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毒气 骇人听闻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13 点击数:
简介:

【菜科解读】

世界十大致命毒气

1、VX毒剂

VX毒气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呼吸停止,最终导致死亡,头痛恶心是感染这种毒气的版主要症状。

VX毒剂是一权种比沙林毒性更大的神经性毒剂,是世界十大毒气之一。

VX由英国人在1952年首先发现,其后被各国军队用于制作化学武器。

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油状液体,一旦接触到氧气,就会变成气态。

工业品呈微黄、黄或棕色;主要是以液体造成地面、物体染毒,可以通过空气或水源传播,几乎无法察觉。

2、塔崩

塔崩,或作GA,即二甲氨基氰膦酸乙酯,是一种有极强的毒性的物质。

它是清澈无色有轻微水果香味的液体。

由于它会严重地影响哺乳类动物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甚至致命,塔崩被视为一种神经毒素。

作为化学武器,联合国在1993年颁布第687决议,将塔崩分类为大杀伤力武器。

含有塔崩的产品的生产和储备被《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严格管制。

3、沙林

沙林,学名甲氟膦酸异丙酯,是二战期间德国纳粹研发的一种致命神经性毒气,可以麻痹人的中枢神经。

1938年,德国人施拉德、 安布罗斯、吕第格、范-德尔-林德首次研制成功,这种毒气遂以上述4个人的姓中的5个字母命名为沙林。

4、芥子气

芥子气,因具有挥发性,有像芥末的味道而得名。

主要用于有机合成、药物(可用于治疗某些过度增殖性疾病)及制造军用毒剂,并由于其在毒剂方面的广泛使用而声名狼藉。

属糜烂性毒剂代表,大鼠静脉半数致死量为0.7mg/kg。

皮肤是中毒的最主要靶器官之一,染毒皮肤后能够引起红斑、水肿、起疱、糜烂、坏死并容易造成二次感染,伤口愈合缓慢。

5、路易斯气

路易斯气是糜烂性毒剂的主要代表物之一.糜烂性毒剂主要通过呼吸道、皮肤、眼睛等侵入人体,破坏肌体组织细胞,造成呼吸道粘膜坏死性炎症、皮肤糜烂、眼睛剌痛畏光甚至失明等。

这类毒剂渗透力强,中毒后需长期治疗才能痊愈。

6、毕兹

毕兹是一种白色固体粉末,学名为二苯羟乙酸-3-喹咛酯,属失能性毒剂。

现代失能剂的概念是由英国人黑尔于1915年首先提出的,美国则争先对失能剂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工作。

毕兹主要通过呼吸道中毒,症状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

7、光气

光气,又称碳酰氯,剧毒,微溶于水,较易溶于苯、甲苯等。

由一氧化碳和氯气的混合物通过活性炭制得。

光气常温下为无色气体,有腐草味,化学性质不稳定,遇水迅速水解,生成氯化氢。

是氯塑料高温热解产物之一。

用作有机合成、农药、药物、染料及其他化工制品的中间体。

脂肪族氯烃类燃烧时可产生光气。

8、双光气

双光气,氯甲酸三氯甲酯的别称,化学式ClCO2CCl3,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难溶于水,可作其他毒剂的溶剂。

双光气为一种窒息性毒剂,即对人体的肺组织造成损害,导致血浆渗入肺泡引起肺水肿,从而使肺泡气体交换受阻,机体缺氧而窒息死亡。

双光气在一战中曾被作为生化武器。

9、氢氰酸

氢氰酸,分子结构是C原子以sp杂化轨道成键、存在碳氮叁键,分子为极性分子。

可以抑制呼吸酶,造成细胞内窒息,有剧毒。

氰化氢标准状态下为液体,易在空气中均匀弥散,在空气中可燃烧。

氰化氢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5.6%~12.8%时,具有爆炸性。

氢氰酸属于剧毒类。

10、氯气

氯气,化学式为Cl₂。

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易压缩,可液化为金黄色液态氯,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可用作为强氧化剂。

氯气中混和体积分数为5%以上的氢气时遇强光可能会有爆炸的危险。

我记得在高中化学课上,就被化学老师科普过这十大致命毒气中的氢氰酸和氯气。

这些毒气大多无色无味,用在不正当领域可谓十分阴毒,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被众多的武侠小说和谍战片的导演编剧们拿来给自己的剧本增加戏剧性和神秘度。

虽然世界十大毒气的名号由来已久,但相关从业人员在使用时一定要多加小心。

加入收藏
               

世界十大毒气 骇人听闻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