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乔只做了一件事,便留名青史

【菜科解读】
公元334年,死后,激起的帝舅庾亮像只冬眠的蛇虫,趁着热乎劲又探出头来,重掌大权,都督江荆豫益梁雍六州诸军事,坐镇武昌。
这位志大才疏的文人又打起了恢复中原的主意,正欲甩开膀子大干之际,公元339年,本来在东晋控制下的湖北黄州被锐兵攻下,晋将毛宝、樊峻拼死突围,都被赵军逼入江中淹死,晋兵晋民被杀数万。
庾亮征伐大旗还未及张举,后赵兵已经抢先一步攻拔坚城,搬空了北伐的踏脚石。
这位的帝舅失望至极,不久就郁闷而死,其弟庾翼代领其任。
平心而论,庾翼有志灭胡平蜀,也有不凡的器干。
可惜,没过多久,庾氏家族就因皇位继承败下阵来。
公元344年,康帝去世,年二十三岁。
庾氏兄弟想立元帝儿子、已经成年的会稽王为帝,宰相何充坚持立康帝的儿子。
康帝赞成何充的主张,在去世前立司马聃做太子。
他一死,何充就用遗旨立两岁的小孩子做了,是为穆帝。
庾氏一族在朝中大为失势,庾冰又病死。
公元345年,庾翼也在夏口任上因病去世,临终上表朝廷,希望让儿子庾爰之接替荆州刺史。
何充对庾翼遗表大不以为然:荆楚,国之西门,户口百万。
北带强胡,西邻近蜀,地势险阻,周旋万里。
得人则中原可定,失人则社稷可忧,岂可以白面少年当之哉?” 员外摸了摸下巴:“何充推出人选是谁?” 书生折扇轻摇:“英略过人,有文武气干,荆州之任,无出温者!西灭成汉的主角,就此被推到了前台。
不过,今天先略过主角桓温,重点说一说配角袁乔。
没有袁乔的推波助澜,桓温伐蜀不可能下定决心,取得豪赌翻盘的胜利。
而袁乔得以青史留名,也只因伐蜀建功立业一事,再无其他。
袁乔出身名门,末郎中令袁涣玄孙,东晋国子祭酒袁瑰之子,长期担任桓温属官和谋士。
新官上任三把火,桓温出任荆州刺史,为扬名立万,树立威勋,准备拿割据蜀地的成汉政权开刀,上表朝廷,要兴兵伐蜀。
” 员外打了个哈哈:“桓温这是柿子先捡软的捏啊!” 书生点了点头:“李雄关起门来做皇帝,蜀中太平了三十年。
李雄虽有儿子十多个,却选择战死沙场的哥哥李荡之子为太子。
李班仁厚酷似其伯父李雄,但李雄的儿子却不是什么善茬。
一天,刚继位没几个月的新皇帝李班夜间正在灵堂哭殡,即被李雄之子李越、暗杀于室内。
李越立李期做皇帝,把遗诏辅政的打发到涪城去做梁州刺史。
公元338年,李寿趁成都不备,拥大军忽然袭城,一举杀掉李越等人,并把李期废为邛都县公,悔叹之余,李期在囚所上吊自杀。
李寿起兵之初,对天发誓,歃血盟众,说要向晋称藩。
但得了成都后,李寿听亲信任调的话,自己做了皇帝,和后赵通使。
使臣从邺回蜀,讲述石虎宫殿壮丽,美女盈宫,刑法严峻,这一下子把李寿羡慕得不行,立时仿效,大修宫室,广选宫女,动辄诛杀臣下立威,搞得蜀地百姓,被赋税徭役压得喘不过气来。
公元343年,荒淫六年的李寿病死,其子继位。
李势当太子时很能装模作样假谦恭,称帝后即原形毕露,先逼杀了自己的亲弟弟,又杀掉直谏善政的大臣马当和解思明。
宗室李奕见李势无能,想夺他的位子,蜀人多拥护相随,但事败垂成,李奕逞一夫之勇,攻成都城时一马当先,被守兵乱箭射死,全军瓦解。
李奕被平灭,成汉统治却已经溃入腹心,渐成绝症之势,内的獠夷部族乘乱而起,四处劫杀。
” 员外捏着肥厚的下巴:“成汉分崩离析,桓温伐蜀正当其时。
” 书生折扇轻摇:“其实,桓温伐蜀之举,属下僚佐绝大多数表示反对,理由何在? 第一,军队人数不足,桓温以一个荆州担当灭国重任,白日做梦、。
第二,蜀国地形险阻,易守难攻,路途遥远,粮草运输困难。
第三,石虎可能趁虚进攻荆州。
桓温心里也产生了犹豫,袁乔担任江夏相,也是桓温属官,挤开其他下属进言:经略天下大事,自非凡人所能及。
今为天下患者,胡、蜀二寇而已,蜀地虽险,势力却较羯胡为弱。
李势无道,臣民不附,加之他自恃险远,战备不修,正是攻袭的绝佳良机。
可先选精卒万名轻装疾驰,等敌方发觉我方出兵,我军已经逾过其险固隘口,李势可一战而擒。
蜀地富饶,人口繁庶,当年恃此能与中原曹魏抗衡,如果能占领蜀境全土,实为国家大利。
为了打消桓温顾虑,袁乔进一步说明:朝野众人劝阻伐蜀的主要原因,是害怕我们大军西进,北方胡寇会趁机攻掠。
其实,胡寇忽然听闻我军万里远征,肯定一时缓不过神,会认定我们国内严加防备,绝不敢轻动。
即使他们冒险来攻,沿江守卫部队足以拒守,必无后患。
袁乔一言而决,桓温醍醐灌顶,伐蜀之心便不可逆转。
公元346年底,桓温提兵伐蜀,拜表即行,未等朝廷明诏可否,就已踏上征程。
袁乔能文能武,亲率两千人为先锋。
” 员外皱了皱眉头:“拜表即行,朝堂什么反应?” 书生笑得:“朝堂一片唱衰声,唯独桓温老友、大名士刘惔摇摇羽扇,断定此行必能成功:我是根据过往与桓温赌博的经验得出此论。
桓温,是个赌博大玩家,下注必下大注,没有百分百的胜算他决不轻掷。
由此观之,蜀地必为其所得!停顿片刻,刘惔又说:但恐怕桓温克蜀之后,终必会专制朝廷啊。
正如所料:李势仗着蜀道险阻,不作战备,桓温长驱深入,居然没有遇到敌军,轻松地把重重天险抛在身后。
公元347年三月,晋军畅通无阻,到达了成都南边彭模。
天天酒肉美女的李势惶急之下,派叔父李福、堂兄李权以及前将军昝坚等人大集兵马,自岷江以北向青衣方向急行军,欲图阻御晋军。
昝坚发了猪癫风,与晋军异道而行,照面都没打,死催一样引大军到了犍为傻等。
在彭模休整时,有军中参谋建议晋军应分为两道,异路而进,可以分解成汉部队的兵力。
先锋袁乔再次提出他本人的判断:现在,我军深入万里之外,胜则大功可立,败则一人无存,应当合势齐力,以取一战之大捷。
如果兵分两路,则众心不一,假如一路败北,全盘皆输。
桓温依计,令晋军全军而进,只带三天干粮,全速前进,直扑成都。
前进途中,桓温与成汉宗室镇南将军李权大军相遇,三战三胜。
另一位镇军将军李位都见大势不妙,很乖巧,带着军队径直向桓温投降。
待桓温进至成都近郊,昝坚才发现自己失误,惶急之下,又率疲惫之军奔返成都,刚刚涉水渡过沙头津,听说晋军主力早已摆开阵势迎候。
这下可好,两军主力还没开打,昝坚军忽然不战自溃,四散奔逃而去。
” 员外思索了一下:“外派的几支兵都完了,只剩李势在成都了?” 书生点了点头:“困守愁城的李势无法,只得悉众出战,在成都西南笮桥与晋军决战。
这是伐蜀的决战,也是惟一一次硬仗。
晋军开头打得并不顺利,有皇帝在身后,成汉军队士气还真忽然上来了一下子。
晋军前锋进攻部队遇到汉军死命抵拒,初战不利,东晋的参军龚护被杀。
成汉军得势汹汹,喊杀阵阵,数只利箭也射向位于中军桓温马前。
眼看成汉军队大瞪眼珠子,抡着片子死命向前,一路上没遇过劲敌的晋军顿起惧意,乱哄哄往反方向倒退。
千钧一发之际,袁乔来不及向桓温请示,便命鼓吏加急擂鼓,以振士气。
突然鼓声大振,士兵们在战场上、训练场上都已经养成条件反射,闻鼓则进,闻金则退。
听见大鼓声声,晋军个个扭头又往前冲。
成汉兵也就是一鼓作气,看见晋兵比自己还不要命,抵挡一阵,又都掉头回逃。
桓温大胜,乘势直驱至成都下,四处纵火,每个城门都笼罩在火焰烟雾之中。
李势慌忙带着几个亲信冲出成都,先是狼狈北逃,后来也知道无路可走,向桓温送上了降表。
成汉小朝廷,自起兵,到此经六世,共四十六年。
回顾桓温灭蜀,历时五个月,是惊心动魄的一次豪赌。
最后大战更是命悬一线、绝处逢生。
蜀地再次并入东晋的版图,成为益州,大大增强了自身实力。
” 道士鼓掌大呼:“袁乔功不可没!” 书生叹了一口气:“可惜,天不假年!战后不久的公元348年,袁乔即去世。
公元349年,后赵石虎病死,境内大乱,桓温本想趁机北伐,却被内部所阻。
” 随机文章明皇帝独宠老妃…白头叹没子!太监突跪地「一句话」吐真相北极圈内的格陵兰木乃伊,两岁婴儿因饿死而变成木乃伊秦始皇陵是谁发现的,陕西临潼县农民杨志发打井时发现全球热气球惨剧事件,飞行员操作不当造成13人死亡/判刑2年揭秘灵魂最好的归宿是什么,宗教的轮回转世/科学的量子意识复活
曾今很多国家都实施了政教合一 却只有中国不受影响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征服了不少的国家,佛教跟他们一样,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但就是没有征服中国。
首先就是,他们还是来的晚了,虽然佛教是很早就有了的,但是传到了我国的时候,我国已经是时期,大一统思想也都形成是两百多年,在这样的理论之下,可是最高统治者,自然是享受自己的权力。
还是一个外来的佛教说,还有一个佛祖更厉害,怎么怎么样,皇帝估计都会选择,把这些人给砍了,来彰显自己的权威,所以佛教刚开始到了中国,根本没啥优势,就得苟着,我国要是不尽兴改革,是很难接受外来得事物。
其次就是,当时儒学和,是我国本土的宗教,佛教以来,自然是抢占份额,所以双方就有了冲突,一开始的时候,统治者们利用,佛教有轮回等学说来愚昧百姓,这样也使得他们的统治更加方便。
当时也给了佛教不少的宽厚条件,这个时候,佛教也趁着这个机会扩张,当时他们不需要纳税也可以有田产,慢慢的,寺庙就吸引了很多钱财,所以国家很多钱,就都到了寺庙里。
当时北魏的太武帝、北周的武帝和唐武宗三人,就开始遏制佛教的发展,开始了灭佛运动,后世的,后来也加入过这一举动,史上把这次运动,称为灭佛运动。
北魏太武帝时期,本来人家不打算灭佛的,但是当时有叛乱,还有很多得僧人参与其中,本来不打算灭佛,但是你自己作死,于是皇帝一个命令,佛教是没办法和皇权做对抗得。
要说这几个人谁打压得最厉害,还是得武宗,当时唐朝已经是大一统的王朝,所以他们的行为,也是全国性的,就是因为皇权的打压,使得他们不敢太过分,后来慢慢的,就成为了皇权的辅助。
经过几次磨难,佛教也慢慢的找到了自己的地位,当时欧洲等国家政教合一,我国一直都是皇权最大,也在后来的统治上,有了很大的优势。
随机文章英国语言:如何像英国人一样拼写杂技高空钢丝表演惊呆路人,18岁小伙掉下钢丝当场摔死250定律是什么意思,每名顾客身后有250亲友可成用户外星人真的来过地球吗,地球被外星人暗中保护/地球被外星人监控海王波塞冬的武器,波塞冬和哈迪斯谁厉害
解析:禅让制真的存在吗?只是一种理想化的东西
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尧把皇位禅让给舜,而舜最终把皇位禅让大禹。
我们最熟悉的就是的故事,除了故事之外,这一时期的“禅让制”也被后人,每每提起无人不惊叹古人的伟大和无私。
然而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一个皇帝真的舍得把江山拱手让人吗?虽然这种美德上千年来被后人津津乐道,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有人提出了异议。
而我国古代著名的人物韩非子,就是第一个站出来怀疑:尧、舜的禅让其实是假的。
更是说出了:“舜逼尧,禹逼舜”。
的言说。
这种猜测在如今可能只是一种猜测,可是在古代不知道要有多大的勇气和承受多大的压力。
韩非子的猜测是真的吗?还是仅仅为了博人眼球呢? 在如今也有很多人为了出名,来捏造一些事实,特别是某些网红,简直毫无三观,然而韩非子却不需要借此出名,所以他的言说一定不是空穴来风。
下面咱们一起来分析一下,禅让制时期的那段历史。
据说,尧当了70年的皇帝,而一开始他并非要把皇位传给舜,而是打算传给自己的儿子丹朱,然而他的儿子却非常不成气候,可以用烂泥扶不上墙来说。
而当时的舜已经摄政,而且百姓也非常拥护他。
而且舜还是尧的女婿,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面对自己无能的儿子,把位置传给舜是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根据当时的政局来说,就算舜不逼死尧,尧也会把位置传给他,而且他们本身就是一家人,何谈大公无私,又何谈禅让呢? 然而舜就没有那么好命了,有很大几率是被大禹给逼死的。
“大禹治水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吧,大禹也正因为治水有功,获得了百姓的拥护,同时在政治领域也获得了一席地位,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大禹的父亲鲧是被舜给杀掉的。
而舜的死因也很蹊跷,当年他年老体衰,却被大禹逼迫去南方巡查,而他就死于巡查的路上。
其中《》和《》都说舜是这样死的,然而《史记》中只说他死于路上,而《竹书纪年》中却说是大禹逼舜去南巡的。
大家想想一个年老体衰的老人,闲的没事去南巡干嘛?所以大熬哥觉得《竹书纪年》的说法更为合理,而且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所以大禹逼死舜,也在情理之中。
当然历史上还有很多皇帝,自称是通过禅让获得皇位,其中时期的就称自己是通过禅让得到的皇位,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这里的门道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其实尧、舜、禹的关系也非常密切,舜、禹是颛顼的子孙,颛顼是的,虽然有明争暗斗,不过归根结底人家还是一个家族的人。
大熬哥觉得,历史上所谓的禅让,只是百姓心中理想化的政治制度,统治者忽悠老百姓的一种手段,当时有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只是看破却没人说破而已。
而如今的教科书和历史课中,老师们也会给学生讲一些古人的美德,当然其中大部分的确是好的,不过要是历史老师给你讲禅让制的伟大,不妨把这篇文章发给他。
随机文章惊现昆仑山冰封真龙照片,传闻登山队偶遇真龙被真气所伤揭秘火星人头骨之谜,火星远古文明的尸骸(专家称是石头)常见木桶定律在生活中的体现,人要成为明灯而不是短板揭秘印度2018登月计划,阿三开挂仅靠960万美元登月(牛飞了)近期太平洋火山地震连发,两天发生两次地震一次火山爆发(活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