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发掘楚国司法部长墓?墓内喷出神秘气体?盗洞竟成防盗设施

封土清运完毕,考古队向古墓打探铲,忽然探洞里喷出一股神秘气体,一旁抽烟的考古队员胡子眉毛被瞬间点燃。
看到这惊险一幕,专家却兴奋起来:墓内肯定有宝!果然,这古墓大有发现,创下了国内多个第一。
1 楚国王公贵族的风水宝地 这座大墓,就是湖北荆门包山大墓。
这包山
【菜科解读】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座超级大墓现世,单是清运封土,就动用了几十辆卡车。
封土清运完毕,考古队向古墓打探铲,忽然探洞里喷出一股神秘气体,一旁抽烟的考古队员胡子眉毛被瞬间点燃。
看到这惊险一幕,专家却兴奋起来:墓内肯定有宝!果然,这古墓大有发现,创下了国内多个第一。
1
楚国王公贵族的风水宝地
这座大墓,就是湖北荆门包山大墓。
这包山是个貌不惊人的小山包,但在考古人员眼中,这里堪称圣地。
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楚文王始都郢,400余年间,距离郢都20余里的纪山成了楚国贵族选中的风水宝地。
大量贵族陵墓在此选址,王公贵族到此祭祀,此地得名祭山,唐代时期更名为纪山。
在这一片楚人贵族陵园中,遍布高大的楚庄王墓、妃子墓群等300多座楚墓,无封土堆的平地墓葬更是无法统计。
而包山,与纪山相隔不远,是一座高大封土堆尚存的楚国古墓。
虽然早已探明此处有古墓,但考古队一直没有挖掘,这是因为中国考古界在明定陵的考古失误后,秉承不主动原则,也就是说,考古人员即便发现了某处地下有古墓,但如果不是确定已遭到损毁或盗掘,一般都先备案,而不是主动发掘。
而这包山墓地的发掘,也是因为受到了道路施工的影响。
1986年2月28日,一条北起荆门南至沙市的荆沙铁路正式动工,考古队对被铁路贯穿的包山进行考古挖掘。
2
万众瞩目的考古现场
在被纳入考古抢救发掘工程后,时任荆门博物馆馆长开始组织力量对大墓展开前期勘探工作。
而这个组织力量,随着考古工程的推进,从十几人达到了空前的两万人,甚至周边省市的考古人员纷纷前来支援。
而引起考古人员如此重视,正是因为这座大墓实在太特殊了。
这大墓的特殊之处在于防盗。
因为事死如事生与灵魂不灭的观念,中国人非常重视厚葬,由此,一些埋葬着奇珍异宝的墓穴,也成了一些投机分子一夜暴富的目标。
盗墓行径自古有之,甚至一代枭雄曹操也是盗墓头子。
而包山墓有着如此高调的封土堆,自然西爱你也受到了盗墓贼的侵扰。
考古队在勘探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盗洞!其中最大的直径竟然达到了3米!
有如此巨大而巨量的盗洞,这墓穴还会有文物遗存吗?考古队心里都打鼓,但接下来随着对封土的清理,却让人们不禁敬佩起墓主人的财力与运气来。
经过探测,这些大大小小的盗洞竟然都没有打穿墓室,而这,正是因为墓主人深埋的策略。
经过专业仪器的探测,这巨大竖穴土坑墓墓室埋藏深度超过了18米。
经初步计算,人们发现要清理这样的一座超级大墓,仅挖掘的土方就达到了30万立方米!为了清理这巨量的封土,周边村民被临时征集,肩扛手挑进行清运,而每天劳动的村民加围观的村民,高峰时竟达到了两万多人。
人山人海的考古现场,也成为了一桩轶文。
而如此深埋的大墓,也给盗墓贼造成了困扰。
通过专业仪器的勘探,有两个盗洞在地下10米的地方停止了,而最大的那个盗洞延伸到了15米时,盗洞变得东拐西拐,好像盗墓者自己也迷失了方向,在15米深的地下反复调整盗洞的位置。
#p#分页标题#e#他先是在原本的位置突然向东挖去,结果挖到了墓道,发现挖错之后又折回挖了近1米后,其实他们哪里知道,盗洞和椁室只有一墙之隔!就在跟墓椁室相隔大约仅有一米的地方,盗洞结束了。
而在这个竖井式盗洞最后的拐弯处,发现了一些青铜铲和早已腐朽的麻绳等盗墓工具,旁边躺着一副人的骨架,显然这是其中的一个盗墓者。
专家推测,这人很可能是由于长期在曲折、缺氧的盗洞里,地下空气不足导致窒息死亡。
如此巨大深邃的盗洞不仅没有盗穿墓室,反而阴差阳错,成了墓主人的一种防盗措施:这么大的盗洞下去,墓中肯定再无其他宝贝,因此不再继续盗挖。
3
伏火墓里发现多个全国第一
专家们经过用吊铲的方式勘探墓室的深度,在进行到16米的深度时,突然地底从刚才的勘探洞里传来了一阵轰隆隆的声响,瞬时一股气体喷涌而出,而刚好有一位队员在抽烟,气体被瞬间点燃,烧着了他的眉毛和头发!
慌作一团的考古队员赶紧七手八脚灭了火,索性没有造成伤亡,但这进线的一幕,却让考古专家们兴奋起来。
原来,这是伏火墓!里面充满有机物在密闭环境中发酵而成的沼气等可燃性气体,而时隔几千年仍旧能喷涌而出,说明密封性非常好!而密闭的环境,正是文物保存的先决条件。
1987年1月11日上午,在18米深的工作面上,包裹着椁室的青膏泥已经被清理完毕。
接近正方形的椁室正式显露了出来。
果然,这是一座超级大墓,大墓开口长34米,宽32米,在加上19米长,10.3米的墓道,面积接近了1300平方米。
不仅如此,这大墓修建有14级台阶。
这是楚墓中最典型同时也是高等级的丧葬制度。
台阶对应的是身份等级,在包山大冢发掘前,湖北曾在江陵县发掘出了15级台阶的古墓,对应的是仅次于楚王和楚国封君的地位,那么14级对应也应该是尊贵之人。
此外,佐证墓主人尊贵身份的,还有椁室上的盖板,这些盖板是由一根根重达2吨的,足有0.4米见方,长7米的粗大木料拼组起来的。
能在墓室内使用如此巨大沉重且优质的木材,墓主人财力惊人!
通过大揭顶的方式打开椁室后,人们发现,这竟然是个五居室!整个椁室被分隔成了5个空间。
中间的是墓主人的长眠之所。
周围的四个分室则被放置陪葬品。
南分室里,人们发现了大量精美漆器,彰显了楚人掌握的高超的木器髹(xiū)漆技术。
东分室里,人们发现了不少生活用品,其中的凤鸟双连杯更是堪称绝品。
最小的西室里,人们还发现一具折叠床,这床全部由榫卯结构构成,还能折叠,堪称户外床具的鼻祖了。
床上还细心地放置了一把竹扇和一束竹简。
遗憾的是,人们打开这束竹简发现上面竟然空无一字。
此外,在其他分区中,人们还发现了兵器和车马器等。
经过盘点,这古墓的四间分室中提取器物1885件,其中的珍品创下了不少全国第一。
#p#分页标题#e#中国第一折叠床(我国最早的可折叠的木床);中国第一漆画——《迎宾·出行图》;中国第一支毛笔(包山二号墓出土我国最早的带套毛笔);中国第一铜铍(铍头呈剑形的兵器,保存最完整);
中国第一鸳鸯杯(最早映证我国史书中记载的鸳鸯杯);中国第一酒具盒(我国保存最好的猪首酒具盒);
中国第一龙首杖(最精致的错金银龙首杖);中国第一樽(铸造工艺最精的宫庭用器错金银铜樽);中国第一彩绘铜镜(我国最早在铜镜上彩绘的花纹)。
此外,人们还在随葬品中发现了对原料鸡和猪的不同烹饪方法,熬鸡熬鱼与炙烤等烹饪方法,也让墓主人的生活更加生动起来。
4
墓主人竟是司法部长
除了种种器皿珍宝,这古墓中价值最高的,还要数研究价值巨大的简牍。
这些简牍共有288枚,记载了司法文书、占卜,祭祀等诸多内容,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它所记载的纪年非常明确!为研究当时的楚国政治、经济、法律和历史地理以及文字书法等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后来被誉为楚国的百科全书。
也正是这些简牍的发现,让人们认定了墓主人的真实身份。
墓主人名叫昭坨,生前担任楚国左尹,主管全国司法,相当于如今的司法部长。
当时的楚国国家制度,楚王之下为令尹,令尹之下为左尹。
因此,昭坨是当时楚国的三把手,而昭又是楚国三大姓屈、景、昭之一。
这三大姓合称三闾,屈原就曾担任过负责宗庙祭祀和三族子弟教育的三闾大夫。
竹简上,详细记载了昭坨的族系,他的先祖为黄帝之孙老童,而近祖中列在首位的恰恰就是楚昭王。
昭姓即为楚昭王的后代。
墓主人是名副其实的大贵族。
这和他棺椁的五室分隔和墓坑台阶对应的等级也相符。
后来,在一具极为精美的彩绘木棺中,人们惊喜的发现了墓主人的遗骸。
虽然已经过去了2000多年,但仍旧可以看到清晰的骨架。
墓主人头东脚西,仰身直躯,身高有1.7米。
经过科学仪器分析,墓主人死亡时的年龄大概在35至40岁之间。
如此年龄就能跻身楚国最辉煌时的权力中心,这和当时的贵族身份以及职位世袭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墓主人身边,人们又发现了精美绝伦的文物49件,如此奢华的随葬品,也彰显了当时楚国的财力强盛。
例如,装殓着墓主人尸体的木棺,不仅体现了楚人崇凤尚赤、喜巫近鬼,更体现了楚人自由、生动的美学想象力,惊人的浪漫与狂放。
根据竹简上的纪年文字,昭坨下葬时间是公元前316年,楚历六月二十五日。
公元前328年至299年,统治楚国的是历史上著名的楚怀王,正是楚国疆域最大国力辉煌的顶峰。
#p#分页标题#e#包山大墓的发掘,让人们认识到了楚国贵族厚葬之风,也见识到了楚国经济与文化的繁荣,为人们研究当年的辉煌与国运的转折提供了一个小小的窗口。
青海德令哈外星人遗址未解之谜:神秘铁管和沙漠怪圈无人能解之谜
青海德令哈外星人遗址:青海德令哈外星人遗址是在荒无人烟的托素湖旁边,在离托素湖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山崖,里面有一个三角形的岩洞,是后天经过人工开凿形成的,里面插着一根大铁管虽然锈迹斑斑但还清晰可见,而且非常吻合不像是后面放进去的。
青海德令哈外星人遗址神秘铁管:有一对地质勘探队来到青海德令哈外星人遗址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些铁管,经过研究之后发现铁管竟是来自3万年前的东西,那时候人类是不可能有如此技术,有人就怀疑这是外星人带来的。
青海德令哈外星人遗址沙漠怪圈:根据当地的牧民说有时候就在一夜之间沙化的牧场上会突然出现一个巨大的图案,大多都是规则的图案,也有复杂的图案,而且边缘对称都非常的精准,如此杰作竟能一夜之间出现,这个事件也和外星人联系在一起了。
青海德令哈外星人遗址是一个和外星人相关的地方,神秘的铁管和怪圈按照现代科学都是无法解释的,外星人的说法是目前能解释这里的唯一答案
昆仑地狱之门 探险队进入峡谷内可以看到各种动物的骨头
在这里,流传着很多恐怖的故事,让这里巍峨的高山看来如地狱的使者一般,挺拔葱茏的树木也仿佛闪烁着死亡的阴影。
有一个名叫纳林格勒峡谷的峡谷,周围有紫红色岩石和砂岩组成的中高山脉壁垒,通常万祖之山昆仑山的死亡谷或地狱之门就在这里。
整个峡谷充满了死亡的气息。
狼的毛,菜叶网,熊的骨头,猎人的钢枪,人的骨头,黄球古庙给人们讲另一个悲惨的故事。
现在国内外探险队进入峡谷内可以看到各种动物的骨头。
万祖之山昆仑山死亡谷被称为所有生命的终点,这是无数物种的墓地,到处都充满了死亡的气息,让人毛骨悚然。
牲畜宁可饿死,也不允许牧民进入万祖之山昆仑山死亡谷,猎人们什么都得不到,也不会进入死亡谷。
1983年,在牧草最繁茂的季节,有一群青海省阿拉尔牧场的马误入了死亡谷。
这下可急坏了这群马的主人,他执意要进入谷地寻找自己的马群。
新疆地矿局某地质队正在附近执行考察任务,地质队员劝阻牧民不要进入山谷,但是这个牧民不忍心放弃马群,毅然进入了山谷。
几天过去了,地质队员看到了马群,以为是牧民平安归来了,然而他们却没有见到那位牧民的身影。
又过了几天,人们找到了牧民的尸体。
当时场面很凄惨:牧民躺在山坡上,手里拿站猎枪,浑身的衣服都成了碎片,鞋子甩出了很远。
他瞪着大眼,张着大嘴,好像受到了很大的惊吓。
但人们检查了他的尸体,却没有看到任何的伤痕。
现场的人都觉得浑身发冷,胆战心惊。
而下面这个新疆地矿局某地质队亲眼所见的故事,让人更加怀疑这里有着神奇物种。
当时有一位牧民冒险进入谷底寻找他失踪的马匹,结果几天过去后马回来了,人没了这起惨祸发生不久后,在附近工作的地质队也遭到了死亡谷的袭击。
那是1983年7月,外面正是炽热难当的时候,死亡谷附近却突然下起了暴风雪。
一声雷吼伴随着暴风雪突如其来,炊事员当场晕倒过去。
根据炊事员回忆,他当时一听到雷响,顿时感到全身麻木,两眼发黑,接着就丧失了意识。
第二天队员们出外工作时,诧异地发现原本的黄土已变成黑土,如同灰烬,动植物已全部被“击毙”。
有人说是生活在山中的神奇物种所致,但至今无从证实,也没人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