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时代和古典时代有什么分别 两者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02 点击数:
简介:文化史上通常把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城邦形成时期称为古风时代或古朴时代;把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希腊盛期的历史称为古典时代。

希腊文化的主要成就多产

【菜科解读】

文化史上通常把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城邦形成时期称为古风时代或古朴时代;把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希腊盛期的历史称为古典时代。

希腊文化的主要成就多产生于这两个时期,所以人们习惯上将古风和古典时期的文化称为文化,而将马其顿征服后形成的文化称为希腊化文化。

古希腊文化的许多形式和内容至今在欧美乃至世界清晰可见,而隐形的影响则更为深刻和广泛,显示出该文化的宝贵价值和恒久的生命力。

希腊文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希腊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对外开放的产物。

繁荣的奴隶制经济为文化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政体是文化昌盛的最重要政治保障;希腊人还吸收了西亚北非等地文明古国的优秀文化遗产。

古希腊文化的成就首先表现于文学。

而神话则是古希腊文学的土壤,此后的诗歌、戏剧均以神话传说为题材。

古希腊人同世界上大多数古代居民一样,信奉多神教,这同希腊城邦林立和政治的长期多元化密切相关。

在形形色色的宗教信仰中,最有影响的是以天神宙斯为首的奥林匹斯神祗系统。

其中较重要的神有:众神之首宙斯、天后赫拉、海神波赛东、太阳神阿波罗、猎神阿泰密斯、智慧神雅典娜、爱与美之神阿芙洛蒂、商旅之神海尔米斯等。

除奥林匹斯神系的诸神外,普罗米修斯、阿基里斯、俄狄普斯等神和英雄的名字也在古希腊人中广泛流传。

古的突出特点是“神人同形共性”。

神与人的差别仅在于神的不朽和具有超人的能力,而性格等则和凡人。

神也具有人所具有的各种美德和恶习。

神话只是“人话”的艺术加工和再现,神的社会也只是希腊人的社会的一种反映。

希腊人的宗教信仰不但把政治上分立的各邦在精神上维系在了一起,而且对古希腊人的日常生活、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文艺创作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希腊文学的另一成就是荷马史诗和希西阿德的诗歌创作。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内容均与有关。

前者颂扬了坚毅勇猛的尚武精神,后者则抒写了坦荡好奇的浪漫热情。

这两部史诗描述生动,比喻质朴,它是希腊的民间行吟歌手一代一代地加工提炼而逐渐形成了环绕中心事件的叙事诗。

大概到公元前8世纪前后由盲诗人荷马最后整理定型,约公元前6世纪形成文字定本。

比荷马稍晚的希西阿德的《田功农时》是一部教谕诗,共828行。

诗中描述人类生活的艰苦,谴责贵族的骄横,歌颂辛勤劳动的农民,是古希腊流传下来的第一首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平易简洁。

流传至今的《伊索寓言》,相传为与同时代的伊索所作,其中的故事多来自民间,一些故事对人很有发。

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戏剧特别是其中的悲剧。

悲剧起源于每年春季酒神节对酒神道尼苏斯的歌颂和祭祀。

悲剧题材虽多为神话传说,但实际表现的却是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现实问题。

至公元前5世纪,雅典涌现出三位享有世界声誉的悲剧作家,即埃斯库罗斯(约前525~前456年)、索福克利斯(约前496~前406年)和欧里庇底斯(约前485~前406年)。

埃斯库罗斯是古希腊悲剧的真正创始者,恩格斯称他为“悲剧之父”。

埃斯库罗斯共写过90部悲剧,但流传下来的只有7部,著名的有《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颂扬了主人公抗拒命运、不畏强权、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

他的另一出悲剧《波斯人》则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真实地描述了萨拉米海战中希腊人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索福克利斯写过130部悲剧,现存的也只有7部。

代表作《俄底普斯王》描写主人公俄底普斯不愿屈服于命运的安排,经历了各种朗折,但仍未摆脱杀父娶母的厄运,成了命运的牺牲品。

亚里士多德认为它是希腊悲剧的典范之作。

欧里庇底斯共有93部作品,其代表作《美狄亚》描写主人公深爱自己的丈夫,但丈夫却另寻新欢。

她的心由极爱转为极恨,不仅毒杀了丈夫的新恋,而且在痛苦中杀掉了自己的两个儿子,以示对前夫的惩罚,实现了悲剧的结局。

雅典最杰出的喜剧家阿里斯托芬(约前445~前385年)写过44部喜剧,现存11部,包括《鸟》、《云》、《和平》等。

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讽刺精神,是一幅雅典城邦政治和思想文化生活的风俗画。

恩格斯将其称为“喜剧之父”。

在悲剧和喜剧产生的同时,希腊出现了正式的历史著作。

希措人同中国人一样是古代少有的具有浓厚历史意识并形成真正史学的民族。

他们在史学上非常伟大的创造,为后来的欧洲史学奠鼋了基础。

最著名的史学家有(约前484~前425年)、修昔底德(约前460~前396年)和色诺芬(前430~前354年)。

希罗多德生于小亚的哈里卡纳苏城,曾游历埃及、腓尼基、巴比伦及黑海沿岸一些地区,搜集史料。

他的巨著《历史》,主要记载希腊与波斯的战争,止于前478年,也涉及战争期间和战前希腊的主要城邦及北非、西亚乃至印度的历史,内容驳杂,信息量大,而且文笔流畅,语言优美,叙事生动。

《历史》开创了欧洲史学的新纪元,希罗多德也被后人尊称为“史学之父”。

但他在材料的选择、利用上还很幼稚,诸如有的地方失实乃至谬误,而且迷信“神谶”。

修昔底德出身雅典贵族,曾任将军,因在中指挥不力而被放逐国外多年。

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了多卷本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该书是公元前5世纪后半叶希腊城邦争霸战争的纪实,止于公元前411年的事件,系古希腊史学的顶峰之作。

全书秉持客观态度,史料翔实,表现出历史学家的严谨精神。

继修昔底德之后,色诺芬著《希腊史》、《长征记》等书。

他曾师从,其《希腊史》共7卷,不但继修昔底德的著作写完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全过程,而且写了战后的邦际关系,最后写了斯巴达的衰落。

这是一部记载希腊城邦由盛转衰全过程的重要史籍。

古希腊人对哲学的发展也做出了巨大贡献,涌现出一大批举世闻名的哲学家,在他们的思想中蕴含了后来各种哲学的基本观点。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前496 前399年)是雅典主要的唯心主义哲学家。

他以研究社会伦理道德为主,认为哲学的目的在于教导人们过道德的生活。

苏格拉底承认人是万物的尺度,但又认为人只能认识自己而不能认识和研究世界万物及其规律,从而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

在其思想中包含了许多合理的内核,如辩证法、真理的相对性等。

他述而不作,其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弟子柏拉图的著作中。

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的最大代表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前427~前347年)。

他的哲学思想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核心为“理念论”,其他理论均以此为基础。

他认为,在物质世界之上还有一个超经验的理念世界,理念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物质是理念的派生;物质世界变动不居,只有理念才是永恒真实的客观存在。

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

在政治上,柏拉图是贵族寡头政治的拥护者,他在《理想国》中把人分为三等,第一等是治国的贤哲——哲学家,第二等是卫国的武士,第三等是农民等劳动者,其唯一职责就是为养活前两个等级服务。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是柏拉图的弟子,曾担任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的老师。

他在世界观方面是个二元论者,摇摆于唯物论和唯心论之间。

他曾批判柏拉图的理念论,承认物质的客观存在性。

同时,他又主张推动物质发展、决定物质形式的世界最终动力是神。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学者,他总结了以前一切学术的成果并向前推进,被后世推崇为古典学术界的巨人。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的唯物主义哲学首先产生于小亚城邦米利都和以弗所。

最早的唯物论学派即米利都学派。

它的创始者泰勒斯(约前7世纪末至前6世纪初)认为万物源于水又复归于水,否认了万物为神所创造。

在哲学史上,他被誉为“哲学之父”。

以弗所的哲学家赫拉克里特(约前525~475年)则提出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他认为世界是~团永恒的火,按规律燃烧,按规律熄灭。

他还指出:“一切皆流,一切皆变。

”列宁称其为“辩证法的奠基人”。

德谟克利特(约前460~前370年)对宇宙的本质作了进一步说明,提出了“原子论”,认为世界是由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物质粒子即原子构成的,这是欧洲最早的原子学说。

希腊人在艺术上也有伟大的创造,尤其是建筑和雕刻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希腊人的建筑艺术主要表现在他们的庙宇和公共建筑物上,这些建筑物多由大理石建成,极其典雅美观。

根据柱廊和雕刻艺术装饰的不同,古希腊的建筑可分为三种形式:形成于古风时代的多利亚式、爱奥尼亚式和形成于古典时代的科林斯式。

多利亚式形态厚重朴实,石柱无柱础,柱头亦无装饰,呈简单的圆盘形。

公元前447前438年建成的帕特农神庙是其典型代表。

爱奥尼亚式形态典雅秀逸,石柱有柱础,柱头有涡卷形装饰,比多利亚式优美。

雅典的伊利特昂神庙为其代表。

科林斯式是爱奥尼亚式的变体,柱基和柱头更具装饰性,显得华丽精巧。

雅典的奥林比昂神庙为其代表。

雕刻与建筑有密切关系,希腊的雕刻艺术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上有突出的成就。

雕刻作品以体态健美、形象逼真和比例匀称而得到普遍称赞。

最著名的雕刻家是雅典的菲狄亚斯(前490~前430年)、米隆(前492,~前452年)和坡里克利特(前462~416年)。

菲狄亚斯以雕刻神像而著称,艺术特点是秀雅自然,高贵完美,其代表作为“雅典娜像”和“宙斯像”。

米隆擅长刻画运动的人体,以“掷铁饼者”驰名于世,它生动地表现了运动员在掷出铁饼前一刹那间的姿势,极为自然准确。

坡里克利特则长于雕刻静态人体,其代表作“持矛者像”,形象坚实有力,是人体雕塑的样板。

古风和古典时期的科学往往与哲学密切联系在一起,以自然哲学的面貌出现,许多著名哲学家同时又是成就卓著的科学家。

米利都学派的泰勒斯曾预言过公元前585年的日蚀,并证明了几何学的几个命题。

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在数学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如证明勾股弦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发现无理数等。

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圆锥体、角锥体和球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亚里士多德则是古希腊最博学的人,他不仅是大思想家,而且对数学、物理、生物学、医学等都有极精深的研究,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和动物学的学科体系,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在古典时代还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医生、被誉为“医学之父”的希波格拉底(约前460"--"前377年)。

他的生命平衡的医学理论和处理内外科病症的经验具有很高的价值。

他为医生制定的职业道德规范被称为“希波格拉底誓词”,直到今天,欧美国家的医生在开业时仍诵读这一誓词。

1949年世界医协将其规定为国际医务道德准则。

随机文章看穿“纳粹只会带来毁灭”德军官密谋暗杀希特勒未果,还背上叛徒骂名…直到政府做了这件事网红区块链的应用领域有哪些,几乎能被运用到各行各业(未来可期)普通人为什么反感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贫富距离拉大)常见木桶定律在生活中的体现,人要成为明灯而不是短板须佐能乎vs外道魔像,宇智波斑的须佐恐被外道魔像碾压

一代英主处死母亲和老婆,最后死在儿子的手里

元昊在与宋辽停战后,缔结了合约,为的发展带来了宝贵的和平时期,此后的几年,西夏大力发展生产,并休养生息,元昊一心想让自己的子民摆脱贫困,他精兵简政,减少赋税,疏浚沟渠,从而使社会稳定,国力得到了增强。

然而西夏的皇权斗争实在是太激烈了,从元昊主政之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宫廷斗争此起彼伏,十分的惨烈,元昊的母亲卫的大首领卫慕山喜不仅实力雄厚,又是王亲,故与元昊展开了激烈的夺权斗争,卫慕山喜密谋杀害元昊的阴谋暴露,元昊下令将卫慕山喜及其族人全部杀死,包括自己的生母和老婆卫慕氏。

元昊的叔父反对元昊称帝,并主动向宋称臣,元昊听说后大怒,元昊将其父子用乱箭射死。

为了集中王权,削弱权族,,元昊诛杀了多名重臣,连至亲也不放过,这为称帝立国扫清了障碍,但也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在建国后,与宋的交战中,元昊曾经中了宋人的离间计,草率的处死了自己的两员大将,更因为忠奸不辩令群臣感到寒心,埋下了极大的政治隐患,不久他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提拔重用了野心家,为自己培养了一掘墓人。

随着没藏讹庞权力欲的膨胀,身为相国的他越来越不满足于自己所获得的一切,梦想带上那一顶金光闪闪的王冠,为了登上王位,没藏讹庞的想除掉元昊,自己登上王位,机会终于来了,公元1047年,西宫双喜临门,皇后没藏氏剩下一个孩子,二是太子宁令哥大婚,本来都是喜事,但在婚礼上,元昊却看上了自己的儿媳妇,并纳为了妃子,这让元昊父子关系更加不合。

没藏讹庞抓住这一难得机会,与太子宁令哥密谋作乱,公元1047年1月15日,宁令哥夜闯皇宫,杀死了自己的父亲,谁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没藏论庞直接杀出,将宁令哥处死,立自己的妹妹为皇,立外甥为,元昊在西夏的历史上可以说是一位文治武功都所建树的皇帝就这样死在了自己儿子的手中。

随机文章中国古代的鬼故事刘备临终前暗示赵云!赵云没听明白诸葛亮却吓得冷汗直流喜马拉雅山脉红雪之谜,仿佛山脉哭泣流下的血泪秦始皇陵墓水银女尸竟然是她,秦始皇墓出现活女尸震惊全球揭秘龙转世为人的相貌特点,长相俊美喜爱沾花惹草(极易变渣男)

禅让制和世袭制相比有什么不同?哪个更好一点

你知道制和哪个更先进吗?两者又有什么区别吗?下面小编就给你分开介绍。

要想“家天下”,你得先有“家天下”的能力。

要把整个天下变成自己的私产,光靠个人能力是不够的。

独裁者要管理一村一县的地方,这很简单,所有事情都由他一个人处理就是了。

但要是管理好几个省那么大的地方,该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是把地方事务委托给属下来管理。

这个模式我们非常熟悉:坐镇首都,地方上有各种地方大臣,什么知府啊,县官啊……这些地方大臣去管理收税、治水、诉讼、剿匪等等地方琐事。

皇帝只负责在大事上下命令就可以了,这皇帝当得多轻松呀! 但轻松是要付出代价的。

代价是,人都有贪财图利的私心(想想那个拼命延续自己的基因),地方官员也不例外。

只要有条件,谁都愿意多占有一些财物。

遥远的地区和皇帝通个信都要一个多月的时间,皇帝对地方事务所知甚少,他怎么能随时监督那些和自己远隔千里的地方官,防止他们欺上瞒下、贪污财物,甚至起兵造反呢? 要预防“地方官贪污和独立”的问题,这需要制定极为复杂的制度,安排多方势力互相监督和制约,还要有公正全面的考核系统、通达保密的检举系统、高效安全的通讯系统——简而言之,需要一个成熟、庞大的官僚体系。

一个庞大的官僚体系,又必须依赖繁重的文案工作。

大量文案工作要求每个官僚都要接受足够的文化教育。

大量识字的官僚又要求国家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发达的教育机构。

的生产力很落后,在这个时代,想建立一个能统一中国的官僚系统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比夏朝更早的尧、舜、禹时代了。

因此史学界一般认为,尧、舜、禹——假如他们存在的话——不可能是整个华夏地区的统治者,他们只是某个部落的首领。

当时各个部落之间有摩擦,有合作,需要有人协调,于是各个部落开会商量,大家一起推举一个人作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尧、舜、禹就是被推举出来的。

统一蒙古之前,蒙古各部落就采取类似的推举制度。

这些部落开会选出的领袖称为“汗”。

“汗”的推举过程当然不是大公无私的,而是充满了勾心斗角——当上领袖能为自己和部落谋取更大的利益,人们都会争着抢着去当。

因为“汗”是推举产生的,所以“汗”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帝王。

“汗”的权力有限,并非独裁者,更像是盟主或是调停人。

他负责维护各部落之间的秩序,如果他侵犯了其他部落的权益,其他部落也有可能会推翻他。

因为权力有限,所以“汗”也没有能力指定自己的子女为继承人。

他只能在退位的时候向其他部落举荐继承人,至于该人能不能继承,那就要看部落大会同不同意了。

这个“推荐继承人”,恐怕就是尧、舜“禅让”的真相。

认为禅让是一种礼贤下士的美德,这种说法最早来自于时期,以为首的那些学者。

春秋战国是一个社会制度大变革的时代,旧的社会制度逐步瓦解,旧的道德规范被人践踏。

用大白话说,就是“世道一天比一天乱”,用孔子的话说,叫作“”。

生活在这个年代的人们,免不了总念叨着新不如旧,过去比现在好。

既然过去总比现在好,按照这个逻辑再进一步推想,在更古老的尧舜禹时代,社会就应该是最美好的了。

禅让制比世袭制更“先进”。

原始部落还是禅让制,到了后来改成了世袭制,这社会怎么越发展越退步了呢? 我们要明白禅让制和现代的选举制有本质的不同。

选举制是在现代人有能力当独裁者的情况下,选择不去世袭和独裁。

而禅让制是独裁者有心世袭却苦于没有能力的妥协之举,两者完全不是一回事。

随机文章成语霜露之疾的主人公是谁?霜露之疾是什么意思「今朝有酒今朝醉」下一句更经典 你知道吗?我是飞行员见过ufo,美国战斗机飞行员发现超速行驶的UFO日本二战战斗机排名分析,96舰载机仅位列第2大魔王贝利尔,曾是撒旦人选能力最强的堕天使之一

加入收藏
               

古风时代和古典时代有什么分别 两者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