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军究竟获得了怎么样的战功,才赢得了虎贲军这样的称呼?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11 点击数:
简介:汉之虎贲、唐之玄甲、宋之背嵬讲的是中国历朝历代战斗力最强的部队,的虎贲军直属于本人指挥,其他任何人无权调动。

由此可见,虎贲军对于汉朝有多么重要。

但在中国时期,也

【菜科解读】

汉之虎贲、唐之玄甲、宋之背嵬讲的是中国历朝历代战斗力最强的部队,的虎贲军直属于本人指挥,其他任何人无权调动。

由此可见,虎贲军对于汉朝有多么重要。

但在中国时期,也有一支军队被称为虎贲军,这就是第74军。

这个称号可不是这支部队自称的,而是由国民政府正式授予的。

这样的情况在中国军队中是绝无仅有的,其实74军能够获得这样的称号绝不是浪得虚名,这是这支部队经过无数次战场拼杀得来的。

一、日军占领南昌之后,中日两军开始了长期的对峙 1939年3月,日军攻陷江西省会南昌。

但是拿下了南昌之后,日军也已经无力继续推进。

当时南昌地区的日军部队主要有31师团、33师团、34师团几支部队,而他们的对手是中国军队第19集团军。

当时第19集团军的主力集中在上高地区,上高地区距离南昌只有100多公里。

中国军队曾几次对南昌发动进攻,试图收复这座城市,但始终没有成功。

日军虽然保住了南昌,但对面的中国军队让日军如鲠在喉。

兵力不足是日军无力进攻,这是日军头疼的地方。

1941年2月,日军第20混成旅从上海调往南昌,这不是在增兵,而是在撤兵。

因为第33师团即将从南昌调往华北地区,这使日军兵力更加不足。

但江西地区的日军却看到了机会,他们准备趁着20混成旅已经到来、第33师团尚未调走的机会,对中国军队发动进攻。

这个时候的确是日军兵力最充足的时候,日军准备对中国军队第19集团军发动进攻。

其实对面的中国军队已经有所准备,中国的情报人员发现了南昌地区日军调动频繁,因此断定日军最近会有大的行动。

第19集团军计划利用自己的兵力优势引诱日军深入,然后消灭部分日军部队。

日军计划兵分三路进攻中国军队,其中最弱的就是滴20混成旅。

1941年3月15日,日军第33师团在进军途中遭到了中国军队的阻击,72军个70军对第33师团形成了夹击。

最终日军第33师团在损失惨重的情况下,擅自撤离了战场。

日军第33师团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策应的任务,因此开始准备行装前往华北。

二、日军第34师团被9个师的中国军队包围 日军第34师团有2万多人,是这次进攻的主力部队。

这支部队在33师团已经撤退的情况下,继续孤军深入,这等于是在找死。

他的侧翼就是日军第20混成旅,但第20混成旅遭到了中国军队的阻击根本无法向第34师团靠拢。

在这样的情况下,第19集团军司令罗卓英认为合围日军第34师团的时机已经成熟,74军正式上场了。

日军第34师团在占领了高安地区之后,继续向前推进,与74军展开了正面较量。

两军都是那种能打硬仗的部队,自然是分外眼红。

在陆地进攻没有起色的情况下,日军呼叫空中支援。

中国军队的阵地被大量毁坏,在危急的情况下,74军军长王耀武组织军队进行反冲锋,两军展开了白刃战。

最终日军的伤亡达到了2000多人,74军终于稳定了局面。

就在74军与第34师团血战的同时,罗卓英命令70军、72军、49军火速合围这支日军部队。

第34师团在自己被中国军队9个师包围的情况下,开始向11军军部经济求援。

最后11军军部命令已经脱离战场的第33师团再次进入战斗,同时派出了增援部队。

但是对于日军34师团来说,什么都是。

日军的伤亡在不断的增加,防御阵地越来越小。

但由于中国军队缺乏必要的重武器,因此攻击力明显不足。

在几路日军的支援下,34师团得以成功突围。

这让罗卓英和王耀武无可奈何,当时的中国军队已经没有能力继续追击日军。

三、上高大捷之后,74军获得了虎贲军的称号 此战日军伤亡15000多人,中国军队缴获战马2800多匹,还俘虏了100多名日军士兵。

对于当时的战局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胜利。

何应钦称此战是“以来最精彩之战。

”第19集团军各部都有嘉奖,其中第74军获得了抗日铁军的称号,被授予了最高荣誉飞虎锦旗。

74军军长王耀武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74军下属57师坚守主阵地战功卓著,被命名为虎贲部队。

从此之后,在57师官兵军服的右臂上都绣上了虎贲二字。

这样的荣誉是绝无仅有的,在后来的常德会战中,57师没有辱没虎贲这个称呼。

上高战役本身的规模并不大,但是它发生在各个战场全部失利的关键时刻,对抗战军民有很大的鼓舞作用。

随机文章西班牙直布罗陀机场,世界唯一汽车与飞机共用车道无人机和遥控飞机的区别分析,无人机能自动控制飞行/性能超屌七大天使和四大天使长,米迦勒/加百列/拉斐尔/乌利尔保护人间美国大脚怪在哪,传脚长41厘米的传说怪兽喜欢活跃在佛罗里达南极为什么没有人类,平均海拔2350米/时常有风力12级暴风雪

世界上究竟是有四大洋还是五大洋?

2021年世界海洋日当天(6月8日),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宣布,南极周围海域将被称为南大洋,并正式承认南大洋为地球第五大洋。

“南大洋”又译为“南冰洋”,与北冰洋相对,它是环绕南极的高纬度海洋,涵盖了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南部海域,面积约2030万平方千米。

南大洋是世界上唯一完全环绕地球、没有被大陆分割的大洋。

2002年,国际航道测量组织(IHO)确定,南纬60度以南至南极的海域算南大洋。

而南纬60度以南恰好是《南极洲公约》里公认的南极洲地区范围,,不归任何一个国家所有。

因此,南大洋是货真价实的国际公共海域。

南大洋的合法地位在国际学界一直存在争议。

世界四大洋是由包围它们的大陆划分,而南大洋是由于内部有一股洋流,这片水域很独特。

科学家通过海洋观测发现,在南大洋,有一圈顺时针环绕南极洲大陆流动、特殊的洋流,称为“南极环流”。

国际水文组织于2000年将环绕南极的这片海域命名为“南大洋”,确定其为一个独立的大洋。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在其杂志上表示,这股洋流使南大洋的生态如此独特,为数千种生物提供了独特的栖息地。

因此,有科学家提出,南大洋可以与四大洋并称为世界“五大洋”。

但是更多的科学家认为,四大洋是被大陆所环抱的,而南大洋的北部没有大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洋。

更主要的是,传统的大洋划分是根据大洋中脊,这是洋底扩张、新地壳产生的源泉。

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都有贯通的洋脊,而且这三大洋脊都延伸到了南大洋的范围内。

南大洋没有自己的大洋中脊,也就是说,从洋脊来看,南大洋仍然和北冰洋之外的三大洋是一体的。

曾今最强大的契丹辽国?究竟被金所灭?

相信看过天龙八部的人都知道,在中国历史的北宋,国家分崩离析,在南边有大理,,在西南边有吐蕃,在西北边有西夏,在北方则是先有辽国,但随后被金所灭。

在这么多国家中,辽国定是曾经占据我国大半河山的强大国度,但是它又为什么被弱小的金国所灭呢?消失了的辽国,是否还有后裔留存于世,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大辽的神秘吧。

简介辽朝(916年—1125年)是中国古代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九帝,享国二百一十年。

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正式建国称帝,成为辽政权的创始人,国号“契丹”,定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 。

947年,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攻占汴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灭后晋,耶律德光于开封登基改汗称帝,并改国号为辽,改年号为“大同”。

983年曾复更名“大契丹”。

1007年辽圣宗迁都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

1066年辽道宗耶律洪基恢复国号“辽”。

1125年为金国所灭。

辽末,辽贵族耶律淳建立北辽,与西夏共同抗金,后被金灭。

辽朝宗室后代耶律留哥与其弟耶律厮不区别建立了东辽与后辽,最终东辽灭后辽,东辽被蒙古所灭。

辽亡后,耶律大石西迁到中亚楚河流域建立西辽,定都虎思斡耳朵,1218年被蒙古所灭。

1222年西辽贵族在今伊朗建立了小政权后西辽,后又被蒙古所灭。

辽朝全盛时期疆域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

契丹族本是游牧民族。

辽朝将重心放在民族进展,为了保持民族性将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分开统制,主张因俗而治,开创出两院制的政治体制。

并且制造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

此外,吸收渤海国、五代、北宋时期、西夏以及西域各国的文化,有效地促进辽朝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进展。

辽朝的军队力量与影响力涵盖西域地区,因此在唐朝灭亡后中亚、西亚与东欧等地区更将辽朝(契丹)视为中国的代表称谓。

加入收藏
               

74军究竟获得了怎么样的战功,才赢得了虎贲军这样的称呼?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