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尔特人的历史是什么样的 凯尔特人分布在什么地方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26 点击数:
简介:民族历史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凯尔特人的活动范围曾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再渐次缩减的变动过程。

法国东部塞纳河、罗亚尔河上游、德国西南部莱茵河、多瑙河上游地区是凯尔

【菜科解读】

民族历史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凯尔特人的活动范围曾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再渐次缩减的变动过程。

法国东部塞纳河、罗亚尔河上游、德国西南部莱茵河、多瑙河上游地区是凯尔特人的发源地。

约公元前十世纪初,他们首次在这些地区出现。

随后的几世纪中,凯尔特人以武装的部落联盟为单位,向周围地区扩散、迁徙,进行军事移民。

他们是欧洲最早学会制造和使用铁器和金制装饰品的民族,他们凭借铁制武器战胜了尚处于青铜时代的部落,公元前七世纪已在法国东部、中部各地定居。

从公元前5世纪起,他们开始向全欧洲渗透和扩张。

大约从公元前500年开始,凯尔特人从欧洲大陆进犯并占领了不列颠诸岛,一部分凯尔特人在今天的爱尔兰和苏格兰定居下来,其余的一部分占领了今天的英格兰的南部和东部。

凯尔特人讲凯尔特语。

今天居住在苏格兰北部和西部山地的盖尔人(Gales)仍使用这种语言。

在英语形成之前凯尔特语是在不列颠岛上所能发现的唯一具有史料依据的最早的语言。

差不多在与进犯不列颠岛的同时,一部分凯尔特人越过莱茵河进入法国东北部,在塞纳河以北,阿登山区以西和以南的地区定居。

公元前500年以后,法国已成为凯特人主要的居住地区。

古罗马人把居住在今天法国、比利时、瑞士、荷兰、德国南部和意大利北部的凯尔特人统称为高卢人,把高卢人居住的地区称为高卢,面积约60余万平方公里。

之后他们曾经一度广泛分布在欧洲大陆上,先后征服了今天的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地区。

公元前387年和279年,凯尔特人分别入侵和洗劫了罗马和希腊,一些部落甚至曾深入到今天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地区。

鼎盛时期的凯尔特人占据着从葡萄牙到黑海之间的大片土地,几乎可与后来的罗马帝国媲美。

然而,他们最终没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

随着罗马文明的兴起,凯尔特文化开始走下坡路。

面对通过严格的纪律和先进的战术组织起来的罗马军队,身材高大、作战勇敢的凯尔特人渐渐处于下风。

直到罗马帝国崛起的时候他们还是一股不可低估的军事力量。

在公元前385年,凯尔特人洗劫了罗马城,这段惨痛历史一直被罗马人铭记,公元前59~49年尤利乌斯·恺撒大败高卢的凯尔特人才得以一雪前耻。

凯尔特文化的中心高卢在此后成为罗马帝国的行省,据称恺撒对高卢的征服,致使100万凯尔特人被斩杀,100万沦为奴隶。

英国历史上的真正的“罗马人的征服”(Roman Conquest)是在公元43年开始的。

当时罗马克劳迪乌斯(Claudius)率领四万大军,用了三年时间终于征服了不列颠岛的中部和中南部。

随后,整个的英格兰被罗马牢牢控制了。

随着罗马军队的四处征战,凯尔特文化在欧洲大陆逐渐消失,一点点并入罗马文化之中,只有在罗马人永远没能到达的爱尔兰,和罗马人永远没能真正占领的苏格兰,他们延续着自己的王国。

罗马人占领不列颠长达四百年,直到公元407年,因罗马帝国内外交困,才不得不放弃在不列颠的军事存在。

英格兰岛上的古老居民凯尔特人,又重新建立自己的秩序。

大约在公元449年,居住在西北欧的三个日耳曼部族侵犯不列颠。

他们遭到凯尔特人的顽强抵抗,征服过程拖延了一个半世纪之久。

这过程中的一位部落将军的英勇事迹,再结合了凯尔特传说中的三个英雄人物,在欧洲传讲,终于在后世成就了那位著名的亚瑟王的传说。

到了公元六世纪末,不列颠诸岛上原先的居民凯尔特人几乎灭绝,幸存者或逃入山林,或沦为奴隶。

这就是英国历史上发生的“日耳曼人征服”,亦称“条顿人征服”。

古凯尔特人没有首都,他们是以部族的形式长期存在的,他们在欧洲的扩张可以理解为“举族迁徙”。

进入中世纪之后,一些凯尔特人部落逐渐融合在一起,组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国家。

其中,爱尔兰的凯尔特人(即爱尔兰人)从维京人手中夺取了都柏林,并把它作为自己的首都,而爱丁堡则被苏格兰的凯尔特人(即苏格兰人)选为自己的首都。

中世纪早期,爱尔兰岛的凯尔特人仍然保持着小股群居的习俗,直到公元800年前后,岛上的伦斯特,芒斯特,康诺特和阿尔斯特这四个省才联合在一起。

公元795年,维京人入侵爱尔兰岛,并从公元九世纪中叶开始在岛上建立永久定居点,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定居点就是都柏林。

公元1000年前后,布莱恩.博为所有爱尔兰人的第一个国王,并率领爱尔兰军队于公元1014年在克朗塔夫击败都柏林的丹麦人。

当初住在苏格兰的大多是皮克特人。

公元6世纪,来自爱尔兰的一个名叫“苏格兰”(Scotti)的凯尔特人部落侵入苏格兰地区的南部(如今的阿盖尔地区),在那儿永久定居下来,并用自己部落的名字来为这块新夺取的土地命名。

他们向南扩张,并吸收了土著的皮克特人(在此之前,皮克特人一直是南方罗马人的心腹大患)。

苏格兰王国基本成型于公元十一世纪,不过,位于南方的英格兰王国很快就表现出对这块土地的浓厚兴趣。

苏格兰人则以和法国人订立“古老联盟”作为对英格兰野心的回应。

这个“古老联盟”也成了苏格兰人此后数个世纪外交的基础。

公元1296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有“长腿”和“苏格兰人铁锤”等别号)吞并了苏格兰。

威廉·华莱士(请参考《勇敢的心》)领导苏格兰人奋起反抗,于公元1297年进行的斯特灵战役获胜后几乎为苏格兰赢得了独立。

第二年在法尔科克战败之后,威廉·华莱士率领部下和英格兰人展开了游击战,直到公元1305年被同伴出卖并被爱德华一世处死。

随后,罗伯特·布鲁斯在暗杀了自己的主要对手后,宣布自己为苏格兰国王。

他在公元1314年的班诺克本战役中,把英格兰军队从苏格兰国土上全部驱逐出去。

公元1328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被迫承认了苏格兰的独立地位。

威尔士人也应该算是古代凯尔特人的后代,但是,当时的威尔士地区一直处于诸侯割据的分裂状态,从来没有一个诸侯拥有足够的实力来统一这一地区。

公元13世纪,英格兰国王甚至采取了和威尔士众多二流诸侯国结盟的方法来阻止该地区成为一个强大的统一体。

威尔士虽然常常处于英格兰人的势力范围之内,但一直是凯尔特人的堡垒。

然而在1282年卢埃林王子阵亡之后,爱德华一世发动了一场战役并取得胜利,把威尔士置于英格兰的统治之下。

威尔士人的民族情绪继续高涨,15世纪初由欧文·格林德领导的起义便说明了这一点。

1536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把英格兰与威尔士在行政、政治和法律上统为一体(英国王储被称为“威尔士亲王”的原因)。

种群分布 在欧洲,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他们曾经大规模迁移,曾经无处不在。

他们和古希腊人做生意,和古罗马人争战不休;他们成群结队的翻过阿尔卑斯山,把铁器的使用带往欧洲各地。

在公元前一世纪,古希腊地理学家斯特雷波曾经这样描述凯尔特人:“他们整个民族,都疯狂地爱好战争。

能非常英勇而且迅速的投入战斗,并且无论什么借口你招惹了他们,你都将面对危险,即使是在他们没有任器的情况下,但他们也会拥有力量和勇气。

”现今对凯尔特文化的了解,来自于当时的作家和地理学家:外加上位于巴伐利亚,波西米亚和北奥地利的部分凯尔特人的埋葬仪式的遗迹。

凯尔特人也曾形成了一个比较松散的帝国,其版图包括欧洲中部,并且不是固定的,因为他们经常的迁徙。

现今的学家通过对著作和遗迹的探索,发现西到不列颠群岛和西班牙南部,东至特兰西瓦尼亚和黑海都有凯尔特文明留下的印迹。

语言 凯尔特语又叫凯尔特语族,是印欧语系下的一族语言。

古时候,曾经在西欧十分流行,但是,现在讲这种语言的人只在不列颠岛上的一些地区和法国的布列塔尼半岛上。

主要存在四个族群,至于如何分组学界一直争执不休,前两个族群的语言已经灭绝。

高卢语:及分支南阿尔卑高卢语,加拉提亚语等,古时候遍布从法国到土耳其,从荷兰到意大利北部的广大地区。

凯尔特伊比利亚语:曾在阿拉贡和西班牙的其他地区使用。

盖尔亚支:包括爱尔兰语、苏格兰盖尔语等。

布立亚吞支:包括威尔士语、布列塔尼语等。

一般这四族划归进两个阵营之下,但是有影响的分法有两种。

第一种将高卢语和布立吞语放在一起,称作“P凯尔特语”,凯尔特伊比利亚语和盖尔语放在一起,称作“Q凯尔特语”。

P、Q语言之间的不同从“儿子”这个词就能看出来:P语言中为“map”,Q语言中为“mac”(发硬音K)。

另一种分法将盖尔语和布立吞语放在一起组成“海岛凯尔特语”,剩下的归为“大陆凯尔特语”。

(这种分类认为Q和P音之间的变化是各个语言单独发生的)。

此种分法的支持者也指出海岛凯尔特语内有普遍的变化,包括介词曲折变化和VSO的语序等。

不过并没有人认为大陆凯尔特语支是从一个“原始大陆凯尔特语”衍生出来,这样分只是为了方便将非海岛凯尔特语的语言统统扫进其它一组而已。

随机文章书评——《犯罪的伦敦:犯罪之都的观光客指南》,作者:克里斯和尼娜·霍林顿秦始皇的妃子是谁?希腊阿提密斯神殿,被烧7次终被罗马大帝摧毁小行星是什么样子的,奇形怪状任意一颗可致毁灭性灾难宇宙白洞和黑洞有什么区别,黑洞吸入白洞吐出/白洞未被证明

人临死前是会非常平静还是非常恐惧?心理学家的回答很一致

Memory updated在人类的漫长历史中,关于死亡的探讨一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人们对于死亡的态度和感受也是千差万别,有的人在临死前非常平静,有的则充满恐惧。

那么,究竟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人在临终时的内心状态呢?心理学家们对此给出了一致的回答。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死亡焦虑”。

死亡焦虑是指个体对于死亡的恐惧和不安感,这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

有研究表明,对死亡的焦虑程度与个体的人生观、宗教信仰、生活经历等因素密切相关。

比如,在某些宗教中,对死亡有着特定的解释和认知,这可能会减轻个体对死亡的恐惧感;而一些生活经历中的创伤和挫折则可能加剧死亡焦虑。

其次,个体的性格特征也会对临终时的内心状态产生影响。

有些人天生性格内向、沉稳,对于未知的死亡可能更能保持平静;而一些性格急躁、焦虑的人则可能在面对死亡时感到更加恐惧和不安。

除此之外,个体的生活态度和经历也是影响临终心理状态的重要因素。

那些对生活充满感恩、有着积极向上态度的人,在面临死亡时可能更能够接受和平静面对;而那些经历过极端困难和痛苦的人,则可能在临终时承受着更大的精神压力和恐惧。

另外,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也会对个体在临终时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

在一些文化中,死亡被视为自然的过程,人们对此有着更加淡定的态度;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对死亡有着特定的仪式和观念,这也会影响个体对死亡的感受和认知。

总的来说,个体在临终时的内心状态既受到内在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而心理学家们的一致看法是,人们在面对死亡时,往往会表现出多样化的心理状态,有的平静,有的恐惧,这取决于个体的生活经历、性格特征、宗教信仰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在临终时的内心感受,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怀和尊重。

天蛾人银桥事件,天鹅人的目击者们都离奇死亡

天蛾人长着一双通红的双眼,像两个手电筒一样刺眼,身形看起来像个长着翅膀的人,甚至有点像蝙蝠,但却是蝙蝠的好几倍大。

曾经有名的银桥断裂事件,有人就说是天蛾人干的,但也有幸存者表示是天蛾人保护了她。

一、天蛾人外貌特征天蛾人和雪人一样是一种不明的奇异生物,可以隐形,此时只有同伴相互可见,雌体较雄体强壮,每一具雌体都是雄体的启蒙者。

大多数看到天蛾人的人都将其描述成有翅膀的人形生物,有翼,有一对可怕的折射红色光芒的眼睛。

它好像没有头,眼睛长在胸这里。

天蛾人在1926年被一个年轻的男孩首次发现。

与此同时,三个男人在墓地周围挖墓的时候也看到一个棕色的人形的、有翅膀的生物从旁边的树那里飞过。

每个事件之间的报道都没有什么联系。

虽然有不少人看到过天蛾人,但是和大脚怪一样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它真实存在。

于1966年至1967年间,总共有最少一百人亲眼目击天蛾人这不明的奇异生物,据目击者的报告,天蛾人大约有5至7英尺高,它非常宽大,有一对类似人的脚,一双巨大明亮的眼睛于头额上,头连接着肩部巨大像蝙蝠的翅膀,毛皮是灰暗的灰色或褐色,还有的是天蛾人飞行时会发出嗡嗡嗡的叫声。

加入收藏
               

凯尔特人的历史是什么样的 凯尔特人分布在什么地方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