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亳之命中的命有什么含义?商汤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大会地点?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17 点击数:
简介:“景亳之命”是发生在末年的历史事件。

从旧都商丘北迁至景亳,又称北亳、蒙亳。

商汤在此告命天下,征伐四方,最终灭夏。

“景亳之命”的“命”有何含义 《左传》为啥称夏

【菜科解读】

“景亳之命”是发生在末年的历史事件。

从旧都商丘北迁至景亳,又称北亳、蒙亳。

商汤在此告命天下,征伐四方,最终灭夏。

“景亳之命”的“命”有何含义 《左传》为啥称夏的诸侯大会为“享”,称周武的为“誓”,而称商汤的为“命”?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的“享”解决的是夏族内部的权利之争问题,而商汤的举措则是货真价实的改朝换代的“革命”。

《周易》有:“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成汤灭夏是有文献可考的中国古代史上的第一场“革命”,我认为,“景亳之命”的“命”首先有这一层意思。

有人会说,周武的“”不也是革命吗?是革命,但这已经不是首创了。

所以善于用一字寓褒贬的《左传》,就独独只给商汤的诸侯大会用了个“命”字。

其二、在数以千年计的中国古代史中,“王权天授”的思想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

换句话说,凡揭起革命大旗的,没有不把“受命于天”、“替天伐无道”作为口号的,商汤是有据可考的最重视宣示自己秉承“天命”的帝王。

其三,从策略上看,夏启侧重于拿祭天享神来团结诸侯;周武侧重于跟诸侯的盟誓,孟津之所以又名“盟津”,就是“孟津之誓”的注脚;商汤则娴熟的运用了宣示“受命于天”这一策略,用向上天“请命”、“受命”,转而拿“天命”、“帝命”对天下诸侯发号施令。

宣示商汤所掀起的推翻夏之举的合法性就是“景亳之命”的主题。

关于这一点古代典籍可以佐证的很多。

“帝命不违,至于汤齐。

”(《诗·商颂·长发》);“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诗·商颂·玄鸟》);“赫赫成唐(汤)……溥受天命,克伐夏祀。

”(《叔夷钟》)“汤乃命汤于鏕宫,用受夏之大命……属诸侯于薄(亳),荐章天命。

”(《·非攻》)……这样的例证很多,用不着一一列举,由此再看《左传》这个“命”的使用,真的十分贴切。

商汤为什么要把举行诸侯大会的地点选在“景亳” 夏启召集诸侯祭天享神的地方是“钧台”,这也是很有用意的。

我们由大量的文献资料和现代知道,嵩山南面是夏族活动的老地盘,据《尚书》明确记载,夏禹的父亲鲧就曾经被封为“崇伯”,其封地就在这里。

嵩山本名“崇”,又名为“崧”、“嵩”。

从现在的嵩山南面的禹县、“禹王锁蛟”处等地名看,《尚书》所载应该可信。

夏启之所以要在处于这一区域核心的“钧台”举行诸侯大会,意在宣示此举“师出有名”,是在执行夏族先王的意志,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

还有一点需要明确,那就是,“钧台”是具有精神崇拜偶像作用的地点。

现在试图解读“钧台”的不少,但说得有道理的不多,大多只是说它的地理位置在哪里。

有的甚至据曾“囚商汤于钧台”的话而得出结论说:“钧台”是朝的监狱。

此说实在教人不知所措!比如历史上说那个或者后妃被软禁(这应该也是“囚”的性质)到哪座皇宫里,这皇宫能算监狱吗? 对于“钧台”,笔者有不同的认知,现在就跟大家分享。

“钧台”应该是具有当时最高礼法意义、在诸侯心目中象征着天子威权的礼法建筑。

我们知道,古代象征帝王权力的建筑主要有都城、宫殿。

其实,在更早的时候,祭台也是这种象征。

孟津有“会盟台”,据说就是周武孟津誓师的遗址;《左传》所说的晋文的“践台之盟”都说明了这一点。

“钧台”应该是夏族在其“老区”的规模特大、规格弥高的祭台,是夏人奉为至尊通过祭天、祭祖、享神来宣示礼法——的圣地,“钧台之享”其实就是“斗法”的策略。

随机文章绳文时代简介月球上发现上亿年飞船,预示十多亿年前外星文明造访地球有些陨石为什么值钱,天外陨石有什么价值(最贵陨石30000元一克)国外海滩惊现两具美人鱼尸体,如丝般顺滑的头发/魔鬼的样貌蒙娜丽莎的25个秘密,蒙娜丽莎画作中隐藏外星人(有图有真相)

五代中的后唐和唐朝有什么联系吗?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既然不能继嗣,当然就不能继统——传承通常是血缘意义上的传承,因此“”与“”毫无关系。

而如果抛开血缘,站在人的立场,两者确实存在一种承续或者说中兴关系,即李存勖的后唐乃是盛唐的延续,如同。

后世的李昇建,也以此自矜。

再远者如,匈奴建汉国、同样宣称是继承自强汉。

为什么这么说?主要是来自李唐官方的背书。

有两点: 其一、昭宗以国运相托。

《·唐本纪第五》: 昭宗异其状貌,赐以鸂鶒卮、翡翠盘,而抚其背曰:“儿有其表,后当富贵,无忘予家。

” 昭宗者,也,为所弑,哀帝即位,即唐末帝,在位三年被朱温所废,再被鸩杀,唐朝自此灭亡。

昭宗在赏赐了李存勖后,说:“小伙子以后一定会大富大贵,到时不要忘了我们家!” 此言既入正史,当然会被解读成前代君主以国运相托。

当然这句话的真实性存疑,因此其权威性也存疑。

此处姑且不论。

为什么这句话不能由末帝来说呢? 自然是因为:一、李柷是亡国之君;二、李柷17岁而见杀,太年轻,岂有以唇上无髭须而能托付的家长? 其二、懿宗以族运相系。

《新五代史·唐本纪第四》: 懿宗咸通十年,神策大将军康承训统十八将讨庞勋于徐州,以朱邪赤心为太原行营招讨沙、陀三部落军使。

以从破勋功,拜单于大都护、振武军节度使,赐姓名曰李国昌,以之属籍。

沙陀之先,本小种,后来自号为沙陀,以朱邪为姓。

朱邪尽忠传朱邪执宜,再传朱邪赤心,然后赤心因战功被赐姓名“李国昌”,更重要的是还让其“属籍”。

属籍有三个解释,第二种为:列入宗室图籍。

如《明堂宗室加恩制》:“尔列名属籍,序位内朝。

” 如果是这个意思那就相当伟光正了,朱邪氏因战功而列名宗室,其族长乃是! 这是什么?这是从一跃而成为龙子龙孙! 李氏既已覆没于朱温之手,族内子孙自有兴复之义务,正如既兴、则击之,同理,既盛,李氏自当! 因此说沙陀人身系李氏族运。

随机文章为何唐朝以前没以江南为经济命脉?希特勒从不让人提的6个隐私,若提起1个,立刻军法处置兴义万峰林天坑深达600米,人类在坑底定居了600多年黄延秋事件是真是假,黄延秋事件真相大白/科学证实外星人存在量子意识为什么被禁止,意识是量子力学的基础/意识可改变物质世界

电视剧中的李绂有没有被黑 历史上的他是什么样的

首先电视剧《王朝》并没有黑李绂,李绂被雍正整是因为李绂作为清流代表,他集结河南文官集体参办镜,阻止在河南推行“士绅一体当官,一体纳粮”。

田文镜参李绂结党营私,这是历史上著名的“田文镜李绂互参案”,不论电视剧还是小说《雍正王朝》都是在此基础上的一个简单加工。

当时情况河南科举考生集体罢考,雍正气头上。

雍正推行新政势在必行,这侵害读书人利益,雍正都说了“宁可得罪天下读书人,都要推行新政,表面上李绂一波人是冲着田文镜,实际上是冲着朕来的。

”李绂一波人为当时天下读书人,现有孔孟,后有君臣天下,这种思想正是雍正要整治的,不能让读书人白白享受朝堂供奉。

李绂在《雍正王朝》中科考舞弊案和孙嘉诚被年羹尧杀害,参死年羹尧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李绂作为直隶总督威望甚高,更是陆王理学的继任者,说他为当时天下文宗也不为过。

但是就这样一位天下文人的代表,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带头质疑当朝,阻碍新政推行,不整他,难道放任不管? 李绂也算真汉子,史书记载,李绂成被雍正押赴刑场,刀驾到脖子上问“现在知道田文镜好了吗”李绂不改其志向。

后来雍正派人查没李绂宅第时,发现李绂为官清廉,家中妻子配饰居然都是铜制品,这才放了李绂。

李绂在朝任户部侍郎,后来告老回乡,做学问,78岁病逝。

随机文章北极圈里的富兰克林木乃伊,因铅中毒而死在探索航道的路上无人机和遥控飞机的区别分析,无人机能自动控制飞行/性能超屌本初子午线所在的经度是多少,经度为0/并非东西半球分界线印度十大好看的高分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竟不是第一/厕所英雄登顶压电效应有哪些种类,详解压电效应的原理/发现者是居里夫人丈夫

加入收藏
               

景亳之命中的命有什么含义?商汤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大会地点?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