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水浒传六大谜团,两个奇怪的数字有什么来历呢?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17 点击数:
简介:谜团一:《水浒传》为何刚好108位好汉?  宋江降服了张清、皇甫端之后,计点大小将领,共有108员,心中大喜。

时天降石碣,上刻天书,将108位好汉分别与36颗天

【菜科解读】

谜团一:《水浒传》为何刚好108位好汉?

  宋江降服了张清、皇甫端之后,计点大小将领,共有108员,心中大喜。

时天降石碣,上刻天书,将108位好汉分别与36颗天罡星、72颗地煞星相对应,并排定了座次。

从此,梁山好汉齐聚一堂,做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

  《水浒传》中将108位好汉分为“三十六员天罡”、“七十二座地煞”,36与72相加之和正好是108,这带有明显的传统道教色彩。

道教认为北斗丛星中有36颗天罡星,每颗天罡星各有一个神,合称“三十六天罡”;北斗丛星中还有72颗地煞星,每颗地煞星上也有一个神,合称“七十二地煞”。

这两个神秘的数字“36”与“72”有什么来历呢?

  “36”与“72”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是两个富有神秘色彩的数字,频繁出现在各种场合:《孙子兵法》中有36计;传统武术套路中常有36招式;皇家园林避暑山庄有36景;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72个;据说汉高祖刘邦的左腿上有72颗黑痣;蚩尤有72兄弟;俗语:“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还有尽人皆知的孙悟空72变……另外,人们还喜欢用36、72来描绘美景,像武夷山有36峰之说,黄山、衡山、嵩山有72峰之说。

看来,“36”和“72”两个数字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水浒传中的英雄

  “36”是六六相乘之和,“六”是我国古人崇尚的吉利数字。

《周易》每卦有六爻,音声有六律,古代士大夫有六卿,家庭关系有六亲。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数以六为纪”,帽子六寸,车六尺,用六匹马驾车等等。

《水浒传》中最初也是36将,所以宋江说:“六六雁行连八九。

  “72”作为神秘数字起源于五行思想。

在五行观中,一年被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一年360天被分为72候,每候5天。

闻一多先生就此问题特意撰写《七十二》一文进行考证,他指出:“‘七十二’是一年三百六十天的五等分数,而这个书乃是由五行思想演化出来的一种术语……它是一种文化活动的表征。

”可见,72是古代历法中的基本计算数,与社会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对人们的数量概念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从它所反映的社会思想到语言风格都带有浓厚的时代和民间色彩,被打上了传统文化的深刻印记。

书中称水泊梁山有108位好汉,正是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数字观念。

谜团二:武松武大郎两兄弟为何一高一矮?

  景阳冈上打虎的武松,是人人崇拜的英雄好汉。

他身长八尺,相貌堂堂,浑身上下似有千百斤力气,一只斑斓猛虎,竟然被他赤手空拳地打死了。

可他的亲哥哥武大郎,却身不满五尺,只有武松的一半多点儿,且面目丑陋,头脑可笑,因此人们都称他为“三寸丁谷树皮”。

同是一母所生,为什么这两个亲兄弟的身高竟相差如此悬殊呢?  人体里有两大类腺体,一类是有管道的腺体,即外分泌腺,如汗腺、消化腺等。

这些腺体产生的物质,如汗液、唾液、胃液、肠液等均通过导管排放出来。

另一类是无管道腺体,即内分泌腺。

影响人的身体高矮的因素主要与人体的内分泌腺有关系。

  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有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腺、性腺、胸腺和脑垂体等。

它们能分泌激素(即“荷尔蒙”),这些激素都具有神奇的“魔力”,只要有一丁点儿进入血液,就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

不同的激素,各有不同的功能,与人体身高有关的激素主要是由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和性腺分泌的。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促进骨骼与生殖器官的发育,它若分泌不足,人就长不大,矮小而不成熟。

性腺对男女青春期的影响很大,那时它大量分泌,人的身高就猛长。

脑垂体是控制身高最主要的腺体,它分泌的多种激素能影响其他激素的分泌,与人体身高关系极大。

要是它们太多或不足,都会影响人体发育,这就叫内分泌失调。

分泌过多,就会长成巨人;分泌过少,就会成为侏儒。

武大郎矮小的原因,很可能就是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过少的结果。

  生长激素是怎么样促进人体长高的呢?美国的两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研究后认为,生长激素对骨骼并无直接作用,它先作用于肝脏等组织,并在营养充足的情况下产生生长因子,再通过生长因子来促进生长。

要是儿童有了肝病、肾病或营养不良,由于生长因子的产量不足,人就长不高。

  人的身高也有人种的因素,如白种人通常比黄种人高。

人的身高更有父母遗传的因素,通常父母身材高的,子女身材

谜团三:武松为什么能打死大老虎?

  景阳冈上有只吊睛白额大老虎,伤害了二三十条人命,过往客商村人等都只能在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伴而行。

武松在酒店吃的酒足饭饱,不听店小二的劝告,提着哨棒自顾自地往景阳冈赶路。

当时已是申牌时分,武松酒力发作,燥热起来,见路旁一块光挞挞的大青石,正想躺下休息。

突然,一只斑斓老虎向他扑来,武松一惊,酒也吓醒了,忙翻身躲过。

武松瞅个机会,等那老虎再扑过来时,两只手就势把老虎的头揪住、按将下来。

老虎急要挣扎,被武松尽力按住,并尽生平之力,朝它面门上、眼睛里一顿乱打,老虎竟被活活地打死了。

武松身长八尺,力大过人,赤手空拳打死了一只猛虎,这么大的气力是从何而来的呢?  我们看到,举重运动员在举起几百斤的杠铃的时候浑身的肌肉一块块尽往外鼓,这说明,肌肉的猛烈收缩产生了巨大的力量。

那轮廓鲜明的块块肌肉不仅给人以美感,更给人以力的感受。

人的力量就是来自肌肉。

  人身上的肌肉,大大小小,算下来共有600多块,大约要占体重的40%。

这些长长短短的肌肉,能伸能缩,能弯能转,步调一致,在神经系统的指挥下各自执行一定的功能。

没有这些肌肉的努力工作,人体什么也干不成,甚至连生命都无法维持。

肌肉有无数的肌细胞组成。

肌细胞细而长,就像棉花的纤维,因此叫做肌纤维。

根据肌肉组织的分布和技能的差异,肌肉大体上可以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

骨骼肌因大多附着在躯干和四肢骨上而得名。

它通过肌腱固定在骨骼上,带动骨和关节,使人能做出各种各样的姿势和动作。

骨骼肌的纤维像个长圆柱子,听由人的意志支配。

一个人力气有多大,主要就是看附着在骨头上的这些肌肉伸缩的能耐有多大。

虽然骨骼肌的收缩迅速而有力量,但不持久、耐力差、易疲劳。

  肌肉的收缩能产生巨大的力量。

据计算,如果6平方厘米的肌肉同时收缩,能举起20千克~60千克的东西。

有人估计,如果人体中3亿根肌纤维同时朝一个方向收缩的话,力量可达25吨,相当于一部起重机。

经常锻炼的人的肌肉健壮发达,肌纤维变粗,力气也大。

研究表明,一个健康的年轻人通过半年的力量训练,肌力能增大50%。

  武松从小爱弄枪使棒、练习武艺,他的肌肉发达,力大过人,就是长期锻炼的结果。

肌肉的运动是受大脑控制的,在救人、抢险或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人体会产生应急机制,此时精神高度紧张,神经细胞兴奋到极点,肌肉中储存的能量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能发挥出超常的水平来。

  也高。

因此有的科学家认为,人的身高75%取决于遗传因素。

英国有份调查材料说,45%的身材矮小儿童是由遗传造成的。

1995年,有位中国学者调查了50对一起无恙长大的双胞胎的身高,异卵双胎的平均相差4.4厘米,而同卵双胎的平均只差1.7厘米。

显然,这是因为同卵双胎遗传基因完全一致的缘故。

谜团四:李逵怒时,为什么会毛须倒竖?

  李逵、唐斌等人在昭德一战中,被乔道清用法术活捉了过去,鲁智深、武松、刘唐等前来营救,也被活捉了。

乔道清见活捉了这么多梁山英雄,十分高兴,一面设宴庆贺,一面将所捉的俘虏都押到帐前,逐一问其姓名以取乐。

李逵感觉受到了侮辱,心中愤怒,睁圆双眼破口大骂,脸上的毛须也因愤怒而倒竖了起来。

  李逵发怒的情形用如今的话来形容就是“怒发冲冠”,那么它有没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呢?  在我们坚固的脑袋外,长着一层密密的头发,它有保护、保暖、散热、美容等许多功用。

人的头发有颜色、形状、长短甚至生长速度的不同。

有些研究者认为,大凡头发细软的人,个性多半温顺;头发粗硬者多刚直;头发色泽光亮的感情较丰富;红头发的人敏感好动,爱发脾气等。

  有趣的是,人的头发在某种情况下还真会竖立起来,因为在真皮浅层有平滑肌构成的竖毛肌,它一端固定在皮肤内,另一端固定在毛发的毛囊上,竖毛肌的活动受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支配,当人过分紧张、惊恐愤怒、气恨时,就会通过神经使竖毛肌收缩而使毛发竖立。

但由于人的竖毛肌一般都不发达,所以头发胡须能竖立起来的人很少,要“冲冠”就更难了。

  李逵的性情刚烈鲁莽、凶狠残暴,一身肌肉油黑发亮,脸上赤黄毛须又粗又硬,发起怒来毛须倒竖,可能他是属于竖毛肌比较发达的那种人。

谜团五:吴用智取生辰纲,蒙汗药从何而来?

  北京大名府梁中书准备了十万贯金银珠宝,差遣杨志等十几名官兵欲送往京城,作为庆贺蔡太师的生辰礼物。

杨志等人押送着礼物来到黄泥冈,因天气炎热,都在树阴下休息。

吴用、晁盖等人扮作贩枣子的货商,施计用“蒙汗药”把官兵都迷倒了,轻而易举地劫走了金银珠宝。

“蒙汗药”是什么呢?它是一种麻醉性药物。

  早在战国时代,名医扁鹊就曾用麻醉药来治病了。

有一次,鲁公扈、赵齐婴二人生病,扁鹊用麻醉药酒将二人麻醉,然后给他们做手术,使他们的病得以治好。

  三国时代的名医华佗,走遍深山老林,采集草药,发明了“麻沸散”。

他将麻沸散用酒给病人吞服,将其麻醉过去,然后进行刮骨、剖腹手术。

手术完后再消毒缝好,很多病人由此得救并且避免了许多痛苦。

华佗的麻醉法先后传到了朝鲜、日本、摩洛哥等地,对世界医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代李时珍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把沿用下来的10多种麻醉药配方精简为曼陀罗花和火麻子地味,使麻醉药的研究又前进了一步。

  20世纪70年代,我国中医界为了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发现“蒙汗药”、“麻沸散”的主要成分正是曼陀罗花,它含有莨菪碱、东莨菪碱和微量的阿托品。

江苏徐州医学院曾经以曼陀罗花为主药,配成麻醉汤剂,用于临床,效果很好。

  关于蒙汗药的解法,《水浒传》中有这样的描述:“张青将两个麻倒的公人扶起后,孙二娘调了一碗解药来,张青扯住耳朵,灌将下去。

没半个时辰,两个公人如大梦初醒一般爬将起来,对刚才发生的事一无所知,还以为是喝醉了酒。

”可惜这种解药没有留传下来。

  现在,中药麻醉医生用毒扁豆碱作静脉注射,能使麻醉者在10分钟后完全清醒,这可以说是当代“蒙汗药”的解药。

谜团六:害死武大郎的砒霜,是毒,也是药

  武大郎的妻子潘金莲与西门庆勾搭之后,假意给武大郎治病,将砒霜下在药汤里。

武大郎服药后,顿感腹内疼痛、喉干舌苦。

潘金莲怕他叫出声来,又用被子将其全身盖住,可怜的武大郎只叹息了几声,就七窍流血,一命呜呼了。

  我们都知道砒霜是一种毒药,那么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是怎样使人中毒的呢?  砒霜是一种砷的氧化物——三氧化二砷,白色晶体或粉末,也叫“白砒”、“白砷”或“信石”。

砒霜是一种烈性毒药,内服0.1克就会使人中毒死亡,人们常用它来制作杀虫剂、灭鼠药等。

武大郎就是因服用了含砒霜的“药”而中毒死亡的。

  砷对人体是有害的。

但大多数人认为单质砷是无害的,据记载,瑞士山区的许多居民就经常服用单质砷作为滋补剂。

  砷的化合物虽然有毒,但小量内服能刺激造血过程,产生更多的红血球与血红蛋白。

同时还能增加毛细血管的渗透性,促进新陈代谢,增强食欲和消化能力,是补血剂和强壮剂,使用得当还可以治病。

中药回疔丹就含有砒霜,可用于消肿、止痛、解毒、拔脓。

亚砷酸钾可用于治疗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治疗昏睡和梅毒病的“606”是一种砷的有机化合物。

此外,砷的化合物———雄黄和雌黄都是有效的杀虫剂、杀菌剂和驱虫药。

云南六大茶山 历史悠久的茶历史

中国喝茶的古代悠久,根据古代资料的纪录,从古至今有着六大茶山,但是人们对茶山的说法并不一样,在1957年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对云南省经过了长期的实地考察,根据茶山的范围,茶园的面积,茶叶的产量确定了六大茶山,这六大茶山区别是易武山、倚邦山、攸乐山、曼撒山、蛮砖山和革登山。

6.革登山革登山占地面积大约150平方公里,,在布朗语里面革登的意思为很高的地方,因此可以看出来,革登山曾经有着布朗族居住过。

革登山是六大茶山中的面积最小的一个,革登山的面积虽然很小,但是在革登山上有一棵十分大的茶王树,依靠这棵茶王树,革登山在云南有着特殊的名气和地位。

5.蛮砖山 蛮砖山有时候也写作“蛮专”,在现代地图上,一般被称为“曼庄”,这是通过少数民族的语言音译过来的,蛮砖山的面积大约三百平方公里,在清代就有记载,当时已经有了万亩以上的茶园,蛮砖山的茶叶在清代有着很高的评价,被认为是味道最正的茶叶。

4.曼撒山曼撒山,靠近老挝,在勐腊易武乡的东北,在清朝的风流皇帝乾隆年间曼撒茶山十分的辉煌,漫山遍野都是茶树,每年的产量都达到了一万担以上,到了清代,很多从内地过来的汉族人和当地的人一起种植茶叶,制作茶叶,进行了创业,他们生产的“元宝茶”,更是驰名中外,在国内外都十分的畅销。

3.倚邦山倚邦山是云南六大古茶山之一,位于东面,倚邦山重要生产普洱茶,普洱茶是一种特殊的茶叶,这种茶叶根据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的不同,口感和味道也十分的不同,从古至今倚邦山都是生产特殊口味的普洱茶的茶山,从倚邦山生产出来的普洱茶一般被叫做倚邦茶,很有特色。

2.易武山易武山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茶山,根据以前人们的文章中的“六大茶山易武占一山半”语句就可以知道。

易武是云南著名的古茶区,种植茶叶的古代十分的悠久,最早在唐朝时期就有人在这里种茶叶,到现在在易武的茶园里面还有着树龄超过了千年的古茶树。

1.攸乐山攸乐山现在叫做基诺山,从古至今一直都被认为是六大茶山之首,攸乐山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境内,攸乐山的海拔在575和1691年之间,气温大约为19度左右,气候适宜,降水适中,土壤是酸性的红土壤,十分的适合种植茶叶。

解析中国历史六大特种部队 谁才是最强特种部队?

现代特种bu队大多数用来执行特殊任务,单兵作战能力极强,往往是战争中决定战局的主要因素,在历史虽然没有特种bu队的定义,但是也已经了特种bu队兵种的出现,秦朝铁鹰锐士、东汉陷阵营、东晋北府兵、隋代燕云十八骑、唐代玄甲军、南宋背嵬军,这可以说是历史六大特种bu队,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中国历史六大特种bu队。

中国历史六大特种bu队:秦朝铁鹰锐士铁鹰锐士是战国时秦朝经过选拔训练有素的步兵,秦孝公时商鞅变法,奖励耕战,按军功给予爵位和田宅,军力大盛,士兵的战斗力很强。

秦朝锐士可以以一敌十魏武卒,《荀子》中曾对秦朝军队实力有过高度评价:“齐之技击不行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行遇秦之锐士”。

当时,步兵以魏国武卒最为精锐,天下呼之为“魏武卒”。

骑战则以赵国的“胡刀骑士”和齐国的“技击骑士”并称精锐。

商鞅变法后,秦朝新军在收复河西的大战中横空出世,被天下惊呼为“锐士”。

据《商君书·境内》记载,秦军中最小战术单位为伍,由五个士兵组成。

十个伍组成一个屯,由五十名士兵组成。

两个屯组成一个将,由一百名士兵组成。

五个将组成一个主,由五百名士兵组成。

两个主组成一个大将,由一千名士兵组成(此处的大将是秦军建制单位,非指将领)。

军事在作战时,伍、屯、将、主、大将等战术组织联系紧密,配合默契。

以一个伍为例,防守时五名军卒互相保护,进攻时如有人数优势则围攻敌人。

混战时,伍内部兵卒之间始终保持紧密联系,不会被轻易击破。

中国历史六大特种bu队:东汉陷阵营“铠甲具皆精练”每所攻击无不破者陷阵营是东汉末年的一支精锐bu队:“将众整齐,每战必克”。

其统帅为三姓家奴吕布帐下的中郎将高顺。

人称高顺“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

”陷阵营“铠甲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故名 “陷阵营”。

据《三国志》记载,三姓家奴吕布复为袁术使高顺攻刘备,公遣夏侯惇救之,不利。

备为顺所败。

(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少言辞,将众整齐,每战必克。

布性决易,所为无常。

顺每谏曰:“将军举动,不肯详思,忽有失得,动辄言误。

误事岂可数乎?”然而,“布知其忠而不能从。

建安三年,布遂复从袁术,遣顺攻刘备於沛,破之。

一代奸雄曹操遣夏侯惇救备,为顺所败……”南朝宋时裴松之为《三国志》注释时,曾专门引用《汉末英雄记》的内容,对陷阵营评价颇高。

遗憾的是,三姓家奴吕布不是一个帅才,“布知其忠,然不能用。

布从郝萌反后,更疏顺。

以魏续有外内之亲,悉夺顺所将兵以与续……”三姓家奴吕布的悲剧,也成为陷阵营这支精兵的悲剧!中国历史六大特种bu队:东晋北府兵北府兵是东晋孝武帝初年谢玄组建训练的军事,又名北府军。

《晋书·刘牢之传》记载:“太元初,谢玄北镇广陵。

时苻坚方盛,玄多募劲勇,牢之与东海何谦、琅邪诸葛侃、乐安高衡、东平刘轨、西河田洛及晋陵孙无终等以骁猛应选。

玄以牢之为参军,领精锐为前锋,百战百胜,号为北府兵。

”《资治通鉴》也云:“玄募骁勇之士,得彭城刘牢之等数人,以刘牢之为参军,常领精锐为前锋,战无不捷,时号北府兵。

加入收藏
               

施耐庵水浒传六大谜团,两个奇怪的数字有什么来历呢?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