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皆兵出自什么地方 跟历史上哪一场战役有关

“草木皆兵”出自《·载记》。
东晋
【菜科解读】
“草木皆兵”出自《·载记》。
东晋时,强秦一直想吞并晋王朝,秦王苻坚亲自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攻打晋国。
东晋派大将、领八万兵马迎战。
苻坚当然很傲慢,根本没把力量悬殊的晋军看在眼里。
结果大败,这也是历史一场著名以少胜多的战役叫“”。
话说东晋时代,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苻坚一直雄心勃勃,总想灭掉东晋,统一天下。
他在几次跟东晋的小接触中,打败了晋军,于是就骄傲起来,自以为天下无敌,不听别人的忠告,终于向东晋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
出兵之前,苻坚曾向大臣宣布要进攻东晋的决定。
当时一些善于逢迎谄媚的大臣赶紧奉承说:“陛下出兵去打东晋,一定能旗开得胜,,胜利是可以预料的。
” 可是尚书左仆射权翼却表示反对,他严肃地指出:“东晋虽说偏安江南,力量薄弱,可他们内外齐心,君臣和睦,还有谢安、桓冲这些有名的将领,都是智勇双全之人。
依我看,目前去攻打东晋,恐怕时机还不成熟。
” 太子左卫率石越也附和说:“权翼说得对,东晋还有宽阔浩瀚的长江作为天然屏障,我们切不可小看他们。
” 秦王苻坚一听,不由得,他怒气冲冲地说:“长江有什么了不起!我的军队这么多,只要我一声令下,每个人把马鞭子扔进长江,就能把江水截断。
那时候他们还拿什么做屏障?”苻坚不听权翼、石越等人的劝告,一意要进攻东晋。
就在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年)八月,苻坚亲自统率全国八十多万军队,号称百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东南地区进发了。
苻坚让他的弟弟阳平公苻融带步骑25万为前锋,又命的将领为龙骧将军,督益、梁州诸军事。
九月,苻坚亲自从长安出发,领兵六十余万,骑27万,前后千里相连,旗鼓相望。
苻坚到达河南项城时,后续部队还在陕西咸阳一带,从水路走的部队也是连绵万里,运船万艘,其声势之大,为历史上所罕见。
面对前秦苻坚的大举进攻,东晋群臣都很紧张,因为当时能用来御敌的军队不到十万人,主要就是谢玄所统领的,双方兵力相差太大。
这时东晋由文武全才的谢安担任宰相,掌握军政大权,还有桓冲与他通力合作,一起出谋划策。
在强敌压境、生死存亡的关头,原先勾心斗角的东晋统治集团,在谢安的领导下空前地团结起来。
他们决心抵抗前秦的进攻,并紧张地进行了军事部署。
谢安自任征讨大都督,命令他的弟弟谢石负责指挥全军;侄子谢玄担任前锋,带领八万兵马阻击秦军;又派胡彬率领水军五千,赶去增援淝水河边的寿阳城(今安徽寿县);同时他又把淮北人口南迁到淮南,实行坚壁清野,不让敌人在当地取得补给。
谢安确实是位经验丰富的良相,他知道在大敌逼近的这个关键时刻,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到人心士气,所以故意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外出游玩,,努力消除人们的紧张情绪。
谢安对谢玄的北府兵寄予厚望,谢玄向他请示退兵之策,谢安只说:“我已经安排好了。
”语气非常冷静,有信心。
他又特地请谢玄下棋,平素谢安棋技不如谢玄,常为下手;现在谢玄因局势危急,无心对弈,谢安却反而,步步紧逼,使谢玄难以取胜。
谢安的镇定自若,增强了谢玄抗敌取胜的信心。
淝水之战前秦苻融率领的前锋部队,经过一个多月的日夜行军,到达了淮河北岸的颍口(今安徽颍上正阳镇),苻坚亲自率领的主力军,随后也赶到了项城(今河南沈丘西南)。
苻坚求胜心切,不等其他各路人马到齐,就命令苻融进攻寿阳,由于实力悬殊太大,苻融很快便攻下了寿阳城。
苻坚闻讯,更是,急于取胜的心理使他把大军停在项城,自己带轻骑八千,匆忙秘密赶到寿阳。
可就在这个夜晚,趁机在喜悦中的秦王苻坚,那曾知地晋军已来到洛涧了,向秦军阵地发起突然袭击。
正在睡梦中的秦将,听到喊杀声,吓出了一身冷汗,慌慌张张地从床上爬起来,上马迎战,结果被刘牢之一刀砍翻,送了性命。
秦军失去主将,无心再战,晋军乘胜追击。
谢石带领晋军主力渡过了洛涧,在离寿阳城只有四里地的八公山下,扎下营寨。
这一战,刘牢之等先后斩杀和俘虏前秦军队一万五千余人,尽收其器械军资。
北府兵以五千之众,击歼数倍于己的敌人,初战获胜,大大提高了东晋军的士气。
这是淝水大战的前哨战。
在寿阳城里的苻坚,地接到洛涧方面失利的消息,再也沉不住气了。
他忐忑不安地和苻融一起登上寿阳城楼, 望晋军动静,只见晋军阵势森严,旌旗如林,八公山上密密麻麻,不知道有多少晋军在东奔西突地苦练杀敌本领。
看到这种情景,苻坚心里着实吃惊不小,对苻融说:“你看,这里满山遍野全是晋兵,怎么能说他们不行呢!”他连忙下令,要各处秦军严加防守,没有他的命令,不许出击。
其实,八公山上并没有多少晋军。
苻坚他们是因为在洛涧吃了败仗,挫伤了锐气,心慌气馁,,才把八公山上被风吹得左右摇摆的草木,看成是晋兵在练武了。
这就是成语“草木皆兵”的来由。
后来,因为苻坚的过于轻敌,致使晋军把秦军杀得丢盔弃甲,尸横遍地,苻坚中箭而逃,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淝水之战以秦军失败而告终。
同时,淝水之战也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这场战役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无论何时,做人做事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正如一句话说的那样:“这个世界上没有像模子一样刻出的坏人,平时大家都是好人,至少都是普通人。
但正因为一到关键时刻就会变成坏人,所以才可怕,所以才不能掉以轻心。
” 随机文章探寻唐代黑石号沉船宝藏,6万件古董价值4000万美金揭秘李淳风袁天罡预言2020,《推背图》最近预言2040年(纯谣言)揭秘刑天为什么是战神,力战轩辕黄帝/头被砍了都能二次爆发武神赵子龙显圣事件三国机密里曹丕喜欢伏寿皇后是真的么?
息国是如何灭亡的?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息县,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北部,淮河从县境穿过,东面、南面分别和淮滨县、潢川县、光山县、罗山县接壤,西面、北面和驻马店市正阳县、新蔡县交界。
息县面积约1835平方千米,比深圳市略小一些,人口约100万。
息县虽然归河南省信阳市管辖,但是和郑州洛阳开封为代表的中原文化有比较大差异,方言和河南方言差别较大,和湖北、安徽比较相似,属楚文化圈。
息县的前身息国,其实可以追溯到西周之前。
在商朝时期,古息国就已经存在了,并且和商朝的关系很不错,还有联姻关系。
周武王伐纣,灭了商朝,古息国因为和商朝走得比较近,一道给灭了。
周王朝建立以后,开始分封诸侯。
公元前1046年,文王的第三十七个儿子羽达被封为息侯,封地就在古息国所在,大概位置就在如今的息县。
在春秋时期息国虽然不是太出名,但是也可以说是大国。
息国国君羽达和周武王是兄弟,正宗的王室血脉,级别为侯爵,在周王朝的五种爵位---公、侯、伯、子、男里面排第二等级,级别还是很高的。
国君也只是被封为子爵,相比息国国君来说,地位要低两个级别。
不但等级高,息国在东周初期军事实力还是挺强的。
当时的郑国也算是一个小霸吧,息国不惧,照样敢和它对干,尽管最后输了。
从这点儿可以推断,息国的实力应该也是比较强的,要不然很难解释息国这种行为,除非当时息国国君的脑袋秀逗了。
息国和郑国PK,输了,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
如果要是能赢的话,后期强国榜上说不定就有它了。
当然,历史不能假设,悲催的息国仅仅度过了四百多年,公元前683年,楚国灭息国置息县。
俗话说“红颜祸水”,息国被灭,因为一个女人实在是太漂亮了。
这个女人就是息国国君的夫人。
息夫人本是陈国的公主,名陈妫,长得是,,后人称之为“桃花夫人”。
有个形容美貌的成语叫“倾国倾城”,陈妫是公认的大美人,说她倾国倾城简直是太合适了。
息侯、蔡侯、三个男人因为她而互殴,三个国家互战,最终息国、两个国家完蛋了,楚文王成功得到了美女陈妫,并和她生了两个儿子。
两个儿子互相争王位,其中一个死了,另一个就是熊恽。
但息夫人并非像妲己或者夏姬那样祸国殃民的角色,她不但长得漂亮而且还秀外慧中,很有才能,倾心尽力地辅佐楚成王,为楚国争霸做出巨大贡献。
息夫人完全是一个正能量的形象,后世的很多著名的文人墨客,像、、刘长卿等都写过不少和息夫人相关的诗句,如“息亡身入楚王家,回看春风一面花”…… 另外和息县相关的还有东汉时期一个很出名的人物,伏波将军马援,一大把年纪了还为国南征北战、东征西讨,说的就是他。
马援功高,被封为新息侯,领地就在如今的息县。
如果从楚国灭息国设置息县算起,到如今息县已经有2700年的历史,可以说是非常古老的县了。
随机文章声名狼藉的女力先锋——大法官露丝.拜德.金斯伯格金斯伯格清朝入关奇闻!只欠官府一文钱探花竟弄丢了乌纱帽墨西哥塔毛利帕斯天坑,世界上最深水洞(达到339米)意大利卡普里岛蓝洞,蓝色的水洞美哭了(不去是遗憾)英国700年前的圣比兹木乃伊,蜂蜡密封尸体出土宛如活人
法属印度支那简介 殖民地的范围大致到什么地方
1858年起法国人开始染指中南半岛,并于1861年占领西贡(今越南胡志明市),1883-1885年期间,法军占领越南及柬埔寨部分地区,建立法属交趾支那,1885年《中法新约》签订,大清帝国放弃对越南的宗主权,越南遂被法国占领。
1887年,法兰西共和国政府授权允许正式建立联邦。
1893年法暹战争后,王国(今泰国)割让老挝予法国,老挝遂被纳入联邦范围。
1904-1907年,暹罗王拉玛五世为保持其国家独立,两度割让湄公河东岸领土给法国,至此形成法属印度支那及今天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雏形。
1940年,二战爆发,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迅速崩溃,之后成立了亲德的维希法国政府,同年9月,维希法国宣布将印度支那转让给日本,从此印度支那进入日治时代,1945年日本投降,新成立的法兰西第四共和国试图恢复在此地的统治,但因印支人民顽强抵抗,法国政府被迫于1954年签订《印度支那停战协定》,正式退出印支,印支三国随即独立。
历史 1858年9月,法国人在越南中部的岘港登陆。
法国要求在岘港设立领事馆等单位,但被越南政府拒绝,法国因此而占领岘港。
1861年,法国占领了西贡(今胡志明市),六年后又占领了南圻,并将其更名为交趾支那。
为了拥有整个越南的宗主权,法国与中国爆发中法战争,并在1883—1885年的期间占领了越南中部和北部及柬埔寨,将越南中部更名为安南,北部更名为东京。
1885年,中法签订《天津条约》,中国正式放弃越南的宗主权。
1887年10月,法属印度支那联邦正式成立。
随后在1893年的法暹战争(暹为暹罗,即泰国)中,老挝也被收入法属印度支那联邦之中。
虽然法国拥有中南半岛地区的实际统治权,但之前各王国的皇室仍被当作傀儡一般地被保留。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一段时间内,法属印度支那曾经爆发过数次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战争,但都被法国统治者镇压下去。
1940年9月,二战正打得如火如荼,亲的维希法国默许日本的军事力量进入越南北部,这让正在与日本进行战争的蒋介石极为不悦。
中南半岛对日本的太平洋与东南亚战略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很快日本以法属印度支那为跳板占领了荷属东印度。
同时,日本保留了法国的政府结构,主要的管理权仍操在法国官员手中。
1945年3月9日,法国解放,德国的势力不断败退,美国也在太平洋上不断逼近日本本土,日本政府因此决定全面加强对中南半岛的控制程度。
日本驱逐了法国官员,宣称中南半岛为日本保护下的“独立”国家,直到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日本投降后才告终。
战后,越、老、柬三国都爆发革命,寻求独立,越南民主共和国在1945年9月2日宣告成立。
而法国也试图恢复其在中南半岛的统治,1946年3月18日,法国军队开入越南北部地区,同时法国挟持越南末代皇帝保大在越南南方的西贡成立越南国,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爆发。
1954年5月,奠边府战役结束,法国败局已定。
1954年7月21日,日内瓦会议发表了《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交战双方停止敌对行动协定》,法国承认印支国家的独立,法军逐步撤出,越南被分为南北两个地区,南北越暂时以北纬17度线分治,并在1956年7月进行自由选举后统一合并。
其中胡志明领导的位于北方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倒向苏联和中国的国家一边,南方的越南共和国则受到美国的大力扶持。
之后,南方的吴廷琰在美国的支持下决定拒绝这场选举,从此越战逐渐爆发升级。
老挝和柬埔寨同样在1954年独立,但没有被卷入越南战争。
经济 法属印度支那成立之初,法国资本主要投资在位于越南北部的鸿基煤矿。
在湄公河和红河沿岸,有大量欧洲人投资的种植园。
大量的米和煤在海防港向外出口,支撑了殖民地的经济。
法属印度支那也大量从法国进口纤维制品。
法属印度支那重要的交通动脉是从云南到河内的滇越铁路及河内到西贡的南北纵贯铁路,相对而言海路和公路运输比较不发达。
随机文章阿尔塔薛西斯一世简介诸葛亮为何一定要杀魏延?因为反骨吗 真相只有「4个字」朱元璋到底有做哪些政绩?诺亚方舟遗址被发现,4800年前的木船99.9%是诺亚方舟佐助通灵外道魔像为何没出现,鸣人和佐助谁更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