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出鬼没幽灵潜艇,地球之外的新世界(海底惊魂)

其实真正的幽灵潜艇总是神出鬼没的,不少人觉得他也与UFO有一定的联系,今天
【菜科解读】
其实真正的幽灵潜艇总是神出鬼没的,不少人觉得他也与UFO有一定的联系,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说说这神秘的幽灵潜艇。
幽灵潜艇实拍
但双方都没有想到,幽灵潜艇救起许多交战双方落水的士兵——用一般神秘的海浪将落水士兵送上救生艇。观战不参战,救人不留名,这艘幽灵潜艇越发神秘了。
这艘幽灵潜艇的速度和反应惊人的快,即便在现代化程度如此高的今天,任何国家也造不出这样的潜艇。
也可以算是世界上最大的潜艇了。
一直以来,美国海军就将这艘神秘的潜艇称为幽灵潜艇,并认为谁能获得制造幽灵潜艇的技术,谁就会在未来的海战中取胜。
UFO与幽灵潜艇是一对“兄弟”
还有一段记载足以说明幽灵潜艇与UFO是一对亲兄弟。20世纪60年代末,在苏联北极圈内科拉半岛附近的海域,人们发现一艘幽灵潜艇被冰层封冻住。
苏联军方以为是侵入国境的美国潜艇,便迅速派出大批战机前来俘获。
就在这时,UFO来了,战机上的通信、雷达、各种仪表全部停止运行。
UFO飞向幽灵潜艇,助其破冰开路,使幽灵潜艇得以解脱。
海中幽灵潜艇
研究者还认为,外星人到地球后分为两类,一类在地面活动,一类在水下活动。水下的外星人制造了幽灵潜艇,又以百慕大三角区水下金字塔为基地进行活动。
也有人认为,人类在从海底爬上陆地的过程中,仍有一支留在了海底。
这支海底人早已发展成一个具有高度文明、高度智慧的生物。
科幻书中的幽灵潜艇
为此,“二战”后,美国、苏联,还有北约组织的许多国家都野心勃勃地动用本国最先进的潜艇在太平洋、大西洋等有关海域进行仔细搜寻,但结果都是无功而返。幽灵潜艇就如同神话一样,在大洋上蒸发了,再也没出现过。
为此,许多人质疑幽灵潜艇的真实性。
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在南太平洋的广阔水域,人们又发现了幽灵潜艇的踪影,它曾多次跟踪幽灵潜艇,有时也会整体露出海面。
到舰队派直升机向它靠近时,它又立即消失得无影无踪。
特别是美国“企业”号航空母舰在太平洋海域发现它后准备反击时,幽灵潜艇突然在声呐的定位中消失了。
到20世纪80年代末,幽灵潜艇又在斯堪的纳维亚水域不断出现,还潜入挪威、瑞典等国的一些军港。
电影中的幽灵潜艇
这一发现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探险家极大的兴趣。1993年7月,美、法两国专家调查队在这一片水域发现一座巨大的海底金字塔。
经科学测量,塔的底边长300米,高约200米,塔尖距离海面100米。
金字塔上还有两个巨大的洞,水流以惊人的速度出入,使这一带海面雾气腾腾。
很多人都认为海底金字塔上面那两个巨大的水洞就是幽灵潜艇出入之处。
幽灵潜艇303
幽灵潜艇303在中国军事历史中真实存在这样一艘潜艇,他就是幽灵潜艇303,之后的火蓝刀锋中也提到了这艘潜艇,也是以此为故事主干开展的,那么幽灵潜艇303到底有多神秘?身上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谜团?303潜艇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6633型鱼雷舰艇,1977年建造,1983年9月下水,1984年4月服役,2009年9月退役。303潜艇作为常规动力潜艇,有7个舱,长74米,宽5.7米,排水量1315吨,编制70人。
从隐蔽性能、水下最长航行时间、作战攻击能力三项指标看,在服役期内是世界一流的。
303潜艇是源自东南亚的,因为充电的时候,气阀门未打开,导致潜艇内氧气全无,工作人员缺氧而死,海中有洋流就算没有了电也可以像幽灵一样在海中前行,时隐时现,所以被人们称作幽灵潜艇或海中幽灵。
而在火蓝刀锋中,也对此进行了推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火蓝刀锋第二部中提到了,303潜艇到最后都没找到 一个黑匣子在龙百川手里 荣博士破译了一般 另一个在托马斯手里 ,救出博士的时候是在托马斯的房间里u盘也在那里 走的时候就吧u盘带走了,之后谜团被揭开,大家怀疑303里有核武器,最后鲁炎他们3个进了303,最后发现鲁炎和鲁寒的妈妈是当时被劫持到303里的,她们随身带的文物是日军侵华的证据。
鲁炎在303找到了妈妈当年的日记。
瑞典研发幽灵潜艇,18天无需浮出水面
北京时间8月1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14日报道,瑞典萨博集团公开了一种新型潜艇,称它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隐形潜艇。A26潜艇长207英尺(约合62米)。
“幽灵模式”是它的一大特点。
在水下时,敌人几乎探测不到它。
另外,它还有一个独特的豆荚式船体。
A26潜艇在水下时,这种特殊结构可使特种潜水部队自由进出。
瑞典萨博机关已签署一个10亿美元协议,为瑞典海军建造两艘这样的潜艇。
这个价值约10.4亿美元的订单是建造两艘A26型潜艇,然后将其升级两艘哥特兰级潜艇。
两艘A26潜艇预计到2024年制造完成。
A26型潜艇长近207英尺,宽21英尺(约合6.3米),可在水下停留18或45天。
它们的测试深度高达658英尺(约合197米)。
为提升隐形水平,配有考库姆-斯特林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
两艘A26潜艇将分别在2018年底和2019年底交付给瑞典国防物资组织。
萨博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哈坎-布斯克说:“萨博将把世界级潜艇交付给瑞典。
我们和客户密切合作以及用现代化制造技术和产品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是萨博的最大本领之一。
萨博还在探索出口机会,目的是有选择性地将完整的潜艇系统卖给世界各国。
”
诡秘的幽灵岛在哪?
北极幽灵岛西方人酷爱航海,而历来航海史上怪事多多。
1707年在斯匹次培根群岛以北的地平线上,英国船长朱利叶斯发现了块陆地,但这块陆地始终无法接近,然而船长肯定的是这块陆地不是光学错觉,于是他便将“陆地”标在海图上。
200年后,乘“叶尔玛克”号破冰船到北极考察的海军上将玛卡洛夫与他的考察队员们再次发现了一片这块陆地。
后来航海家沃尔斯列依在1925年经过该地区时,也发现过这个岛屿的轮廓。
可是科学家们在1928年前去考察时,在此地区却没有发现任何岛屿。
这座忽隐忽现的岛屿就是著名的“幽灵岛”。
突尼斯海峡幽灵岛一艘意大利船在1831年7月10日途经西西里岛附近时,船长突然发现在东经1242′15″、北纬371′30″的海面上海水沸腾起来,一股直径大约200米、高20多米的水柱喷涌而出,水柱刹那间变成了一团500多米高的烟柱,并在整个海面上扩散开来。
船长及船员们从未见过如此景观,被惊得目瞪口呆。
当这只船在8天以后返航时,发现一个冒烟的小岛竟出现在眼前。
许多红褐色的多孔浮石和大量的死鱼漂浮在四周的海水中,一座小岛在浓烟和沸水中诞生了。
而且在随后10多天里不断地伸展扩张,周长扩展到4.8公里,高度也由原来的4米长到了60多米。
由于这个小岛诞生在突尼斯海峡里,这里航运繁忙,地理位置重要,因此马上引起了各国的注意,大量的科学家前往考察。
但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正当人们忙于绘制海图、测量、命名并多方确定其民用、军事价值时,小岛却突然开始缩小。
到9月29日,在小岛生成后一个多月,它已经缩小了87.5%;又过了两个月,海面上已无法再找到小岛的踪迹,该岛已完全消失。
南太平洋幽灵岛在南太平洋的汤加王国西部海域中,有个名叫小拉特的岛屿。
据历史记载:公元1875年,它高出海面9米;1890年,高于海面达49米;1898年,该岛消失,沉没水下7米;1967年,它又冒出海面;1968年,它又消失了;1979年,再次出现。
由于小岛像幽灵一样在海上时隐时现,所以人们把它称为“幽灵岛”。
桑迪岛(Sandy Island)被认为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孤岛,位于澳大利亚和法属新喀里多尼亚之间,是一个长度大约20公里的细长形岛屿,可以在谷歌地图上找到,自从2000年以来,这个岛屿经常出现在一些科学文献上。
但是2012年11月,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科学家在那里进行海洋勘测时只看到一片茫茫的大海,没有任何岛屿存在的迹象。
现在也被称为幽灵岛。
1943年,日本海军、空军在太平洋和美军交战中节节失利。
设在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拉包尔的日本联合航洋总部遭到美国空军猛烈轰炸。
为了疏散伤病员和一些战略物资,一日本侦察机发现距拉包尔以南100多海里的海域有一个无人居住的海岛。
这岛上绿树成荫,有小溪流水,几十平方公里的面积,又不在主航道上,是一个疏散、隐藏伤员的好地方。
于是日军将1000多名伤病员和一些战略物资运到这荒无人烟的海岛上。
伤病员安居后,日军总部一直和这里保持联系,经常运来食品和医疗用品。
谁知一个多月以后,无线电联系突然中断。
日军总部担心美军袭击并占领该岛,马上派出飞机、军舰前来支援,但再也找不到该岛。
1000多人和物资也随小岛一起消失了。
美国侦察机也发现过该岛,并拍了详细的照片,发现有日军躲藏,等派出军舰前来搜索时却发现这里水域茫茫一片,什么也没有。
这海岛和岛上的1000多人哪里去了?战后,日本、美国都派出海洋大型考察船前来这一海域搜索,并派出潜水员深入海洋底部找寻了较长时间,未发现任何踪影。
就在同一时间,美军为了监视日本海、空军在南太平洋的行踪,在马利亚纳群岛海域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岛上,建造了一座雷达站,发出强大的电波对周围的海域和天空进行探测。
它24小时和美军总部保持着联系,不断发出附近海洋和天空的信息,报告日军海、空军行踪。
三个月后,电波突然中断。
美军以为雷达站被日军袭击、占领,派出军舰、飞机前来支援,在马利亚纳群岛海域搜索了几天,再也没有找到设有雷达站的小岛。
岛上的10多名美军人员也一同和小岛神秘失踪了。
美军派出潜水艇在这一带海底搜索,但最终一无所获。
在太平洋的战略要地海域,美国中央情报局于1990年偷偷地在一座无人居住的小岛上,安装了海面遥感监测器,与天上的美国军事间谍卫星遥相呼应,监视前苏联海军、核潜艇在太平洋海域的动态。
这座”谍岛”获得的情报可直通五角大楼–美国国防部。
凡是在这一带海域过往的商船、军舰及在此出没的潜水艇、飞机等,无不在五角大楼的监视之中。
1991年年终的一天,”谍岛”的监察系统和信息突然中断,五角大楼大为震惊。
开始,他们怀疑是前苏联的克格勃发现了这个秘密,有意破坏了美国的间谍网点。
于是美国派出了一支以巡洋演习为名的舰队,悄悄地调查此事。
谁知,当舰队赶到出事地点时,”谍岛”已经从大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美国的科学家们认真地核查了这一带的海洋监测系统,发现这一带海域并没有发生过地震或海啸,从而能使小岛沉没水中。
要不然可能是前苏联埋下了数千吨炸药,摧毁了这个小岛。
但该岛处于美国间谍卫星的严密监视中,像这样大的行动不可能不被发现。
再说就算前苏联知道此秘密,也没有必要兴师动众炸毁该岛,只要摧毁岛上的设备就可以了。
那么”谍岛”是如何失踪的?这让美国的科技人员陷入了迷惑之中。
他们认真地分析了从太平洋上空过境的卫星高分辨率遥感彩色图像和空中拍摄的照片,结果发现:”谍岛”是在原位上失踪的,但到底是如何消失的,消失到了什么地方,人们就无法知道了。
大西洋幽灵岛类似的幽灵岛事件也发生在大西洋北部。
有一座盛产海豹的小岛,它是100多年前由英国探险家德克尔斯蒂发现的,它也因此被命名为德克尔斯蒂岛。
大批的捕捉者来到了这个盛产海豹的岛上,并建立了修船厂和营地,但此岛却在1954年夏季突然失踪了。
大量的侦察机、军舰前来寻找均无结果。
事隔8个月以后,一艘美国潜水艇在北大西洋巡逻,突然发现一座岛屿出现在航道上,而航海图上却从来没有标识过这样一个岛屿。
潜水艇艇长罗克托尔上校经常在这一带海域航行,发现此岛后大为震惊,罗克托尔上校通过潜望镜发现岛上有人居住,有炊烟,于是命令潜水艇靠岸登陆。
经过询问岛上的居民才知道,这正是8个月前失踪的德克尔斯蒂岛。
为什么它们在同一地点突现、消失、再突现、再消失…而与其邻近的海域却没有异常现象发生呢?幽灵岛是怎么形成的?法国科学家对这类来去匆匆的“幽灵岛”的成因作了如下解释,由于撒哈拉沙漠之下有巨大的暗河流入大洋,巨量沙土在海底迅速堆积增高,直至升出海面,因此临时的沙岛便这样形成了。
然而,暗河水会出现越堵越汹涌的情况,并会冲击沙岛,使之迅速被冲垮,并最终被水流推到大洋的远处。
美国的海洋地质学家京利·高罗尔教授却提出了完全不同的幽灵岛观点。
他认为海洋上的“幽灵岛”的基础是花岗岩石,而并非是由泥沙堆积而成。
它形成的年代久远,岛上有茂盛的植物和动物群,是汹涌的暗河流冲击不垮的。
那么“幽灵岛”为什么会突然消失呢?他认为“幽灵岛”出现的海域是地震频繁活动的地区,海底强烈的海啸和地震使它们葬身海底。
高罗尔教授还认为,如果太平洋西北部的海底板块产生强烈的大地震使之大分裂的话,日本本岛、九洲也同样会遭到和“幽灵岛”同样的命运,会沉没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之中,而且他认为自己并非是在危言耸听。
另有学者认为,这不过是聚集在浅滩和暗礁的积冰,可能这些“幽灵岛”是由古生的冰构成,后来最终被大海所“消灭”。
多数地质学家则认为是海底火山喷发的作用形成此类小岛,有许多活火山在海洋的底部,当这些火山喷发时,喷出来的熔岩和碎屑物质在海底冷却、堆积、凝固起来;随着喷发物质不断增多,堆积物多得高出海面的时候,新的岛屿便形成了。
小岛的消失是因为火山岩浆在喷出熔岩后,基底与海底基岩的连接不够坚固,在海流的不断冲刷下,新岛屿自根部折断,最后消失了。
也有人认为,可能在海底又发生了一次猛烈的爆炸,使形成不久的岛屿被摧毁,或者是火山活动引起地壳在同一地点下沉,使小岛最终陷落。
当然这些只是专家针对幽灵岛现象所做出的猜测,目前并没有足够的证据去证明这些猜想。
“幽灵岛”依然踪迹难寻,像一个幽灵一样在海面上时隐时现,不知这个难题何时才能解开。
世界地球日:探访人类起源地
从上世纪前半叶开始,科学家们发现了大量古人类的记录,其中最古老的当属上世纪70年代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距今350万年的南方古猿化石——“露西”,此外还有在坦桑尼亚东北部莱托里地区发现的36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脚印。
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考古界有着众多的研究和争论,但根据目前掌握的化石证据,早于180万年前的都只发现在非洲,而且绝大多数发现在非洲东部的东非大裂谷中,所以我们还只能说人类最初的起源地在非洲,那么为什么大多数古人类的化石和遗迹在东非大裂谷呢?东非大裂谷的火山作用和古人类的演化东非大裂谷全长6500千米,像一个巨大的“之”字形纵横盘绕在非洲大地上,被称为“地球上最大的伤疤”。
东非大裂谷的形成和演化对东部非洲的地理环境、气候和植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裂谷内的岩浆活动和火山喷发造成了地壳抬升并导致气候的变化,与裂谷形成前温暖湿润的森林相比,这里变得越来越炎热和干燥,树木稀少,成为典型的热带草原气候。
环境的变化为古人类的演化提供了必要条件,位于肯尼亚境内的图尔卡纳湖盆地被称为人类的摇篮。
最近,在当地发现了一些食草性古生物的牙齿,揭示出这个地区在“人属”首次出现时所具有的独特气候条件。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米克尔团队,通过研究该地区食草型古动物牙齿化石,推算出这个地区800万年前的气温和降水情况。
研究数据显示,整个东非地区曾在“人属”出现的时期(约300万~200万年前)变得十分干燥,而图尔卡纳湖盆地干涸得更早一些,在那里进化的物种更能适应之后普遍的干燥环境。
这让图尔卡纳盆地变成了“物种加工厂”,成为新物种诞生之地。
虽然气候变化在人类进化史中所扮演的角色还不是很清楚,但气候变化确实会影响动物的食谱。
此外,人类物种史上的灭绝和迁徙似乎都与不稳定的气候状况有关联。
一些研究学者认为人类大脑变大和双足进化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
东非大裂谷的火山作用与古人类遗迹的保存奥杜威和莱托里古人类遗址位于坦桑尼亚恩戈罗火山台地的西坡。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科学家们陆续在该地区发掘了90多件古人类化石和上千件石器。
化石和文物埋藏在火山碎屑和火山灰形成的沉积物中。
许多学者对奥杜威和莱托里的地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奥杜威的熔岩和凝灰岩形成于204万~183万年之前的火山喷发。
莱托里的下部地层岩石的喷发时间介于430万~376万元之间,而上部岩石的喷发时间介于376万~349万年。
火山灰中含有大量的铁、铝、铜、锌、镁、钙等微量元素,火山灰形成的土壤又具有非常好的通透性,非常适合的植物生长。
可以想象,在300万年前,这里还生长着茂盛的灌木和草原,为动物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一群南方古猿穿过一片沼泽寻找食物,在他们身后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这时,不远处的火山突然喷发,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使得动植物迅速死亡。
大量的火山灰被喷射到空中,遮天蔽日,雷电交加。
随后火山灰降落到地表,覆盖在动植物的尸体之上,将当时发生的灾难深深地埋藏了起来。
结 语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教授称,“东非大裂谷产生后,地理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这推进了生物进化的进程,人类的出现也成为了可能。
尼罗河与地中海优越的地理环境,也使古人类从非洲走向世界各地成为可能”。
非洲古人类的起源和演化与东非大裂谷的地质活动密切相关。
东非大裂谷剧烈的构造运动,造成东非高原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气候的变化刺激了生物进化,最终导致古人类的出现。
而强烈的火山喷发,在短期内引起动植物的大量死亡,喷发的火山灰降落在地表,为古人类化石和遗迹的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