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笑气是什么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12-24 点击数:
简介:吸笑气是什么意思呢?笑气又称笑气球,是一种无色、无味、易燃易爆的气体,它的主要成分是氢气,在医学上被称

【菜科解读】

吸笑气是什么意思呢?笑气又称笑气球,是一种无色、无味、易燃易爆的气体,它的主要成分是氢气,在医学上被称为“笑气”。

笑气是一种剧毒气体,吸入后会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伤害。

因此,我国明令禁止任何形式的非法买卖笑气。

然而,近日,一名男子却在网上兜售自己制作的“笑气”,结果被被公安机关抓获。

日前,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非法经营罪对犯罪嫌疑人张某批准逮捕。

这是我国首例利用网络销售非法烟花爆竹案。

■健康新举措

记者 李静

电影《冰川时代3》中有这么一段:

猛犸象和剑齿虎为了救好友树懒,走进一个“死亡峡谷”。

这个峡谷里有一种奇怪的气体,吸了就会大笑不止,为了防止笑得力竭而死,通过这个峡谷时需要憋气。

但猛犸象和剑齿虎走到一半憋不住气了,开始呼吸,然后它们疯狂地大笑,跳起舞来,异常兴奋。

剑齿虎对猛犸象说,“这么多年了,从来没有这样刺激过,哈哈哈!”

峡谷里的这种奇怪气体,就是笑气。

从去年开始,杭城医院纷纷引进笑气,用于临床治疗。

先是杭州市红会医院,接着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上个月,杭州口腔医院也引进了笑气。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目前也考虑在下半年引进笑气。

那么笑气到底是什么东西?吸了后真的会笑吗?心情不好吸笑气有没有用?记者在杭州口腔医院,体验了一回吸入感受。

害怕看牙的小男孩

吸入笑气后不怕了

4月3日,杭州口腔医院城西分院来了一个5岁男孩,牙周脓肿,半边脸肿了。

儿童齿科的医生和护士架着他,都不肯上躺椅,抱着外婆不松手。

一顿哭闹后,儿童齿科主任田小华和家属商量,能不能用笑气给他治疗,不过费用要800元。

家属想了想,同意试试。

田小华说,吸了笑气后小男孩果然很配合,然后打上局部麻醉,切开脓肿治疗,整个治疗过程变得非常顺利。

结束后,田小华和小男孩握手,问他下次来还怕不怕?小男孩说不怕。

今年3月底,杭州口腔医院城西分院首次引进笑气。

目前已经给十多名牙病患者用过笑气治疗,除了哭闹的儿童,还有紧张恐惧的成人,以及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患者,效果据说不错。

笑气到底是什么?

笑气的学名叫一氧化二氮,化学分子式N2O,是一种无色有甜味的气体,最早由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利在1772年发现,但这种气体的功效直到26年后才发现。

1798年,普利斯特利实验室来了一位年轻的实验员汉弗莱·戴维,负责研究各种气体对人体的作用。

一天,戴维制取了一大瓶一氧化二氮放在地板上。

这时他的老板来了,碰到了一个三角架,三角架掉下来砸碎了装着大量一氧化二氮的瓶子。

实验室里顿时充满了这种气体。

忽然一向孤僻、冷漠不苟言笑的老板哈哈大笑起来,随后戴维也大笑起来。

两人的笑声震撼了整幢房子,隔壁实验室的助手们全都跑来了,看到他们竟然狂笑成这样子,大惑不解,以为他们犯了神经病。

突然助手们明白了,一定是碎瓶子里的气体导致的。

后来,实验室把这种气体取名一氧化二氮,绰号“笑气”。

中央十套《科技之光》电视栏目,曾做过一期《笑气是因何而命名的》节目。

节目中有一个实验,四个平时不太喜欢笑的年轻男女,并排坐在桌子前。

一个滑稽演员出来讲笑话,并给两只搞笑玩具上了发条……四个人反应不大。

研究人员给4人吸了几口笑气后,同样的笑话,同样的发条玩具,4个人笑得前俯后仰。

最后,研究人员总结:“笑气的秘密在于,笑气可以引起内啡肽的释放,内啡肽是体内著名的‘快乐激素’,可以止痛、镇静,还可以解除恐惧。

欧洲贵族最早用笑气

当作派对时的助兴剂

汉弗莱·戴维将他吸入笑气的感受写成小册子:“我并非在可乐的梦幻中,我却为狂喜所支配;我胸怀内并未燃烧着可耻的火,两颊却泛出玫瑰一般的红。

我的眼充满着闪耀的光辉,我的嘴喃喃不已地自语,我的四肢简直不知所措,好像有新生的权力附上我的身体……”

许多人读了这小册子后,为戴维的介绍所吸引,好奇地以吸入笑气为时髦。

在19世纪欧洲,笑气成了贵族阶层开派对和街头艺人杂耍时用于助兴的东西。

美国牙医率先将笑气用于临床

1844年,美国哈得福特城也举行了一场笑气表演大会。

一名药店店员走上舞台,志愿充当笑气吸入的表演者。

当他吸入笑气后,欢快地大笑一番。

由于吸入过多,他一时失去了自制能力,笑着、叫着,向人群冲去,连前面有椅子也没发现。

他被椅子绊倒,大腿鲜血直流。

有人问痛不痛,他摇摇头,脸上也没有痛苦的表情,站起身就走了。

这位店员的一举一动,引起一位波士顿牙医韦尔斯的注意。

韦尔斯想,他跌碰得不轻,为什么不感到疼痛?是不是“笑气”有麻醉的功能?

当时还没有麻醉药,病人拔牙时和受刑差不多,很痛苦。

于是韦尔斯决定拿自己来做实验:吸入笑气后,他让助手拔掉他一颗牙齿。

牙拔下了,韦尔斯并不觉得疼。

韦尔斯由此声名远扬。

为了扩大影响,他决定在波士顿做一次笑气拔牙手术的公开表演。

谁知事与愿违,由于吸入的笑气量没控制好,病人在拔牙时痛得大哭大叫。

不过笑气作为麻醉剂却很快进入医院,牙医韦尔斯也成为了麻醉法创始人之一。

据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母亲生她时,用的是笑气分娩。

省妇保使用笑气两年后停用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早在1997年,就尝试用笑气给产妇进行无痛分娩。

产妇分娩时,旁边有个像氧气瓶一样的瓶子,里面含有一半氧气和一半笑气,即50%浓度的笑气。

产妇吸气时,用面罩把嘴巴和鼻子罩住,吸入笑气。

呼气时拿开面罩。

产妇可以利用吸气的深浅,调节吸入笑气的量,缓解分娩疼痛。

但笑气无痛分娩在省妇保只用了两年时间。

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陈新忠说,临床发现,笑气在降低产妇阵痛中的作用不是很明显,比如产妇痛级有10级,但用笑气减痛的最佳效果一般只能达到5级。

“而且产妇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使笑气泄漏,对产房里医生、护士会有影响。

笑气只减轻疼痛的效果,不是完全无痛。

陈新忠说,妇产科医院现在用椎管内麻醉比较多,能达到完全无痛效果。

同样在其他科室,由于新型麻醉剂的不断出现,笑气作为麻醉剂的使用一度越来越少。

现在为什么又时兴起来?

去年5月,杭州市红会医院消化科推出笑气治疗,给患者做胃镜时使用笑气,消除患者恐惧。

差不多同一时间,省口腔医院开始用笑气给患者治疗,上个月杭州口腔医院也引进了笑气。

而浙江儿童医院也考虑在今年引入笑气。

那么曾一度式微的笑气治疗,为什么又时兴起来了呢?

杭州口腔医院儿童齿科主任田小华说,临床上,有的治疗或检查没达到需要打麻药的程度,或者有的患者对治疗非常恐惧,极不配合,这时吸一点笑气,可以让患者消除恐惧,或者缓解打麻药后的不适感,更好地与医生配合。

用笑气治疗,更多地出于愉快就医的考虑。

记者吸了20分钟

昏昏欲睡但没笑

吸了笑气后,人会发笑,那还怎么治疗?我决定体验一下吸笑气后的真实感觉。

在杭州口腔医院的笑气治疗室里,我躺在牙科椅上,医生先在我手指上夹了一个血氧仪,监测血液中氧气饱和度和心率。

然后把一个罩子戴在我鼻子上。

罩子很小,刚好扣住两个鼻孔。

医生告诉我用鼻子吸气,用嘴巴呼气。

虽然已有心理准备,我还是有点小紧张,心率跳到了90多。

看我紧张,医生给我戴上一副眼镜,眼镜里可以看动画片,有种看3D电影的感觉。

这副眼镜跟笑气治疗仪是配套的,有个USB接口,可以将网上下载的影片存到眼镜中,想看什么电影可以点播,比如猫和老鼠、喜羊羊和灰太狼、大耳朵图图等。

刚开始,医生给我吸入的笑气浓度是10%,我没什么感觉。

一分钟后,笑气浓度增加到20%,还是没什么感觉。

吸了5分钟,笑气浓度增加到30%。

此时,我感觉身体开始放松,有种无力感。

又过了5分钟,浓度再增加到35%,此时,我有点昏昏欲睡了。

心率降到了65。

医生说,达到这个状态,就可以开始治疗了。

随后,医生给我撤掉了笑气,让我改吸纯氧3分钟,说这样可以把体内的笑气置换出来。

整个体验过程持续时间20分钟,除了身体发酥无力昏昏欲睡外,没有任何不适感。

舔舔嘴唇是甜的,喉咙口也有淡淡的甜味,但丝毫没有想笑的感觉。

为什么临床上吸了笑气不会笑?

国内一家提供笑气治疗仪的负责人说,这是因为笑气浓度不同。

只有吸入了纯笑气,也就是浓度为100%的笑气,才能让人哈哈大笑。

一般吸入三四口后,人就会大笑起来。

而用于临床治疗的笑气浓度都低于70%。

性别、年龄和个体差异,笑气浓度也会不同。

比如女性,笑气浓度一般控制在30%左右,男性控制在40%左右。

给小孩子用笑气,往往先用60%浓度,让他们马上安静下来,一分钟后马上降到30%-40%。

这位负责人说,吸了笑气后的感觉与喝酒喝得微醺差不多,对于酒量好的人,“醉酒”的感觉不太容易达到,所以使用的笑气浓度要高一些,前段时间,有一个酒量有8两白酒的患者,最后使用了60%的笑气浓度才达到效果。

心情不好,吸笑气有用吗?

如果心情不好,情绪非常低落,吸点笑气能让自己开心吗?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谭忠林副主任医师说,“因为开心,所以会笑。

但是你每次笑的时候,是不是都是因为开心呢?”

他认为,开心是一种主观体验,需要主动参与情感过程。

吸笑气、挠痒痒等,是被动式的短暂的愉悦,笑的时候也许有愉悦感,但笑过之后,就会马上回到几分钟前的状态。

中央十套《科技之光》做过的《笑气是因何而命名的》的实验也发现,笑气的效果只能维持4分钟,一旦停止吸入,4分钟后,马上就笑不出来了。

谭忠林说,没听说临床上有用笑气治疗精神类疾病的。

如果情绪低落,可以试着对着镜子大笑,边笑边大声说自己是傻笑。

这种主动去参与笑的过程,效果会更好。

夜店族贪吸笑气

导致神经中毒肌无力

经过100多年的研究,笑气在临床上的安全性虽然得到公认,但如果不加控制过度吸入同样有害。

2008年,台湾联合新闻网曾报道,台湾不少舞厅及夜店流行“吹气球”,把笑气装在气球里,然后以口鼻吸入。

许多人以为笑气不会成瘾只有“high”,但医师接诊了三例因吸笑气过度导致手脚无力的病例,年纪轻轻,就要别人搀扶才能就医。

三人分别是18岁女性、26岁和三十出头的男性。

他们说在舞厅、夜店等地玩乐时,出于好奇,尝试了“吹气球”服务,起初吸气频率不算高,只在娱乐场所偶尔尝试,但后来干脆自行购买笑气钢瓶,自己在家吸气,一周一次。

本来身体都没有异状,但连续吸了六到十二个月后,出现肢体无力、发麻、感觉异常、呼吸无力,无法走路等症状。

检查发现,三位患者颈椎脊髓神经纤维受损,无法传导神经电位,引发末梢神经异常和肢体无力。

过度吸入甚至还会导致死亡。

发现一氧化二氮有麻醉作用并能让人发笑的戴维,他的一名同事得了癌症后,为了止痛,吸了大量100%浓度笑气,结果因缺氧窒息而死。

所以提醒大家,笑气必须在医院在医生监护下使用才安全。

解密已被破解的十大世界未解之谜

人类文明进程中,诸多未解之谜如神秘面纱般笼罩着历史与自然。

然而,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部分谜团已逐渐被揭开真相。

以下是被破解的十大世界未解之谜,它们曾引发广泛关注与猜测,如今科学给出了合理答案。

一、玛雅文明消失之谜玛雅文明,这个中美洲的古老文明,以其高度发达的天文历法、数学和建筑成就闻名于世。

然而,公元800—930年间,玛雅文明突然衰落,主要城市人口锐减95%。

长期以来,人们对其消失原因众说纷纭,有外星人干预、生态灾难、战争等猜测。

2012年,科学家通过研究尤卡坦半岛湖底沉积物发现,9世纪时该地区持续百年干旱,降雨量下降40%。

这种极端气候变化导致农业减产,社会结构崩溃,玛雅人不得不放弃城市,寻找新的生存之地。

这一发现为玛雅文明消失之谜提供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二、死亡谷“推石”之谜美国加州死亡谷的“帆船石”现象,即石头在湖床表面自行移动并留下长达1500英尺的痕迹,困扰了科学家和游客多年。

此前,人们提出了强风、地球磁场、外星人等多种理论。

2011年,一个科学家团队在15块岩石上安装了GPS设备进行监控。

两年后,他们观察到当死亡谷遭遇罕见的冬季暴雨时,水在平坦湖床上结冰,在岩石周围形成大块冰块。

早上,冰融化并裂成大片,一阵微风就能让冰滑过湖床表面,将岩石推过湖床,然后融化,只留下岩石的痕迹。

科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推冰”,这一发现破解了死亡谷“推石”之谜。

三、德里铁柱不锈之谜公元450年左右,在德里的古库特布建筑群中发现了一根23英尺高的铁柱,历经千年风雨却几乎不生锈,这让当地人和科学家都感到惊讶。

有人猜测它是由外星人建造的,因为当时的当地人不可能制造出如此抗锈的物体。

最近的科学研究表明,这根铁柱涂有一层薄薄的磷酸氢铁水合物(也称为misawite),这种物质可以将元素阻挡在外,从而防止铁柱生锈。

这一发现揭示了德里铁柱不锈的确切原因。

四、雄性长毛象灭绝之谜科学家们一直困惑于为什么多达70%的猛犸象化石是雄性,而雌性却如此罕见。

2017年,瑞典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研究发现,这是由于雄性猛犸象不良的生活安排。

当雄性猛犸象成年后,它们被逐出雌性领导的兽群,因此被流放的雄性会从事更危险的行为,比如被困在天坑或沼泽中,导致其死亡率远高于雌性。

五、罗斯威尔“不明飞行物”之谜1947年,一架“不明飞行物”坠毁在新墨西哥州罗斯威尔附近,引发了全球关注。

有人声称看到了外星人和飞碟残骸,这一事件成为了UFO爱好者的热门话题。

然而,事实是这实际上是一个高空气球,旨在监测苏联的原子试验。

在冷战期间,政府为了保密,对事件的解释模糊不清,让阴谋论者几十年来传播各种猜测。

六、都灵裹尸布之谜都灵裹尸布是世界上最受尊敬的宗教标志之一,据说用来包裹耶稣的尸体进行埋葬。

一些人认为裹尸布上的图像是耶稣尸体留下的极其细致的血迹。

但现代碳年代测定技术表明,都灵裹尸布不可能是耶稣真正的裹尸布。

法医科学家检查裹尸布上的血迹后发现,这些血迹是由坐在不同位置的人留下的,而不是像尸体一样平躺着。

七、麦田怪圈之谜1978年,英国威尔特郡沃明斯特附近田野上出现的麦田怪圈引起了公众关注,此后数百个麦田怪圈出现在英格兰南部和全球各地。

人们相信麦田怪圈是UFO做的,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外星人的着陆点。

然而,早在1991年,道格·鲍尔和戴夫·乔利就承认他们创造了最初的威尔特郡麦田怪圈。

他们受到1963年《新科学家》杂志上发表的一封关于“飞碟巢”的启发,决定找点乐子,看看是否能自己做一个。

此后,麦田怪圈都是骗局的说法逐渐被接受。

八、百慕大三角失踪之谜百慕大三角位于北大西洋,这片海域以船只和飞机的神秘失踪而闻名。

多年来,许多理论试图解释这些失踪事件,包括地球磁场干扰导航仪器、巨大的甲烷气泡在海洋表面爆裂、海怪或外星人等神秘动物。

飞行员兼作家拉里·库什花了数年时间研究这些失踪事件,他发现许多报道的失踪事件实际上并不发生在百慕大三角地区。

至于那些沉船和飞机事故,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指出,海上灾难在三角地区的发生率与在其他地方的发生率大致相同。

九、尼斯湖水怪之谜近1500年来,尼斯湖水怪的传说吸引了无数目击者和研究者。

尽管有模糊的照片和目击报告,但水怪的真实性一直未得到证实。

2019年,一组来自新西兰的研究人员分析了尼斯湖的水样,并研究了其中发现的每种生物的DNA。

他们没有发现恐龙、鲟鱼、鲶鱼或鲨鱼的证据,也没有发现以前未知生物的DNA。

然而,他们确实发现了大量的鳗鱼DNA。

这是一种在巴哈马群岛附近的马尾藻海产卵并迁移到欧洲水体的鳗鱼,可以长到7英尺长,重达130磅,是最有可能的尼斯湖水怪候选人。

十、埃及金字塔建造之谜埃及金字塔的建造方法和内部结构一直是个谜。

尽管有斜坡理论和外星人理论的猜测,但金字塔的具体建造方式仍然未知。

2014年,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物理学家通过测试一种在古墓图纸上发现的方法来消除谣言。

他们确定工人们用一种雪橇来拖这些巨大的石块。

通过将水倒在沙子或光滑的粘土上作为一种润滑剂,工人们减少了行进中的摩擦,并拖动大石块来建造金字塔。

这一发现为埃及金字塔建造之谜提供了新的解释。

这些曾经困扰人类的世界未解之谜,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被揭开真相。

科学的进步让我们更加了解自然和历史的奥秘,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通古斯大爆炸未解之谜,如今的科学技术依然无法破解

  也许所有的读者都听说过普通的大爆炸,但是有多少读者听过从天而降的大爆炸?据国外媒体报道,1908年6月30日在通古斯发生了一场莫名其妙的大爆炸,这个爆炸被视为世界三大自然之谜之一。

虽然距离通古斯大爆炸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但是爆炸原因至今还是个未解之谜,菜科网,到底是什么引起了这个大爆炸?今天跟着未解之谜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然而由于无法在现场找到任何陨星碎片,科学界们对于爆炸的发生原因存在争议。

这次神秘的爆炸事件激发了很多科幻作家的灵感,并让科学家们提出了很多新的理论。

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却一直都没有答案,那就是:那爆炸物到底是什么?  一颗彗星在撞击发生时会蒸发殆尽,这一点的确可以解释在现场找不到任何线索的现象。

但是一篇发表在《行星与空间科学》杂志上的文章首次给出证据,证明这次撞击事件的始作俑者的确是一颗陨星而不是彗星。

研究组在现场采集了年代学数据表示属于那个不同寻常夏天的泥炭样品(即半腐烂的植物)带回进行了分析。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的维克多·卡斯尼塔亚(Victor Kvasnytsya)和他的同事们使用最新的成像和光谱分析技术在这些样品中找到了一些特殊的物质——钻石,六方碳以及石墨。

  尤其是六方碳,它被认为是富碳矿物遭受突如其来的爆炸冲击时产生的,如陨星撞击时的情形。

分析还显示在六方碳物质的内部还含有更加细小的包裹体,其成分主要是黄铁矿,铁镍合金,陨硫铁及镍纹石,这些都是小天体,如陨星所具有的特征矿物。

  而这些具体的矿物组成细节则明确指向了陨星来源。

这些矿物组成情况与当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巴林杰陨石坑内发现的撞击矿物组成是几乎相同的。

  这些证据指向了一事实,那就是通古斯事件是人类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小行星撞击事件。

根据美国研究人员的估算,通古斯大爆炸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500万吨TNT炸药当量,这相当于当年投掷在日本广岛原子弹威力的数百倍。

  当这颗陨星以一定角度冲入地球大气时发生解体,因此仅有很少一部分物质抵达地表。

这就是为什么最终我们只在西伯利亚的泥炭沼泽里找到了这些极细微的遗迹。

加入收藏
               

吸笑气是什么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