量。
由于公孙瓒所在的幽州,与乌桓等相邻,因而时常遭受到这些游牧民族的进犯,正是在在与这些少数民族的交战中,使得公孙瓒的势力开始迅速发展,手中的军队越来越多,官职也越来越高。
最终于中平六年(189年)前后升任奋武将军,封为蓟侯。
然而,随着公孙瓒势力越来越大,其与河北其他势力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其中主要有三股势力,其一是公孙瓒的顶头上司幽州牧刘虞,其二是幽州以南的冀州牧韩馥,其三便是韩馥属下的渤海太守袁绍。
南征北战势力迅速扩张,占据四州之地势力远超袁绍彼时,河北地区虽有刘虞、公孙瓒、韩馥、袁绍四股势力,但由于冀州方面韩馥、袁绍互相猜忌,而幽州方面公孙瓒虽名义上受刘虞节制,且刘虞受到地方豪族和乌桓等少数民族支持,但其势力却远不如公孙瓒,被兼并只是时间问题。
因此,四股势力中,实际以公孙瓒最为强大。
为了夺取冀州,袁绍在谋士逢纪的建议下,私下联络公孙瓒引兵南下。
公孙瓒对冀州早已是垂涎三尺,如此机会岂能放过,结果韩馥慌乱之下,被迫将冀州交给了袁绍,而公孙瓒的势力也得以深入冀州。
夺取冀州后,袁绍的情形却极不乐观,被夹在了公孙瓒和袁术之间,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当时袁术、公孙瓒结成联盟,而袁绍则与曹操结成联盟。
于是,公孙瓒便派从弟公孙越率领一千骑兵与袁术联盟,而当时恰逢袁术与袁绍争夺豫州,袁术便派公孙越参战,结果导致公孙越中流矢而死。
初平二年(191年),青徐黄巾军三十万众攻打渤海,公孙瓒正在青州平定黄巾军,得知兄弟死后大怒,举兵攻打袁绍,一时间冀州郡县纷纷望风归降。
袁绍担心腹背受敌,连忙渤海太守交给了公孙瓒的堂弟公孙范,希望能够换取和平,却不想公孙范掉头就起渤海之兵投奔了公孙瓒,从而帮助公孙瓒在青州大败黄巾军。
此战,公孙瓒不但解除了黄巾军的威胁,得到黄巾军的大量“车甲财物”,俘虏了七万余人,而且使得公孙瓒成功将势力渗透进了青州、徐州。
至此,公孙瓒不仅占据了幽州、青州大部和部分冀州,而且势力已经渗透进徐州和兖州,俨然河北第一割据集团。
#p#分页标题#e#势力大涨的公孙瓒,认为进攻冀州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上表朝廷,历数袁绍“引董卓入京、逼韩馥让位”等十大罪状,开始公然向袁绍发难,同时以严纲为冀州刺史,田楷为青州刺史,单经为兖州刺史,大有将袁绍、曹操一锅端的野心。
与袁绍交战数载难以取胜,内外交困最终迅速败亡公孙瓒与袁绍的交战持续数年,最初公孙瓒无论是在兵力还是地盘上都占据着绝对优势,这也是其在初平二年(191年)和初平三年(192年)有能力接连对冀州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本钱,然而连战连败之下,再加上后院起火,以致其最终迅速败亡。
双方的首战是“界桥之战”,当时公孙瓒在青州刚刚大败黄巾军,兵威正盛,因而意图一举歼灭袁绍,结果却被鞠义击败,刚刚被任命为冀州此时的严纲也被阵斩。
此战公孙瓒损失虽不算太大,但南侵的脚步却也就此被遏制。
初平三年(192年),初战失败的公孙瓒却并不死心,旋即又调集兵力,派出单经军、青州军(刘备)和徐州军三路围攻袁绍,结果三路皆被袁绍所败。
接着,袁绍展开反攻,对公孙瓒在青州的势力展开进攻,此战持续长达两年,《后汉书》有载,“绍复遣兵数万与楷连战二年,粮食并尽,士卒疲困,互掠百姓,野无青草”,最终迫使“先主(刘备)与田楷东屯齐”,公孙瓒的势力被迫退出青州。
初平四年(193年),在公孙瓒与袁绍大战不止之际,幽州牧刘虞也趁机发难,起兵攻打公孙瓒,结果惨遭战败,刘虞及妻子儿女被俘。
当时,恰逢汉献帝派使者前往幽州加封刘虞,公孙瓒于是以刘虞意图称帝为由,胁迫段训斩杀了刘虞及其妻子儿女。
杀死刘虞虽然使得公孙瓒吞并了整个幽州,但由于刘虞在幽州豪族和北方少数民族中拥有极高声望,再加上袁绍有意利用刘虞之子刘和打着复仇的名义招揽人心,结果导致公孙瓒后院起火,不仅幽州本地的鲜于辅、齐周、鲜于银起兵翻盘,就连乌丸、鲜卑等也起兵攻打公孙瓒。
兴平二年(195年),在各方的夹攻之下,公孙瓒一败再败,代郡、广阳、上谷、右北平等地纷纷反叛,无奈之下公孙瓒只得退守易京。
虽然公孙瓒在易京修建了坚固的防御工事,但随着袁绍巩固冀州统治,进而蚕食掉青州,徐州的刘备也只能勉强自保,公孙瓒已经彻底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凭借着坚固的防御工事和充足的粮草储备,公孙瓒虽然在易京坚守了长达四年时间,但还是在建安四年(199年)三月兵败,最终引火自焚而死。
公孙瓒势力如此庞大,为何会迅速败亡?纵观公孙瓒的一生,在势力发展到顶峰的初平二年(191年),一度雄踞三州之地,然而仅仅三四年间,便又迅速败亡,这又是为什么呢?个人认为,以下两方面的因素,应该是主要原因。
1、没能笼络世家豪族。
在东汉时期,地方豪门已经是一股极为庞大的力量,纵观东汉末年割据势力,只要能够得到地方豪族的支持,那么便能迅速割据一方,否则只能迅速败亡。
而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出身原因,公孙瓒非但没能笼络地方豪族,双方的关系反而极为紧张。
#p#分页标题#e#根据《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注引《英雄记》的记载,凡是公孙瓒统治的地区,“衣冠子弟有材秀者,必抑使困在穷苦之地”,而其所重用的往往是“商贩庸儿”,即“富皆巨亿”的大商人兼大地主。
当然,这一点或许也是公孙瓒的无奈,其虽然也是官宦之家出身,奈何母亲的低微身份,导致其始终无法跻身“衣冠子弟”行列,而世家大族往往又极为看重出身,相较于宗室出身的刘虞和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公孙瓒与这些世家大族根本没有合作基础。
这种例子在东汉末年比比皆是,例如刘表入荆州,正是凭借荆州大族蔡氏和蒯氏的支持;又如刘备夺取荆州,同样源于庞氏、黄氏、杨氏等族的支持,而蜀汉集团的败亡,同样也有益州士族的强烈反弹的因素影响。
还有曹丕、孙权想要称帝,同样不得不对豪门大族进行笼络。
而出身宗室的刘虞,之所以能够在幽州站稳脚跟,所依靠的便是渔阳豪族鲜氏的支持,而公孙瓒杀死刘虞后,同样是鲜氏率先起兵反叛。
2、控制区域过于狭长。
公孙瓒在崛起之后,其势力范围的扩充固然极为迅猛,但却带来了一个致命的影响,那就是控制区域过于狭长,从其根基之地幽州南下,过冀州、青州再到徐州,其势力范围基本集中于渤海湾沿海地区。
控制区域狭长,带来了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极容易被从中切断,这一点恐怕公孙瓒也很清楚,因此公孙瓒才会在击败青州、徐州黄巾军后,便立即与袁绍争夺冀州控制权,可惜的是,接连的几场战役皆以公孙瓒的失败告终,其主力不得不退回幽州,而随着袁绍对冀州的掌控越来越强,公孙瓒的势力已经处在了随时被切断的危险境地。
袁绍应该也是瞅准了这一点,因此在初平三年(192年)展开反攻时,选择了重点进攻青州平原国,迫使刘备、田楷向东退往齐地,切断了青州与公孙瓒的联系。
此后,袁绍又派袁谭不断蚕食青州,通过北排田楷、东攻孔融、曜兵海隅,最终占据整个青州。
由于青州的丢失,南下徐州的刘备也就此脱离了公孙瓒的势力范围,双方根本无法取得联系。
此外,刘备虽然成功入主徐州,但仅凭手中的几千兵马,却也根本无法将徐州彻底纳入统治,于是便有了臧霸占据琅琊、笮融劫掠广陵等,刘备所能控制的也仅有徐州、下邳等地,自保尚且不足,又何谈支援公孙瓒。
当然,除了以上两点之外,诸如“猛将谋臣逐渐疏远、不救援部下”,公孙瓒“不恤百姓,记过忘善,睚眦必报”等固然也都是公孙瓒败亡的原因,但个人认为这些原因却并非主因。
宝宝挑食厌食什么原因 让宝宝不挑食解决办法
宝宝挑食厌食什么原因原因1:因提前吃了香甜食物而产生口味偏好这是最常见的一个幼儿挑食原因。
宝宝的味蕾敏感度远远超过成年人,他们即便从成年人感觉淡而无味的母乳中,也能喝出香甜的滋味来。
实际上,过多的盐对婴幼儿未成熟的肾脏具有毒害作用,味精鸡精之类调味品也会干扰婴幼儿的氨基酸平衡,糖对营养平衡也是有害无益的。
所以,一岁以内的宝宝,无需给任何盐和糖,直接吃食物的清淡原味就可以了。
如果不给人工调味食物,连甜味的果汁也稀释到淡甜再喂孩子吃,那么孩子会非常喜欢胡萝卜泥和蒸南瓜的淡淡甜味,喜欢玉米糊和糙米粥的清香,喜欢鸡肉糜和鸭肝泥的鲜美。
父母应当从六个月起,循序渐进地给宝宝尝试各种各样的清淡天然食物,培养孩子自然而然地接受各种食物的原味。
原因2:受环境影响对食物产生口味偏好孩子偏食另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周围环境的影响。
周围人对食品的各种议论,都会无意间被孩子听到,对食物产生各种看法。
比如说,孩子没有鉴别力,还特别容易受同龄人的影响,所以电视上各种零食的有趣广告,孩子很容易全盘接受,因为电视里的小朋友们都吃这种食品。
又比如,父母亲友都认为牛肉是至上的美食,孩子就不太可能对牛肉产生反感,相反他会以吃这种食品为荣。
父母自己就不喜欢吃青菜,孩子也容易对青菜感情疏远。
如果父母亲友当中有偏食现象,而且这种行为得到了别人的认可和宽容,那么宝宝就会认为挑食偏食理所当然,甚至觉得这是表现自己与众不同、获得更多关注的一种方式。
原因3:因食物味道过浓而产生反感前面说到,与成年人相比,儿童的味觉更为灵敏,这也意味着对食物的特殊气味和味道更为敏感。
一些成年人认为“好吃”的浓味食品,幼年的孩子可能感觉刺激过度强烈,从而本能地产生拒绝。
蒜苗、芹菜、香菜、青椒之类味道独特的食物遭到反感的主要原因可能就在这里。
因此,在儿童上学之前,特别是1~3岁的幼儿期,应当为他们准备味道淡于成年人的饭菜,也不必强求他们马上接受一些具有刺激性气味的食品。
只要家里常备这些食物,大人们正常进食这些食物,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耳濡目染,早晚会慢慢地接受它们。
原因4:因烹调不当产生反感如今很多父母烹调水平往往不尽如人意,不擅长烹调很多食材,也难怪孩子不爱吃。
比如说,好好的青菜,做得口感塞牙,味道奇怪,宝宝觉得别扭也不难理解。
有的孩子觉得家里做的某种菜不好吃,一直拒绝食用,但某日在别人家里或餐馆里,吃到这种食物的另一种做法,很可能就会欣然接受。
因此,父母不必因为孩子拒绝吃某种菜,就断定孩子讨厌这种食材,要把“这道菜不好吃”和“这种食物不喜欢吃”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自己努力提高烹调水平,尝试一种食材的多种烹调方式。
不如这么说:“宝贝,今天妈妈可能做得不太好吃,明天妈妈换个做法你再尝尝,好不好?”原因5:食物不符合幼儿的兴趣同时还要考虑到,宝宝的触觉和视觉也十分敏锐。
他们喜欢那些漂亮而小巧的食物,对于形状过大、过粗、色泽暗淡的东西缺乏兴趣。
如果宝贝觉得吃起来太费劲,根本吃不完,就会产生畏难情绪。
一些儿童食品的生产商正是抓住了孩子的这些特点,让孩子们对一些小零食“爱不释手”。
所以,给孩子做食品,应当做得小巧一点,可爱一点,能用手抓,或者一口能吃进去。
很多聪明的妈妈把孩子的餐盘做得富有情趣,把鸡蛋做成太阳,把青菜做成小草,把胡萝卜切成花朵,让吃饭的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就比较容易让孩子吃得津津有味。
原因6:因情绪因素而产生好恶孩子也可能会因为一些不好的情绪而反感某些食品。
如果在饭桌上,孩子因为不吃某种食品而遭到训斥,很可能会使他们对这种食品产生反感;而如果父母用某种食品作为奖励,很可能会让他们更加喜爱这种食品。
电视上、电影中的人物吃某些食品,也有可能激起孩子对这种食物的兴趣,比如有大力水手吃菠菜情节的动画片,让千万小朋友也欣然接受了菠菜。
所以,尽量不要把食物与某种负面情绪相联系,而是要多表扬宝宝爱吃多种食物的优点,让宝宝体会到食物带来的正能量。
挑食对宝宝的危害有多大1、挑食的孩子更容易生病宝宝挑食就会造成各种营养元素的缺乏,造成体质虚弱抵抗力差、免疫力下降,宝宝就更容易感冒、发烧!别的孩子一生病TA就生病,别的孩子不生病TA也生病。
2、挑食的孩子会变笨有研究表明,宝宝3岁前的饮食和今后的智力水平非常相关。
经常吃高糖、高盐和高脂肪食物,会影响宝宝的大脑发育,而且挑食的宝宝身体缺乏各种营养素,也会对宝宝智力发育不利!3、挑食的孩子不长个宝宝正处于快速生长时期,只有充足而均衡的营养,才能健康地生长发育。
一旦养成挑食的习惯,就会导致部分营养素摄入不足,从而出现营养不均衡、缺乏营养等问题,还会导致宝宝长不高。
4、挑食的孩子非瘦即胖如果你家宝宝是那种只爱吃菜,不爱吃肉的挑食宝宝,就很容易出现营养素摄入不足或过量,造成体重不增或下降,变成小瘦子。
如果你家宝宝刚好是那种爱吃高糖、高热食物、爱吃肉的,就很容易引起脂肪堆积、热量过剩,时间久了就会变成大胖子,甚至为长大后,又发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埋下隐患!5、挑食的孩子更容易便秘像剧中的乐乐小朋友,非常不爱吃蔬菜,所以小小年纪就开始便秘了!宝宝不吃蔬菜,只吃了肉,会导致身体无法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纤维素,体内纤维素不足,肠胃蠕动就会非常慢,机体消化能力很差,因此就很容易出现便秘。
宝宝挑食的解决办法1、1岁半以内,食物要混着吃专家建议:1岁半以内的宝宝,最好把菜、肉和主食混在一起吃,而不是一勺肉泥、一勺菜泥这样喂。
如果每一口味道都不同,等于给宝宝出了选择题。
Ta就会开始区分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吃,然后就要挑食了。
当宝宝1岁半以后,就不能顿顿都给他吃混合的食物了,不然宝宝对每种食物的味道就没有感受了,也会影响他的分辨能力。
2、“不好吃”“不爱吃”,别当着孩子面说很多家长自己还是个“挑食宝宝”呢,但是不管你有多挑,在吃饭的时候,“这个菜我不喜欢”、“他爸爸不爱吃这个”这种话,千万不要当着孩子面说,因为会让孩子觉得,食物是可以挑选的,有的食物不爱吃就可以不吃。
如果宝宝不爱吃菠菜,你经常对宝宝说:“我很爱吃菠菜”,并在TA面前大口大口的吃,渐渐的TA也会接受菠菜。
3、口味“重”的食物不要过早吃记得绿宝刚刚过了1岁的时候,她小姨喂她吃糖,被我生生的阻止了,小姨还挺不高兴的说:“哪有小孩不吃糖呀!等她再大点,你根本拦不住。
”我就是因为知道宝宝一定会爱吃糖,但糖对宝宝牙齿不好,而且还会养成她以后偏甜的口味,所以我就想让她越晚接触越好!过了1岁的宝宝,的确可以吃一些糖、盐等调味料了,但在添加的量上我们也要严格控制。
一旦宝宝从小养成“重口味”,不仅容易挑食,还会埋下成年后肥胖症和高血压等问题。
4、不健康的食物一口也不给大家都知道,往往好吃的食物都不太健康,像炸鸡、薯条、各种糖果。
宝宝一旦吃了第一次,一定就会惦记第二次,到那个时候你不给TA吃,TA就越想吃,会哭闹不止,用尽一切办法让你答应!所以我们建议宝妈:如果你觉得是不太健康的食物,就一口也不要给宝宝吃!等宝宝长大点,再给TA尝试也不晚。
我觉得想要宝宝不挑食,还有1点非常重要,就是让宝宝保持对食物的兴趣。
宝妈们多花点心思、变着花样的给宝宝做辅食,又能保证食物的多样性和营养均衡,而且还充满着妈妈的爱哟!
宝宝长痱子办 给宝宝去痱子的方法有哪些
为什么会长痱子当宝宝处于高温、闷热的环境时,因出汗过多,汗液蒸发不畅,导致汗管堵塞、破裂,汗液渗入皮肤周围组织,都会刺激其发生炎症反应而引起痱子。
根据痱子长的不同部位、颜色,可分为三种:白痱、红痱和脓痱。
白痱,常见于新生儿,表现为多数散发或簇集含清液的1-2mm表浅水疱疹,一般宝宝没有症状,轻擦易破,多于1-2天内吸收,有轻度脱屑;红痱,常见于婴幼儿,表现为散发或融合成片的圆而尖形似针头大小密集的丘疹或丘疱疹,周围有红晕,常成批出现在躯干部,有轻微烧灼及刺痒感;脓痱,是痱子继发细菌感染,表现为红色丘疹顶端出现黄色脓头,常出现在身体褶皱部位,如四肢屈侧和会阴部,宝宝的头颈部也很常见。
如何预防痱子想要预防痱子,那么家长就需要从宝宝的饮食、衣着、环境等多方面注意。
比如说:①要保持环境凉爽,遇到气温过高时,可适当使用电风扇或空调,但要注意不要让出风口对着宝宝吹;②给宝宝穿宽松、透气、吸汗的薄面料棉质衣服,不要穿的过多、过厚,平时勤换洗,穿盖的厚度和成人一样,不能多于成人;③室内每天要定时通风,周围环境不要过于潮湿、温度不要过高,以减少出汗和利于汗液的蒸发;④家里有条件的,要给宝宝勤洗澡,每天可以洗2-3次,保持皮肤清洁;⑤及时给宝宝擦干汗水,不要用凉毛巾擦拭,因为冷水刺激可使汗腺口骤然关闭,更容易生痱子,可用干毛巾反复地擦汗。
在宝宝睡觉时,为防止出汗起痱子,可在宝宝身体下面铺一个毛巾吸汗,床头放置手巾,以便随时擦抹汗液;⑥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可以吃些冬瓜、苦瓜、西瓜、黄瓜、苹果等新鲜蔬果;出汗较多时应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喝一些绿豆汤,菊花茶以清热解毒,但不要放糖,必要时可适当地补充些淡盐水。
如何治疗痱子对于宝宝痱子的治疗,应以外用药物为佳,对症止痒为主,一般不主张用口服药物治疗。
很多家长怕麻烦,认为长了痱子擦点痱子粉就可以了,既省事又管用。
然而,大多数痱子粉含有滑石粉,会刺激皮肤,如果长期使用,粉末很容易进入宝宝的呼吸道、阴道或尿道中,不利于宝宝的健康。
如果是以玉米粉做基质的痱子粉,还是可以用的。
(不过,玉米粉容易滋生细菌,如果扑在宝宝的红屁股上,反而会加重感染。
)适用于任何年龄宝宝的方法1.可以用3%的硼酸溶液、痱子粉或炉甘石洗剂涂抹患处;2.西瓜的白色部分具有治痱子的疗效。
生痱子时,可用西瓜的白色部分轻擦患处,非常有效,反复擦两三次,即可止痒;3.用生黄瓜汁或黄瓜片分别擦、贴于患处(此方法尤其适用于小宝宝),两三次即可痊愈 ;4.取1支霍香正气水加凉开水或生理盐水稀释,其稀释浓度比例为:0-3个月的宝宝,药液与水的比例为1:34-12个月的宝宝,药液与水的比例为1:21岁以上的宝宝,药液与水的比例为1:1用药之前先用温水将局部洗净擦干,然后将稀释后的药液用消毒棉球蘸药汁涂擦于患处,每日2-3次,5天为1疗程。
适用于1岁以上的宝宝1.取新鲜或晒干的薄荷叶(可连同嫩枝,新鲜的每次30克,或干燥的6克),除去老枝黄叶与杂质,清水冲洗干净后以开水冲烫3-4次倒入盆中,加适量凉水,至颜色呈淡褐色、以手臂试微凉感为度,温洗患处,红晕明显处可用毛巾溻渍。
症状明显缓解后方可停用,一般1次即能收效;2.将10克花椒放入锅内,加200ml水,在小火上煮5-6分钟。
煮后待稍凉不烫手时,用药棉蘸花椒水轻搽患处。
12小时后,痱子的脓尖一般可收缩干瘪。
为巩固疗效,可将剩余的花椒水在小火上温一下,再重新搽洗患处,经这样处理后,痱子即可全部消失;3.在宝宝的洗澡水中加入3-4滴「十滴水」,入浴浸泡数分钟,可治痱子。
或用温水洗净患处,擦干水后,将十滴水轻轻反复涂搽患处,每日1-2次,1-2天可痊愈;4.将绿豆、赤小豆、黑豆煮成汤,这是中医所称的三豆汤,主要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的功效。
取绿豆、赤小豆、黑豆各10g,加水600ml,小火煎熬至300ml,连豆带汤喝下即可,宜常服。
若从入夏就开始服用,宝宝很少会生痱子。
最后再强调一点,就是要注意预防二次感染。
由于红痱瘙痒,宝宝常去抓挠,皮肤抓破后便会使细菌侵入,引起脓疮等二次感染。
因指甲内容易藏留细菌,所以平时要把宝宝指甲剪短,尽量避免宝宝抓挠。
如果合并感染,可以外用红霉素软膏、百多邦软膏局部涂抹杀菌消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