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在世界上被称为幽灵岛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9-08 点击数:
简介:据历史记载:公元1875年,它高出海面9米;1890年,高于海面达49米;1898年,该岛消失,沉没水下7米;1967年,它又冒出海面

【菜科解读】

幽灵岛 在南太平洋的汤加王国西部海域中,有个名叫小拉特的岛屿。

据历史记载:公元1875年,它高出海面9米;1890年,高于海面达49米;1898年,该岛消失,沉没水下7米;1967年,它又冒出海面;1968年,它又消失了;1979年,再次出现……于是幽灵岛就一直处在这种上上下下的状态。

史载

幽灵岛

史料载,1890年,它高出海面49米,1898年时,它又沉没在水下7米。

1967年12月,它再一次冒出海面,可到了1968年,它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就这样,这个岛多次出现,多次消失,变幻无常。

1979年6月,该岛又从海上长了出来。

由于小岛像幽灵一样在海上时隐时现,所以人们把它称为"幽灵岛"。

名字来源

像这种时隐时现,出没无常的岛屿,人们称为"幽灵岛"。

"幽灵岛"在爱琴海桑托林群岛、冰岛、阿留申群岛、汤加海沟附近海域曾多次发现过。

它是海底火山耍的把戏:火山喷发,大量熔岩堆积,火山停止活动后便成岛屿;一段时间后,岛屿下沉、剥蚀,隐没在海面下。

传说

一提到幽灵,我们会想到那种飘忽不定,形状模糊的的东西,听说过幽灵船,幽灵战舰,还没听说过幽灵岛,岛上有幽灵还可信,要说这岛本身就是个幽灵,会不会觉得吃惊呢,但这是的的确确发生的事,那种岛形踪诡秘,时隐时现,至今科学也无法解释。

幽灵岛

西方人酷爱航海,而历来航海史上怪事多多。

在斯匹次培根群岛以北的地平线上,1707年英国船长朱利叶斯发现了陆地,但这块陆地始终无法接近,然而值得肯定的是,这块陆地不是光学错觉,于是他便将"陆地"标在海图上。

2000年后,乘"叶尔玛克"号破冰船到北极考察的海军上将玛卡洛夫与他的考察队员们再次发现了一片陆地,而且正是朱利叶斯当年所见到的那块陆地。

航海家沃尔斯列依在1925年经过该地区时,也发现过这个岛屿的轮廓。

但科学家们在1928年前去考察时,在此地区却没有发现任何岛屿。

一艘意大利船在1831年7月10日途经西西里岛附近时,船长突然发现在东经12°42′15″、北纬37°1′30″的海面上海水沸腾起来,一股直径大约200米、高20多米的水柱喷涌而出,水柱刹那间变成了一团500多米高的烟柱,并在整个海面上扩散开来。

船长及船员们从未见过如此景观,被惊得目瞪口呆。

当这只船在8天以后返航时,发现一个冒烟的小岛竟出现在眼前。

许多红褐色的多孔浮石和大量的死鱼漂浮在四周的海水中,一座小岛在浓烟和沸水中诞生了。

而且在随后10多天里不断地伸展扩张,周长扩展到4.8公里,高度也由原来的4米长到了60多米。

由于这个小岛诞生在突尼斯海峡里,这里航运繁忙,地理位置重要,因此马上引起了各国的注意,大量的科学家前往考察。

但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正当人们忙于绘制海图、测量、命名并多方确定其民用、军事价值时,小岛却突然开始缩小。

到9月29日,在小岛生成后一个多月,它已经缩小了87.5%;又过了两个月,海面上已无法再找到小岛的踪迹,该岛已完全消失。

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大西洋北部。

有一座盛产海豹的小岛,它是100多年前由英国探险家德克尔斯蒂发现的,它也因此被命名为德克尔斯蒂岛。

大批的捕捉者来到了这个盛产海豹的岛上,并建立了修船厂和营地,但此岛却在1954年夏季突然失踪了。

大量的侦察机、军舰前来寻找均无结果。

事隔8个月以后,一艘美国潜水艇在北大西洋巡逻,突然发现一座岛屿出现在航道上,而航海图上却从来没有标识过这样一个岛屿。

潜水艇艇长罗克托尔上校经常在这一带海域航行,发现此岛后大为震惊,罗克托尔上校通过潜望镜发现岛上有人居住,有炊烟,于是命令潜水艇靠岸登陆。

经过询问岛上的居民才知道,这正是8个月前失踪的德克尔斯蒂岛。

以上观点虽然各有各的道理,但都不能说明,为什么有些小岛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耍把戏"呢?为什么它们在同一地点突现、消失、再突现、再消失,而与其邻近的海域却没有异常现象发生呢?到底是什么所为呢?这是一个难以解开的谜团,始终困惑着科学家。

现代版

海岛和岛上的人哪里去了?

1943年,日本海军、空军在太平洋和美军交战中节节失利。

设在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拉包尔的日本联合航洋总部遭到美国空军猛烈轰炸。

为了疏散伤病员和一些战略物资,一日本侦察机发现距拉包尔以南100多海里的海域有一个无人居住的海岛。

这岛上绿树成荫,有小溪流水,几十平方公里的面积,又不在主航道上,是一个疏散、隐藏伤员的好地方。

于是日军将1000多名伤病员和一些战略物资运到这荒无人烟的海岛上。

伤病员安居后,日军总部一直和这里保持联系,经常运来食品和医疗用品。

谁知一个多月以后,无线电联系突然中断。

日军总部担心美军袭击并占领该岛,马上派出飞机、军舰前来支援,但再也找不到该岛。

1000多人和物资也随小岛一起消失了。

美国侦察机也发现过该岛,并拍了详细的照片,发现有日军躲藏,等派出军舰前来搜索时却发现这里水域茫茫一片,什么也没有。

#p#分页标题#e#

这海岛和岛上的1000多人哪里去了?战后,日本、美国都派出海洋大型考察船前来这一海域搜索,并派出潜水员深入海洋底部找寻了较长时间,未发现任何踪影。

"谍岛"神秘消失

就在同一时间,美军为了监视日本海、空军在南太平洋的行踪,在马利亚纳群岛海域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岛上,建造了一座雷达站,发出强大的电波对周围的海域和天空进行探测。

它24小时和美军总部保持着联系,不断发出附近海洋和天空的信息,报告日军海、空军行踪。

三个月后,电波突然中断。

美军以为雷达站被日军袭击、占领,派出军舰、飞机前来支援,在马利亚纳群岛海域搜索了几天,再也没有找到设有雷达站的小岛。

岛上的10多名美军人员也一同和小岛神秘失踪了。

美军派出潜水艇在这一带海底搜索,但最终一无所获。

在太平洋的战略要地海域,美国中央情报局于1990年偷偷地在一座无人居住的小岛上,安装了海面遥感监测器,与天上的美国军事间谍卫星遥相呼应,监视前苏联海军、核潜艇在太平洋海域的动态。

这座"谍岛"获得的情报可直通五角大楼--美国国防部。

凡是在这一带海域过往的商船、军舰及在此出没的潜水艇、飞机等,无不在五角大楼的监视之中。

1991年年终的一天,"谍岛"的监察系统和信息突然中断,五角大楼大为震惊。

开始,他们怀疑是前苏联的克格勃发现了这个秘密,有意破坏了美国的间谍网点。

于是美国派出了一支以巡洋演习为名的舰队,悄悄地调查此事。

谁知,当舰队赶到出事地点时,"谍岛"已经从大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美国的科学家们认真地核查了这一带的海洋监测系统,发现这一带海域并没有发生过地震或海啸,从而能使小岛沉没水中。

要不然可能是前苏联埋下了数千吨炸药,摧毁了这个小岛。

但该岛处于美国间谍卫星的严密监视中,像这样大的行动不可能不被发现。

再说就算前苏联知道此秘密,也没有必要兴师动众炸毁该岛,只要摧毁岛上的设备就可以了。

那么"谍岛"是如何失踪的?这让美国的科技人员陷入了迷惑之中。

他们认真地分析了从太平洋上空过境的卫星高分辨率遥感彩色图像和空中拍摄的照片,结果发现:"谍岛"是在原位上失踪的,但到底是如何消失的,消失到了什么地方,人们就无法知道了。

折叠

编辑本段

专家说法

法国科学家对这类来去匆匆的"幽灵岛"的成因作了如下解释,由于撒哈拉沙漠之下有巨大的暗河流入大洋,巨量沙土在海底迅速堆积增高,直至升出海面,因此临时的沙岛便这样形成了。

然而,暗河水会出现越堵越汹涌的情况,并会冲击沙岛,使之迅速被冲垮,并最终被水流推到大洋的远处。

美国的海洋地质学家京利·高罗尔教授却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观点。

他认为海洋上的"幽灵岛"的基础是花岗岩石,而并非是由泥沙堆积而成。

它形成的年代久远,岛上有茂盛的植物和动物群,是汹涌的暗河流冲击不垮的。

那么"幽灵岛"为什么会突然消失呢?他认为"幽灵岛"出现的海域是地震频繁活动的地区,海底强烈的海啸和地震使它们葬身海底。

高罗尔教授还认为,如果太平洋西北部的海底板块产生强烈的大地震使之大分裂的话,日本本岛、九洲也同样会遭到和"幽灵岛"同样的命运,会沉没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之中,而且他认为自己并非是在危言耸听。

另有学者认为,这不过是聚集在浅滩和暗礁的积冰,还有人推测这些"幽灵岛"是由古生的冰构成,后来最终被大海所"消灭"。

多数地质学家则认为是海底火山喷发的作用形成此类小岛。

他们认为,有许多活火山在海洋的底部,当这些火山喷发时,喷出来的熔岩和碎屑物质在海底冷却、堆积、凝固起来;随着喷发物质不断增多,堆积物多得高出海面的时候,新的岛屿便形成了。

有的学者认为,小岛的消失是因为火山岩浆在喷出熔岩后,基底与海底基岩的连接不够坚固,在海流的不断冲刷下,新岛屿自根部折断,最后消失了。

有的学者认为,可能在海底又发生了一次猛烈的爆炸,使形成不久的岛屿被摧毁。

还有学者认为,是火山活动引起地壳在同一地点下沉,使小岛最终陷落。

世界地球日:探访人类起源地

世界地球日:探访人类起源地——东非大裂谷(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中国矿业报: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是随着考古的发现而不断变化的。

从上世纪前半叶开始,科学家们发现了大量古人类的记录,其中最古老的当属上世纪70年代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距今350万年的南方古猿化石——“露西”,此外还有在坦桑尼亚东北部莱托里地区发现的36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脚印。

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考古界有着众多的研究和争论,但根据目前掌握的化石证据,早于180万年前的都只发现在非洲,而且绝大多数发现在非洲东部的东非大裂谷中,所以我们还只能说人类最初的起源地在非洲,那么为什么大多数古人类的化石和遗迹在东非大裂谷呢?东非大裂谷的火山作用和古人类的演化东非大裂谷全长6500千米,像一个巨大的“之”字形纵横盘绕在非洲大地上,被称为“地球上最大的伤疤”。

东非大裂谷的形成和演化对东部非洲的地理环境、气候和植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裂谷内的岩浆活动和火山喷发造成了地壳抬升并导致气候的变化,与裂谷形成前温暖湿润的森林相比,这里变得越来越炎热和干燥,树木稀少,成为典型的热带草原气候。

环境的变化为古人类的演化提供了必要条件,位于肯尼亚境内的图尔卡纳湖盆地被称为人类的摇篮。

最近,在当地发现了一些食草性古生物的牙齿,揭示出这个地区在“人属”首次出现时所具有的独特气候条件。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米克尔团队,通过研究该地区食草型古动物牙齿化石,推算出这个地区800万年前的气温和降水情况。

研究数据显示,整个东非地区曾在“人属”出现的时期(约300万~200万年前)变得十分干燥,而图尔卡纳湖盆地干涸得更早一些,在那里进化的物种更能适应之后普遍的干燥环境。

这让图尔卡纳盆地变成了“物种加工厂”,成为新物种诞生之地。

虽然气候变化在人类进化史中所扮演的角色还不是很清楚,但气候变化确实会影响动物的食谱。

此外,人类物种史上的灭绝和迁徙似乎都与不稳定的气候状况有关联。

一些研究学者认为人类大脑变大和双足进化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

东非大裂谷的火山作用与古人类遗迹的保存奥杜威和莱托里古人类遗址位于坦桑尼亚恩戈罗火山台地的西坡。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科学家们陆续在该地区发掘了90多件古人类化石和上千件石器。

化石和文物埋藏在火山碎屑和火山灰形成的沉积物中。

许多学者对奥杜威和莱托里的地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奥杜威的熔岩和凝灰岩形成于204万~183万年之前的火山喷发。

莱托里的下部地层岩石的喷发时间介于430万~376万元之间,而上部岩石的喷发时间介于376万~349万年。

火山灰中含有大量的铁、铝、铜、锌、镁、钙等微量元素,火山灰形成的土壤又具有非常好的通透性,非常适合的植物生长。

可以想象,在300万年前,这里还生长着茂盛的灌木和草原,为动物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一群南方古猿穿过一片沼泽寻找食物,在他们身后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这时,不远处的火山突然喷发,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使得动植物迅速死亡。

大量的火山灰被喷射到空中,遮天蔽日,雷电交加。

随后火山灰降落到地表,覆盖在动植物的尸体之上,将当时发生的灾难深深地埋藏了起来。

结 语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教授称,“东非大裂谷产生后,地理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这推进了生物进化的进程,人类的出现也成为了可能。

尼罗河与地中海优越的地理环境,也使古人类从非洲走向世界各地成为可能”。

非洲古人类的起源和演化与东非大裂谷的地质活动密切相关。

东非大裂谷剧烈的构造运动,造成东非高原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气候的变化刺激了生物进化,最终导致古人类的出现。

而强烈的火山喷发,在短期内引起动植物的大量死亡,喷发的火山灰降落在地表,为古人类化石和遗迹的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

第一次观察到白矮星的X射线爆炸现象

第一次观察到白矮星的X射线爆炸现象据cnBeta:当像我们太阳这样的太阳耗尽燃料时它们会收缩形成白矮星。

这种死亡的太阳有时会在一次超热的爆炸中恢复活力并产生一个X射线辐射的火球。

来自包括图宾根大学在内的几个德国机构的一个研究小组在弗里德里希-亚历山大-纽伦堡大学(FAU)的领导下第一次观察到了这样一个X射线光的爆炸。

“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幸运的巧合,真的,”来自FAU天文学机构的Ole König指出“这些X射线闪光只持续几个小时,几乎不可能预测,但观测仪器必须在准确的时间直接对准爆炸。

”他跟Jörn Wilms博士教授和来自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图宾根大学、巴塞罗那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和波茨坦莱布尼茨天体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一起在《自然》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这次观测的文章。

这种情况下的仪器是eROSITA X射线望远镜,它目前位于离地球一百五十万公里的地方,自2019年以来一直在调查天空中的软X射线。

2020年7月7日,它在天空中的一个区域测量到了强烈的X射线辐射,而这个区域在4小时前是完全不显眼的。

四小时后,当X射线望远镜测量天空中的同一位置时辐射已经消失了。

由此可见,之前完全过度暴露在探测器中心的X射线闪光一定持续了不到8小时。

像这样的X射线爆炸在30多年前就被理论研究所预测,但直到现在还没有被直接观察到。

这些X射线的火球发生在太阳的表面,这些太阳在用完大部分由氢和后来在其核心深处的氦组成的燃料之前其大小跟太阳相仿。

这些太阳的尸体不断缩小,直到剩下白矮星,它们的大小跟地球相似,但其质量可能跟我们的太阳相似。

“想象这些比例的一种方法是把太阳想象成跟苹果一样大小,这意味着地球将跟针头一样大小并以10米的距离围绕苹果运行,”Jörn Wilms解释道。

来自图宾根大学的Victor Doroshenko博士补充称:“这些所谓的新星确实一直在发生,但在大多数X射线发射产生的最初时刻探测它们真的很难。

不仅闪光的持续时间短是一个挑战,而且发射的X射线的光谱非常软。

软X射线的能量不大,容易被星际介质吸收,所以我们在这个波段不能看得很远,这就限制了可观察的物体的数量--无论是新星还是普通的太阳。

望远镜通常被设计成对较硬的X射线最有效,因为那里的吸收不那么主要,而这正是它们会错过这样一个事件的真相!”Victor Doroshenko总结道。

另一方面,如果要把一个苹果缩小到针头大小,那么这个微小的颗粒将保留苹果相对较大的重量。

Jörn Wilms继续称:“来自白矮星内部的一茶匙物质很容易就具有跟一辆大卡车相同的质量。

由于这些烧毁的太阳重要由氧和碳组成,我们可以把它们比作在宇宙中漂浮的与地球同样大小的很大钻石。

这些珍贵宝石形式的物体温度很高,会发出白色的光芒。

然而这种辐射非常微弱,从地球上很难探测到。

除非白矮星伴随着一颗仍在燃烧的太阳,也就是说,当白矮星很大的引力从伴随的太阳外壳中吸引氢气时。

FAU的天体物理学家Jörn Wilms说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氢气可以在白矮星的表面聚集成一个只有几米厚的层。

”在这层中,很大的引力产生了很大的压力,这种压力非常大,以至于大到导致太阳重新点燃。

在一个连锁反应中,它很快就会发生很大的爆炸,期间氢气层被炸掉。

像这样的爆炸的X射线辐射就是2020年7月7日击中eROSITA探测器的真相,产生了一个过度曝光的图像。

“对来自白矮星大气层的X射线辐射的物理来源的理解相对较好,我们可以从第一原理和精致的详情中建立它们的光谱模型。

将模型跟观测结果进行比较可以了解这些物体的基本属性,如重量、大小或化学成分,”来自图宾根大学的Valery Suleimanov博士说道,“然而,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的问题是,在30年没有光子的情况下,我们突然有了太多的光子,这扭曲了eROSITA的光谱反应,eROSITA的设计则是为了探测数以百万计的非常微弱的天体,而不是一个但非常璀璨的物体”,Victor Doroshenko补充道。

Jörn Wilms则表示:“利用我们最初在支持X射线仪器开发时拟定的模型计算,我们能在一个复杂的过程中更详细地分析曝光过度的图像,从而获得一个白矮星或新星爆炸的幕后观点。

”根据这些结果,,这颗白矮星的质量大约相当于我们的太阳,因此相对较大。

爆炸产生了一个温度约为327,000摄氏度的火球,这使其温度为太阳的60倍。

“这些参数是通过将X射线辐射模型跟Valery Suleimanov和Victor Doroshenko在图宾根创建的非常热的白矮星所发出的辐射模型相结合,以及在FAU和MPE进行的远远超出规格的制度下对仪器反应的非常深入的分析而获得的。

我认为这很好地说明了现代科学中合作的主要性--以及德国eROSITA联盟中广泛的专业知识,”来自图宾根大学的Klaus Werner教授博士补充道。

由于这些新星很快就耗尽了燃料,它们会迅速冷却,X射线辐射则会变得更弱并直到最后变成可见光,其在eROSITA探测到的半天后到达地球并被光学望远镜观测到。

Ole König指出,随后出现了一颗看似璀璨的太阳,这实际上是来自爆炸的可见光且非常璀璨,以至于在夜空中可以用肉眼看到它,“像这样看似‘新星’的现象在过去也曾被观测到过。

由于这些新星只有在X射线闪光后才干看到,因此很难预测这种爆发,当它们撞上X射线探测器时重要是靠运气。

加入收藏
Tag: 地球
               

此处,在世界上被称为幽灵岛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