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精品秦始皇陵兵马俑

【菜科解读】
最初认识兵马俑
那是大学毕业那年即1990年,系里组织我们去西安古都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其中一站就是秦陵,解说员把秦陵说的神话般的美好:说秦陵头枕骊山,脚踩白带(渭河),是难得的风水宝地。
又说秦始皇陵里修着水银河,秦始皇棺木放在船上,船在水银河里游……唯独没有提秦始皇的宏伟陪葬品——兵马俑。
我们去参观的是一号坑,当时国家保护意识没有现在强,我们能跳下坑内和兵马俑亲密接触,坑内主要是些步兵,还有些车,有的俑的头和身分离,我们当时什么也不懂,觉得就是土疙瘩,没什么。
现在想起来真后悔,错过了良好的欣赏的机会,如果放在今天能这样近距离接触,一定要好好把握,好好感受感受先人陶俑制作工艺的精美。
可惜时不再来!
现在心目中的兵马俑
通过国家的宣传和自己不断的学习,对秦始皇陵兵马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知道它今天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无论一、二、三号的那个坑都是珍贵的研究秦历史的实物资料,同时也掀开了中国雕塑史的重要一页。
就拿陶俑来说,身高1.75至1.95 米,多按秦军将士的形象塑造,体格魁伟,体态匀称。
陶俑又按兵种的不同分为步兵俑、骑兵俑、车兵俑、弓弩手将军俑等,步兵俑身着战袍,背挎弓箭;骑兵俑大多一手执缰绳,一手持弓箭,身着短甲、紧口裤,足登长统马靴,准备随时上马拼杀;车兵俑有驭手和军士两种,驭手居中驾驭着战车,军士分列战车两侧,保护驭手;弓弩手张弓搭箭,凝视前方,或在立射,或在跪射;将军俑神态自若,表现出临阵不惊的大将风度。
这些陶俑的服饰、神情因其兵种、年龄的不同各有差异,但个个传神,栩栩如生。
总之,无论陶俑还是陶马以及木质战车,向我们展示了秦军的编制、武器的装备情况以及古代战车的阵法。
同时也从另一面揭示了素始皇的专制与奢华,折射出了老百姓沉重的劳役和徭役。
秦始皇陵地宫?相当于78个故宫究竟靠什么支撑庞大的内部空间
唯独秦始皇陵地宫还是一个谜,根据《史记》中的记载,地宫规模极大。
后经考古专家证实,真实的秦始皇陵地宫相当于78个故宫。
如此以来,问题也就随之产生,秦始皇陵地宫规模这般大,究竟靠什么支撑庞大的内部空间?秦始皇陵地宫里边究竟是什么奇珍异宝,我们目前不得而知。
目前可以依托的史料,仅仅是《史记》中笼统的介绍。
按照《史记》的描述,地宫可以说是咸阳城的翻版,无法想象的大。
不得不佩服司马迁,一辈子不肯能进入秦始皇陵地宫,竟然能把秦始皇陵地宫描述的那么邪乎。
根据考古专家的努力已经得知,秦始皇陵地宫中的水银造成的江河湖海,基本上与我国渤海、黄海的位置一致。
可见,秦始皇陵地宫倾举国之力啊!通过多年的考察,考古专家大致探测出了秦始皇陵地宫的位置大小。
早在1962年,考古专家都知道秦始皇陵地宫的面积在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78个故宫的大小。
不仅如此,单单秦始皇陵地宫的墓室大小都有一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可想而知秦始皇地宫有多大?既然秦始皇陵地宫内部空间如此之大,那么究竟是什么来支撑如此庞大的内部空间呢?考古专家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根据多年探测,已经明白了支撑起如此庞大的内部空间的正是坚硬无比的夯土墙。
所谓的夯土墙,也可以理解为是秦始皇陵地宫的宫墙。
秦始皇陵地宫位于地下30多米的位置,夯土墙的承重能力达不到根本就无法确保秦始皇陵地宫的安全。
据悉,夯土墙高度都有30米,南墙宽度在16米,而北墙宽度在22米。
夯土墙的堆砌过程,非常的苛刻。
秦国制度中最好的地方就是有统一的标准,一段夯土墙建成之后,会有强弩射击,以插不进墙体为标准。
否则,不管墙体建成什么样都得推倒重建。
所以,秦始皇陵地宫的夯土墙质量超乎现代人的想象。
不仅质量可靠,而且夯土墙的硬度与精致程度,也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秦朝的夯土技术,可以参照秦直道遗址,到现在的夯土都是坚硬无比。
考古专家表示,秦始皇陵地宫的夯土墙每一层都是用细土堆砌碾压,厚度约在五六厘米左右。
历经千年,秦始皇陵地宫的夯土墙已经坚硬无比,支撑起秦始皇陵地宫庞大的内部空间基本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佩服老秦人的智慧。
老秦人建立的第一座皇陵,都是后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就算是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我国的考古工作者依旧没有十足的把握去挖掘秦始皇陵地宫。
一方面是技术确实是达不到,另一方面国家决策层不允许贸然挖掘秦始皇陵地宫。
随着中国考古技术的发展,或许在不远的将来,秦始皇陵地宫可以重见天日。
秦始皇陵墓迟迟没有挖?
整体图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秦始皇陵墓里面到底有没有水银?就算有的话到底有多少的水银? 第一个问题里面是必然有水银的,经过专家的探测,发现陵墓土壤表面的土壤,汞含量超高。
第二个问题就是有多少,《史记》里面记载,秦始皇陵墓的地宫内,以水印为百川江河大海据说保守量拥有 100 万吨水银,(估计只会更多)秦始皇也是真的厉害,具有穿透力,和非常重要的大局思维,以及高明的远见,据说是 13 岁的时候就开始修建,并命令大臣绘制了一副完整的陵墓图,前后历时了38年,动用徭役、刑徒72万余 人,最终也没有修建完成。
陵墓里面不仅有日月星辰,还有江河湖海,以及各种各样奇珍异宝。
经过氧化的据说刚开始挖的时候,里面的兵马俑是带有颜色的,打开之后经过了氧气的氧化,就慢慢的变了一副颜色,这也就证明了没挖之前里面是密不透风的所以才可以保持着原本的颜色,以及陵墓里面其他的东西也跟着被氧化掉了。
没有完全氧化的据说现代的考古学家,并不是第一个开墓的,在考古的过程中考察队也发现了被人开辟过的道路,根据传说是项羽,但是也只是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