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30万年的贵州丨夜郎古国也时尚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9-02 点击数:
简介:【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郡国并治 多族共融——秦汉至魏晋南北朝夜郎古国是中国西南地区由少数民族的先民建

【菜科解读】

【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

不支持的音频/视频格式 请试试刷新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0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郡国并治 多族共融——秦汉至魏晋南北朝

夜郎古国是中国西南地区由少数民族的先民建立的国家,大致起于战国,至西汉成帝和平年间,前后约300年。

在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志》中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

西南夷在历史上泛指云贵高原的民族,夜郎文化便是西南民族文化的代表。

穿越30万年的贵州丨夜郎古国也时尚

赫章可乐西南夷墓葬群的考古发掘,为神秘的夜郎文化揭开了辉煌的一角。

穿越30万年的贵州丨夜郎古国也时尚

这些墓葬群反映了战国至秦汉时期独特的夜郎民族文化。

出土的文物包括具有民族特色的长条形铜锄、宽刃无胡戈、鼓形釜、牛头形带钩等,也有中原内地的铜镜、印章、半两钱、五铢钱以及铁兵器和漆器。

穿越30万年的贵州丨夜郎古国也时尚

《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载,夜郎人魋 ①zhuī,②tuí结,指将头发拢到头顶绾成结,用发钗、发簪等固定的发式。

此外,考古出土的铜钗、玉玦、骨珠、铜镯、铜带钩等饰品显示了魋结尚美的风尚,表面夜郎人还注重对耳、颈、腕、指等部位的装饰。

穿越30万年的贵州丨夜郎古国也时尚

穿越30万年的贵州丨夜郎古国也时尚

图为郡国并治 多族共融——秦汉至魏晋南北朝展区展出的一级文物狮形铜带钩。

带钩,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体现着佩戴者的身份。

狮形铜带钩,整体为一狮子形,尾平直并向前方弯曲成钩,身背面中心铸有圆形纽。

狮昂首,耳略长,大眼圆睁,张口,露出尖牙。

前腿趴地,后腿弓起,呈行走状。

颈部饰萎形纹,颈身交汇处有条形纹,身上毛为翻卷的形态,背部似有羽翼。

穿越30万年的贵州丨夜郎古国也时尚

鲵鱼形铜带钩,也是一级文物。

整体造型作鲵鱼游动状,故名鲵鱼形铜带钩。

鲵鱼在民间俗称娃娃鱼,在贵州的山溪河流中时有发现,以它的模样巧制的带钩,至今在它处未见报道,可视为孤品。

该带钩体侧对称斜出四鳍,正反两面均有细密的阴刻线条纹饰,钮位于胸下。

背部阴刻隶书五字吉祥铭日利八千方,表明了一种生活愿望。

穿越30万年的贵州丨夜郎古国也时尚

此外,展馆中展出的还有形状各态的玉玦。

古代有四种常见的扁平环状玉器,曰:璧、瑗、环、玦,中间均有孔。

璧形器物上有意切开一道缺口的饰品被称为玦,是坠挂于耳上的装饰品。

穿越30万年的贵州丨夜郎古国也时尚

穿越30万年的贵州丨夜郎古国也时尚

在赫章可乐套头葬墓出土的耳玦有骨质和玉质两种。

玉玦在M187出土2件,方形,甚少见,报告未明确使用方式,称为方形片饰。

#p#分页标题#e#

从出土位置以及与骨玦使用状对比,应为耳玦。

穿越30万年的贵州丨夜郎古国也时尚

可乐普通乙类墓出土的耳饰品还有仅佩戴单耳的,如M341出土1件璧形带冠玉玦,这件玉玦在璧的圆外侧设计四组鸡冠状的花片装饰,别显一番韵味。

出土时玉玦付于墓主人的右耳部,仅此一件,显然是不对称佩戴装饰品的一个案例。

穿越30万年的贵州丨夜郎古国也时尚

制图:王珺璐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

开馆时间:2月3日起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正常开放,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展览地点:

贵州省博物馆1、2、3楼3个展厅

门票:免费(微信搜索贵州省博物馆公众号预约入馆)

本文来自【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历史最为神奇职业

我泱泱中华数千年的古代文明,芸芸众生为了生计也逐渐开创出无数职业。

普通人从事着最为人知的"士农工商",而极少数人却终身甚至世代从事着不为人知但是收入丰厚的神奇职业,比如"二皮匠"和"赶尸匠"等。

俗话说"360行,行行出状元。

"但旧时民间的这些个职业,虽然收入丰厚,却是很多人不愿意干,甚至不想与这些行业的人打交道,因为这些个职业非常邪门、恐怖,渐渐地久而久之,成为了民间的神奇传说。

1、仵作早期代行仵作职责的,是贱民或奴隶,直到宋代,这种类似现代法医专业的吏役,才被正式定名为仵作。

据传言,仵作的眼睛能看到很多常人看不见的东西,故若一族人都是仵作,那这个家族隔两三代就会出一个阴阳眼。

不过,这是传说之言罢了。

但当作仵作,验明原因,还人清白,是他们的首要职责。

说到这个,最著名的仵作,非宋慈莫属。

其专著《洗冤集录》,便是中国较早、较完整的法医学专书,也是现代中国法医学专业的必读书籍。

电视剧《大宋提刑官》这样描述宋慈写作《洗冤集录》的由来:为天下刑狱官引以为鉴,愿这公堂内外,不闻鸣冤之鼓。

是的啊,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官。

2、刽子手刽子手这个职业大家肯定都熟悉,古装影视剧中经常能出现他们的身影。

刽子手或行刑者就是历史对于从事直接处决犯人的职业的人的一种称呼。

据说,历史能从事这一职业的人都必须长相凶恶,并且在成为真正的"刽子手"之前,他必须先做满十五年的屠夫。

就现在留下的资料来看,北京等大城市的刽子手多是从小训练,白天砍冬瓜,在冬瓜上画一条线,随手一刀,必须砍在这条线上,夜晚砍香头,黑漆漆的晚上,拿着刀砍香头上的灰。

等此人不再做刽子手了,,也只能从事屠夫这一职业为生,终生不得转行。

还有,刽子手这职业太特殊,其收入也颇为丰厚,但是也会因职业而失去很多普通人的生活乐趣。

比如,普通人不愿与之做朋友;更主要的是,因为此职业杀生太多,从事的人一般会无后。

历史埃及法老王雌雄同体谜团,女性荷尔蒙过剩长出女性特征

虽然在自然界中有着许多雌雄同体的动物,但是在人类里面却是分两性的,除非是畸形,近期有考古学家发现历史埃及法老王雌雄同体,虽然古代记载为男性,但是许多壁画显示这位法老王有一个硕大的胸部,令人不得不怀疑到底是男人、女人还是人妖。

历史埃及法老王雌雄同体这位法老王在古代上可以说是非常的神奇,他(她)名字叫做阿肯那顿,虽然说他是六个孩子的父亲,但是古代记载却说阿肯那顿从来不与异性接触,那么这六个孩子是怎么来的呢?难道是法老王领养的。

当然不是这样,这位法老的壁画和尸身井研究都具有比较明显的特征,也就是雌雄同体,他应该是同时具备了男性跟女性的所有特征才会这样,历史埃及法老王雌雄同体就可以自行完成受精生宝贝的行为,这也列为古埃及金字塔未解的谜团之一。

检测尸骨查出雌雄同体证据后来专家检测这位法老的尸骨的出,由于阿肯那顿年纪大,头骨出现了畸形。

同时,他还表现出‘阴阳同体’,长着女性体型——胸部突出、臀部较宽,但是从生理上,他是一位男性,他生育了6个女儿。

这位法老王的神奇女性体型可能是由于遗传基因突变造成的,导致他的体内将更多的男性荷尔蒙转换成女性荷尔蒙。

所以出现了历史埃及法老王雌雄同体,总而言之,,他的确还是一位男性,但是长着女性体型。

古代中的阿肯那顿法老王据古代记载阿肯那顿法老与Nefertiti结婚,图坦卡门法老可能是阿肯那顿的儿子或者是他的同父异母兄弟。

埃古古物学家和考古学家唐纳德•雷德福称,我赞同布拉维曼的观点,很可能阿肯那顿法老患有马凡氏症,这种基因紊乱导致体型结构特征变长。

在历史埃及法老王长出女性的特征不算什么,但是只要确定他有男性的器官,人们也不会觉得奥秘,在加上这位法老结婚了还有后人,所以史学家对他的体型记载相对偏少,证明历史埃及法老王雌雄同体全靠现代先进的考古科技。

加入收藏
               

穿越30万年的贵州丨夜郎古国也时尚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