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潜艇强,为什么海军还是打不过英国?英国到底有多强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02 点击数:
简介:德国是后起强国,但德国的海岸线却是个悲剧。

以日德兰半岛德国与丹麦的边界为界,东海岸是波罗的海,属于战略价值不大的内海。

只有西海岸能让德国勉强能嗅到来自大西洋的气

【菜科解读】

德国是后起强国,但德国的海岸线却是个悲剧。

以日德兰半岛德国与丹麦的边界为界,东海岸是波罗的海,属于战略价值不大的内海。

只有西海岸能让德国勉强能嗅到来自大西洋的气息。

但是,德国西海岸也是半个内海,西海岸和大西洋之间隔着一个面积巨大的北海。

更要命的是,北海的控制权并不在德国人手上,而是被英国控制。

德国的西海岸并不长,往北是丹麦,再往北是挪威;往西是荷兰,再往西是英国。

而德国要从西海岸进入大西洋,要么走北海,要么走英吉利海峡。

可走哪条海路,都置于英国的严密监视之下。

这种灾难性的战略劣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让德国吃够了苦头。

英国是个地理呈开放性的岛国,又是全球殖民大国。

所以,德国封锁不了英国,而英国可以轻而易举的封锁德国。

英国和德国开火后,英国在第一时间派大量驱逐舰游弋在北海。

北海通往大西洋的出海口,以及英吉利海峡,到处都是英国舰队,目的就是拦截。

拦谁呢?所有从海外开向德国港口的船只,不管军用还是民用,全部拦截,一条不放过。

很多去德国的船只是非交战国的,也就是中立国的。

这些国家指责英国,你们和德国打仗,凭什么断我们的财路?英国强硬的说:你们在物资上帮助德国,就是与英国为敌!要与德国做生意,必须先把船只驶到英国,接受英国的检查。

有些国家不乐意了,英国也不想得罪太多人,说你们不是要卖给德国民用产品吗?OK,英国全买了…… 这下,这些中立国无话可说。

德国跳脚大骂英国无耻阴险至极,我们德国和英国作战,关老人孩子什么事?凭什么断他们的口粮!英国还是那句话:只要支持德国作战,孩子也是英国的敌人,必须饿死他们!英国的战略非常简单:把德国人饿到必须投降英国才能活下去的地步。

德国被逼急了,也有办法。

英国是个岛国,人多地少,所需要的生活物资,有60%以上需要进口。

德国派出军舰,打扮成商船的模样,进入英国附近海域,袭击中立国运向英国的船只,也让英国人尝尝饥饿的滋味。

可是,英国的海军太强大了,这些伪装商船刚出海就被英国军舰拦截下来。

德国有个叫霍尔岑多夫的海军上将出了个主意:海上咱们斗不过英国,那就在海下。

海下怎么玩?就是派出大量潜水艇游到英国沿海,吓死那些把物资运到英国的中立国船只。

英国海军再强,对潜水艇也是没多少办法的。

果然,面对德国宣称的无限制潜艇战,英国害怕了。

德国潜水艇神出鬼没,中立国船只都不来英国了,英国物资开始短缺。

英军要求海军部赶紧想办法对付讨厌的德国潜水艇。

说来还是德国有些“心软”。

德国要求潜水艇只攻击武装商船,对于非武装船只,则在非武装船只上的人跳进救生艇之前,不进行攻击。

英国海军部就利用这一点,把军用船只伪装成非武装船只,然后诱骗德国潜水艇出水,一举击之。

表面上看,德国吃过几次亏后,就不再放过中立国的船只,所有船只都进行攻击。

但英国人还是非常开心的说,我们的计划胜利了。

为什么这么自信?因为英国把中立国给拖下了水。

这个中立国就是美国。

由于德国宣布在北海实行无限制潜艇战,谁进来就炸谁。

1916年的3月,一艘包括3名美国死者在内的法国船只被炸沉。

美国总统威尔逊大骂德国无耻,威胁要和德国断绝关系。

一个英国已经让德国疲于应付,更强大的美国站在英国一边,更是吃不消。

何况美国一直在拉偏架。

同样是封锁,英国对德国的封锁是真正无限制的,美国装看不见。

而德国对英国的反封锁,在美国介入之后,实际上有限制的,美国却扯起大喇叭警告德国。

德国自知得罪不起美国,向美国保证:以后绝不针对有任何美国人在的船只。

但这样的检查无疑太费周章,德国干脆终止已损失200艘潜水艇的无限制潜艇战,实际上默认英国对德国的封锁。

随机文章克娄巴特拉塞勒涅二世简介秦始皇的陵墓里有活人埋在里面陪葬吗?最强俄罗斯亚森级核潜艇,欧美核潜艇会在15秒内被击沉2018.1.30美国ufo事件,环状不明飞行物倾斜悬浮于半空谷歌创始人佩奇布林,曾计划将230亿美元资产捐给马斯克

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真相是一个汉堡一个亿吗?

1939年9月1日,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席卷全球,世界大部分国家和人口卷入其中,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作为战争的发起国,德国遭到了协约国严厉的惩罚。

德国不仅在战争中被打的一片狼藉,而且战后被造成了国家的长期分裂,可以说德国人为发动二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但对于挑起二战,德国人并不后悔,如果历史能够重来,德国人依然会那么选。

很多人不禁要问,德国人为何要如此执拗的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就要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起。

和二战一样,德国同样是一战的主要发起者。

不过一战和二战不同,一战主要是德国为首的新兴工业强国和老牌殖民强国争夺霸权和势力范围的战争。

当然,不管是什么原因,德国人都和世界大战脱不了干系,德国人是世界大战的首犯。

所以在战后,作为罪魁祸首的德国遭到了协约国的严厉惩罚。

英法为了削弱和惩罚德国,对德国进行了无情的掠夺和压榨,这是德国人发动二战的直接原因。

一战后,为了弥补战争的创伤,协约国要求德国承担巨额的赔偿,特别是直接受害的英法。

根据协约国赔偿委员会决定,德国需要承担2260亿的巨额赔偿,这笔钱即使拿到现在也无异于是一个天文数字。

作为战败国,德国只能在投降书上签字。

而当时的德国内外交困,处境非常艰难。

一战中,德国经济和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国内一片狼藉,工业生产几乎停滞,国家处于崩溃的边缘。

而英法为了让德国还债,把德国的船舶、机械设备、贵金属等值钱的都拿去抵债了,这让原本非常糟糕的德国经济。

可以说,德国人根本没有能力偿还如此庞大的战争赔款。

不过虽然德国的处境很差,但赔款还是要继续赔的,德国人没办法所以只能多印钞票,通过发行巨额的货币来还债。

由于在战争中德国几乎花光了黄金储备,所以德国的马克根本没有什么含金量,就和废纸差不多。

德国滥发货币很快就对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德国国内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一个汉堡竟然要1个亿,买一瓶饮料要3个多亿,当时德国的经济可以想象有多么的糟糕。

老百姓生活在如此一个环境中,其生活压力和心理阴影面积可想而已。

德国人因此恨透了英法,也恨透了英法强加在德国身上的不平等条款和巨额赔款。

就这样,复仇的种子在德国人心中疯狂生长。

当然,英法并不管德国人的死活,特别是法国人,恨不得最大限度的压榨德国。

为了让德国人还钱,1923年法国联合比利时等国家出兵德国,占领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引发了德国人的愤怒和消极抵抗,当然也引发了美英的担心。

在英美的压力下,法国人不得不从鲁尔撤兵。

让美英意识到了德国人的困难,所以对德国的赔款进行延期,同时向德国提供贷款和投资,以帮助德国恢复经济,让德国人继续赔款。

在美英的帮助下,德国的经济逐渐好转,重新崛起为欧洲第一经济和工业大国。

但德国的崛起并不代表德国人的日子好过了,因为战争赔款仍然要继续偿还,德国国内仍然动荡不安,失业和通胀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德国人辛苦挣的钱作为赔款都给了英法。

实际上,德国国民不仅痛恨英法,也对魏玛政权的软弱和无能强烈不满。

1929年,一场规模空前的全球经济危机席卷世界各地,德国人也未能幸免。

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德国经济出现严重衰退,失业率居高不下,国家动荡不安,罢工、暴动越来越严重,德国国内甚至出现了严重的革命倾向。

在战争动乱环境下,鼓吹改善民众生活、恢复德国大国地位的纳粹党趁机上台。

希特勒是位非常有才华的实干家,不仅善于忽悠,而且很有治国才能。

他鼓吹宣传说通货膨胀是犹太人造成的,德国人相信了,他们认为希特勒能帮助他们摆脱犹太人的剥削和资本控制,解决严重的通货膨胀。

他承诺让德国重新崛起,让百姓生活得到改善,结果老百开上了小汽车了,人们更加支持和信任希特勒及他领导的纳粹党。

就这样,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把德国从崩溃暴动的边缘拉了回来,让德国人日益崛起,德国人似乎找回了一战前的荣光,所以他们疯狂的支持希特勒。

希特勒因此成为了德国人心中的英雄。

希特勒在这种环境下自然越干越有劲,越干越疯狂。

而德国民众也变得兴奋和冲动起来,他们强烈支持希特勒,在解决温饱和经济问题后,他们又希望希特勒能解除凡尔赛合约套在德国人身上的枷锁,希望希特勒能带领德国人走向复兴,希望他能给德国国民找回尊严。

希特勒也把德国崛起当成了头等要务,他上台后,疯狂的扩军备战,并和英法谈判,废除了军备限制等条约,并以经济危机为由拒绝继续偿还赔款。

虽然英法不愿意,但面对德国强大的军力和强烈的复仇心理,他们害怕再次和德国发生战争,所以不愿意和德国越搞越僵,因为一战的教训太惨痛了。

最终,英法选择了向德国做出让步,大力推行,让德国一步步做大。

但英法的退让并没有让德国人的胃口得到满足。

当和捷克斯洛伐克后,德国人开始露出了獠牙,再次显露出凶猛的一面。

希特勒的野心和德国人的复仇心理交织在一起,让德国人走上了对外扩张的不归路,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并向英法发出挑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此爆发。

毫无疑问,希特勒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他的成功有他个人的因素,但更多的是时代的因素,德国发动战争、向英法复仇是德国人共同的意愿。

德国人被压榨怕了,苦日子过久了,所以他们更希望摆脱套在他们身上的枷锁,更希望过上好日子,他们甚至不愿意去管谁领导他们,通过何种方式去实现,只要过得好就行。

就像希特勒所说:“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

所以希特勒一上台,就注定了德国会走上战争的道路,这是当时社会形势的使然。

一个面包一个亿,换了你也会和英法拼命。

随机文章武则天4男宠下场曝!其中一位竟然「不太行」让女帝暴怒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葡萄牙马德拉丰沙尔机场,跑道建在70米高立柱上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盘点,最近160万公里每4年造访地球一次30秒电梯法则的应用,交流时用3句话完整的描述自己观点

德国攻占奥地利的时候 为什么当地人十分的高兴呢

说起二战,想必熟悉近代史的人都不陌生吧。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役,很多国家本想置身事外,但都无奈被卷入其中。

战争是残酷的,哪里有战火,哪里就有死亡。

想必每个国家的人民都不喜欢战争吧,更不希望看到侵略者。

德国是二战的发起国之一,妄想着霸占欧洲各国。

在很多国家的人民看来,德军和就跟魔鬼一样可怕。

然而有一个国家的人民是个例外。

当德国入侵奥地利的时候,奥地利人拿着鲜花欢迎他们。

这是什么原因呢?首先一点,德国军事力量强大,他们入侵欧洲前,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很多小国家不想跟德国对战,于是跟德国走到了一起。

德国虽然没有合并奥地利,但这件事一直在商量。

所以对于奥地利人来说,但跟德国合并是早晚的事情。

第二点原因,跟奥地利的经济有关。

希特勒上台以前,德国的经济状况不怎么样。

希特勒上台以后,阔斧,让德国越来越好。

奥地利的经济问题严重,奥地利人希望能够跟德国合并,在希特勒的领导下,能过上好生活。

第三个原因,跟奥地利的军事力量有关。

对欧洲国家来说,德国是很可怕的存在,是战神一样的国家。

奥地利的军事力量没办法跟德国比,如果跟德国对战的话,可以说一点胜利的把握都没有。

为了不给自己的国家造成损失,为了能让自己的居民,奥地利选择主动迎接德国。

对于德国来说,掌管奥地利也是一桩好事。

奥地利在欧洲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能够成为德国在二战战场上的保垒。

德国合并奥地利以后,集结了上万的奥地利士兵。

人数虽然不是特别多,但也给德国增加了军事力量。

到二战结束以后,德国和奥地利都没有真正的合并。

奥地利虽然是德国的附属国,但被判定为受害国。

奥地利在面对德国入侵的时候,没有打仗就妥协了,虽然是为了百姓们的生活,但确实也是一个毫无血性的选择。

德国入侵苏联的时候,苏联做出了个奥地利截然不同的选择。

他们的实力虽然也不如德国,但选择了浴血奋战,毫不妥协。

到了后期,苏联的实力越来越强劲,打败了德国。

苏联这样子的铁血民族,更值得我们敬佩。

如果你是二战时期奥地利的领导人,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随机文章汉景帝和七国之乱刘濞的关系美丽的北极光之谜,解读北极光是怎么形成的250定律是什么意思,每名顾客身后有250亲友可成用户揭秘最有福气的10处胎记图片,屁股上长胎记竟然是大富大贵的象征物理时间和时刻的区别,时刻指的是特定的时间/点与线的区别

加入收藏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潜艇强,为什么海军还是打不过英国?英国到底有多强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