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荒唐帝王,封一块石头为“侯爷”

其中,因为
【菜科解读】
其中,因为痴迷石头而亡国的皇帝,就只有了。
赵佶生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的弟弟,宋朝第八位皇帝。
赵佶自幼养尊处优,逐渐养成了轻佻浪荡的性格。
他自幼爱好广泛,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无一不精,尤其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有着超乎寻常的痴迷。
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正月,年仅25岁的宋哲宗病死了,向(宋神宗的皇后)以自己无子,神宗诸子皆庶子等理由,极力主张立哲宗次弟端王赵佶为帝。
宰相等人反对,认为赵佶"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但向太后在、等大臣的支持下,还是立了赵佶为帝,是为宋徽宗。
当了皇帝的赵佶,本应以国事为重,任用贤能,抵御外敌。
可是他的心思根本不在治国理政,而是在书画等艺术上,尤其痴迷于奇珍异石,每天的事情基本上就是玩,玩的。
一些品行不端、阿谀奉承的大臣便,地在全国收集石头珍品献给皇上,而且还在全国各地兴起搜集石头的运动。
有的大臣还委派地方官吏搜集石头,然后打包,将一船又一船的奇珍异石送到京城汴梁。
由于运送石头的船只太重,而且是逆水而上,官员们不得不雇佣大量的民工。
如此扰民伤财,宋徽宗竟然丝毫没有悔意。
在众多搜集石头,以讨好宋徽宗的奸臣中,有一个叫朱勔(音:mian,之一)的最卖力。
一次,朱勔的下属在南方发现了一块巨大的太湖石。
因为个头太大了,朱勔便让人即刻赶工,建造了2艘新的大船。
由于石头太高,一路上他们还拆了很多座矮桥,花费了好几个月,花了大把的银子,终于把这块石头运到汴梁城(今河南开封),安放在宋徽宗专门摆放奇珍异石的源自里。
宋徽宗看到漂亮的石头后,非常高兴,下令重赏运送石头的民工,同时对朱勔升官进爵。
更加荒唐的是,宋徽宗竟然封这块石头为“盘固侯”。
要知道,“侯爵”可是地位非常高的爵位,一般都是为国家做过大贡献,立下赫赫战功的人,才能被封为“侯爵”。
而宋徽宗竟然为一块劳民伤财的破石头加封侯爵,实在是荒谬至极! 大臣们看到宋徽宗对石头,而且还加封进贡石头的官员,便纷纷效仿。
一些官员放下手头工作,前往南方各地寻找石头。
不管是国家的还是私人院子里的,只要被这些奸臣看中了,他们就弄个封条,将石头绕一圈,然后宣布:这块石头是皇帝的,谁敢抗命,违者重罚。
有的人家新建好的房子,因为有一块好石头,这些爪牙就把人家的房子拆掉,只为拿出那块石头。
至于补偿,想都别想,弄得百姓。
根据记载,宋徽宗在位的25年里,总共从全国各地搜刮的各类奇石达10万块以上。
其中有一块石头的运费,竟然花掉30万贯钱,相当于花掉了一万户中等收入人家的全年开销。
而长的宰相蔡京,在位期间曾经派人在各地搜集奇花异石运往汴梁城。
徽宗见状大喜,另在汴梁城东北“艮”卦的方位,修建了名为“艮岳”的宫苑存放这些奇石,以便自赏。
宋徽宗如此荒唐,必然要付出惨重代价。
公元1127年,金兵攻入汴梁城,掳走了宋徽宗、这对父子皇帝,以及王公大臣、家属等3000多人,这也标志着曾经富裕的北宋王朝就此灭亡。
宋徽宗被俘虏后,被关在寒冷的东北,受尽了金人的侮辱和折磨。
他曾多次反思自己的过错,前后自杀过好几次,都被金人救了下来。
公元1135年,一代荒唐皇帝宋徽宗病死了。
他死后,金人仍旧没有放过他。
史书记载,金人把宋徽宗的遗体焚烧后,制成灯油,真是惨不忍睹! 随机文章杨玉环替老胖安禄山「洗三」 唐玄宗却不皱眉、不动怒请问宋代的兵制分为哪几类?英科学家推测人的极限寿命是3000岁,重启端粒酶就能延缓衰老美国总统提出的肥皂水效应,用赞扬的方式批评别人(效果更佳)外星人帮助中国抗日,外星人暗中帮忙中国打赢日本(纯属扯淡)
清朝后宫女子,为什么脖子上都戴着一条白色领子?是用来做什么的
清宫剧中服装是华丽精致,随着位分的高低,衣服的颜色与材质也大不相同,但是相同的一点是脖子处都戴着一条白色的领子,这个东西叫做龙华,上到皇后、嫔妃,下到宫女,都有佩戴,那么它到底有什么用意呢? 首先便是以此来区分等级。
清朝的服装样子很多,随着主人身份等级的不同而变化,见了什么人该行什么样的礼,谁向谁行礼,这些都是不能出错的。
但是后宫这么多人,也不是都互相认识或者熟知,这个时候龙华就起了大作用了。
宫女们虽然也佩戴,但是因为她们的等级最低,她们的龙华也最简单,就是一条白色领子。
而一旦成为嫔妃,就可以在上面绣一些花花草草,以此来为自己增色。
但是嫔妃中也是有等级的,地位越高,龙华上面的花草越稀有珍贵。
不过花样和图案是次要,更重要的龙华的材质和制作工艺,得宠的妃子和位分高的人会好一些,龙华的长度和颜色也不一样,皇后作为后宫之主,在做工和质量上面都是最精致的,上面的花样也很多。
当然了,最好的还是的,毕竟位分不一样,除了质量顶级之外,妃子们上面是花花草草,太后的就是闪闪的“寿”字。
除了区分等级,还有一个最简单直接的原因,那便是美观和保暖。
当时清朝入关后,衣服都没有领子,这样做也就是为了好看。
春秋两季时遇到刮风天气,这领子便能很好的保暖,是不是难以相信? 不过随着清朝的发展,到了后期,龙华的使用率也大大降低,虽然没有消失,但是更多的嫔妃都选择了其他的方式,比如说衣服上增加了衣领,到了冬天干脆有了毛毛领,不过从这里也能看出,在后宫生存有多艰难,一条“围脖”讲究都如此之多。
不过这也恰好让我们又一次见识到了古人的智慧,一条简简单单的领子,都能赋予它“尊贵”的名字,还有其深层次的用意,真是不简单。
随机文章马谡死前大喊「8个字」!诸葛亮听后痛哭流涕霍金为什么没有获得诺贝尔奖,诺贝尔奖看不起搞理论研究的揭秘古代生化武器箭毒木,土著用剧毒树汁箭头打得英军丢盔弃甲什么人可以葬在龙脉上,十世善人/紫薇命格才能葬在龙脉上(出皇帝)奥丁和宙斯什么关系,奥丁和宙斯谁厉害/北欧神王奥丁更胜一筹
世界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索布扎二世
只是到了近代,随着男女平等思想的深入人心,加之各国立法禁绝重婚现象,这陋习才在多数国家得以消失。
然而在某些亚非国家,由于传统观念,这陋习却顽固的保持下来,并不断焕发新生。
在这些国家,女人数量的多少,往往是衡量一个男人财富与地位的象征,加之女性身价的低廉(在非洲往往价值一头牛),更是令“多妻”制的拥护者,尤其是在某些黑非洲部族国家。
例如南部非洲小国斯威士兰。
斯威士兰位于南部非洲,西北南三面被南非包围,只有东部与莫桑比克接壤。
虽然是小国,但斯威士兰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却居黑非洲国家前列,被世界银行列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
但由于经济严重依赖南非,自身回旋余地小,出口商品单一,发展不均衡,社会贫富悬殊现象很严重。
但凡赤贫的国民,往往需要供养一位绝对富足的国主。
根据美国《福布斯》杂志2009年的全球最富有君主排行榜,现任姆斯瓦蒂三世以20亿美元净资产位列第15名,真可谓“富得流油”。
俗话说“男人有钱就变坏”,这话放在君主身上也不为过。
姆斯瓦蒂三世生性风流、生活奢糜,目前拥有13位妻子,并且每年还要通过选妃扩充后宫,可谓年年入洞房,岁岁当新郎。
不过就女人和子孙数量来说,比之其父索布扎二世,则明显是小巫见大巫,因为后者拥有100多位嫔妃,共生下1000多名子孙,如此“多吃多产”,称之为“种猪”国王,大概并不为过。
今天,我们就简单聊一聊这位“种猪”国王的人生。
索布扎二世生于1899年,2岁时被立为储君,22岁时登基成为国王。
不过此时的斯威士兰已经沦为英国的“保护国”,索布扎二世的国王位子有名无实,屁大点的事都没权解决,是个的“傀儡”。
直到上世纪60年代,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索布扎二世为赶“时髦”,也积极寻求从英国主子手里收回统治权。
彼时的英国,历经二战的摧残,对维持殖民帝国早已力不从心,加之斯威士兰国小民贫,实在是榨不出油水的鸡肋、包袱,于是乐的顺从。
于是在1968年,索布扎二世正式宣布斯威士兰独立,带领人民“站”了起来。
然而,“当家做主”的感觉对斯威士兰人民来说简直是个笑话,因为彼时在英国人统治之下,他们尚有部分的自由、人权,但是这一切在索布扎二世手中被“一笔勾销”。
独立后的第5年,索布扎二世便宣布废除宪法,禁止政党活动,接管全部行政、立法和司法大权。
又过了5年通过“炮制”的新宪法,进一步加强了国王的权力,成为非洲大陆最专制、最黑暗、最封闭的国家,有类于今日的北棒子国。
权力与性欲大概是一对双胞胎,所以专制君主在私生活上也很荒淫,索布扎二世自然概莫能外。
此君在位61年,共活了83岁,一生中霸占了100多位女人,留下1000多位子孙,如此“多吃多产”,绝对配得上“种猪”国王的称号。
如今继任者姆斯瓦蒂三世虽然在拼命追赶,但按照目前每年新纳一位妃子的速度,大概是无法达到乃父水平的(姆斯瓦蒂三世现年49岁),“种猪”国王泉下有知,大概会深感遗憾吧? 随机文章杨门女将:一段美丽的“假历史”秦始皇陵墓迷团南极无雪干谷之谜,2000米冰层覆盖的南极竟有无雪区详解宇宙中最恐怖的星球,温度1000摄氏度以上(堪称地狱)照兵马俑为什么不吉利,和兵马俑合影不吉利/秦始皇陪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