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到现在还没有挖掘?有几个重要原因一定不能挖

而且秦始皇陵的规模绝非是埃及的金字塔所能比拟的。
秦始皇陵的冢高55.05米可供好几个成年男子在里面叠个七八层的罗汉都绰绰有余,据估计,就连周长也有约2000米。
研究人员经慎密的调查后发现,整个墓地的占地面积惊人的达到了22万平方米,这么大的空
【菜科解读】
都说古埃及的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而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则属中国秦始皇陵当之无愧了。
而且秦始皇陵的规模绝非是埃及的金字塔所能比拟的。
秦始皇陵的冢高55.05米可供好几个成年男子在里面叠个七八层的罗汉都绰绰有余,据估计,就连周长也有约2000米。
研究人员经慎密的调查后发现,整个墓地的占地面积惊人的达到了22万平方米,这么大的空间,不禁让人猜测内里是否有大规模的宫殿楼阁,和具有朝代特色的建筑。
陵寝的形制严密划分为内外两城。
其中周长分别为内2525.4米,外6264米。
有人说,如果留着秦始皇陵毫不作为,那么它不过是废物一堆,对它本身的价值也是一种浪费。
也有人说,我们应该学习国外的一些做法,借鉴埃及金字塔那种弘扬文化的同时吸引游客获取利益,将保护与开发面面俱到的经验学习。
更有人说,秦始皇陵早先被赋予的神秘面纱,如今近在手边,让人如何按奈下伸手揭开的欲望呢,应顺应大多数人的想法,让民众满足猜测与幻想,而且还能证实《史记》中司马迁对秦始皇陵地宫的记载,证实古代文献的真实与可靠性,既能弘扬中华文化,渲染文明古国的历史风采,又可起到激励人民,引起民族自豪感与使命感的责任,也对国人对本国文化的热情与参与有影响。
这样既能做到有效的保护,也能让地宫里的文物早些重见天日,避免因地宫渗水这些偶然的事件造成破坏。
自从一九七四年的二月,让一群农民误打误撞的在挖井的时候发现了那与真人等身的兵马俑,从而找到了这个传说了两千多年的地下王陵,外界的猜测就一直不曾间断,至今已过去了将近四十年,何时打开这地宫却一直没了消息。
也难怪众人议论纷纷。
有经济学家为秦始皇陵地宫如果打开,成为景点的未来猜测算了一笔账,说每年就算是单单靠着收取门票费就能收入二十五万亿人民币,这又引起了一场关于挖掘秦始皇陵的价值不可估计的议论。
就着这个契机,有关博物馆副馆长田静整理出了几个方面的原因来回答群众的质疑。
根据文物保护政策来看是保护为主。
不能急于打开秦始皇陵,只看到眼前的事情就匆忙决定,现在的情况是没有什么着急的,加上确实没有那个技术支撑,两千多年的时间不能确定地宫中已经产生了什么变化,若是贸然打开,会造成什么后果也是现今无法想象,无法承担的。
如果造成了文物的损坏,岂不成了罪人。
还有发掘本身的难度系数是很高的,由于秦始皇陵的特殊性,若要发掘,必须是采用全面揭顶的方式,去掉上面的封土,才能进行其他操作,这就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这不是短时间的工程,怎么保证在过程中能够保护遗迹和文物不受自然因素的破坏。
封土挖掘完后,怎么保持原状,里面的文物又该如何安排,这些都是需要考虑到的问题。
#p#分页标题#e#再从民族的传统来说,这相当于挖祖坟,这种行为是受传统垢污的,挖人祖坟是一种不正当的泄愤方式,秦始皇虽然在历史上留下的是暴君的评价,但客观来讲,秦始皇统一了中国,统一文字和度量等等,是功大于过的。
不应因一时的好奇,而摈弃尊重祖先的态度。
还有就是小编个人认为的秦始皇陵的中原龙脉一说,这个大家在下图的中国龙脉走势上就可以清晰的看到,虽热很是悬乎,大可一笑而过不必较真。
出于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的态度,秦始皇陵短时间内是不会打开了,不过庆幸的是,近代科技进步迅速,文化发达,总有一日可以毫无顾虑的将这千年遗迹一探究竟。
?秦始皇陵的谜团?地宫当中含有大量水银的谜团 至今未解
秦始皇在中国历史当中地位至高无上,是中国第1位皇帝,当时他在修建墓穴时,花费了很多时间,最终建成了一座中国历史当中规模比较大的一座陵墓。
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已经涌现出很多盗墓者,将多位皇帝的墓穴都抢劫一空,而只有秦始皇陵,至今没有人去挖掘。
其实在秦始皇陵当中有很多谜团。
地宫当中含有大量水银的谜团秦始皇陵墓至今没有被盗取,科学家们说出了不同的看法,有的科学家提出在秦始皇陵地宫当中含有大量水银,而这些水银一旦被挖掘出来之后,会对人类造成致命的伤害,会严重破坏地球的环境。
但是历经了多年的发展,都没有办法找到正确的答案,关于是否有大量水银的问题至今未解,这只是人们的一种猜测而已。
秦始皇兵马俑诅咒谜团众所周知,秦始皇当中会有大量的兵马俑,而这些兵马俑是可以起到陪葬的作用,关于很多史书的记载可以了解到,曾经比较优秀的项羽,最终却死在了秦始皇兵马俑手下,而杀死项羽的几位骑兵,是属于兵马俑的原型,不过这至今没有准确的答案。
秦始皇陵隐藏九层妖塔在生活当中还有一个说法,那就是秦始皇陵隐藏着九层妖塔,据听说从上向下看的时候,可以看到一个方形的圆锥体。
而这一个九层妖塔要比胡夫金字塔更大,当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很多人的内心总觉得比较恐怖。
不过关于九层妖塔这样的说法,至今是未解之谜,令人难解。
这也可以体现出古代人在建设陵墓过程中融入的心血和建设的技术。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秦始皇陵除了兵马俑?还出土了一批神秘人俑
日前在上海参加上海广播电视《书声》2020年度文博盛典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李岗介绍,秦始皇陵里除了出土兵马俑之外,还在秦始皇陵外城东南角一个约800平方米的陪葬坑里,出土了一批神秘人俑,让当时的宫廷文化娱乐场景重现在世人面前。
在此次盛典上,李岗介绍的神秘人俑与人们印象中的兵马俑不太一样:这一人俑面部特征与兵马俑十分相似,高度不到1.8米,尽管左臂、左腿和左脚已经缺失,但从其保留的其他部位可以看到,这一人俑不像兵马俑那样穿着盔甲,而是只在下身穿着一条短裙,腰部有一条腰带。
这一人俑身体笔直,但右腿后曲,足跟抬起。
右手举臂,拇指和食指指向天空。
最特别的是,人俑食指的顶端有一个圆孔,向内深约12厘米,一直通向其手臂。
神秘人俑与世人熟悉的兵马俑相似又明显不同根据这样的形象,专业考古人员判断,这一人俑的原始样貌很可能是左腿站立支撑,呈金鸡独立状,人俑食指中原来应插有一个细棒型物体,顶端很可能在转盘子——换言之,这一人俑不是兵马俑,而是正在进行杂耍的人俑。
据介绍,这一神秘人俑出土于秦始皇陵外城的东南角,编号K9901区域。
这一编号是考古学编号,K代表坑,9901中的‘99’是年份,‘01’是序号,代表这是我们1999年勘探发现的第一座坑。
李岗说,这个坑是一座有东西三条过洞、两端分别有斜坡门道的凸字型木结构式陪葬坑。
1999年3月发现,5月我们就进行了发掘。
K9901区域这个神秘人俑被发现时位于坑中央的过洞中部,倒卧坑内,残破为11块。
当时这里还出土了五件人俑,这些人俑与兵马俑标准的体型相比显得参差不齐,但这一批人俑的特点一致:身上只穿着一件短裙,都在进行某种肢体运动。
2011年至2013年,考古人员对这座坑进行整体发掘,又出土了一批人俑,这批人俑无论姿态、形体,都与1999年出土的人俑基本是一致的:这些人员在雕塑中用了非常写实的手法,把人的肌骨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胖瘦不同的人俑考古人员发现,K9901与世人熟知的秦始皇帝陵1、2、3号坑的结构基本相同,但内涵完全不一样。
目前已经修复了该区域30余件人俑,这些姿态各异的人俑组合在一起,很可能代表的是秦代宫廷的文化娱乐活动,这座坑则是秦始皇陵中发现的又一种新类型的陪葬坑。
秦始皇之前还有一位秦武王嬴荡,喜欢举鼎,在洛阳举龙文赤鼎时把自己给砸死了。
这也说明当时类似技击、爬杆、扛鼎这种杂技在社会上是非常风靡的。
李岗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收六国伎乐俳优艺人于咸阳,统称为角抵俳优之戏,而这批神秘人俑,其实就是反映这一生活的百戏俑。
秦始皇陵不断有新的考古发现古代特别是秦代,陵园遵从‘事死如事生’的理念,就是帝王将生前生活全部模拟于地下。
李岗说,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句评语说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考古学储备之一。
经过40多年的考古发掘,我们所揭示的仅仅是秦始皇陵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未解之谜,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共同追寻前人的精神世界、秦的文化,以及追溯中华文明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