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人数最少的军事?汤加王国仅600官兵

【菜科解读】
世界上人数最少的军事有多少?汤加王国英语:The Kingdom of Tonga,简称汤加,属大洋洲,位于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西侧,,是由173个岛屿组成的岛国,其中36个有人居住,大部分为珊瑚岛。
下面就跟一起具体看看世界上人数最少的军事等相关内容。
汤加王国军事人数有多少
汤加王国在地球上的位置是大洋洲,靠近赤道的地方。
这个国家的领土是由173个小岛组成的,整个国家面积很小,陆地上的面积只有747平方千米。
这么偏僻的位置,这么狭小的国土,汤加王国的人口也是很少,才有10万多人,不过这么少的土地上这些人也是很多了。
汤加王国如此少的人口,要组成大规模的军事是完全没有可能的,所以它整个国家的官兵只有600多个,和大国动辄几十万的军事相比,简直渺小得可怜。
不过,汤加王国也没有必要招收那么多的军事,它此前一度是英国的保护国,到如今也算和平世界,加上它本身没有什么资源可以掠夺,地理位置也不是很好,有没有军事本来不是很主要。
只要有一些警察维护社会治安就好。
古代沿革
主词条:汤加古代、陶法阿豪王朝3000多年前,波利尼西亚人在汤加塔布岛定居。
1000多年前成立汤加王国,公元950年,汤加就由图依・汤加家万族的国王和王后统治。
1616年,图伊·卡诺库柏鲁王朝诞生的第六年,西方列强之一的荷兰的航海家威廉·斯考滕和雅各布·勒梅尔到达北部的努奥图布达布岛。
1643年,亚伯·塔斯曼再次抵达东加塔布群岛的东加塔布岛和哈亚派岛,但欧洲人对群岛的有效接触始于1773年至1777年之间英国著名探险家詹姆斯·库克船长的几次考察。
库克称群岛为友谊群岛,因为原住民为他补充必需品,对他热烈欢迎。
1797年及1822年,伦敦传教会和循道宗教会卫理公会区别在汤加传播基督教,没有成功。
1826年循道宗教会再次布道,获得成果。
1842年玛利亚会修士设立天主教传教会。
1799年至1852年汤加的三个家族为争夺王位爆发了内战,陶法阿豪家族的乔治·陶法阿豪平息战乱,在卫理公会教徒的拥戴下,建立汤加第四个王朝——陶法阿豪王朝,于1845年称为国王乔治·图普一世。
19世纪,基督教传入汤加。
1900年,汤加成为英国保护国,二战中,美国、新西兰在汤加建立军队补给基地。
1970年6月4日,汤加独立,东加获内政和外交的全面控制权,并成为英联邦成员。
自然环境
区域位置
汤加又称友爱群岛,属于大洋洲,位于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西侧,西距斐济650公里,西南距新西兰1770公里。
陆地面积747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5.9万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汤加由汤加塔布群岛、哈派群岛、瓦瓦乌群岛3个群岛组成,共173个岛屿其中36个有人居住,其中以汤加塔布岛为最大,它是汤加群岛的主岛,也是汤加王国首都努库阿洛法的所在地。
无河流。
气候特征
汤加属热带雨林气候,5~8月为旱季,12~4月为雨季。
年平均气温南部23℃,北部27℃。
年平均降水量1600~2200毫米。
11~3月常有飓风和暴雨。
自然资源
汤加的渔业和森林资源较丰富,汤加领海内发现有海底块状多金属硫化物。
矿石采样中11.9%为铜、59.8%为锌,金、银含量区别为每吨28.6克和每吨673克。
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军伤亡人数多少 为什么说没有美国重蹈覆辙
这是继十多年前的海湾战争后,美军又一次取得的大规模压倒性军事胜利。
然而,萨达姆政权的垮台并未带来和平,对美军来说,噩梦刚刚开始。
美军占领伊拉克,点燃了一个随时随地都会爆炸的火药库,遍及伊拉克全境的各种派别势力的叛乱内战此起彼伏、愈演愈烈,美军成为他们的主要目标之一。
近九年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死亡近4500千人,超过32,000人受伤,因各种暴力行为而死的伊拉克平民高达60多万。
伊拉克战争 从战争开始到叛乱高潮的2007年年初,可以说美军陷入了另一场「越南战争」。
美国根本无法按计划撤军,继续增兵也只能加剧叛乱和内战,并导致更多美军和伊拉克平民伤亡。
美军为什么在伊拉克泥足深陷?还是要从半个世纪前的越战说起。
为什么打不赢越战? 越战美军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白宫和五角大楼败招不断、糟糕的军队人事政策、强烈的反战情绪等。
越南战争 但从纯战争角度看,很长一段时期美国陆军对越战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
美军面对的不是二战那样的总体战,也不是与正规军作战的朝鲜战争。
越战在本质上是一场严重受限的非常规战争,按照美军现在的定义,越战就是一场平叛战争。
平叛战争要想取胜,很关键的一点,是获取所在国人民的理解和支持。
二战以来,美军习惯凭借强大的火力打击摧毁敌人,然而越战是在民众周围展开的,游击队员和平民经常难分彼此。
路径依赖加上对战争的错误认知,美军在越南肆无忌惮地使用火力。
一个经典的例子,1名越南狙击手盯上4名美军后,陆军动用了3次近空支援,数次直升机火箭弹和超过1千发炮弹来解救他们。
美军的一个师长威廉•德普伊说道:「在越南,更多炸弹就是战争的终极答案。
」持有类似看法的指挥官还有很多。
美军对越南的轰炸 在越南美军一共投下了800万吨炸弹,一场局部战争的投弹量就超过了二战投弹量的总和。
不分军民的狂轰滥炸带来惊人的平民死亡(62万-200万之间)。
此外,美军还制造了针对平民的美莱村大屠杀等惨案。
所以,越南人民仇视美军,同情和支持游击队,故而越共游击队屡遭沉重打击,却总有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加入。
越战变成了一场美军看不到尽头的消耗战。
法国在越南、英国在马来西亚都有对付游击战的经验教训。
可惜,当时很多美军高级将领包括驻越美军司令威斯特摩兰「傲慢、缺乏想象力,道德和知识上十分有限」,根本就没理解平叛战争,也不想借鉴英法的经验。
驻越美军司令威斯特摩兰 越战后期,艾布拉姆斯将军上任后,采取了正确的平叛战略战术。
但美国人民早已厌倦越战,反战运动一浪高过一浪,当选总统后决定撤军。
由于伤亡惨烈、失败的人事政策等诸多原因,越战后期美军士气和纪律异常糟糕。
1971年12月离开越南的陆军士兵中,超过一半吸食过海洛因、鸦片和大麻。
1969-1971年,有800起士兵手榴弹袭击军官的案例。
臭名昭著的亚美利加师在一年内发生了5千多例军事法庭审判。
越战美军 越战结束后美国又开始大裁军,大批服役多年的军官和士官退役,导致人员素质更差,美国陆军坠入谷底。
锐意改革陆军重振,但越战教训仍被忽略 70年代主导美国陆军改革中最重要的一位就是前面提到的德普伊将军。
德普伊是一名参加了二战的老兵,正规作战的战术天才,在军中颇有威望。
在他看来,越战失败的原因之一是缺乏有效的战术训练。
德普伊将军 1973年,德普伊担任新成立的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的司令。
这是陆军首次将训练、条令和战术研究结合在一起,对陆军未来如何作战至关重要。
恰在此时,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德普伊有了一个好机会观察现代战争。
交战的双方分别是用美国武器的以色列军队、用苏联武器装备的叙利亚、埃及军队。
冷战开始后,美军就一直以苏联为最主要敌人,因此这场战争无疑是未来美国(北约)与苏联(华约)之间大规模战争的预演。
美军从战争中总结出了如下特点:力量均衡的多兵种合成部队,新式杀伤性武器的应用,训练对于战场获胜至关重要,大规模电子战等。
第四次中东战争,以军被击毁的坦克 此后,美国军队的改革大致按着上面几个方向推进。
德普伊将军最大的贡献就是强调严格的战术训练以保证军队能达到现代战争的要求。
看到这里,读者可能会问,这些和越战以及伊拉克战争有什么关系? 关键就在这里。
德普伊与斯塔里、戈尔曼等将领推动的改革,重新建立起陆军的自信,为美军应对大规模、高科技的常规战争打下良好基础,但他们似乎都彻底忘记了越南战争。
上述改革并未吸取越战的教训,除了提高训练水平外。
就连越战后期采取了成功平叛策略的艾布拉姆斯将军,也于1973年宣称「陆军将永远不再参与因镇压叛乱而引起的战争」。
同年,美国陆军军事学院取消了为期5周的「非常规战争」必修课。
艾布拉姆斯将军 另一个要害的问题是,德普伊将军过于强调战术训练,忽视了对高级指挥官创新思考和战略思维的培养。
德普伊改革的影响下,美国陆军造就出一批批战术素养优秀的军官。
他们担任营、旅级指挥官绰绰有余,但对更高级别的职务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在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中已初露端倪,但战争迅速结束掩盖了美军将领的内在缺陷。
非主流观念在军中遭打压 德普伊主导陆军之时,与他观点相左且比较有名的是约翰·库什曼。
越战时期,库什曼就采用过经典的平叛理论,效果颇佳。
他曾两次向美军司令威斯特摩兰推荐该理论,但后者「毫无反应,没有任何问题、探讨和好奇心」。
库什曼将军 70年代中期,库什曼担任陆军指挥与参谋学院(隶属于训练与条令司令部)院长,提出了自己对战争和军队的认识,严重地挑战了德普伊的权威。
简言之,德普伊教军官成为专业的战斗指挥官,库什曼激发军官主动深入地思考战争,丰富对军人职业的理解,为赢得复杂、战略性的长期胜利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
从积极的角度看,两位将军的主张互为补充。
德普伊的训练较适合中低层军官,库什曼的方法论对准将以上的军官更有助益。
德普伊大权在握,不能接受异议。
德普伊和库什曼的观念冲突难以调和,后者被调往海外任职。
德普伊简单有效却容易僵化的理念主导了一个时代,陆军指挥与参谋学院是这个黑暗时代的一盏明灯。
库什曼离开后,这盏灯并未熄灭。
1983年,该学院成立了一个高级军事研究项目,旨在教授陆军精英军官跳出战术思考的窠臼,让他们从全局理解战争,学会适应和创新。
美国陆军指挥与参谋学院 项目的首批教官都拥有美国一流大学的硕士学位。
但项目主管清醒地认识到,在注重体魄和实践的军队里,知识分子的做派不能赢得尊敬。
因此教官们必须展示出自己的指挥能力,学员毕业后进入军队绝不要谈论和,而应强化身体训练,在战车停车场沾满油污,与士兵。
这个项目后来升格为高级军事研究学院,确实培养出了一批的优秀军官。
到2010年,学院有69名毕业生成为陆军将军,然而这个数量远不足以改变陆军高层的实质。
海湾战争中,有82名毕业生参加了进攻战斗,但随后的工作中却没有一人入选。
伊拉克战争中,对学院毕业生的使用率更低,而且他们制定的占领伊拉克计划也基本被放弃。
海湾战争美军 80年代,陆军请领导力方面的心理专家对新晋准将进行评估。
结果显示这些将军勤奋敬业,但在「灵活性评估上,也就是对问题作出创新性回答」,得分较低。
用退役陆军上校劳埃德·马修斯的话来说,这就是一支「适应能力差的高级军官队伍」。
冷战结束尤其进入新世纪后,美国的主要威胁从苏联变为一系列的区域性危机和恐怖袭击。
美军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异质的文化和信仰、信息的严重缺乏、不明确的打击目标等等。
1989年倒塌是冷战结束的一个标志 德普伊体系培养出来的将军能打赢一场战役,却不知道如何赢得或者结束一场非常规战争。
在美国最需要可以灵活应对复杂新局势的高级指挥官之时,陆军却只有能机械执行常规战术的「战争机器」。
伊拉克战争:美军再度迷失 驻伊美军前三任司令弗兰克斯、桑切斯和凯西,可以说是德普西改革以来陆军将领的代表。
他们喜欢打常规战争、参与战术策划,但也都头脑僵化,对于稳定伊拉克局势、平息叛乱毫无头绪,很多措施甚至适得其反。
伊战爆发前,弗兰克斯是2001年开始的阿富汗战争的美军司令。
在他的一次演讲上,有人问他:「阿富汗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他竟然从战术角度剖析这场战争,讨论美军如何克服洞穴恐惧症!「这是一个中士能给出的最佳答案,绝不该是将军的回答」。
弗兰克斯将军 美军对阿富汗战争的一份回顾报告,就指出弗兰克斯缺乏战争指挥能力、忽视制定长远目标。
这样一个不称职的将军居然被任命指挥伊战。
弗兰克斯有句名言——「我负责作战进攻,你们(白宫和五角大楼)负责给我扫尾」。
笔者不是说美国政府高层对伊战乱局没有重大责任,但驻伊司令、四星上将如此狭隘地理解战争,恰恰暴露出陆军注重战术培养带来的严重认知局限。
接替弗兰克斯的桑切斯更加无能。
当时,巴格达、巴士拉等许多城市袭击频仍,陷入全面混乱。
桑切斯喜欢微观管理,在战术和细节上指责下属,却不能提供战略方向,他手下的美军只好各自为战。
每个师对威胁有自己的评估方式,有自己的作战准则,这令辗转各地的军事观察员震惊不已,美军看上去像是在打几场彼此独立的战争。
桑切斯将军 伊拉克西部和北部的几支美军采用了强硬粗暴的措施,其中第4步兵师将数千名达到从军年龄的男性像罪犯一样关起来,以免他们参加叛乱。
这根本是火上浇油,不但令伊拉克平民敌视美军,而且真正的叛乱者和恐怖分子趁机混入监狱展开了有效的招募和培训。
非法拘捕在桑切斯任期内扩大化了,最终有1万多伊拉克平民被捕,按照美国情报专家的估计,超过85%的人不具有情报价值。
被临时拘捕的伊拉克平民 桑切斯领导无能、纵容粗暴乃至非法行为,陆军军纪恶化就不可避免了。
2004年,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事件浮出水面,全世界震惊,伊拉克局面随之更加失控。
桑切斯最终因为这个丑闻提前退役。
可笑的是,桑切斯在回忆录中,竟然因布什政府没晋升他为四星上将而。
2004年中期,乔治·凯西成为新任驻伊美军司令。
他比前两任明智些,也试图做得更好。
凯西对驻伊美军军官的调查表明,只有20%的军官知道如何指挥平叛行动。
可惜,凯西采取的一些措施起到了反作用。
平叛理论的一个重点是,军队要驻扎于贴近民众的小型前哨基地,可以了解民众并防止他们被叛乱分子控制。
凯西为了减少伤亡,将部队转移到大型基地中。
凯西将军 凯西任期内,美军针对平民的暴行比桑切斯时期更甚,这可能是叛乱更肆虐猖獗的原因。
2004年,叛军攻击美军26,496次,2005年则高达34,131次。
到2006年夏天时,巴格达的逊尼派已遭种族清洗,叛军每周会引爆1千枚路边炸弹,有两百万人逃离了伊拉克,伊拉克战争演变成了另一个越战泥潭。
被路边炸弹炸毁的悍马 「圈外人」彼得雷乌斯力挽狂澜 第四任驻伊美军司令彼得雷乌斯拥有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学位,在军中很扎眼,被陆军将领视为圈外人。
他能得到任命,缘于陆军之外的美国政府顾问的大力推荐。
彼得雷乌斯是越战专家,深入研究过(反)游击战。
2006年他主持编写了美军的《平叛》作战手册。
伊战内乱早期,彼得雷乌斯就曾指挥第101空降师,成功地缓解了伊拉克北部一省的局势。
彼得雷乌斯将军 彼得雷乌斯上任后,立刻招揽了一批理念相近的、陆军体系之外的军官。
他们改变了之前的做法,将军队调出大型基地,组建了几十个前哨巡逻基地,很多士兵甚至与当地民众一起生活。
彼得雷乌斯将「保护伊拉克民众」列为美军的首要任务,此前,历任司令都急于向伊拉克政府「移交防务」,但很明显,脆弱的伊拉克政府军,于战乱火海中,不能提供安全保障。
增兵伊拉克也是彼得雷乌斯成功的一个举措,要想保护叛乱中的民众,必须有足够兵力,而且衡量成功的标准不再是美军的而是伊拉克平民的伤亡数目。
受伤的伊拉克平民 彼得雷乌斯最冒险的手段是直接出钱贿赂叛军,让他们加入伊拉克政府军和警察队伍中,最终有10万名叛乱者改换阵营。
这一有效却也争议很大的措施,彼得雷乌斯先斩后奏,未向布什总统提前请求许可。
在安全巡逻、与部分叛军和解,打击反美武装之外,彼得雷乌斯还率领美军广泛地参与到伊拉克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活动中。
种种努力之下,伊拉克局面迅速好转。
到2008年,首都巴格达和全国平民死亡人数都大幅下降,而美军摧毁了更多的叛乱分子及其据点。
伊拉克叛乱分子 奥巴马上台后,美军终于逐渐成功体面地撤出了伊拉克。
伊拉克战争没有彻底沦为美军的另一场越战,彼得雷乌斯居功至伟。
然而「战争永远是赌博,是未知的冒险」,对它的探索和实践永无止境。
伊拉克战争中力挽狂澜的彼得雷乌斯,却没能解决美军在阿富汗的困境。
时至今日,阿富汗依然是一座「帝国的坟墓」。
随机文章宛如雕像的欧洲沼泽木乃伊,相貌清晰内脏都还在恐龙时代后是什么时代,哺乳动物时代的来临/人类祖先的开始葫芦娃七兄弟各自有什么能力,法天象地/喷火吐水个个令人羡慕不已37.5亿年后恐仙女座星系撞银河系,哈佛教授正研究计算机图像现代人工智能为什么会火,大数据加物联网成为人工智能火爆的基础
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的魏继宗,只因一个建议就得到王安石的提拔
因为向朝廷上奏设立市易司(相当于现在的发改委)而名闻天下,从一介布衣挤身朝堂,成为变法的高级顾问。
后来卷入变法派的内讧,被利用,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这位被人卖了还帮别人数钱的经济学家就是魏继宗。
魏继宗,的开封人,出生年月已失考。
从现有的历史资料记载,应该出生于年间。
既没有任何功名,也非大富大贵之人,充其量只是一个喜欢读书和钻研学问的普通学者。
魏继宗成名于熙宁年间(1068年至1077年)。
当时宰相王安石为了变法,,向天下能人异士征集建议和策略。
开封市民魏继宗将自己苦心研究了多年的城市市场管理规划建议上奏朝廷,获得了王安石和的赞赏。
魏继宗上奏的内容是什么呢?原来关乎当时京城开封的城市经济建设发展。
早于宋真宗时期,北宋都城开封就发展成为一个有常住人口300余万的国际大都市。
但是众所周知的原因,古代薄弱的物流运输能力,要维持这300多万人口的生计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
为了解决开封城的市场交易难题,北宋政府鼓励全国各地的商人贩运货物到京城销售,既解决了开封的物资供应问题,又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但是北宋统治者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官商勾结垄断市场。
跑过长途运输的人都知道一个道理:货到地头死!特别是那些不容易储存的货物。
商人们将其运送到开封,却因为京城大户和权贵的市场垄断而卖不出去,为了不至于血本无归,只得忍痛低价卖给这些京城"地头蛇"。
时间久了,外地客商赚不到钱,自然不愿意再冒风险向京城贩卖物资。
而且因为权贵的垄断,平民百姓要付更多的钱才可以买到少量生活物资。
这样一来,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社会矛盾随之越来越尖锐,国家的综合实力也就随之减弱了。
魏继宗根据自己多年对开封城市市场经济发展的研究,得出了结论:朝廷必须干预城市市场经济发展,才能达到长治久安,富国强兵的目的。
于是上书建议朝廷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开封的市场物流贸易,此即后来隶属于户部的市易司。
1070年左右(这个时间点并不准确,有一定误差),宋神宗批准成立市易司,命薛向为第一任市易司提举,并拨内库钱500万贯做本钱,替朝廷做生意(这也是现在国企的雏形)。
魏继宗因为向朝廷进言有功,被任命为王安石的高级变法顾问,从一介布衣挤身朝堂,成为当时的政治。
薛向根据宋神宗及王安石的指导思想,丰收时以市场价格大量收购生活物资储存,等货物缺乏时再以平价出售。
这样一来,不但解决了京城权贵垄断市场经济的问题,还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政收入,是一件深受老百姓欢迎的政策。
当然了,市易司堵住了权贵赚钱的门路,自然引起了他们的强烈不满。
不久后,薛向就因为遭受权贵的弹劾而罢官,遗缺由王安石的弟子吕嘉问补上。
吕嘉问当上市易司提举后,对市易司做了重大改革。
将一些人流量较大的街道改为"商品街",允许并赊借本钱货物给京城的老百姓在"商品街"做小生意,市易司则派人监督管理并收取费用。
这就是现代城市管理规划局的雏形。
吕嘉问这些行为的确给宋神宗赚了很多钱,但是也引起了宰相的强烈反对。
文彦博有一次去大相国寺烧香拜佛,见到大相国寺门口都是售卖时鲜水果和针头线脑的小商贩,大皱眉头。
回来就向宋神宗参了吕嘉问一本,说吕嘉问此举有损国体,祸国殃民。
宋神宗当时正被反对派攻击得焦头烂额,想都没有想就将此事交给与吕嘉问有矛盾的三司使曾布去查处(三司使是北宋官名,相当于)。
曾布虽然也是变法派的骨干,还是吕嘉问的顶头上司,但是对一向骄横跋扈,不将自己放眼里的吕嘉问恨之入骨,打算趁此机会将吕嘉问搞垮。
曾布找到市易司的发明人魏继宗,以宋神宗的旨意要求魏继宗对市易司的不足之处撰写报告。
魏继宗不知这是曾布的计谋,傻呼呼的到处奔波,查阅资料,撰写了一份非常详细的报告交给了曾布,想着自己如此为朝廷实心办事,应该会得到嘉奖。
却未想曾布将魏继宗的报告做了添油加醋的修改后,才呈报给宋神宗,以此作为攻击吕嘉问的证据。
两位手下大将搞内讧,王安石大怒,将魏继宗叫到宋神宗面前对质。
魏继宗既不敢背叛王安石,又不敢按照曾布的意思做伪证指控吕嘉问,两头为难。
最后神宗以诬告大臣为由,逐出朝廷,永不叙用。
曾布和吕嘉问相互攻歼,贻误国事,双双被贬到地方任职。
从此以后,变法派元气大伤,直到北宋灭亡都没有能够恢复过来。
随机文章中国万里长城有多长?21196公里(俄罗斯东西跨度2倍)17亿美元的俄罗斯阿库拉级核潜艇,可击沉任何美国核潜艇孙悟空墓发现的金箍棒是真的,考古学发现孙悟空和通天大圣合葬墓斯蒂芬·威廉·霍金简介,概括霍金的一生事迹(探寻宇宙奥秘)揭秘广西桂平挖蛇事件是真的吗,17米的大蛇吓晕司机/咬死两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