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病毒 潘多拉病毒直径达1微米

【菜科解读】
世界上最大的病毒有多大?潘多拉病毒(英语:Pandoravirus),是一类非常大型的病毒。
其基因组比其它所有已知病毒都要大得多。
直径达1微米。
类似于Mimivirus及Megavirus等很多非常大的病毒,潘多拉病毒也感染变形虫。
但是该病毒的基因组却包含1.9-2.5百万碱基对的DNA,是Megavirus的两倍。
与其它大型病毒相比,其外观和基因编码也有巨大不同。
下面就跟一起具体看看世界上最大的病毒等相关内容。
形态特征
潘多拉病毒(Pandoravirus),据英国《每日邮报》2013年19日报道,法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巨型病毒,据信是地球上有史以来第二大的病毒,长约1微米可以用普通显微镜看到(普通病毒需要电子显微镜才干看到)。
研究人员推测,该病毒来源于远古时代或者甚至是源自其他星球,比如火星。
该病毒被命名为“潘多拉病毒”,直径达1微米(约为1000纳米),而大多数传统病毒的直径在10纳米到500纳米之间。
该病毒只有6%的基因与地球上其他物种的基因类似。
生命形式
“潘多拉病毒”的发现者、法国埃克斯—马赛大学的克拉弗里博士解释说,起初误把它当做小细菌,是因为该病毒实在太大,并且没有呈现出正常病毒那样的形态。
据了解,在确定海底存在巨型病毒的迹象之后,克拉弗里的团队就一直在苦苦搜寻。
他们从智利的海岸和澳大利亚的一个池塘区别采集了沉积物样本,然后将它们带回实验室,放在含抗生素的溶液中,以杀死所有还活着的细菌。
随后,他们让无菌的样本与阿米巴原虫进行接触,如果阿米巴原虫出现死亡,就证明样本中存在杀死原虫的其他东西。
这个方法奏效了。
物种学研究
研究人员发现,潘多拉病毒的遗传密码的大小是此前已知的最大病毒“梅格病毒”的两倍,“梅格病毒”(Megavirus)大小为440纳米。
还不清楚为什么这种细胞形态会变成病毒,研究人员推测它可能是为生存而进行了进化。
还有一种可能是,该病毒从寄主那里获取遗传信息,从而使它们不寻常的基因组得以生长。
它太大了,可能比别的病毒更坚强。
由于范围大,蛋白质含量多,可以更好保护里面的遗传基因。
疯狂的H7N9病毒长40纳米,可怕的艾滋病病毒长120纳米。
如果这个病毒对人类不怀好意可能会造成大麻烦。
科学家也困惑不解。
他们甚至大胆的猜测,潘多拉病毒起源于外星。
有可能,潘多拉病毒是以某种方式从火星来到地球的。
当然,这种情况发生在火星上存在物种的时候。
潘多拉病毒,跟地球上其他的小病毒一样,都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
病毒依靠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增殖的方式生殖。
具体来说,这种法国科学家发现的巨型病毒可以腐蚀深水中的变形虫。
如果科学家的研究结果真实有效的话,那么这种病毒也可以侵袭其他物种。
由潘多拉病毒的基因组来看,这种可以侵袭物种组织的病毒出现在地球上的是很奥秘的。
科学家们仍然要详细研究该巨型病毒的庞大谱系,并确认它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潘多拉病毒不是唯一的巨型病毒。
在1992年,英国发现了所谓的米米病毒,不过它比现在的最大的巨型病毒小一半。
米米病毒的起源也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