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是怎样发现石花洞石笋会“说话”的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24 点击数:
简介:人类用仪器观测温度不超过400年。

要想知道更长时间地球的温度变化,就只能采用自然物的生长年轮或沉积年层重建

【菜科解读】

  人类用仪器观测温度不超过400年。

要想知道更长时间地球的温度变化,就只能采用自然物的生长年轮或沉积年层重建的温度来代替。

人们不禁要问:科学家是怎样发现石笋会“说话”的?

石花洞石笋

  像树轮、冰芯等一样,洞穴化学沉积物也能记录气候变化。

科学家是怎样发现石花洞石笋会“说话”的

  人们不禁要问:科学家是怎样发现石笋会“说话”的?

  早在1960年,一位美国科学家就采用碳14定年方法证实了溶洞中比较厚的钙板堆积层是年生长层。

不过,影响钙板厚度变化的因素太多,难以用来解释古气候变化。

而滴水形成的石笋就具有这种潜力。

但首先需要在石笋中找到年生长层。

当时,碳14定年方法对每年沉积量很小的石笋来说,进行如此精细的研究还很困难。

  1993年,一位英国科学家采用热电离质谱仪对采自英国的一个石笋进行了铀系定年和微生长层计数对比,确认了这个石笋的生长层是年生长层。

科学家是怎样发现石花洞石笋会“说话”的

  我国著名的第四纪地质学家和环境地质学家刘东生院士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注意到洞穴沉积物的古气候研究价值。

在他的指导下,中国有了第一批专门从事高分辨率石笋古气候定量重建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研究人员。

1995年所发现的首例北京石花洞石笋微层,就是刘东生院士领导下的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

  人类用仪器观测并记录温度不超过400年。

要想知道更长时间地球大气的温度变化,就只能采用自然物的生长年轮如树木年轮或沉积年层如石笋年层重建的温度来代替,所以也叫“代用温度记录”。

  据介绍,从网上公开的数据看,现在世界上分辨率达到年、超过2500年长度的“温度代用记录”有三个:第一是来自西伯利亚的4000年树轮温度记录,第二是来自塔斯马尼亚岛的3600年树轮温度记录,第三就是北京石花洞的2650年石笋温度记录。

石花洞的石笋温度记录成为世界上最长的石笋逐年温度记录,也是中国最长的逐年温度记录。

石花洞石笋成“千年温度计”

  自春秋战国以来2650年间北京夏季温度,逐年记录在石花洞的一块石笋里。

石笋记载的温度显示,北京地区气温自1600年来呈现上升趋势,这和国家气象局的结论不谋而合。

有关专家昨天告诉记者,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最长的逐年温度记录,也是世界上最长的石笋逐年温度记录。

科学家是怎样发现石花洞石笋会“说话”的

  北京石花洞是我国北方最宏大、沉积类型最丰富的岩溶洞穴,它在六七千万年前发育形成。

洞穴内岩壁的水中含有石灰岩等物质,经过化学反应,飞溅水形成了石花、石珊瑚、石葡萄等;渗透水形成了石瘤、石盾;滴水形成了石笋、石钟乳、石柱等;流水形成了石梯田、石坝等。

而这一切的形成至少要上万年的历史。

  1995年来,房山区石花洞景区管委会约请并配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以及北京市地质调查院等研究单位的有关专家,在石花洞开展了洞穴石笋气候记录和洞穴环境变化的长期研究。

科学家是怎样发现石花洞石笋会“说话”的

  专家们在石花洞取得一根将近20厘米高的圆柱体石笋,将石笋切开并磨制成薄片后,在显微镜下用普通透射光观察,发现石笋有如同树木年轮一样清晰的生长层,连续的层序仿佛是一部没有断代的编年史书。

这是我国发现的第一例石笋生长层。

由于石笋年层能够直观地告诉我们年代,因此可以形象地称之为“时钟”。

  有了石笋年层这个天然时钟,就能知道过去某个气候事件发生的确切年代。

科研小组把石笋研究数据与气象记录数据进行比对,建立起一个转换方程,按这个方程推算更远年代的气候状况,这样,用石笋年层厚度序列定量,便重建了北京城2650年来的夏季气温曲线。

马航失联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2014年3月8日,那个本应是普通的一天,却因为一架载有239人的航班神秘消失而变得不再平凡。

这起事件不仅牵动了无数人的心,更引发了关于阴谋、意外、航空安全等议题的广泛讨论。

想象一下,那架从吉隆坡起飞的MH370航班,它本应在几个小时后抵达北京,却突然在雷达上消失得无影无踪。

机上227名乘客和12名机组人员,他们来自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背景、职业和梦想,却在一瞬间共同成为了这场悲剧的主角。

马来西亚政府迅速组织了搜救行动,但结果却令人失望。

长时间的搜救无果,让人们对这起事件的真相产生了无尽的猜测。

有人说是恐怖袭击,有人猜测是劫机,甚至有人提出了政府阴谋的论调。

这些阴谋论虽然引人关注,但缺乏确凿的证据支持,只能停留在猜测的层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线索逐渐浮出水面。

2015年,在法属留尼汪岛发现了疑似飞机残骸。

经过确认,这些残骸确实属于MH370。

这一发现为事件的调查提供了新的线索,但关于失联原因的问题仍然悬而未决。

官方对于这起事件的解释倾向于意外或机组失误。

然而,这样的解释显然无法平息公众的疑虑。

毕竟,一架现代化的客机为何会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失去联系?机组人员为何没有发出任何求救信号?这些问题至今仍然没有明确的答案。

在这场悲剧中,最受伤的无疑是那些失去亲人的家属们,他们经历了巨大的悲痛和失落,要求得到真相和公正赔偿的呼声从未停止。

然而,由于事件的复杂性和调查进展的缓慢,他们至今仍然无法得知亲人失联的真相。

海风认为,马航失联事件不仅仅是一起航空事故,它更是一个关于安全、信任和责任的问题。

这起事件暴露出航空安全管理和监管的不足之处,也引发了人们对现代航空技术的信任危机。

马航失联事件是一个未解之谜,它留下的疑团和伤痛至今仍然让人难以释怀。

蚊子对于人类来说是危害物种?但却被科学家大量放生?

科技蚊子能够有效的对蚊子进行治理。

蚊子这种物种,对人类而言是非常痛恨的,因为它们会频繁的出没于夏季,经常性的来光顾人类的生活,数量也是十分的庞大,给人们的平常生活带来了诸多麻烦。

每次到夏天,蚊子就成为了人类非常无奈的存在。

国外的科学家对此,甚至做出了很多相应的对策,就比方说有7.5亿只被科学标记过的蚊子,被投放野外,就是为了合理的治理蚊子成群的这种现象。

受过科学标记的蚊子,能够有效的抑制正常蚊子的存在,可以说是一种合理的科学方法。

经过转基因改造后的蚊子被科学家投放的那些被标记的蚊子,本来都是进行基因改造后的蚊子。

成功改造之后,它们自身就能够分泌出一些特殊的物质,与其他正常蚊子进行交配后,能够彻底的去杀死那些正常的蚊子。

这个手段也是目前科学家们能够想出的最有效的方法了。

蚊子的生存能力是非常强的对于蚊子这种物种而言,它们可以在环境非常恶劣的地方生存,繁衍的速度以及数量都极其恐怖,更是达到了不可控的地步。

所以才会造成,在夏季这个适合蚊子生存的季节,它们的数量就会增加的非常迅速。

可能会通过血液传播病毒蚊子大多都生活在一个比较恶劣的环境当中,所以很有可能自身会患有一些病毒细菌之类的。

在对人类进行吸血的过程当中,就有可能会向人类传播病毒,细菌等微物种。

这对于人类来说,甚至还会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影响,所以有效的驱蚊对人类目前来说是非常主要的。

加入收藏
               

科学家是怎样发现石花洞石笋会“说话”的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