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缺水的国家 全世界哪个国家缺水最严重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2-12-04 点击数:
简介:全世界最缺水的国家,全国人口不到中国的1%,却有着全世界最多的淡水资源。

这个国家就是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的津巴布韦。

津巴布韦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人民生活水平极低,甚至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

但是这个国家却拥有全世界最多的黄金储备,而且还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通货膨胀胀的黄金储备国。

那么这个国家究竟是哪个国家呢?为什么会

【菜科解读】

全世界最缺水的国家,全国人口不到中国的1%,却有着全世界最多的淡水资源。

这个国家就是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的津巴布韦。

津巴布韦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人民生活水平极低,甚至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

但是这个国家却拥有全世界最多的黄金储备,而且还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通货膨胀胀的黄金储备国。

那么这个国家究竟是哪个国家呢?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黄金储备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全世界最缺水的十三个国家

1埃及2阿联酋3阿曼4佛得角5布隆迪6阿尔及利亚7也门8约旦9沙特阿拉伯10巴巴多斯11新加坡12巴林13中国

,就成了全球13个贫水国,脑子是不是有问题,还是智商有问题?较真就来查证一下:中国被列为最贫水国家_史青2004年第5期发表了摘自文汇报的一段边角文,写的是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世界12个贫水国家名单中。

首先不讲文汇报的信息真假,但是这里是12个贫水国家,不是13个。

再来看吴季松2004年9月21日在第四届世界水大会上说中国是个贫水国家。

没有讲13个吧!再来:2003年12月10日水利部,翟浩辉副部长在全国水利工程水价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根据瑞典水文学家法肯马克的贫水国家的定量指标体系(即人均水资源量低于1667立方米但高于1000立方米,经常出现缺水情况的国家,为水资源紧缺的国家;

;低于500立方米属于绝对贫水国家),联合国已用此考察评价了世界上145个国家的水资源状况。

根据评价的结果,

二:全世界哪个国家最缺水

科威特是波斯湾国家中最为著名的石油出产 国。

除西南以及东北部分地区为高原、平原外, 其余大部分科威特土地是荒漠。

受热带沙漠气候 影响,科威特境内没有常年有水的河流和湖泊, 年降水量也仅为25 ~ 170毫米,淡水资源十分匮 乏,是世界上淡水消费最为昂贵的国家。

最初,为解决水资源缺乏问题,科威特人采 取从伊拉克的阿拉伯河运水的措施。

随着石油业 的发展,20世纪初,科威特逐渐成了世界上最富 有的石油国家,人口数量也逐渐增多。

单从伊拉 克运水,已经无法解决人水之间的矛盾。

于是, 科威特投巨资建造起了很多海水淡化加工厂。

如今,科威特人的淡水主要是由国内像蘑 菇一样的海水淡化处理设备——水塔提供。

造 型美观的水塔成了科威特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但是海水处理过程中的巨大资金消耗,也成了 困扰科威特城的一个新问题。

三:全世界哪个国家缺水最严重

埃及、阿联酋、阿曼、佛得角、布隆迪、阿尔及利亚、也门、约旦、沙特阿拉伯、巴巴多斯、新加坡、巴林、利比亚

按地区分布,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哥伦比亚和刚果等9个国家的淡水资源占了世界淡水资源的60%。

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

四:我国是全世界缺水国家之一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高山遍布,大河纵横,资源丰富,这些说法都没有错。

尤其是山,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能跟中国比山,不论是比山之多、长、大、高、雄伟、陡峭、风景优美、历史文化等方面,中国的山脉数不胜数,不论绵延千里还是清奇怪秀,不论是海拔高度还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中国的山都冠绝天下,无与伦比。

随便举几个例子:喜马拉雅、喀喇昆仑、冈底斯、雄伟天山、帕米尔高原、巍巍昆仑、唐古拉、横断山脉、念青唐古拉、巴颜喀拉、祁连山、六盘山、贺兰山、岷山、邛崃山、梅里、玉龙、贡嘎、阿尔金、阿尔泰、秦岭、大巴、太行、阴山、大别、巫山、南岭、武夷、长白、大小兴安岭等等,这些都是山脉,动辄就绵延逶迤几千公里。

而中东部的五岳、黄山、庐山、雁荡、桐柏、五台、三清、普陀、九华、峨眉、武当、青城、齐云、龙虎、终南、玉山、阿里等,至于再小一点的各种丘陵、崮更是多如牛毛,无法精确统计。

贝加尔湖风光

中国的每个省、市,除了江苏盐城外,都有自己的代表山峰,中西部自不必多说,山脉、山峰数不胜数,东南沿海的福建、浙江,简直就是群山怀抱。

很多人认为江苏位于长三角、东部沿海地区,应该是一马平川,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江苏的13个地级市,除了盐城外,全都有代表山峰。

比如,连云港有花果山,徐州有大洞山,常州有锅底山,南京有紫金山,镇江有大华山,苏州有穹窿山,无锡有惠山,淮安有裂山,扬州有铜山,南通有狼山,宿迁有三台山,泰州有孤山,宜兴有黄塔顶,盐城无山。

太湖就有36岛72峰。

全世界最缺水的国家(全世界哪个国家缺水最严重)

贝加尔湖畔

#p#分页标题#e#

有山就有水,山水相连嘛!但说起水,中国有长江、黄河、珠江、岷江、湘江、汉水、嫩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嘉陵江、闽江等,大江大河也不少。

但说起湖,中国有五大淡水湖,还有咸水湖青海湖等青藏高原上的多个错,看来中国的湖也不少,蓄水量似乎还可以。

但实际上,中国是个缺水的国家,北方和西部都极度缺水。

中国看似湖泊不少,但能利用的淡水湖却并不多,更遗憾的是,中国的湖泊不仅数量有限,且面积不大,深度很浅,换言之,中国淡水湖的蓄水量很少。

别看有五大淡水湖,但它们都不大,最大的鄱阳湖也不足4000平方公里,在枯水期,湖面积还要减少一半。

而东部的太湖、洪泽湖、巢湖,湖面积虽然较稳定,但很浅,最多也就几米深而已。

洞庭湖和鄱阳湖也是浅水湖,湖深不超过10米,太湖平均水深才2米多。

因此,中国所有的湖泊的蓄水量加在一起,还顶不上外国的随便某个湖泊的蓄水量,比如北美五大湖——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这五大淡水湖不仅面积大,还很深,总蓄水量228000亿米³,总面积24.5万千米²,相当于我国江苏省与山东省的面积之和。

而太湖的面积才2400千米²,蓄水量才44亿米³,这些一对比,差距是不是很大呢?

贝加尔湖沿岸风光

北美五大淡水湖之一的苏必利尔湖,面积8.24万千米²,平均深度148米,最深处406米,蓄水量12240千米³,是太湖的4000倍之多。

面积是太湖的40倍,为世界第一大淡水湖。

苏必利尔湖一个湖的里的水,就占据全球淡水总量的十分之一。

如此看来,中国的淡水蕴藏量很小,所有淡水湖的总蓄水量加在一起不过2249亿米³,还不及苏必利尔湖的200分之一。

贝加尔湖地形图

而实际上,中国曾经是全球淡水蕴藏量第一的国家!不仅山,力压全世界;水,也傲视全球。

近300年之内,也就是晚清时期,中国丢失了10座大型淡水湖,曾经的全球淡水量第一的大湖——贝加尔湖,在康熙年间因《尼布楚条约》的签订而被俄国掠走。

贝加尔湖虽然不是全世界面积最大的湖,但却是全世界最深的、含水量最高的湖,1610米的水深,力压全球,为地球上最深的淡水湖。

其蓄水量约占世界淡水总含量的五分之一,超过北美五大湖总和,这也是美国迄今为止仍耿耿于怀的地方。

事实上,贝加尔湖原名叫北海,是汉代苏武牧羊的地方,历来为中国的领土。

风景优美的贝加尔湖

而蒙古北部的库苏古尔湖,原来也是我国的固有湖泊,却因外蒙古的独立而自然而然的失去。

实际上,这个淡水湖泊失去才76年,也就是外蒙古于1945年宣布独立时才失去,非常的可惜。

库苏古尔湖一个湖的淡水量,就等于中国所有淡水湖总蓄水量的1.68倍!它如今是蒙古国最大的湖泊,也是贝加尔湖的姊妹湖,它风景优美,群山环绕,草地环绕,被称为“东方的瑞士”。

库苏古尔湖面积虽然不大,为2760千米²,与洞庭湖相当,但其水深平均高达138米,最深处超过262米,总蓄水量3800亿米³,而洞庭湖的面积与库苏古尔湖差不多,但库容量只有200多亿米³,约等于库苏古尔湖的19分之一。

库苏古尔湖

因此说,湖不在多,也不在大,而在于深,在于含水量的多少!贝加尔湖一个湖的水,就超过北美五大湖!而中国在清代至民国时期所丢失的湖泊,远不止贝加尔湖和库苏古尔湖,还有很多,比如巴尔喀什湖,我国汉代时称夷播海,在古代是中国第二大湖,仅次于贝加尔湖。

巴尔喀什湖面积1.82万千米²,水深6米,蓄水量1120亿米³,发源于我国新疆天山南麓的伊犁河,向西蜿蜒流淌,最终注入该湖。

巴尔喀什湖

伊克塞湖,我国古代叫“大清池”、热海,水面海拔1600米,面积6300千米²,水深702米,蓄水量17300亿米³,是太湖的400多倍。

伊克塞湖

斋桑泊湖,面积5500平方公里,水深12米,蓄水量660亿米³,是太湖的近20倍。

斋桑泊湖

乌布苏湖,面积3350千米²,1945年离开祖国怀抱。

乌布苏湖

阿拉湖,面积2650平方公里,水深45米,是诗仙李白出生的地方。

阿拉湖

以上这些湖泊,都是从清朝开始丢失的,而且都是以条约的形式被沙俄霸占的,除了外蒙古独立而丢失的两座外,其他的都是被沙俄强占而去的。

库页岛风光

江山无限好!中国的大好河山更加的美丽富饶。

中国在近代丢失了近300万公里²的领土,也丢失了最大的岛屿——库页岛以及最深的湖——贝加尔湖,另外还有大小9个湖泊,哪一个都比如今的五个淡水湖大、深、含水量高。

而且,丢失的湖泊景色更加美丽,风光更加优美。

南极:人类发现了南极200多年,南极为何却不属于任何国家?

打开当今的世界地图,满眼尽是花花绿绿的各国领土,21世纪的人类早已将地球的表面几乎探索分割完毕。

然而,当我们把视线转向地图最下方时,就会发现仍然有一片雪白的大陆并未被任何国家占据,这就是我们人类至今还在探索中的南极洲。

南极洲在地球的位置南极洲地处极地,不存在土著居民,也不适合人类居住。

直到19世纪才被俄国海军,和英国皇家海军的军官,以及一个美国的猎海豹者相继发现,从此揭开了这片“未知的南方大陆”的神秘面纱。

自此以后,世界各强国纷纷派遣探险队前往冰雪皑皑的南极洲。

但除了科学考察,各国也存在着将南极洲据为己有的私心。

1911-1912年英国冲击南极点小队合影,右二为队长罗伯特·斯科特直到今日,虽然有数个国家在南极有领土宣称,但并未有任何一国取得一寸国际公认的领土。

也就是,这些国家的宣称并未被世界承认。

为何南极洲被发现二百年来都没有被事实上占为领土?世界七大洲中只有南极洲成为了未被瓜分的“最后的净土”,背后又是什么样的原因?南极冰川美景一、南极洲:地球最后一块处女地南极洲在史前时代原本也是一块气候温和、生机勃勃的土地,这一点从南极出土的各种古生物化石中就可以发现。

而地壳运动却把它慢慢地推到了地球最寒冷的南极,如今它距离最近的南美大陆也有890千米之遥,是七大洲中唯一未被原始人类踏足的土地。

俄国海军军官冯·别林斯高晋,他是第一个发现南极洲的探险家南极洲被发现后,各国的探险队纷至沓来。

而这些最初造访的勇士们踏上南极洲的后,他们的名字也往往被作为新发现地的名称流传至今。

例如,美国的威尔克斯探险队在1840年发现了一片陆地,这里就被命名为“威尔克斯地”,一年后,探险家詹姆斯·克拉克·罗斯先后探索到后世以他为名的罗斯海、罗斯岛与罗斯冰架。

罗斯海、罗斯岛地图虽然对南极周边的探索一直在进行,但进军南极内陆与南极点却非易事。

最高达-90多摄氏度的严酷极寒、每次长达半年的极昼极夜天气、暗藏杀机的白色荒原、和极为困难的交通后勤,给南极深处探险带来了重重阻碍。

艰苦的南极探险队直到人类发现南极洲将近一个世纪之后,广袤的内陆才逐步被探险家们征服。

1895年,有据可查的登陆南极大陆记录,经过一批批探险家们的不懈努力,1911-1912年,挪威探险家阿蒙森与英国探险家斯科特相继率队到达南极点,完成了征服南极大陆最深处的伟业。

斯科特一行人虽然由于天气恶劣等原因最终全体殉难,但这场“伟大的悲剧”也让他们名垂青史。

阿蒙森与斯科特的探索路线,绿色为斯科特,红色为阿蒙森为何英国等世界列强,与挪威这样的极地探险大国如此热衷于南极探险?第一,19世纪到20世纪初,西方对世界各地的探索与殖民仍在进行中,无论是政府还是探险家们,都对征服南极有着浓厚兴趣,即使南极气候恶劣不可能成为殖民地,但各国对在南极抢占地盘的热情依然不减。

毕竟历史上,殖民地很多都是“先占先得”,谁都不想坐失良机。

阿蒙森探险队在南极点的挪威国旗前其次,南极探险正值第一次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技术蓬勃发展,探索南极这片从未被人类干涉的荒原,对科学界来说几乎是在开采金矿。

南极埋藏的古生物化石、矿产资源、古代气候环境变迁的遗迹等,都是科学家们梦寐以求的一手研究资料。

因此,英国、法国、阿根廷、智利这些南极探索起步较早的国家,就像过去欧洲列强对亚非拉殖民一样,发现南极洲后很早就提出了对南极的领土要求,并试图占领。

然而与亚非拉不同,南极洲并非登陆后就可以有效占领并统治的地方,英法等国在世界各地占领殖民地,再获得各国的广泛承认的传统方式,在南极这片空无一人的大冰原上却行不通。

即使如此,这些国家(包括从英国独立出来的澳大利亚、新西兰)时至今日仍然保留对南极地区的领土要求,但至今未能如愿。

这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各国在南极的宣称领土范围二、对南极的争夺即使以现在的技术水平,南极的煤铁天然气等深藏冰下的资源还是无法开发利用,表面上看,对南极提出领土要求几乎无利可图。

但从长远来看,在全球气候变暖、能源危机日益凸显的大背景下,南极这片资源丰富的处女地,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块令人垂涎的肥肉。

早在1908年,英国宣称对“英属南极领地“拥有主权。

1912年,日本人也在探索到的南极一块地区插上了太阳旗,并命名为“大和雪原“,声称日本拥有此地主权。

1923年,英国的新西兰自治领提出对“罗斯属地“的领土声索,第二年,法国提出对“阿黛利地”的领土声索。

与世界其他地区不同,这两块土地皆是从南极点出发划分的一定范围的扇形领土,这是南极特殊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

英国与英属南极领地的相对位置图20世纪20年代之后的几十年里,不断有新的国家对南极的某些地区声索领土,掀起了一阵“瓜分南极“的热潮。

而在这期间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声索领土重叠的问题,英国、阿根廷、智利三国不约而同地看上了南极半岛及其周边地区。

标红位置为新西兰罗斯属地,其他各国声称领土均按扇形划分原因很简单,这里也正好和南美洲距离最近,智利与阿根廷也想要这块离自己位置最近的土地。

这也是这片争议地区与罗斯属地的中间地带,即面对太平洋的“玛丽·伯德地”至今没有国家声索的原因。

鲜为人知的是,远离欧洲的南极大陆也被二战所影响。

挪威在1939年被纳粹德国攻占,挪威宣称领土的“毛德皇后地”也被德国占领,与德国新发现的“新施瓦本“合并成德国的占领区。

新施瓦本地区徽记当然,随着二战轴心国的战败,“大和雪原“与”新施瓦本“不复存在。

而英法挪等国也在二战中受创。

与此同时,世界反殖民潮流兴起,战后一段时间内再没有国家对南极地区提出领土声索,而试图瓜分南极的举动也势必会被美苏两大国制止。

二战的惨痛,让世界人民希望南极这片最后的净土不再被政治军事沾染,制定一个世界性的南极公约迫在眉睫。

三、南极,是世界的南极战后一度被打断的南极科考工作告别了英雄主义的探险队,以科考站的形式再次蓬勃开展。

两次世界大战前,只有阿根廷在南极建立了一座常年科考站,1947年智利英国建立了自己的南极科考站后,各国的科考站如雨后春笋般地诞生。

在之前对南极提出领土声索的英法澳智阿等国,成了南极科考事业急先锋。

英国首座南极科考站锡格兰尼岛站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后来者也不甘示弱,在50年代开始大建科考站,南极洲俨然变成了各国的共同科研场所。

为了协调各国在南极的科考行动,防止南极被政治军事波及、以及保护南极洲未被人类破坏的原始生态环境,1955年,12个国家在巴黎举行南极问题国际会议,这次会议就是后来的《南极条约》及体系的先声。

也正是这次会议,决定了至今没有任何国家在南极洲占有领土的格局。

会议决定暂时搁置各国对南极的领土要求,并协调各国的南极科考计划。

这体现了没有在南极声索过领土的美苏,以及其他国家不希望南极被某些国家独占的意愿。

在剑拔弩张的冷战时期,人类在南极问题上能够保持住克制,对南极的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意义深远。

南极卫星地图1958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邀请巴黎会议11国来华盛顿开会商讨一个正式的《南极条约》方案制定。

经过了多轮谈判,1959年12月1日,规定了世界各国在南极洲这块无主之地上行为的《南极条约》签订,并在1961年生效,南极条约体系也随之形成。

南极条约组织旗帜条约的制定将参与南极活动的各国约束在了一个框架之下。

它的第一条“南极应只用于和平目的,禁止军事性质措施”和第四条“冻结一切对南极的领土要求,并禁止新的领土要求”严厉地制止了在南极的一切政治军事行动。

美苏英法作为条约缔约国和有投票权的协商国,成为了维护《南极条约》最有力的力量。

南极各国常年科考站分布图(截至2009年)1983年,中国加入南极条约体系,随后1985年中国建立长城站,并被接纳为协商国之一。

这样,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均加入了这一体系,使得《南极条约》的效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证。

而中国加入之后,时至今日在南极共建立了四座科考站,大大地推进了南极的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事业。

在南极条约体系下,各国科考站虽有国籍区别,但科学无国界,任何一国的科考站都会接待来自世界各国的科研人员与游客。

在南极这片无国界的大陆上,只有科学精神和普世精神。

而在可预期的将来,南极也将是如此,任何国家将南极据为己有的图谋都不能也不可能实现。

位于南极点的美国阿蒙森·斯科特站四、无法占领的雪原南极不属于任何国家的现状,不仅仅是南极条约体系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在这个全球性体系形成前的一系列因素,也是让南极未被事实占领的重要原因。

首先是缺乏机遇,南极发现太晚,无人居住且极端气候等等特殊的因素,让人类花了更长的时间才得以深入并了解这片大陆。

直到20世纪初,人类才将南极表面基本探索完毕。

然而在这之后就是两次世界大战,全球大部分国家都被战争所影响,人们对南极这个世界的角落的关注度自然而然地就被转移了。

到了战后,想要在南极抢占地盘的国家早已失去了机遇。

而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大自然,南极不仅地理位置偏僻,气候恶劣,生态脆弱,而且还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平均海拔高达2300多米。

南极虽有世界最大的淡水、铁矿、煤炭资源,但目前无法开发利用。

南极今天的经济还主要是渔业和旅游业。

人类要在那里生存,必须仰赖母国的补给援助,这对国家是一笔吃力不讨好的巨大开支,英法这种本土遥远的国家更是如此。

南极的阿德利企鹅,吸引了无数游客智利、阿根廷等作为南半球国家虽有地利,却受制于自然条件,要占领一片领土,必须有足够的人口。

然而即使在相对温暖的夏季,今天的南极也不过只有5000余人,主要是科研人员与游客,而且集中分布在驻扎南极的各处科考站中。

对于这样一个面积比欧洲还要大的一个大洲而言,这样的人口密度实在是太低,更何况,将近一个世纪前的南极人数还远达不到这个数字。

因此各国虽有心派人占领,但条件也不允许往南极派遣大批常驻人口。

如此一来,对南极的领土要求也只能停留在要求的层面,直到后来的《南极条约》冻结了一切国家的领土主张。

拍摄于南极科考站的极光美景

挪威是哪个国家?挪威是哪个国家

挪威是哪个国家的呢?这个国家就是挪威。

挪威位于欧洲北部,北部与瑞典接壤,西部与丹麦隔海相望,南部与芬兰相连,东部与冰岛隔海相望。

总面积为11.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400万。

在历史上,挪威曾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衰落。

现在的挪威只是一个发达国家,经经济非常发达,人均gdp高达6万美元。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

事实上,它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一、挪威属于英国还是美国?优质答案1:挪威既不属于英国也不属于美国,挪威位于在欧洲,挪威本身就是一个国家。

挪威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经济是市场自由化和政府宏观调控成功结合的范例。

优质答案2:说起挪威,有些人可能是因为伍佰演唱的《挪威的森林》而知道其名字,不过大部分人知道挪威,可能与挪威有着极高的人均GDP有关,这个北欧的发达国家在2014年人均GDP高达10万美元,排在世界的前三名,现实中很多人都认为挪威是欧盟中的一分子,但实际上挪威并不是欧盟的一员,为什么作为欧洲发达国家的挪威不加入欧盟呢。

优质答案3:挪威不属于英国也不属于美国,他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位于北欧,和瑞典芬兰组成了北欧三强,这些地区人均收入比较好,是高度的发达国家,福利待遇很好,教育医疗养老全部免费,人民幸福指数高,挪威也是旅游业发达的国家,每年冬季有很多游客来这边滑雪二、挪威属于哪个国家?优质答案1:挪威本身就是一个国家,全称挪威王国,首都奥斯陆,是北欧五国之一,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

挪威王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高度工业化国家,石油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挪威也是西欧最大的产油国和世界第十一大石油出口国。

挪威是全球最发达的福利国家之一。

人均GDP达到81085美元,2011年全球人均GDP世界排名第三,仅次于卡塔尔和卢森堡。

2013年人均GDP过10万美元。

挪威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是欧洲十大经济国之一。

优质答案2:挪威的全称为挪威王国,简称为“挪威”,意为“通往北方之路”。

挪威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是北欧五国之一。

挪威领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漫长曲折,沿海岛屿很多,被称为“万岛之国”,领土与瑞典、芬兰、俄罗斯接壤,属地还包括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

挪威的首都为奥斯陆。

加入收藏
               

全世界最缺水的国家 全世界哪个国家缺水最严重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