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当官真的是个高危职业,解析明朝监督体系

对贪污官员,毫不手软,除恶务尽,宁可错杀一千,也绝不放过一个,所以一
【菜科解读】
对贪污官员,毫不手软,除恶务尽,宁可错杀一千,也绝不放过一个,所以一件贪污大案到后来竟演化出无数冤狱。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和“案”,被牵扯到这些案件中的人,毫不留情地都被杀了。
但朱元璋也知道,一味地杀戮并不能解决问题,也很注意对官员的思想教育。
在地方官员上任之前,他都要找他们进行诫勉谈话,讲如何抵御贪污受贿的诱惑。
他说,老老实实守住自己薪俸过日子,就好像守住井底之泉。
井虽不满,却可以每天汲水,泉水不会干。
贪污腐败,一旦事发,不仅受牢狱之刑,服劳役之苦,甚至,贪污受贿得来的钱财也非属已有。
他告诫官员们:“朕行先教后诛,不是不教而诛。
尔等若是不听话,硬是要贪,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 此外,朱元璋鉴于法律的“宽纵废弛”,就在正式建国的前一年,命以唐律为蓝本,制订《明律》。
以后又根据新的情况和实践经验多次进行修改,洪武三十年(1397)重新颁布的《大明律》,对反贪腐的条令规定的既简明,又严厉。
除了《大明律》外,还有他在洪武十八年至二十年间亲自主持编订《大诰》。
《大诰》是一部律外法典,共四编。
《大诰》在洪武年间共印行数千万册,每户一本,“家传人诵,得以惩戒而遵守之。
”洪武二十五年,又编《醒贪简要录》,颁布全国以警诫官员。
《大诰》一名,原出于《尚书》,记叙了周公东征殷商遗民对臣民的训诫。
朱皇帝以此为法典名称,当是取其惩治奸顽、予以训诫之意。
在朱元璋亲自为《大诰》起草的序言中,言明其法典宗旨是为挽救颓废的时势,将害民之事理昭示于天下,并以法律约束诸司,防止官员贪赃酷虐于民。
正是为此,《大诰》赋予百姓们捉拿污吏的权力。
此外,朱元璋在午门外特设“鸣冤鼓”,民间百姓若有冤情在地方讨不回公道,可上京击鼓直接告御状。
为了掌握官员贪腐的证据,朱元璋还加强了监察机构的建设。
洪武六年(1373),朱元璋创立“六科给事中”机构,对应监察“”官员。
给事中品级仅七品,但是权力很大,六部上行下达的文件均要经过给事中,并且由给事中负责提出驳正意见,皇帝交派事务由给事中负责督办,一旦迁延即奏报皇帝。
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进一步改革中央监察机构,设立“都察院”取代御史台,都察院最高官员都御史与六部平行,合称“七卿”。
都御史直接向皇帝负责,考察弹劾百官。
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任命110名监察御史,分管十三道。
御史不定期代皇帝巡查地方,“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都察院和六科之外,朱元璋又建立了,在各地均有眼线,监督官员及百姓做到了无孔不入。
这些监察机构相互之间并不统属,还有互相监督的功能,以防滥用权力,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体系。
随机文章嫦娥拍到美国登月舱遗址,网传美国登月骗局谣言被打脸(键盘大神失败)有些陨石为什么值钱,天外陨石有什么价值(最贵陨石30000元一克)银河系有多少太阳,科学预测有数亿星系类似太阳系/恒星的15%宇宙空间是怎样形成的,奇点大爆炸喷发出大量能量形成物质宇宙海王星是什么颜色,海王星为什么是蓝色的(吸收太阳光反射蓝色)
鄫国,是如何建立的?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鄫子向求救。
以霸主的身份与鲁、宋、陈、卫、郑、许、邢、曹等八国国君会商,策划救鄫。
齐国征召各盟国大批役人,赶至鄫国修城池。
役人举行暴动,筑城计划中止。
鲁僖公二十年(前640年)六月,欲称霸主,邀滕、曹、邾、鄫等国会盟,宋襄公令邾文公将鄫子绑架,押到次睢之社(今临沂城东北),以祭次睢之神的名义,杀死鄫国国君。
鲁宣公十八年(前591年)秋七月,鄫国遭到邾国侵犯,鄫败,鄫子被邾国杀害。
太子即位,便请求鲁国庇护,鲁国派军队在向邑(今向城)、蔇(今车辋)、次室(今兰陵)等地驻扎,鄫国成了鲁国附庸。
鲁襄公四年(前569年)春,莒、邾结盟,反对鄫国属鲁。
为求得霸主晋国的支持,鲁襄公和鲁国大夫孟献子专程去晋国,请求晋悼公同意鄫国归属鲁国,并向晋国解释:“鄫国不向晋国交纳贡赋,鲁国地域褊窄狭小,交纳贡赋少,无法满足晋国的要求,鲁国因此希望得到鄫国的贡赋支持晋国。
”晋悼公同意了鲁国的请求。
同年十月,、邾国从东西两面出兵进攻鄫国。
为救援鄫国,鲁国派大夫臧孙纥率鲁国军队攻入邾国,但狐骀(今滕州市木石)一战,鲁败。
鲁襄公五年(前568年)夏季,鄫太子巫和鲁国大夫叔孙豹一同出使晋国,经晋悼公正式批准,达成鄫国归属鲁国的秘密协议。
九月,东方各诸侯国在戚地(今河南濮阳)会盟时,鲁国仍叫鄫国大夫以独立身份参会,但须听命于鲁国。
这年冬天,去世,未到国都曲阜或封地费邑安葬,而葬于属于鄫国土地的“西丘”。
鲁襄公六年(前567年)前秋天,莒国军队进入鄫国,因鄫国疏于防备,莒国军队占领鄫国城,杀死鄫子,鄫国灭亡。
鲁襄公七年(前566年)春,郯子、小邾国君穆公,相继朝拜鲁襄公,寻求支持。
《左传》中记载的莒灭鄫后的6年间,边界武装冲突4次,鄫国城池被反复争夺。
但莒国不,联合邾国,经常向鲁国挑衅。
晋国新立国君加以干涉,在溴梁(今河南济源西)盟会上责令莒、邾两国将占领的鄫国土地交给鲁国。
鲁襄公九年(前554年),又在督扬(今长清区东北祝阿故城)盟会上拘捕了邾悼公,强行划定鲁邾两国边界,将邾国的一部分土地划归鲁国,并迫使鲁莒两国休战,通过谈判方式解决两国争端。
鲁襄公十年(前553年),鲁国大夫孟庄子和莒国使者在向地(今向城镇)会盟,莒国正式承认鲁国对鄫国土地的兼并。
鲁国在今兰陵设立“次室”(“公室”为鲁都曲阜)为行政管理机构。
随机文章神奇的口红效应是什么意思,口红大卖就是经济大萧条时期黑洞为什么会吸东西,黑洞为什么会吸收光/引力及第二宇宙速度太大地表喀斯特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大自然风化而成)自然界的雷电能够收集吗,技术受限无法实现/特斯拉也无法做到电磁轨道炮威力有多大,可摧毁卫星或导弹/能轻易穿透坦克装甲
秘鲁马丘比丘遗址未解之谜,在还海拔3000米上的山头上建造的城市
而秘鲁马丘比丘遗址就是这样一座因为殖民战争而死亡的城市,于是坐落于偏僻上山林中的马丘比丘直到1911年被美国探险家发现,这座古老的城市在又一次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秘鲁马丘比丘遗址的由来所以后来秘鲁马丘比丘遗址,也被当人称之为印加人最后的避难所。
这个于是隔绝的城市,随着这马丘比丘的最后一批居民的死去,就连这座城市的名字都没有人知道,因为印加帝国并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也没有什么书面资料。
只因为附近的山峰叫做马丘比丘,所以才被称之为秘鲁马丘比丘遗址。
秘鲁马丘比丘未解之谜因为这座古城处在一个绝壁之上,古城中不仅有着居民居住的房屋,还有寺庙农田,这些全部都是用巨石垒起来的。
这也带来了一系列疑问,因为这些石油建筑并不是就地取材,而是来自于600米下的一个山谷之中。
而且每一个石块都经过打磨和切割,接缝处严丝合缝牢固无比,而且还没有粘合剂。
这些疑问成为了秘鲁马丘比丘遗址的未解之谜,许多考古学家纷纷在此碰壁,至今也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