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奇诺防线是最难以攻破的堡垒,难在哪里什么地方?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21 点击数:
简介:了解二战历史的人都知道,在德法边境有一道著名的防线,叫马奇诺防线。

其得名来自当时的法国陆军部长马奇诺。

在二战前不久,法国迫于形势,不得不在德法边境修建了一条令后

【菜科解读】

了解二战历史的人都知道,在德法边境有一道著名的防线,叫马奇诺防线。

其得名来自当时的法国陆军部长马奇诺。

在二战前不久,法国迫于形势,不得不在德法边境修建了一条令后世惊叹的马奇诺防线。

(一战后德国人口6900万人,法国只剩下4000万不到。

你猜为什么刚打完就建?) 从1929年起开始建造,到1940年建成,防线主体长700公里,全部由钢筋混凝土浇注,当时共耗资50亿法郎,相当于当时法国好几年的财政预算。

防线内部拥有各式机枪大炮、壕沟、厨房、发电站、医院、工厂等等,通道,较大的工事中还有有轨电车通道。

可是,德军一次从法比边界的阿登高地发起进攻,让马奇诺防线成为了世人的笑柄。

“我们花的50亿法郎都干了什么?”这是当时一份法国报纸的标题。

可即使是成为一个笑柄,马奇诺防线也从未被从真正意义上攻克过 马奇诺防线仅仅在初始设计时,就包含了约100公里长的隧道,需要用到约1200万平方米的土方、约150万立方米的混凝土、约15万吨钢材。

还有配套建设的约450千米的公路和铁路。

马奇诺整个防线共构筑各种用途的永备工事约5800个,密度达到每公里正面13~15个。

最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工事的顶盖和墙壁厚度达3.5米,装甲塔堡的装甲厚度达300毫米,均能抗两发420毫米臼炮炮弹的直接命中。

要注意,这里所谓的“工事”可不是一个机枪碉堡那么简单,表面上看就是一个碉堡,而下面却拥有完备的军事设施,包括作战指挥室、弹药库和通讯中心等。

防线内有大型工事50余座,每一座大型工事和相邻的大型地下工事相互呼应,彼此都在己方的加农炮射程之内。

这种设计实现了火力的完全覆盖,一个方向的敌人要面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要塞的供给。

因此,具有独立体系的马奇诺防线根本不怕敌军从背后突击,这种无死角的设计考虑到了任何一点意外。

这条防线截止到1940年,总共耗费了50亿法郎。

为了进攻法国,吃下这块大蛋糕,德军曾开了无数次会议,可后来德军突然灵光一闪,它们发现马奇诺防线有一个弱点——不够长。

那这条防线为什么会这么短呢?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国外的猪队友卢森堡和比利时,由于这两个国家的坚决抗议,因此在这两个国家与法国的边境并没有严密布防,导致这成为了马奇诺防线的一大弱点。

第二个原因是在修建这座工事的时候,法国国内的报纸都是这么报道的:“拿钱去建马奇诺防线,还不如去改善民生。

”,我知道你们这时候又要说公知傻逼了,可是历史不能这么看,从后人的视角看过去,历史上的每一个英雄都是傻逼,我们都会说:“你他妈这都不懂?” 可如果,你在那个时代,你绝对无法超越过这个英雄。

当时一战结束后,受益于凡尔赛—体系,法国成为了欧洲大陆的老大,也是这个体系下的最大受益者,可是实际上法国是虽胜尤败的。

一战打了四年,法国战死139万人,伤残150万,近2万家工厂、5千公里的铁路、5万6千公里的公路遭到毁坏,煤炭产量由4000万吨下降到2500万吨,内外债务达到340亿金法郎。

这个时候还连续10年每年花费一半的国防预算去修建一条防线,公知这么说也是情有可原的。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马奇诺防线还有另一大弱点:它本身是一个未完成工事。

防线内原本预计的18个机动师,实际上只有预计的一半。

同样由于比利时和卢森堡的反对,预计700公里长的马奇诺防线实际上只有390公里长。

你说要是德国能够集中优势兵力纯A过去,那还绕路干嘛?就是因为德国能够预计他们几乎不可能攻破马奇诺防线,他们才选择了暗度陈仓。

再来说阿登进攻,从阿登进攻是德国深谋远虑后的一个谋划 攻不破马奇诺防线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比利时。

一战“”时德国的史利芬计划便是取到比利时从而进攻法国,但是在二战的时候如果再这么做,它的战略就正中法国的下怀,因为莫里斯将军都说了:“如果德国从比利时进攻,我们最为有利,这增加了巴黎的边界距离。

” 这自然是有利的,因为这几乎就相当于把战场挪到了比利时,法国的工业区和边境几乎不会受到什么影响,而且比利时也不得不这么做,除非它想亡国。

而且一旦从比利时进攻,英国必定会参战。

大家都知道英国是欧洲大陆的“搅屎棍”,那么一旦比利时和荷兰接连沦陷,那么欧洲大陆的几个主要港口便成为了进攻英国的桥头堡(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即使不进攻,英国对欧洲的贸易几乎也被卡住了脖子。

对此1938年春英国在对帝国防御委员会的一份报告中是这么说的: 这是一个精心诱使英国干涉大陆事务,以保护几个世纪以来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地区。

英法比面对德国总共出了三个计划:“P计划”、A计划、D计划。

(三个计划目的和战略都不同,有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

) 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英国远征军共有135个师、3000多辆坦克、1300多架飞机,并可利用英伦三岛上的1000多架飞机支援战斗。

荷兰的10个师,比利时的22个师都部署在本国东部国境线上。

法国和英军共103个师,编为3个集团军群:第一集团军群共51个师,配置在法、比边境和法国北方各省;第二集团军群共25个师,配置在从瑞士到卢森堡的马奇诺防线上;第三集团军群共18个师,配置在瑞士边境的马奇诺防线之后,法军的战略预备队为9个师。

这条防线上唯一的漏洞就是阿登山区,阿登山区由于其崎岖的地势被法国忽略了,英法都认为这是“十分容易防御的”,因此这条防线的级别被放到了第三位,可他们远远没有意识到机械化装甲部队也会在这种地形中保持机动优势。

当然法国境内的“装甲部队、坦克部队无用论”也是一方面的原因,写的售价15法郎的《建立职业军》却被曼施坦因买了去,接着德国便用产生于法国的理论击败了法国,这也不得不说是一个讽刺。

德国A集团军总共有47个师,在进攻阿登省的时候,法军在敌人还未进入射程内便开始射击。

防守的法军坚持认为德军坦克抵挡得住47毫米火炮的轰击,随即潮水般地退了下来,把火炮丢给了敌人。

而那些坚持进攻的法国士兵,即使损失惨重,但也抵挡住了德国的进攻(那时候德国的坦克击不穿英法坦克的装甲。

),可惜的是,这些人没有被投放在阿登防线上。

那德国是怎么打马奇诺防线的呢? 1940年5月,采用了“曼施坦因计划”,以正面C集团军17个师的兵力牵制马奇诺防线的法军,B集团军28个师进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并吸引英法联军注意,正面利用A集团军强大的装甲部队穿越阿登山区后,将法国,并将英法联军包围在靠近比利时的地区,英法联军被迫从海上撤退。

你看看,只是用来牵制不完全版的马奇诺防线,德国就投入了正17个步兵师的兵力。

可问题来了,巴黎宣布投降后,马奇诺防线却并没有接到这个通知,每一个想要向马奇诺防线中的法军宣布法国已经投降的德国人,都遭到了猛烈的反击。

在马奇诺的舍南堡要塞,在二战中曾发生过激烈的战斗。

停战协定生效六日后,要塞的守军并未收到消息,面对强大的德军,要塞的法国士兵奋起抵抗,它也因而成为马其诺防线上被炸得最为惨烈的工事。

1940年5月14日起,德军炮兵开始炮轰舍南堡要塞,他们动用了一种420毫米口径的巨型榴弹炮,并向要塞射出了56枚超过一吨重的炮弹。

自6月20日起,德国空军又出动轰炸机,对舍南堡要塞反复轰炸了7次,在堡垒和要塞入口处投下了160吨炸弹,共计3000多枚炸弹和各种口径的炮弹击中了舍南堡要塞。

尽管受到了如此轰炸,要塞的防御能力并未受到影响,守军共发射出17000发炮弹,对德军予以了有力还击。

直到收到法军最高司令部下达的正式命令,放下武器,舍南堡要塞才结束了不败的记录。

也就是说,如果不投降,德军完全就没法攻破这道防线。

你说这个堡垒难不难攻破? 随机文章令人欲罢不能的禁果效应,好奇心和逆反心理推动社会发展人根峰和母门洞传说,传闻是伏羲和女娲造人后留下的产物蜘蛛神后罗丝前世今生,精灵的命运女神堕落成任性女王探秘半人马座最恐怖的星球,在3颗太阳的照射下运行/竟还有生命山治为什么是恶魔之子,文斯莫克家族是基因改造人(不怕海水)

诺丽果闻一下就会觉得非常恶心,不仅长得丑还带有恶臭?

现如今,很多商家都会为了达到营销的目的,将各种的蔬果产品包装成一种高端产品进行售卖。

曾经有一个方形的西瓜,甚至还被拍卖到了几十万一个的价格,一下子打响了知名度,国内有不少的种植户们也都跟风尝试起来,它的风声一过,在市场上逐渐销声匿迹了。

像这种类型的网红产品本来都只是红极一时的,只能凭借着独特的外形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味道本来都不如何好吃,还不如种植那些传统的蔬果产品,收入还相对照较稳定。

民间甚至还传出过一句俗语,一天一个苹果医生就会远离我,这句话相信有不少人都听说过。

本来这也算不上是什么炒作行为,毕竟苹果的营养价值还是非常高的,经常吃的话,确实会给身体带来不少的好处,它的价格也比较普通,正常人的消费观都是可以接受的。

有一种水果就连人们闻一下都会觉得恶心,更别提吃了,经过商家的虚假宣传,这种水果竟摇身一变成为了一种能够包治百病的保养食品,它就是诺丽果。

大部分的人都会认为诺丽果长得十分丑陋,果皮的表面还布满了一层疙瘩,这些形状大小都各不相同的孔洞,只是看一眼就能够联想的树上的毛毛虫,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

诺丽果成熟之后会自然而然地散发出一股浓浓的恶臭,就连一些讨厌吃榴莲的人,闻到榴莲的时候会觉得臭,要是闻过诺丽果之后一定会觉得榴莲是香的。

它吃起来的感觉就像是在品尝臭掉的奶酪一样,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就这样一种又丑又臭的水果,近几年竟然在商家的包装和宣传之下大红大紫,甚至还登上了国际舞台。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_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对资源安全的影响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至今已经过去了30年。

这场灾难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还有数百万人无家可归。

在这场灾难中,苏联政府为了掩盖事故真相,不惜花费巨资资进行调查,甚至还派出了专家前往现场进行勘察。

然而,这场事故的真相却始终没有浮出水面,直到今天,人们依然不知道这场事故到底是怎怎么发生的,也不知道究竟是谁干的。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这场事故绝对不是意外,而是蓄谋已久的谋杀。

一: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原因《[美剧]-切尔诺贝利Chernobyl》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第二点那就是完全关停核反应的紧急控制按钮无效,甚至促发了核爆炸,原因则是苏联政府为了省成本,运用了不当的控制棒材料。

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初核电站的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发出关于反应堆问题的消息,当核电站发生爆炸之后,消防人员第一时间感到现场,然而他们却成为这场灾难的牺牲品,因为报警人员没有告诉他们这是反应堆爆炸,这也意味着消防员并没有带上相应的防护服。

二: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与福岛核泄漏事故事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接踵而来,这些科技产品给我带来方便的时候,也给我们带来了伤害,人们最关心的是它对我们的辐射伤害到底有多大。

天天使用的各种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向空中发射电磁波,我们会接触到这些电磁波就会受到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人类居住的地球本身就是个大磁场,它表面的热辐射和雷电也会产生电磁辐射,电磁辐射的强度取决于发射功率,实际上家用电子产品产生的电磁辐射不足以对一个健康的人产生伤害。

但对于小孩,孕妇,身体不好的老人要特别注意,应该远离或者采取防护措施。

加入收藏
               

马奇诺防线是最难以攻破的堡垒,难在哪里什么地方?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