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不能挖?对秦始皇陵整体的认知还存在一些空白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8-27 点击数:
简介:1974年,一帮普通的农民意外地发现了秦兵马俑,就像是为沉睡了两千多年的大秦帝国军团打开了一扇不可思议的时光之门,重新唤起了人们对这段历史的狂热追寻。

然而,在这令人激动的背后,对于是否应该挖掘秦始皇陵的问题却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早在1955年,郭沫若、吴晗等人曾提出了发掘陵墓的请示报告,声称由于地震和地下水的侵害,秦始皇陵可能会遭

【菜科解读】

1974年,一帮普通的农民意外地发现了秦兵马俑,就像是为沉睡了两千多年的大秦帝国军团打开了一扇不可思议的时光之门,重新唤起了人们对这段历史的狂热追寻。

秦始皇陵为什么不能挖?对秦始皇陵整体的认知还存在一些空白

然而,在这令人激动的背后,对于是否应该挖掘秦始皇陵的问题却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早在1955年,郭沫若、吴晗等人曾提出了发掘陵墓的请示报告,声称由于地震和地下水的侵害,秦始皇陵可能会遭到损坏,主张进行抢救性发掘。

秦始皇陵为什么不能挖?对秦始皇陵整体的认知还存在一些空白

然而,实际的勘探结果显示,秦陵地宫保存相当完好,抗震性也很强,使得这一呼声显得站不住脚。

更有趣的是,一些人将发掘秦始皇陵与经济利益挂钩。

一位著名经济学家曾提到,目前秦始皇陵博物院每年以每人100元的门票价格收入大约6亿元。

如果真的开放秦始皇陵,参观人数无疑会比现在更多。

有人认为可以抓住老百姓好不容易来一次,门票再贵也要看的心理,考虑将门票价格提高到500元/人,这样每年的收入可能会达到30亿元。

然而,这种商业化的观点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毕竟历史文化遗产究竟应该承载怎样的价值,是需要深思熟虑的。

关于发掘的时间,秦始皇陵博物院的专家表示

通常情况下,并不会主动对帝王陵进行发掘,尤其是对于陪葬坑数量高达180多个的秦始皇陵,仅是考古这一项就可能需要一百年以上的时间。

此外,对秦始皇陵整体的认知还存在一些空白,相关的保护技术也尚未达到成熟,因此急于对地宫进行发掘是不符合科学原则的。

秦始皇陵为什么不能挖?对秦始皇陵整体的认知还存在一些空白

综上所述,秦始皇陵作为一座巨大的文化遗产,其神秘性、历史价值和考古潜力无疑是巨大的。

然而,我们在对待这一古老陵墓时,需要谨慎行事,遵循科学的原则,保护好这段珍贵的中华历史。

历史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灵魂,更是我们对过去的尊重

?秦始皇陵的谜团?地宫当中含有大量水银的谜团 至今未解

秦始皇陵有很多谜团,其中之一是地宫当中含有大量水银的谜团,至今未解。

秦始皇在中国历史当中地位至高无上,是中国第1位皇帝,当时他在修建墓穴时,花费了很多时间,最终建成了一座中国历史当中规模比较大的一座陵墓。

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已经涌现出很多盗墓者,将多位皇帝的墓穴都抢劫一空,而只有秦始皇陵,至今没有人去挖掘。

其实在秦始皇陵当中有很多谜团。

地宫当中含有大量水银的谜团秦始皇陵墓至今没有被盗取,科学家们说出了不同的看法,有的科学家提出在秦始皇陵地宫当中含有大量水银,而这些水银一旦被挖掘出来之后,会对人类造成致命的伤害,会严重破坏地球的环境。

但是历经了多年的发展,都没有办法找到正确的答案,关于是否有大量水银的问题至今未解,这只是人们的一种猜测而已。

秦始皇兵马俑诅咒谜团众所周知,秦始皇当中会有大量的兵马俑,而这些兵马俑是可以起到陪葬的作用,关于很多史书的记载可以了解到,曾经比较优秀的项羽,最终却死在了秦始皇兵马俑手下,而杀死项羽的几位骑兵,是属于兵马俑的原型,不过这至今没有准确的答案。

秦始皇陵隐藏九层妖塔在生活当中还有一个说法,那就是秦始皇陵隐藏着九层妖塔,据听说从上向下看的时候,可以看到一个方形的圆锥体。

而这一个九层妖塔要比胡夫金字塔更大,当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很多人的内心总觉得比较恐怖。

不过关于九层妖塔这样的说法,至今是未解之谜,令人难解。

这也可以体现出古代人在建设陵墓过程中融入的心血和建设的技术。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秦始皇陵除了兵马俑?还出土了一批神秘人俑

说到秦始皇陵,很多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就是壮观的兵马俑。

日前在上海参加上海广播电视《书声》2020年度文博盛典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李岗介绍,秦始皇陵里除了出土兵马俑之外,还在秦始皇陵外城东南角一个约800平方米的陪葬坑里,出土了一批神秘人俑,让当时的宫廷文化娱乐场景重现在世人面前。

在此次盛典上,李岗介绍的神秘人俑与人们印象中的兵马俑不太一样:这一人俑面部特征与兵马俑十分相似,高度不到1.8米,尽管左臂、左腿和左脚已经缺失,但从其保留的其他部位可以看到,这一人俑不像兵马俑那样穿着盔甲,而是只在下身穿着一条短裙,腰部有一条腰带。

这一人俑身体笔直,但右腿后曲,足跟抬起。

右手举臂,拇指和食指指向天空。

最特别的是,人俑食指的顶端有一个圆孔,向内深约12厘米,一直通向其手臂。

神秘人俑与世人熟悉的兵马俑相似又明显不同根据这样的形象,专业考古人员判断,这一人俑的原始样貌很可能是左腿站立支撑,呈金鸡独立状,人俑食指中原来应插有一个细棒型物体,顶端很可能在转盘子——换言之,这一人俑不是兵马俑,而是正在进行杂耍的人俑。

据介绍,这一神秘人俑出土于秦始皇陵外城的东南角,编号K9901区域。

这一编号是考古学编号,K代表坑,9901中的‘99’是年份,‘01’是序号,代表这是我们1999年勘探发现的第一座坑。

李岗说,这个坑是一座有东西三条过洞、两端分别有斜坡门道的凸字型木结构式陪葬坑。

1999年3月发现,5月我们就进行了发掘。

K9901区域这个神秘人俑被发现时位于坑中央的过洞中部,倒卧坑内,残破为11块。

当时这里还出土了五件人俑,这些人俑与兵马俑标准的体型相比显得参差不齐,但这一批人俑的特点一致:身上只穿着一件短裙,都在进行某种肢体运动。

2011年至2013年,考古人员对这座坑进行整体发掘,又出土了一批人俑,这批人俑无论姿态、形体,都与1999年出土的人俑基本是一致的:这些人员在雕塑中用了非常写实的手法,把人的肌骨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胖瘦不同的人俑考古人员发现,K9901与世人熟知的秦始皇帝陵1、2、3号坑的结构基本相同,但内涵完全不一样。

目前已经修复了该区域30余件人俑,这些姿态各异的人俑组合在一起,很可能代表的是秦代宫廷的文化娱乐活动,这座坑则是秦始皇陵中发现的又一种新类型的陪葬坑。

秦始皇之前还有一位秦武王嬴荡,喜欢举鼎,在洛阳举龙文赤鼎时把自己给砸死了。

这也说明当时类似技击、爬杆、扛鼎这种杂技在社会上是非常风靡的。

李岗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收六国伎乐俳优艺人于咸阳,统称为角抵俳优之戏,而这批神秘人俑,其实就是反映这一生活的百戏俑。

秦始皇陵不断有新的考古发现古代特别是秦代,陵园遵从‘事死如事生’的理念,就是帝王将生前生活全部模拟于地下。

李岗说,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句评语说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考古学储备之一。

经过40多年的考古发掘,我们所揭示的仅仅是秦始皇陵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未解之谜,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共同追寻前人的精神世界、秦的文化,以及追溯中华文明的光彩。

加入收藏
               

秦始皇陵不能挖?对秦始皇陵整体的认知还存在一些空白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