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亚战役双方伤亡如何 克里米亚为什么会是重要通道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3-15 点击数:
简介:苏德战争爆发后,决定让冯·曼施坦因领导的第11集团军负责对整个克里米亚的作战行动。

克里米亚是连接着欧洲和中东的重要通道,而且可以消除苏联空军对罗马尼亚油田的威胁

【菜科解读】

苏德战争爆发后,决定让冯·曼施坦因领导的第11集团军负责对整个克里米亚的作战行动。

克里米亚是连接着欧洲和中东的重要通道,而且可以消除苏联空军对罗马尼亚油田的威胁,还可以迫使土耳其靠向德国。

曼施坦因是纳粹德国高级最出色的野战部队司令,经验丰富。

当时曼施坦因的第11军团仅有10万人马,外加两个罗马尼亚军,而且没有装甲师,担负着攻占罗斯托夫的任务,但他的优势是掌握着制空权,而克里米亚的苏军则拥有两个集团军共30万人,外加防守坚固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

总攻于9月24日展开,第11集团军面对苏联第9和第18集团军,战役进行了一个多月,参加战役的苏德双方都付出惨痛代价,到了10月25日,德军已筋疲力尽了,但是苏军也已到了崩溃边缘,10月28日,苏军率先崩溃,曼施坦因指挥疲惫不堪的部队向苏军发起不间断的追击,到11月16日,除了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外整个克里米亚都落入了德军之手,20万苏军中有10万被俘,其余的撤到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内。

斯大林注意到了克里米亚的失败,以17个步兵师、3个步兵旅、两个骑兵师、两个骑兵旅、4个独立装甲旅,近30万人的兵力,从刻赤半岛登陆。

腹背受敌的曼施坦因玩了一个小花招,正面只留下少量部队虚张声势,然后绕开刻赤半岛正面之敌,从防守薄弱的南部出击,右路突破一举彻底歼灭兵力数倍于己的苏军。

此次战斗德军一共俘虏了18万苏军,只有少量苏军逃掉,曼施坦因因此被晋升为一级上将。

现在就剩下这个500年要塞名城塞瓦斯托波尔了,1942年6月7日清晨,曼施坦因下令对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发动攻击,德军对苏军堡垒发起猛烈的炮击,同时空军也展开猛烈空袭,这是一场惨烈残酷的攻坚战。

为了夺取要塞,曼施坦因改强攻为奇袭,于6月29日凌晨派突击队秘密渡过塞瓦斯托波尔湾,从南岸攀登上岩石绝壁,突袭苏军阵地背后。

然后他指挥德军主力在猛烈炮轰之后发起大规模进攻,使苏军腹背受敌。

在德军几个师发起冲锋后,苏军凭借坚固的地进行了顽强抵抗,要塞地形特别险恶,上面布满了无数小型防御工事,其中还有最著名的“高尔基一号”炮台,这些防御工事令德国步兵伤亡惨重。

无论是大型据点,还是小型碉堡,苏军常常打到最后一人一弹为止。

7月4日,退到半岛顶端的9万多苏军残部对于海军的接应已经毫无希望,终于投降。

德军缴获火炮460门,其他战利品不计其数。

德军也付出了惨重代价,死亡约2.4万人。

至此,曼施坦因终于征服了整个克里米亚半岛,他因此被希特勒晋升为德军元帅。

随机文章世界十大天坑望而生畏,燕子洞天坑深达426米(可跳伞)俄罗斯白杨洲际弹道导弹,唯一美国无法拦截的导弹风靡整个大学的床帘现象,大学生陷入人际交流的困扰(自我隔离)黄皮子真有这么邪门么,能够附身人体做善事/也能够附身人体报仇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周口店发现70万前猿人头盖骨/见证石器时代

戴克里先的经济改革,让罗马帝国继续苟延残喘

瓦莱里安所建立的统治体制的崩溃将罗马城进一步推到了危险的边缘。

然而,正如猫有九命一样,罗马在危机面前又一次挺了过去,并努力寻找着可以救之于危难的英雄。

此时现身的“救世主”是公元284年被士兵拥立为帝的宫廷首领。

戴克里先原是一位出身卑微的伊利里亚人,全凭个人能力荣登宝座。

此人极爱奢华,平日里常穿戴着象征权势地位的紫色披风,而且要求所有人在他面前都必须站着说话。

他在位的20年间,罗马帝国浸染上了东方文化的色彩。

退位后,戴克里先选择了在亚得里亚海岸隐居,过着恬静的生活,这在罗马政治史上颇为罕见。

踌躇满志的戴克里先为了解决帝国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对罗马的经济制度、军事体制和政治管理三大领域进行了阔斧的改革。

当时的罗马经济体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严重失控的通货膨胀和产品供不应求。

这两种弊病又因达契亚地区金银矿产资源的大量流失和巩固帝权所带来的军费激增而日趋严重。

为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戴克里先在公元301年至302年间颁布了价格敕令,限定物价和制定工资标准,违者将被处以极刑,这些法令比当今的同类法规还要极端。

当然,它们与今日的类似政策一样,因为限制了商品的公开供应而收效甚微,不过也在某种程度上恢复了货币的信用度。

戴克里先还通过其他强硬政策,如强制民众坚守本行和留在原居住地工作等来缓解农村地区人口稀少和生产水平低下的危机。

为了应付入侵的外患,罗马军队重组问题也提上了日程。

为此,戴克里先对罗马的军事编制进行了一系列彻底的改革。

他将罗马的军事力量分成两大部分:边防军和巡防军。

边防军多是从当地被征服民族中招募而来,用来驻守边境;巡防军则十分机动灵活,可以快速部署以应对紧急事态,而这部分力量大多也是从被征服民族中招募而来,这意味着罗马帝国实际上是由外族人守卫着。

显而易见,这种策略极具风险性。

为了解决帝国的统治危机,戴克里先将罗马疆土,由他和他的三个部将,即由两个“奥古斯都”和两个“”分别统治,史称“四帝共治制”。

具体来说,就是作为奥古斯都的戴克里先统治东部地区;并任命伽略里乌斯为凯撒统治巴尔干地区;西米安作为奥古斯都管理西部,包括意大利、西班牙和非洲地区;君土坦提乌斯作为凯撒治理高卢地区和大不列颠。

帝国的4个新增的行政大区分别由地方行政长官管理,这些行政大区又被分成若干区并归监督官分管,这些区又分别组成几个省由总督进行治理。

各个行省的军权各归一名司令官掌管。

戴克里先的改革虽然过于强硬苛刻,但总体上颇为有效。

通过这些改革,罗马的局势得以稳定,帝国也得以苟延残喘。

不过为了供养改革所产生的庞大官僚机构,广大人民的税务负担日益加重,同时巨额的经济支出也大大损耗了帝国的实力。

随机文章源氏家族简介传中国青海湖惊现真龙,鱼鳞胡须惊呆考察专家小行星飞掠地球虚惊一场,最近3.15亿公里存在潜在威胁NASA和spacex火星计划对比,NASA将在2033年实现人类登陆火星恐龙和人类共存时代,墨西哥现人类骑恐龙雕像/秘鲁恐龙人类图画石

草木皆兵出自什么地方 跟历史上哪一场战役有关

“,”是个,八字连同可以,只用后四字也行,是形容人在十分惊恐之时,稍微有些风吹草动,便紧张害怕得要命,常形容失败者的恐惧心理。

“草木皆兵”出自《·载记》。

东晋时,强秦一直想吞并晋王朝,秦王苻坚亲自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攻打晋国。

东晋派大将、领八万兵马迎战。

苻坚当然很傲慢,根本没把力量悬殊的晋军看在眼里。

结果大败,这也是历史一场著名以少胜多的战役叫“”。

话说东晋时代,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苻坚一直雄心勃勃,总想灭掉东晋,统一天下。

他在几次跟东晋的小接触中,打败了晋军,于是就骄傲起来,自以为天下无敌,不听别人的忠告,终于向东晋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

出兵之前,苻坚曾向大臣宣布要进攻东晋的决定。

当时一些善于逢迎谄媚的大臣赶紧奉承说:“陛下出兵去打东晋,一定能旗开得胜,,胜利是可以预料的。

” 可是尚书左仆射权翼却表示反对,他严肃地指出:“东晋虽说偏安江南,力量薄弱,可他们内外齐心,君臣和睦,还有谢安、桓冲这些有名的将领,都是智勇双全之人。

依我看,目前去攻打东晋,恐怕时机还不成熟。

” 太子左卫率石越也附和说:“权翼说得对,东晋还有宽阔浩瀚的长江作为天然屏障,我们切不可小看他们。

” 秦王苻坚一听,不由得,他怒气冲冲地说:“长江有什么了不起!我的军队这么多,只要我一声令下,每个人把马鞭子扔进长江,就能把江水截断。

那时候他们还拿什么做屏障?”苻坚不听权翼、石越等人的劝告,一意要进攻东晋。

就在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年)八月,苻坚亲自统率全国八十多万军队,号称百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东南地区进发了。

苻坚让他的弟弟阳平公苻融带步骑25万为前锋,又命的将领为龙骧将军,督益、梁州诸军事。

九月,苻坚亲自从长安出发,领兵六十余万,骑27万,前后千里相连,旗鼓相望。

苻坚到达河南项城时,后续部队还在陕西咸阳一带,从水路走的部队也是连绵万里,运船万艘,其声势之大,为历史上所罕见。

面对前秦苻坚的大举进攻,东晋群臣都很紧张,因为当时能用来御敌的军队不到十万人,主要就是谢玄所统领的,双方兵力相差太大。

这时东晋由文武全才的谢安担任宰相,掌握军政大权,还有桓冲与他通力合作,一起出谋划策。

在强敌压境、生死存亡的关头,原先勾心斗角的东晋统治集团,在谢安的领导下空前地团结起来。

他们决心抵抗前秦的进攻,并紧张地进行了军事部署。

谢安自任征讨大都督,命令他的弟弟谢石负责指挥全军;侄子谢玄担任前锋,带领八万兵马阻击秦军;又派胡彬率领水军五千,赶去增援淝水河边的寿阳城(今安徽寿县);同时他又把淮北人口南迁到淮南,实行坚壁清野,不让敌人在当地取得补给。

谢安确实是位经验丰富的良相,他知道在大敌逼近的这个关键时刻,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到人心士气,所以故意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外出游玩,,努力消除人们的紧张情绪。

谢安对谢玄的北府兵寄予厚望,谢玄向他请示退兵之策,谢安只说:“我已经安排好了。

”语气非常冷静,有信心。

他又特地请谢玄下棋,平素谢安棋技不如谢玄,常为下手;现在谢玄因局势危急,无心对弈,谢安却反而,步步紧逼,使谢玄难以取胜。

谢安的镇定自若,增强了谢玄抗敌取胜的信心。

淝水之战前秦苻融率领的前锋部队,经过一个多月的日夜行军,到达了淮河北岸的颍口(今安徽颍上正阳镇),苻坚亲自率领的主力军,随后也赶到了项城(今河南沈丘西南)。

苻坚求胜心切,不等其他各路人马到齐,就命令苻融进攻寿阳,由于实力悬殊太大,苻融很快便攻下了寿阳城。

苻坚闻讯,更是,急于取胜的心理使他把大军停在项城,自己带轻骑八千,匆忙秘密赶到寿阳。

可就在这个夜晚,趁机在喜悦中的秦王苻坚,那曾知地晋军已来到洛涧了,向秦军阵地发起突然袭击。

正在睡梦中的秦将,听到喊杀声,吓出了一身冷汗,慌慌张张地从床上爬起来,上马迎战,结果被刘牢之一刀砍翻,送了性命。

秦军失去主将,无心再战,晋军乘胜追击。

谢石带领晋军主力渡过了洛涧,在离寿阳城只有四里地的八公山下,扎下营寨。

这一战,刘牢之等先后斩杀和俘虏前秦军队一万五千余人,尽收其器械军资。

北府兵以五千之众,击歼数倍于己的敌人,初战获胜,大大提高了东晋军的士气。

这是淝水大战的前哨战。

在寿阳城里的苻坚,地接到洛涧方面失利的消息,再也沉不住气了。

他忐忑不安地和苻融一起登上寿阳城楼, 望晋军动静,只见晋军阵势森严,旌旗如林,八公山上密密麻麻,不知道有多少晋军在东奔西突地苦练杀敌本领。

看到这种情景,苻坚心里着实吃惊不小,对苻融说:“你看,这里满山遍野全是晋兵,怎么能说他们不行呢!”他连忙下令,要各处秦军严加防守,没有他的命令,不许出击。

其实,八公山上并没有多少晋军。

苻坚他们是因为在洛涧吃了败仗,挫伤了锐气,心慌气馁,,才把八公山上被风吹得左右摇摆的草木,看成是晋兵在练武了。

这就是成语“草木皆兵”的来由。

后来,因为苻坚的过于轻敌,致使晋军把秦军杀得丢盔弃甲,尸横遍地,苻坚中箭而逃,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淝水之战以秦军失败而告终。

同时,淝水之战也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这场战役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无论何时,做人做事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正如一句话说的那样:“这个世界上没有像模子一样刻出的坏人,平时大家都是好人,至少都是普通人。

但正因为一到关键时刻就会变成坏人,所以才可怕,所以才不能掉以轻心。

” 随机文章探寻唐代黑石号沉船宝藏,6万件古董价值4000万美金揭秘李淳风袁天罡预言2020,《推背图》最近预言2040年(纯谣言)揭秘刑天为什么是战神,力战轩辕黄帝/头被砍了都能二次爆发武神赵子龙显圣事件三国机密里曹丕喜欢伏寿皇后是真的么?

加入收藏
               

克里米亚战役双方伤亡如何 克里米亚为什么会是重要通道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