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这么多古城,唯独楼兰的名气最大?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9-29 点击数:
简介:新疆战略智库—— 新疆东西部经济研究院创立于1996年。

作为一家拥有200余名著名经济学家、区域、产业、投行、企管及培训等专家阵容强大的综合管理咨询机构,一直强调本土化和实战性,定位于政府的参谋和顾问、企业的医院和教练,并以丰富的实践累积、训练有素的专业团队、坚持不懈的业务创新,为政府和企业提供规划、战略、文化、营运和投融资等咨

【菜科解读】

西域这么多古城,为什么唯独楼兰的名气最大?

新疆战略智库——新疆东西部经济研究院创立于1996年。

作为一家拥有200余名著名经济学家、区域、产业、投行、企管及培训等专家阵容强大的综合管理咨询机构,一直强调本土化和实战性,定位于政府的参谋和顾问、企业的医院和教练,并以丰富的实践累积、训练有素的专业团队、坚持不懈的业务创新,为政府和企业提供规划、战略、文化、营运和投融资等咨询服务。

地  址:乌鲁木齐市红山路16号时代广场D座23层

欢迎访问:新商网 ;新疆咨询网

联系方式:18016890504;邮箱:895222784@qq.com

(欢迎加入2021新商联盟企业家论坛

.公众平台微信号:xslmqyjlt)

一提起新疆,人们会想起牛羊遍地的牧场,白雪皑皑的天山,以及一望无际的沙漠。

新疆的面积广阔却人口稀少,因为它的腹地却是千里无飞鸟的生命禁区——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就坐落在这里。

不过,塔克拉玛干是生命禁区,但同时也是考古学家的天堂。

因为在这里的黄沙下,埋葬着无数古代城市的遗迹,它们被统称为"西域三十六国"。

西域这么多古城,为什么唯独楼兰的名气最大?

西域著名的国家如楼兰、龟兹、乌孙、莎车、精绝等国,都在千多年前繁盛一时,在中外史书上留下身影。

但这些国家最后都被埋葬在了黄沙之下,直到近代才被考古学家们再次发掘。

新疆发掘出来的西域古国遗址众多,能叫上名字的就有几十处,但是在这些遗址其中,"楼兰"绝对是最耀眼的明珠。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西方,楼兰遗址名声赫赫,而且长期有专门的"楼兰学派"研究。

那么,作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已经灭亡一千多年的楼兰国,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让全世界这么着迷呢?

西域这么多古城,为什么唯独楼兰的名气最大?

一、西域三十六国,不全是"国"

楼兰之所以闻名全球,首先是因为它的规模。

在2000年前的西域,因为气候湿润的原因,当时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还没有这么大。

天山南北有几十个小城邦分布,被统称为"三十六国"。

这些小邦虽然都叫"国",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只能算"城",甚至叫"村"都不为过。

汉代的西域三十六国里,有20多个国家人口在一万人以下,放在中原也就是个小镇的水平。

其中还有十几个国家人口在5000以下,人口最少的单恒国、狐胡国这样的"迷你国"只有一两百人口,基本是个小村庄。

这些国家的遗迹规模很小,考古价值不高。

西域这么多古城,为什么唯独楼兰的名气最大?

但别看楼兰国仅仅是个城邦,它在鼎盛时期有人口两万多人,士兵两千多名,是西域首屈一指的强国。

楼兰城占地十万平方米,虽然比不上长安洛阳,但是在西域诸国里也数一数二。

这样一座大城市在繁荣几百年之后突然消失,史书上却对其灭亡没留下什么记载,因而才让楼兰在考古学家眼里充满神秘感。

西域这么多古城,为什么唯独楼兰的名气最大?

二、探险热推动的"考古热"

楼兰城在汉代兴盛一时,但它灭亡的具体时间却无人知晓。

南北朝时期,去往西域的僧人和商旅已经记录下了楼兰的荒芜。

晋代高僧法显在去天竺的路上途径楼兰遗迹,他写道:"天无飞鸟,地无走兽,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

"

法显的这段记载距今已经1500多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楼兰城一直深埋在黄沙之下,直到清朝末年一位西方探险者让它重见天日。

西域这么多古城,为什么唯独楼兰的名气最大?

自此,楼兰城之所以在20世纪成为考古热点,西方在近代掀起的"探险热"功不可没。

当时的探险家从欧洲出发,寻找世界未知的角落。

他们挖掘地下古迹,找寻文物和财宝,最后名利双收。

#p#分页标题#e#

当时"探险家"是一种风光的职业,这些人集考古专家、航海士,军人、文物贩子等身份于一身,在欧洲上层社会备受追捧,一些成功的探险家甚至会被当做国家英雄。

发现楼兰的是瑞典人斯文赫定,他师承著名"中国学"专家李希霍芬,在这位地理学家的带领下,斯文赫定对中国产生兴趣,尤其对神秘的西域非常向往。

西域这么多古城,为什么唯独楼兰的名气最大?

1894年,斯文赫定开始在中亚进行探险,首站就选择了帕米尔高原。

两年后他从俄罗斯来到新疆地区,第一次访问了新疆喀什。

斯文赫定前期的探险困难重重,而且收获不多,直到1899年的世纪之交,斯文赫定第二次来到中国新疆探险,才有所斩获。

在1900年,斯文赫定的探险队在罗布泊旁迷路,只能被迫原地寻找淡水。

后来一个队员在启程时弄丢了铲子,在回头去寻找时失踪了。

探险队只能回头去找失踪的人,而正在众人寻找的时候,一场巨大的风沙刮得探险队人仰马翻。

结果就在这风沙里出现了佛塔、房屋和城墙,斯文赫定本以为遇上了海市蜃楼,却没想到这就是他魂牵梦绕的楼兰古城。

西域这么多古城,为什么唯独楼兰的名气最大?

三、楼兰的学术价值冠绝西域

楼兰城扼守丝绸之路的入口,在汉代繁荣一时,虽然后世的文献经常提起楼兰,但是没人能证明这个国家是否存在。

楼兰在1900年被发现,当时就震惊了世界考古界,这座古城千年来无人打扰,埋藏着大量的珍贵历史文物。

楼兰城因为埋在黄沙中,从未被盗墓者或寻宝者光顾,所以文物保存完好,学术价值非常高。

西方考古学界当时已经征服了美洲和非洲,神秘的楼兰则填补了对于中亚文化圈的空白。

在1900年的发掘中,楼兰城出土了大量的钱币、竹简、织物、以及雕塑,几乎在一夜之间填补了西域文明的空白。

尤其是楼兰出土的罗马钱币,证明了李希霍芬对于古代欧亚大陆"丝绸之路"的假设。

西域这么多古城,为什么唯独楼兰的名气最大?

楼兰出土的大量文书使用的是吐火罗文和佉卢文,这是些都是古代印欧语系的死文字,已失传一千多年,它的发现对于研究西方语言学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楼兰城在西域就像一个坐标,发现了它,其他的古城也被一一挖了出来。

在近代考古界,对于西域历史遗迹的定位是个棘手的问题,因为这里一直没有连贯的史学典籍记录,千年来沧海桑田,对于古罗布泊到底在哪里都没人能说得清。

西域这么多古城,为什么唯独楼兰的名气最大?

楼兰的发现就像一个坐标,精准定位了汉代典籍中罗布泊的位置,以及古代孔雀河的河道。

由此出发,掀开了新疆考古研究新的一页,后来大量的西域古城被发现,都是由楼兰遗迹的发掘开始的。

四、宝藏的传说

除了在学术上极高的地位之外,楼兰之所以闻名世界,还跟它所谓的宝藏传说有关。

其实近代西方人向往冒险的根本原因,那就是渴望在探险中获得财富,毕竟早期的美洲探险家带来了黄金和白银,让欧洲人为之疯狂。

西域这么多古城,为什么唯独楼兰的名气最大?

同样,在斯文赫定发现楼兰古城之后,关于"中亚宝藏"的谣言也传到了欧洲。

毕竟大部分人并不关心古文字和文物,是否有金银珠宝才是让他们操心的话题。

当时的探险家在自己的报告之中经常会部分夸大自己的收获,虽然斯文赫定秉持着学者的操守,很保守地谈到了自己的发现,只说有部分钱币和玉石雕塑,但是也足以让当时欧洲的新闻界兴奋起来。

#p#分页标题#e#

很多报纸用"楼兰宝藏"作为头条,加上斯文赫定发现古城的离奇经历,这让楼兰这个东方古城一下子暴得大名,"楼兰"一度成为了神秘东方的代名词。

斯文赫定一生多次来到中国,他曾造访楼兰两次,并带走了大量的文物,让楼兰研究一度成为西方学者的专属。

西域这么多古城,为什么唯独楼兰的名气最大?

直到1926年,斯文赫定率领联合考察团想再次进入新疆,结果被民国政府在北京拦下,最后中方和斯文赫定考察团组成"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约定所挖掘到的一切物品是中国财产,这才放斯文赫定去了新疆。

而后,楼兰遗迹在20世纪被日本、美国、英国、俄国等国的探险家多次发掘,现在基本已经是个空城。

关于楼兰被废弃的原因,史学家众说纷纭。

有人说是因为环境恶化,有人说是因为战争,还有人认为是瘟疫。

但往事已过千年,历史的真相可能永远埋藏在黄沙之下,无人能知晓。

本文来源:新华丝路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商联盟平台立场及观点,文章版权为作者所有,侵删。

西域这么多古城,为什么唯独楼兰的名气最大?

新疆学系列研究(1236) 新疆东西部经济研究院 现代新疆研究中心发布

新商联盟由新疆东西部经济研究院发起成立,其目的就是为新疆的企业家群体搭建一个合作交流平台,包括投融资、项目合作、商业资讯、学习考察、管理咨询等服务。

我们以团结合作,大同共赢为宗旨,促进新疆企业成长。

我们不断通过企业家这个群体传播正能量,建构新疆共识和国家认同,助推新疆和谐发展。

麦田怪圈谜团:或是外星生物的杰作

从17世纪至今,关于神奇麦田怪圈的争论就不绝于耳。

它们常常在春天和夏天出现,几乎遍及全世界,以英格兰南部最多,倾向于集中在油菜、大麦或小麦地。

英国科学家安德鲁通过长期调查后认为,大部分麦田怪圈则是一些人出于种种目的"造"出来的。

在长达17年的调查过程中,安德鲁通过实地观测,甚至雇用私人侦探调查,结果发现80%的麦田怪圈是人为创造的。

很多情况下,一些造假者在他们的脚底套上平板,在农田上故意踩出怪圈。

据调查,麦田怪圈是一些艺术家在黑暗掩护下创造的杰作。

这些人通常选择创造的形状不是最新电脑绘图软件的结果,是他们喜欢的设计和当天早些时候草拟出来的。

这些艺术家的谜团工具不是人们所预料的复杂仪器,而是简单的绳、木板和测量员用的尺。

直升机红外线摄影机曾拍摄过麦田怪圈的制作过程。

创造者拿着工具进入麦田,少许脚印会留下,而创造者会说是随后来访者造成的,他们总可以自圆其说。

造假者进入麦田的通道是农作物中的小径。

这些小径是农夫用来运送、施肥和收割时走的田间小道。

当创造者抵达麦田内预先决定的地点后,其中一人站在中心点,另一个人开始画第一个圆圈,没有在地下钉上任何标记,因为他们不会留下痕迹。

当第一个圆圈完成后,一束小麦不会压平,而是被当做中心点,将来所有量度以这个位置做根据。

由于胆怯被人听见,于是他们用暗号联络。

此时,创造者开始用自制木板压平农作物,创造弯曲图案。

木板有不同尺寸,每块木板两端有孔,让绳索穿过。

每位队员拉着绳子一直向前跑,所到之处的小麦被压平,麦田的形状就这样随着设计的形状悄悄发生改变。

关键是,"6"在几何学上是个主要数目,在探察中,不难发现一个详情,重要形状所有圆圈的直径都可以被6除尽。

这种运算规律证明了麦田怪圈为什么总能形成对称图案。

多年以来,那些怪圈创造者对超感觉都有兴趣,他们合作从事广泛的计划,包括美术和摄影。

他们渐渐由传统艺术家变为隐蔽艺术家,合伙去创造麦田怪圈,因为他们认为,麦田圈的美是一种行为艺术的表达

丹东917复制人事件

在中国的古代上,有两次闹过"复制人"事件,其中一次便是"丹东917案"。

和很多事件不一样的是,这里的917不是指时间,而是指档案的编号。

丹东917复制人事件未解谜团,冰块里面封印的到底是什么?1975年,辽宁省丹东市炸药库莫名其妙的发生了爆炸案。

那个年代消防设施很匮乏,整个丹东市仅有一个消防中队约几十人驻守。

在接到火情后,消防队召集了所有人迅速前往火灾现场。

03年有记者采访了幸存的消防队员,这位80多岁的老人回忆到:爆炸现场就像打仗一样,各种枪炮声沸腾,还有不少铁罐和弹药碎片被冲击波从弹药库里震出。

熊熊烈焰就像一堵铁墙,结结实实的挡住了消防人员的救火路。

可是火情不容得半点犹豫,救援及时或许还有幸存者可以救出。

无奈之下,有人将一大桶水从上淋到下,进入弹药库后感受到了一阵凉意。

尽管火势凶猛,但库内似乎充满凉意,甚至让人瑟瑟发抖。

好像有一个无比硕大的冰块被藏在里面。

继续向前探索,真的有一个巨大的冰块,而且里面似乎还藏着什么东西。

据说当时看到的人竟然都被克隆似的出现了复制人,最让人后怕的是复制人竟然和本体毫无区别。

可是,这些人被吓破了胆,事后都已经失去理智。

到底是什么封存在了冰块里面?军医对精神失常者进行了试探性的问答,最终他交代了冰块里面的物体是一条龙。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事件发生了数年后,又一批新兵被分配到了弹药库。

晚上士兵在巡逻时听到了异响,于是打着手电进入弹药库查看,结果眼前的所见让新兵吓破了胆:数名穿着老式军装的士兵在那搬炸药桶,嘴里还念念有词的说,再不搬走就要都毁了。

新兵哪见过这样的事情,赶忙回去报告。

后来上级都没有调查就一张命令把弹药库给封了。

917丹东案件是真是假我想很多人都有定数了,网上各种传闻都有疑点之处。

可能丹东案件就是一场普通的军火库意外案侦破纪实:只是人们为了满足猎奇感,自己加的色彩罢了。

加入收藏
               

西域这么多古城,唯独楼兰的名气最大?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