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令词——婉约派词人晏几道十大代表作分享

著有《小山词》一卷,存词260首,其中长调3首,其余均为小令。
他的小令词在宋初发展到一个高峰,用清壮顿挫的艺术性,揉合了晏殊词典
【菜科解读】
著有《小山词》一卷,存词260首,其中长调3首,其余均为小令。
他的小令词在宋初发展到一个高峰,用清壮顿挫的艺术性,揉合了晏殊词典雅富贵与词旖旎流俗特性,既雅又俗的歌词合乐的典型音乐形象,使词这种艺术形式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并取得扭转雅歌尽废的历史性作用。
下辑其词十首,与大家一起欣赏。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此词写作者与恋人别后故地重游,引起对恋人的无限怀念,抒发对歌女小蘋的挚爱之情。
上片描写人去楼空的寂寞景象,以及年年伤春伤别的凄凉怀抱。
“落花”二句套用前人成句而更见出色。
下片追忆初见小蘋温馨动人的一幕,末二句化用诗句,另造新境,表现作者对往日情事的回忆及明月依旧、人事全非的怅惘之情。
全词结构严谨,情景交融,堪称佳作。
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此词词情婉丽,曲折深婉,浓情厚韵。
尤其是这首作品同传统的恋情词大不相同,格调欢快,意境清新,语言活泼,具有极大的创新性。
故成为传诵千古、脍炙人口的名篇。
临江仙 淡水三年欢意,危弦几夜离情。
晓霜红叶舞归程。
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
渌酒尊前清泪,阳关叠里离声。
少陵诗思旧才名。
云鸿相约处,烟雾九重城。
晏几道是一位多情词人,每到一处,必然与歌妓缱绻缠绵,分手时就有相思痛苦。
经历得多,品尝得深,抒发得真切强烈。
这首词从某一段感情说起。
曾有过三年的欢聚相恋时光,抵不住离别时几夜琴弦上传出的凄苦声调。
全词通篇只写了过去三年的淡水之交,眼前别宴上、骊歌中的清泪和黯淡的前程,未着一字写“不舍”,字里行间却让人深切感受到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鹧鸪天 醉拍春衫惜旧香。
天将离恨恼疏狂。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
征人归路许多长。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此词在对作者往日欢歌笑乐的回忆中,流露出他对落拓平生的无限感慨和微痛纤悲。
上片于室内的角度写离恨,下片紧承上片写景,并将视野延伸,以天地之浩渺,叙说归途漫长难寻,再见无期。
全词意境深阔,感人至深。
南乡子 渌水带青潮。
水上朱阑小渡桥。
桥上女儿双笑靥,妖娆。
倚着栏干弄柳条。
月夜落花朝。
减字偷声按玉箫。
柳外行人回首处,迢迢。
若比银河路更遥。
陈寂《三晏词选 校记·注释·词评》:这首词从水写到桥,由桥写到站在桥上的女儿,再由她的神态写到她的动作,她的情致。
从物到人,从下面到上面,从外貌到内心,依次述来,描述如画。
结处三句,意思若即若离,更悠然有余韵。
南乡子 画鸭懒熏香。
绣茵犹展旧鸳鸯。
不似同衾愁易晓,空床。
细剔银灯怨漏长。
几夜月波凉。
梦魂随月到兰房。
残睡觉来人又远,难忘。
便是无情也断肠。
这是一首离别相思之词。
全词采取华丽字眼,描写居室、器物,用以衬托主人公的身份与生活。
上片用比喻和对照的手法展现女主人别后独处的孤寂与惆怅。
下片开拓出一个梦中境界,笔法可谓奇诡。
鹧鸪天 十里楼台倚翠微。
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这首词表现浪迹天涯的游子,急切盼归却又归期难定的苦闷心情。
作者借鹃鸟曲折地反映了生活对人的作弄,然而人是无法与命运和生活抗争的。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结尾说得十分直率真切,用反跌之笔,更加强化了游子有家难归、孤独烦闷的心态。
木兰花 初心已恨花期晚。
别后相思长在眼。
兰衾犹有旧时香,每到梦回珠泪满。
多应不信人肠断。
几夜夜寒谁共暖。
欲将恩爱结来生,只恐来生缘又短。
这首《木兰花》词是表现相爱之人离别后相思之苦的作品。
词以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为主线,表达了他对心上人的思念和对两人聚少离多的怅恨苦闷之情。
“初心已恨花期晚,别后相思长在眼”和“欲将恩爱结来生,只恐来生缘又短”称得上是词中的佳句。
菩萨蛮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
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
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此词为描写奏琴艺术的佳作之一。
写筝词从筝曲所表现的内容写到弹筝者的情态,描写形象、细致、逼真。
作者通过写琴而写奏琴人,特别突出感情的传达,全词表面赞美音乐,实为表达对抚琴人的赞叹与理解,与《琵琶行》有异曲同工之妙。
长相思 长相思,长相思。
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
长相思,长相思。
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该词纯用民歌形式,上下片均以“长相思”迭起,上片言只有相见才得终了相思之情;下片言由于不得相见,相思之情无处诉说,以浅情人不能理解自己的心情反衬自己一往而情深。
随机文章佛罗里达州马尔伯里天坑,采矿废料造成的天坑(深56米)黑龙江不明飞行物砸出10多米大坑,专家证实为人工制造黑洞为什么会吸东西,黑洞为什么会吸收光/引力及第二宇宙速度太大北极和南极哪个更冷,南极为什么比北极寒冷(海拔高/最低-90℃)奥丁和宙斯什么关系,奥丁和宙斯谁厉害/北欧神王奥丁更胜一筹
先谈养心殿后拜瀑淋身是
先谈养心殿后拜瀑淋身是什么意思先谈养心殿,后拜瀑淋身,出自孟子的“养心莫善于寡欲”,意思就是:修养心性的最好办法是减少欲望先谈养心殿是修心,出世。
拜瀑淋身,是修身,入世。
先谈养心殿后拜瀑淋身是什么歌《精卫》完整版歌词在线试听:(绽放再盛开)你与我先谈养心殿后拜瀑淋身闲暇闻几页臭读几篇书也罢(为什么不记得)至填没在大海(间奏)是现在我所有期待所有的爱为什么不明白说的话为什么不记得(每个身体,情不自禁)为什么不记得(似我的哀)它到底用什么灌溉用什么来爱用什么方式用什么去对待啊所谓有求而不得人心欲壑可填沧海成败不堪一说如人间过客总追着虚无漂泊趟着泪河沉沦沉默万物终归向海何必衔木石来月色随风摇摆我仍飞奔向海我只是太想要份爱我只是太想被好好对待但是我存在的意义呢填满我悲欢的执着呢我明白我心中的海填满不回来回来你与我先谈养心殿后拜瀑淋身闲暇闻几页臭读几篇书也罢至填没在大海今命中万事一字空,赴生赴死,亦从容泼酒入海醉倒天地,投身苍穹,万物长拥啊可它为什么不记得
失败的罗马军制改革——阿德里安堡之战
强如罗马帝国,也不能例外。
然而改革本身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甚至反而会引起更大规模的崩溃。
公元3-4世纪的罗马军制改革,无疑就是越改越差的典型案例。
改革的成果如何,在著名的阿德里安堡战役中,暴露无遗。
颠覆性大改 君士坦丁一世上位前 罗马出现了四帝相争的局面 公元3世纪开始,频繁的内战和挫败的外战一起,交错影响着罗马帝国的国运。
大规模内战消耗了各地的国力,诱使入侵并战胜了日趋疲软的罗马军队。
反过来外敌的入侵,又破坏了充当兵源地的边境行省,进一步摧毁了帝国中央的权威和军事实力。
破败的地方经济,使军事首领们比过去更有动力去,从而引发频繁而剧烈的恶性循环。
帝国的数位都只能在各个边境上同对手周旋,疲于奔命。
3世纪危机中 哥特人第一次席卷了爱琴海与黑海各地 为了应对这样的局势,皇帝将军队进行了大规模改组。
他认为内乱的根源是边境将领拥有极大的权力,外战失败则是因为部署在边境的军团调动极为不便。
因此将军队分为边防军和野战军,前者由行省指挥官统帅,被布置在边境行省。
后者则为了方便集结而布置在后方,由皇帝所掌控。
到公元324年,篡位的君士坦丁皇帝上位,将这一体系进一步强化。
他抽调了大批边防军到皇帝直接统帅的中央野战军服役。
并将剩余的行省野战军也分散安置在城镇里驻扎,以避免将领控制太多部队,对自己产生威胁。
开启毁灭之路的戴克里先皇帝 如此一来,新体系下的罗马军队,就同过去那些善战的前辈大为不同了。
改革后的新军队,往往不再到野外的大军营里驻扎,也就失去了充分的享有训练的条件。
层次更低的边防军,被派到到各个小型堡垒里蹲守,成为可以被牺牲掉的炮灰。
省级的野战军却能在城市里享受优越的生活,消磨掉了原有的战斗力。
只有好一点的精锐中央军,还保持着相当于过去军团的战斗力。
但这支部队经常在遥远的地方等待,只有皇帝的命令才能调动。
改革后的罗马边境要塞 远道而来的难民 大量进入罗马边境避难的哥特人 不幸的是,新体系并没有解决任何实际问题。
麻烦不断的帝国,很快将迎来自己的一场巨大劫难。
公元376年,由于匈人在乌克兰大平原地区的征服行动,大批不甘屈服的哥特人来到了多瑙河边避难。
他们并非入侵的大军,而是拖家带口的难民。
为了获得新的栖息地,哥特人中的特温基部族,派出使者去参见远在叙利亚首府安条克的东部皇帝瓦伦斯。
他们提出以提供兵源为条件,最终获得了皇帝的入境许可。
这一决断给罗马的东部边境,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哥特人在等待皇帝答复的日子里,已经消耗掉了所带的粮食,只能靠的救济生存。
但迁入安置亦需要大量的时间,为了监视他们还要调动军队。
由一个事件引发的巨大后勤压力,可想而知。
东部帝国的官员们只有几个月时间准备,腐败而低效的大政府却进一步加剧了恶劣局面。
最终导致供应完全跟不上需要。
蛮族的涌入 压垮了日渐脆弱的边境 于是,哥特人不得不变卖儿女,甚至是以自己的自由为抵押物,换取糊口的食物。
罗马官员还趁机从中敲诈,引起了哥特人的普遍憎恨。
境内的哥特人遭受苦难,境外的其他哥特人却被拒绝入内。
但边防军被大量抽调去监视入境的哥特人,让他们非常顺利的偷渡过多瑙河。
在未经罗马当局允许的情况下,成批涌入罗马境内。
此时的局面对罗马来说非常危急。
出于缓和局势的需要,色雷斯地区的野战军指挥官卢皮西乌斯,邀请哥特首领们参加宴会。
这本是一次带有统战性质的示好行为,却被哥特人和罗马人的矛盾所打断。
在城外的营地里,哥特人企图进入城内的市场而罗马人则予以阻止,双方的口角很快升级为武装冲突。
这突如其来的战斗使得卢皮西乌斯非常不满,醉意阑珊的他下令抓捕所有首领,屠杀他们的卫队。
罗马人与哥特人之间的矛盾 很快就成为武装冲突 得知大事不妙的哥特首领菲列迪根,谎称自己可以去敉平暴乱,让卢皮西乌斯释放了他。
在逃出生天后,菲列迪却根没有履行承诺。
发现自己的卢皮西乌斯便调动全部军力攻打对方的营地,不料被正在气头上的哥特人击退。
卢皮西乌斯本人则在作战不利时,率先逃出战场。
更要命的事情,很快在附近接连发生。
当战争爆发的消息传遍色雷斯各地,一支在阿德里安堡附近驻扎的哥特裔罗马部队,因不堪市民的骚扰而与之爆发冲突。
城里的最高指挥官便武装了国家兵工厂的工人去抵抗他们的进攻,结果也惨遭失败。
缴获大量武器装备的这支哥特雇佣军,在进一步权衡利弊后,选择投奔菲列迪根。
双方兵合一处,共同攻打阿德里安堡。
不过由于缺乏攻城武器,不善攻城的蛮族没有控制城市。
眼见大军的粮草消耗殆尽,哥特人便分头劫掠各处的村庄,获取供应。
正在执行劫掠作战的哥特骑兵和民兵 决战前的骚扰 公元4世纪的哥特人比前一个世纪的前辈们装备更好 由于卢皮西乌斯的失败,当地的罗马野战军损失惨重,无力再进行主动的攻击。
现在,控制局势的重担就落在了边防军头上。
但他们分散在各处小型堡垒中,根本无力进攻哥特人。
最多只能在龟缩中,负隅顽抗。
所幸哥特人也缺乏攻坚能力,才使局面没有彻底崩坏。
当边防军在尽力遏制哥特人侵略的势头时,西部帝国的援军赶到,在与东部同胞汇合后,罗马军队的反击拉开序幕。
公元377年,东西罗马联军采用分队骚扰的方式,袭击哥特人的劫掠小队。
这种战术取得了几次小规模胜利,让初获战果的罗马人打算乘胜组织更大的攻击行动。
他们开始在阿德塞里斯城外集结,准备攻打驻扎在此地的蛮族主力。
在规模不大的冲突中 罗马军团依然有自己的专业化优势 由于蛮族用携带辎重的大车围成了坚固营寨,进攻者便没有轻举妄动,准备更多的增援到达再行作战。
这就给了哥特人同样的准备时间,酋长们趁此机会召集各地劫掠粮草的分队集合。
若是过去处于巅峰时期的军团,可能会调集大量的弩炮等武器,远距离攻击蛮族人的车营。
然而在军制改革后,此类工兵团体已经从罗马的地方部队中消失。
所以军团只能采取强攻的手段来应对车营。
双方集结完毕之后,战斗随即爆发。
但战斗较弱的罗马左翼被很快击溃,只能依靠后备军来勉强维持。
哥特人虽然付出了不小伤亡,却牢牢的将车营控制在自己手里。
双方激战数日无果,罗马人居然先因为后勤问题而先行撤退,重新采用骚扰战术。
已大不如前的罗马步兵很难在战斗中压制哥特人 阿德里安堡的惨败 眉清目秀的皇帝 瓦伦斯 在叙利亚的东部皇帝瓦伦斯,很快就得知了色雷斯地区发生的事情。
焦急的他发现自己正身处同波斯人的战争。
由于无力维持两条战线,他只能委曲求全的和波斯人停战,抽调亚美尼亚等地的军队赶赴色雷斯。
同时,他还邀请了自己的侄子——西部皇帝格拉提安,派遣援军前来共同作战。
格拉提安也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叔叔的请求。
但他的计划被身旁日耳曼侍卫泄露了出去,莱茵河对岸的阿勒曼尼人趁机发动入侵。
这一突发事件,逼得皇帝带着大部分援军赶回高卢,在击退了入侵者后才重新出发。
但宝贵的时间也就被耽误了间。
苦等许久的瓦伦斯没有等来期盼的援军,却将适合作战的夏季荒废了大半。
哥特人也很快有了动作,他们移动到了阿德里安堡与瓦伦斯的30000大军对峙。
公元4世纪的罗马野战军团步兵 面对突然到来的敌情,自持武力占有的瓦伦斯并没有恐惧,反而觉得有机会一举获胜。
斥候带来了情报显示,哥特人中的士兵其实仅有10000万。
而瓦伦斯的部将塞巴斯蒂安,也在一次突袭行动中夺回了不少战利品。
恰巧在此时,哥特领袖菲列迪恩派了一名基督教牧师带来求和的密信。
这些因素夹杂在一起,都让瓦伦斯的虚荣心开始作祟。
于是他不顾西部皇帝格拉提安和们的劝阻,执意立刻开战,企图独占胜利的光荣。
8月9日,瓦伦斯将他的军队带出营地,赶赴8英里外的哥特车营。
直到下午才赶到目的地,罗马人在大半天的烈日下行军,几乎没有任息。
急不可耐的瓦伦斯却命令他们按照作战队形展开。
但由于长时间的分散驻扎,各军事单位间都缺乏协同作战的必要训练。
这就使罗马人在混乱中又浪费了很多时间,一直到开打的前夕也没有将战斗队形布置好。
哥特人的骑兵 正当罗马人乱哄哄的排兵布阵时,哥特人的大部分骑兵还在远离营地的地方搜集粮草。
兵力不足的哥特人,只能用和谈争取时间。
瓦伦斯更需要时间将部队布置完毕。
于是双方你来我往的“和谈”了几个小时。
烈日下数小时对峙和谈,没消磨了罗马士兵的耐心和体力。
早已忘却了纪律为何物的军团开始骚动起来,位于右翼的骑兵首先按耐不住,率先发动攻击。
这次突如其来的袭击也迫使得部分哥特人迅速后撤,退入车营中去负隅顽抗。
右翼的短暂胜利,也拉开了罗马一边的全线总攻。
但乱糟糟的逐个攻击,并没有让胜利女神立刻垂青罗马人。
一直到此时为止,罗马人的左翼还未完全列阵完毕,仓促开战让他们更加混乱。
完成布置的中路和右翼也好不到哪里去。
由于缺乏重型攻城机械撕,他们只能高举盾牌掩护自己,希望用人海优势去冲入车营。
也因为缺乏必要的体能培训和在高强度下作战的磨练,这些军团在战斗中表现非常差劲。
人数更少的哥特人,背靠辎重车掩护,一次次挫败罗马人的企图。
罗马人与哥特人的近距离交战 目睹此情此景的瓦伦斯,只能不断派遣预备队去增援第一线的战斗。
但有限的空间内,过多部队的拥挤反而造成了更大范围的混乱。
这就让双方在车营附近的战斗,彻底失控。
正当战况胶着之时,在外搜集粮草的哥特骑兵正巧赶了回来。
他们刚刚抵达战场,就出现在罗马人的左翼。
看到罗马人乱哄哄的拥挤在一起,就迅速的发动了冲锋。
突如其来的攻击使得还未布置好的罗马左翼骑兵立即溃散,速度之快甚至连步兵都来不及作出任何反应。
哥特人也顺势冲入队形混乱的步兵当中,以瓦伦斯不敢相信的轻松,击垮了整个罗马左翼。
阿德里安堡战役形式 原本作为预备队的二线部队,已经被被拖入车营附近的战斗,无法阻止左翼的整体性溃败。
于是,哥特骑兵进而席卷了无暇他顾的罗马中军,并一直杀到对手的右翼。
战线上的罗马人被骑兵分割包围,又开始遭到车营内反扑出来的哥特步兵夹击。
加上身边同伴的挤压,很多人都难以抽出胳膊挥剑。
由踩踏引起的大面积伤亡,也就随之而来。
自知大势已去的瓦伦斯,只得仓皇逃跑。
但在哥特人的追击下,他发现自己已经很难跑掉。
慌不择路中,他选择躲入附近的一间农舍。
尾随而至的哥特人,也不言语,直接纵火焚烧农舍。
东部帝国的瓦伦斯皇帝,便在熊熊烈焰中结束了自己悲哀的一生。
正在夹击罗马步兵的哥特步骑兵 纵观混乱不堪的,瓦伦斯皇帝犯下了不少错误,但失败却并不完全归咎于他个人。
新式罗马军队的弊端,可谓始作俑者。
几位雄才大略之主,都将他们设计为适合打小规模战斗的治安部队。
也让很多晚期的罗马军团,对祖先所擅长的大规模会战,很不适应。
瓦伦斯之后的东部皇帝狄奥多西,也正是利用一系列小规模骚扰,迫使哥特人再次臣服。
一度在战场上被包围的瓦伦斯皇帝 只是小规模骚扰和破交战,并不可能让所有对手都乖乖就犯。
哥特人的临时反击,也只是更大风暴来袭前的预演。
得过且过的罗马人则继续维持自己大而无当的军队,迎接5世纪后的终极悲剧 随机文章神奇的巴马天坑在哪,510米深的天坑内部空间1亿立方米死亡率最高的极限洞穴潜水,美国洞穴一年死25人天虹微型精确攻击导弹简介,重3公斤命中率高达96%炽天使加百列实力强吗,曾面对路西法不敢出手(疑隐藏实力)十大超人系果实排名,霸主震震果实竟然不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