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晷最早起源于哪里?我国最早的日晷是何时的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19 点击数:
简介:人类使用日晷的时间非常久远,古巴比伦人在远古时代的6000年前就开始使用了,中国是在3000年前的。

日晷不但能显示一天之内的时刻,还能显示节气和月份。

当然它的缺

【菜科解读】

人类使用日晷的时间非常久远,古巴比伦人在远古时代的6000年前就开始使用了,中国是在3000年前的。

日晷不但能显示一天之内的时刻,还能显示节气和月份。

当然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笨重而且看不到阳光的时候不能用,比方阴天和晚上。

中国最早的可靠记载是《隋书·天文志》中提到的袁充于594年(隋开皇十四年)发明的短影平仪(即地平式日晷)。

赤道日晷的明确记载初见于曾敏行的《独醒杂志》卷二中提到的晷影图。

我国早在公元前一干年左右的西周初期,就已经发明了最原始的计时器“土圭” ,后来发展为“圭表”。

“日晷”大约发明于以前,是观测阳光投影方向的计时器。

“壶漏”又称“漏壶”,大约发明于公元前五世纪。

它是用漏水的方法,观测“刻箭”的昼夜计时器。

圭表、日晷、漏壶等,在我国沿用了二三千年。

公元二世纪初,科学家张衡制作的水力浑天仪上,就有机械转动的计时部分(详载《·天文志》)每天规律地回转一周,以后汉末陆绩,吴国的王蕃、葛衡,时宋国的钱乐之,隋初的耿询都先后制造过带有计时装置的浑天仪。

唐代开元十三年(725),张遂、梁令瓒等制造的水力浑天仪,宋人张思训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创制的水力浑天仪上计时部分都有所发展:元家 三年(1088),和韩公廉等制造了水运仪象台。

整座机构共有150多种机械零件,使浑仪、浑象和计时仪器构成一个统一的体系。

在计时器部分已有擒纵机构,相当近代机械钟表上的擒纵器或卡子,因此它在钟表发展史上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十三世纪后出现了脱离天文仪器的机械计时器。

元至元十三年(1276)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制的大明殿灯漏,其计时部分初步脱离了天文仪器(详见《·天文志》)。

到了十四世纪,明初的詹希元运用齿轮系转动制作的沙漏,才成为完全脱离天文仪、独立计时的机械转动的计时器。

变为十二时辰。

近代西方机械钟表是在明末传入中国的。

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送给两架自鸣钟,对我国开始制造机械钟有着一定的影响,据说利玛窦为了符合中国的计时习惯,把欧洲的24小时改为12时辰,把阿拉伯数字改为中国数字,还把每天分成一百刻(即百刻),每段分为一百分。

随机文章宋朝七大皇后真人大PK 被金人俘虏「赐浴」的朱皇后超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是正确的决定」的陈述是否有理?细数中国各地真龙现身事件,4米白龙吓晕专家神秘消失揭秘沙尘暴多发于什么季节,沙尘暴的天气符号图标是怎么样的揭秘赤练蛇有毒吗,长有后沟毒牙(被咬有一定几率中毒昏迷)

真经考古界的安蒂基西拉机器,世界最早计算机?2000年前

现今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计算机,计算机成为了人类生活工作的好帮手,但是1990年在希腊发现的安蒂基西拉机器却打破人们的认知,2000年前的古人就已经制作出计算机,计算日月星辰,复杂程度元朝科学家的想象,看来又是一个跟巴格达电池一样毁三观的考古发现。

2000多年前的天文计算机那么2000多年前的古代人类打造出这么一个复杂的机械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有教授认为安蒂基西拉机器是一个研究天文的机械计算器,通过它人们可以轻松的太阳、月亮和十二宫图。

被宗教封杀的安蒂基西拉机器看到这大家对于这个安蒂基西拉机器历史上没有记载应该有点想法了吧,说不定就是被当时教廷发现这个机器会动摇宗教的地心说,所以被教廷封杀了,就连文字记载都没有。

最早计算机改写人类历史更令人震惊的是,我们此前都认为它有2000年的历史,菜科网,可对它30多个零部件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它的历史远远超过2000年。

事实上,绝对令人难以置信的安蒂基西拉计算机或许证明,先进科学技术存在的历史远远早于我们所认为的年代。

被网友怀疑机器造假

榫卯结构的发展历史 最早出现于河姆渡原始居民中

中国古代的家具和房屋使用的是榫卯结构,虽然现在我们很少使用榫卯结构了,但是在一些城市还保留着榫卯结构的房屋。

那么榫卯结构的发展历史是什么样的呢?接下来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榫卯结构的发展历史榫卯结构出现于河姆渡原始居民中。

榫卯结构榫卯结构指的是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主要结构方式就是木架结构。

榫卯结构中的"榫"指的是木构件上面突出的部分,"卯"指的是木构件上面凹进去的部分。

因此,榫卯结构就是榫和卯的结合,是木构件上面采用的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

最基本的榫卯结构主要是由两个构件组成的,即其中的一个榫头插入另一个的卯眼中,让这两个构件连接固定。

发展历史在新石器时代,在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河姆渡人就已经开始使用榫卯结构了;在春秋战国时期,榫卯结构不仅仅应用在建筑中,而是发展到了家具中;秦汉时期,木架构已经逐渐成熟,榫卯结构也发展起来,并且出现了榫卯砖、企口砖等等;魏晋南北朝时期,各个民族的交流日益加深,同时也促进了家具的发展;隋唐时期,榫卯结构的家具和建筑都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到了宋代,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了人文气息;明朝时期,最大的木构建筑就是紫禁城。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榫卯结构开始融入现代生活。

榫卯结构的现状现在的榫卯结构已经很少被人使用了,而很少被人使用的原因和效率、成本有很大的关系。

现在如果在一些建筑或者是家具上使用榫卯结构的话,那么工作的效率会非常低。

而且榫卯结构的成本很高,主要是因为它对材料有着非常严苛的要求。

加入收藏
               

日晷最早起源于哪里?我国最早的日晷是何时的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