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漂浮在冥王星的地下海洋中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5-24 点击数:
简介:2015年,新视野号宇宙飞船拍摄到冥王星及其心形卫星Planitia。

(图片来源:uux.cn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神秘的地球

【菜科解读】

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漂浮在冥王星的地下海洋中


2015年,新视野号宇宙飞船拍摄到冥王星及其心形卫星Planitia。

(图片来源:uux.cn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神秘的地球uux.cn)据美国太空网(Rahul Rao):冥王星的表面是冰冻的固体,适合于一个表面在-364华氏度(-220摄氏度)低温下颤抖的世界。


但在氮冰的下面可能是一片液态水的地下海洋。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海洋可能是什么样子的:它可能比地壳更深,密度比地球海水大。


在像冥王星这样寒冷遥远的世界上寻找液态水似乎很奇怪。

但在“新视野”号的数据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线索,暗示冥王星表面下存在液态水层。

首先,冥王星的赤道没有凸起,如果天体内部有液体,这种特征就不太可能形成。

其次,随着时间的推移,冥王星的结冰表面似乎已经破裂,这可能是由液态水在其表面的氮冰下结冰引起的,因为水是结冰时膨胀的少数物质之一。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些科学家认为冥王星拥有喷出水蒸气甚至固体水冰的低温火山。

水必须来自某个地方——冥王星地壳下的一层液态水符合描述。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和休斯顿月球与行星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始构建一个液体层可能是什么样子的模型。

特别是,他们想匹配Sputnik Planitia——冥王星表面的一个心形低地盆地,被认为是撞击的后果。

因此,研究人员尝试了海洋厚度和水密度的不同配置,这将导致新视野号观测到的人造卫星平原纵横交错。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研究生、作者之一Alex Nguyen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估计了一种金发姑娘区,那里的密度和外壳厚度都恰到好处。

”。


他们的计算表明,冥王星海洋很可能厚约25至50英里(40至80公里),密度比地球海水高约8%。

那大约和大盐湖一样稠密。


但是,冥王星海洋的概念仍然存在争议。

科学家们对冥王星的了解还不够,不知道证据是否真的指向液态水,或者只是间接的。

最近,一项模拟Sputnik Planitia起源的研究表明,如果冥王星内部坚固,那么心形盆地最有可能形成。


因此,在“新视野”号的继任者让我们重访冥王星之前,世界表面下的东西将一直笼罩在阴影中。


Nguyen和合著者Patrick McGovern于2月15日在《伊卡洛斯》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宇宙未解三大谜团,持续引发学界及大众热议

传言世界上有三大未解谜团,一是人体谜团,二是地球内核谜团,三是宇宙谜团客观来讲,本来这只是某领域的一家之言——毕竟人类的未解谜团岂止有这三个,但是抽其本质可以将其概括成起源谜团,地球结构谜团,以及宇宙演化谜团。

起源谜团起源谜团可以分成宇宙起源谜团以及人类起源谜团。

①关于宇宙起源,如果翻看现在的科学百科,一起来源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横空出世,宇宙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标准宇宙的模型被提出,宇宙一切的诞生源于138亿年前的大爆炸。

现在有三个强有力的证据,第1个力证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是宇宙大爆炸的余温,并且现如今已经被科学家准确探测到,所以是确定性证据,第2个则是氦元素的丰度,这是宇宙大爆炸早期,关于粒子怎么形成的一条论断,现在也被证实,第3个则是宇宙膨胀,这是指天文学家哈勃在观察银河系以及其中行星时,他发现这一切都在远离我们,并且距离越远,远离的速度则越快,证明宇宙正在膨胀。

②人类起源谜团这三个证据证明了宇宙始于大爆炸,而生命起源的证据本来还没有找到。

但目前最能让人接受的理论应该是海底热泉口,这发生在距今大约4亿年之前,海底热泉口的氢离子定向移动来为自身提供能量,根据RNA世界假说理论,早期生命依靠的是RNA当作遗传物质,但是关于生命以及人类是怎么演变至今,科学界主流依旧是达尔文进化论,同时结合现在所有的DNA手段,科学家们进一步还原了物种进化的古代。

至于人类本身的起源,现在绝大部分重要依托化石当作证据,以及分子物种学的加持,人类旨在进行更长远研究,目前已知最准确的理论是人类属于灵长类物种,距今6,700万年前就已出现,同时躲过了第5次生命大灭绝。

宇宙浩瀚谜团宇宙又为什么是如此庞大,根据哈勃所观察到的理论,在短时间内宇宙就膨胀到了自身的1030次方倍,在距今4亿年之前暗能量占据了宇宙的主导,同时由于相反的力,它又使得宇宙开始加速膨胀,那么现在宇宙究竟是多大?根据主流观点来看,宇宙是无限大的,并且它在一直长大,而人类现今可观测到的一部分则是极小的宇宙。

地球结构谜团人类对于太阳的了解,本来远远多于对地球内部的了解,毕竟人类对于太阳的观测有很多种,观测的方式也有很多,比如日冕,光波等等,但是对于地球的内部结构,人们用挖也无法确定。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美国在上世纪只挖到8000多米就放弃了,苏联则是挖到了13,000米,这个孔在学界叫做克拉超声钻孔,但现在如今最深的钻孔也比克拉钻孔多了几十米而已,可是就算是如此深度,和地球半径进行比较,只有1/500而已。

这距离地心还有6000多公里,所以挖的办法是根本行不通的。

但好在地质学方面科学家们利用地震波,通过它在遇到不同中的物质时的变化来猜测地底结构。

现在高中地理教科书上的地质结构,本来就是来源于科学家们利用地震波监测而进行推导。

总结人类在生活以及探索层面有许多未解谜团,但人类也确实已经知道了许多,倘若能够解开更多的未解谜团,地球人或许会发现对于自然和宇宙了解的更少,因此科学技术的提高刻不容缓。

六种很丑但很“温柔”的海洋生物

英国有一个丑陋动物保护协会,曾举办“世界最丑动物”评选活动,水滴鱼“荣登”榜首,并由此成为该学会的“吉祥物”。

在海洋深处,还有哪些生物在演绎着“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的故事呢?水滴鱼水滴鱼又名忧伤鱼,学名软隐棘杜父鱼,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东南部深度800米左右的海中,最深可达1200米。

为了在如此深的海中保持一定的浮力,水滴鱼的身体呈凝胶状,没有骨骼和真正的肌肉。

它很少游动,就等着吞食靠近其身边的小生物,可长到大约30厘米。

尽管水滴鱼本身不适于食用,但也和虾蟹一道被人们捕捉出水,成为连带牺牲品,难怪它有着一副忧伤的“表情”。

红唇蝙蝠鱼红唇蝙蝠鱼也叫达氏蝙蝠鱼、加拉帕戈斯蝙蝠鱼。

虽然是鱼,可是它们不擅游泳,而是用看似脚的鳍在海底“行走”。

成年时,其背鳍会长成类似头角的刺状,引诱不明原因的小鱼虾。

它的“烈焰红唇”的作用尚未确认,有可能是为了吸引异性。

鮟鱇鱼鮟鱇鱼有多种名称,如蛤蟆鱼、海鬼鱼、灯笼鱼、琵琶鱼等,这些名字与它们的外貌和习性相关。

鱼扁平的身体上最突出的就是像身体一样宽的大嘴,嘴巴边缘长着一排尖利的牙齿。

它们捕食猎物不靠蛮力而靠智取,头顶上的由背鳍演化而成的发光“钓竿”,可以把海中小生物吸引过来。

鱼自身则是人类的猎物,它味道鲜美且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鱼肝尤为美味。

白令狼鱼白令狼鱼有隆起的头部、宽大的颚部和强硬的牙齿,看上去很恐怖,但不是用来对付人类,甚至也不是对付一般鱼类的。

它们主要以海胆、海星和软体动物为食,平时总是蜗居在海底洞穴和礁石缝隙中。

白令狼鱼一般可长到1.1米,但是有渔民曾在北海道附近海域捕捞到一只体长2米的巨型白令狼鱼。

尖牙鱼尖牙鱼因有着与身体不相称的大牙而得名,属于金眼鲷目,学名角高体金眼鲷。

凶猛可怕的外表使其得到“食人魔鱼”的称号,但它们体长只有15厘米左右,对人类也并无威胁。

它们栖息在热带和温带海洋的深处,深达5000米的深渊带中都有其踪迹。

宽咽鱼宽咽鱼又称吞噬鳗、咽囊鳗,属辐鳍鱼纲囊鳃鳗目宽咽鱼科,它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的大嘴。

这种鳗鱼没有可以活动的上颌,而巨大的下颌松松垮垮地连在头部。

当它张大嘴后,可以很轻松地吞下比它还大的动物。

其实,它的主要食物还是缓慢游动的小鱼小虾和浮游生物。

加入收藏
               

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漂浮在冥王星的地下海洋中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