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和陈友谅的决战鄱阳湖之战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7-15 点击数:
简介:奇闻异事 朱元璋和陈友谅的决战鄱阳湖之战-朱元璋和陈友谅的终极对决,命悬一线,全面解析鄱阳湖之战 朱元璋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最让人惊心动魄的战争,并不是和元朝的战争,而是和陈友谅的战争,鄱阳湖之战。

朱元璋到底经历了怎么样的惊心动魄,我们来聊一聊。

起因 至正二十三年(1063年),各大军阀势力已经摆在了桌面上。

其中朱元璋、陈友谅,势

【菜科解读】

奇闻异事 朱元璋和陈友谅的决战鄱阳湖之战-朱元璋和陈友谅的终极对决,命悬一线,全面解析鄱阳湖之战 朱元璋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最让人惊心动魄的战争,并不是和元朝的战争,而是和陈友谅的战争,鄱阳湖之战。

朱元璋到底经历了怎么样的惊心动魄,我们来聊一聊。

明太祖朱元璋和陈友谅的决战鄱阳湖之战

起因 至正二十三年(1063年),各大军阀势力已经摆在了桌面上。

其中朱元璋、陈友谅,势力相对较大,这就注定了两人终究会有一战,最后胜利的那个,肯定是建立新王朝的人。

两人在以前经常发生战争,你夺取我一座城池,我偷袭你一座营寨,两人就这样来回死磕。

洪都,也就是现在的南昌,就是这样一座被夺来夺去的城市。

大战发生之前,洪都刚刚被徐达夺回来。

至正二十三年四月,陈友谅亲率大军围攻洪都,誓死要夺回洪都,拉开了鄱阳湖大战的序幕。

第一阶段:不分胜负 陈友谅这次可不是闹着玩的,这次带了60万大军。

是号称60万,具体多少不一定,不过这架势也够吓人的。

更吓人的还在后面,就是他的大船。

史书上描述: 友谅兵号六十万,联巨舟为阵,楼橹高十余丈,绵亘数十里,旌旗戈盾,望之如山。

据说,后来郑和下西洋造的船,就是借鉴了陈友谅舰船。

陈友谅都那么大动静,朱元璋肯定也坐不住,他也亲率大军前来。

朱元璋打仗真有两把刷子,双方还没有开战呢,他先派兵把后退的路给堵住了,搞得跟他一定赢似的。

朱元璋在泾江口、南湖嘴,两个地方埋设伏兵,如果陈友谅退兵的话,两条路必走其一。

陈友谅听说朱元璋要来,从洪都城下撤回来,把队伍拉到了鄱阳湖上,于是两个人就在鄱阳湖上展开了较量。

双方的第一战,是在鄱阳湖中一个叫康郎山的地方打的。

朱元璋这边是徐达打前锋,谁也没占到便宜,打的不相上下,不分胜负。

第二阶段:命悬一线 朱元璋这边有徐达,陈友谅那边也有一个战神级的人物,叫张定边。

张定边在朱元璋的本纪当中出现好几次,只要他一出来,肯定是攻克了朱元璋的某座城池。

当时张定边就在鄱阳湖战役当中,这家伙冒着枪林弹雨,驾驶着一艘船,直奔朱元璋而去。

我想当时朱元璋的船肯定是靠后的,他能穿过前面的船,杀到朱元璋面前,肯定费了不少力,估计他的船上也没剩几个人了。

明太祖朱元璋和陈友谅的决战鄱阳湖之战

朱元璋的船,因为张定边的进攻,被逼到沙滩上,搁浅了,动不了了。

如果两条船一接头,张定边就可以跳到朱元璋的船上,一刀砍了朱元璋。

但是,就在这紧要关头,常遇春一箭就把张定边给射倒了。

接着,俞通海带领好几艘战船过来,因为水浪太大,把朱元璋的战船给推走了,朱元璋逃得了一命。

第三阶段:畏敌不前 朱元璋被张定边吓的不轻,他这一后退,引起了士兵们的恐慌。

而这时候,陈友谅看局势大好,命令所有大船全部出动,直接碾压朱元璋。

朱元璋的船小,士兵们都很害怕,开始向后退缩。

朱元璋当众斩杀了十几个人,才慢慢稳定局势,士兵们拼死力战。

第四阶段:火攻 就在双方拼死力战的时候,突然间就刮起了东北风。

诸葛亮借的东风是胡扯蛋的,朱元璋的这个东风是上天赐予的。

朱元璋立刻组织敢死队,驾驶着7只装满火药和芦苇的船,冲向陈友谅的战船。

陈友谅的所有战船被烧的一塌糊涂,淹死烧死者不计其数。

我们刚才引用史书上的一段话,其中有一句是:联巨舟为阵。

这就是说,陈友谅将所有的大船都连在一起,组成一个巨大的方阵。

所以才被一把火烧没了。

这就是现实版的‘赤壁之战’。

第五阶段:心理战 陈友谅被烧了一把,精锐几乎都没了,于是撤退,双方暂时熄火。

三天后,陈友谅这边的士兵开始逃跑、投降。

陈友谅气急败坏,将所有抓来的俘虏全部杀了。

朱元璋知道后,开始释放俘虏,身上有伤的,朱元璋还给药物。

亲戚或者将领死了的,朱元璋还为他们祭奠。

朱元璋这样做,完全就是打心理战,告诉陈友谅的士兵,投降能活。

明太祖朱元璋和陈友谅的决战鄱阳湖之战

所以陈友谅的军队,人都快跑完了。

第六阶段:撤退 战争开始的时候是7月份,到了8月份的时候,陈友谅的粮草已经没有了,想办法开始撤退。

撤退的第一个方向就是南湖嘴。

我们一开始就说了,朱元璋没开战之前,就已经在南湖嘴和泾江口埋伏了伏兵。

所以,陈友谅到了南湖嘴之后,又被伏兵给打回来了。

朱元璋很潇洒,他没去南湖嘴追,而是去了泾江口,他知道陈友谅会从南湖嘴回来的。

就在泾江口这个地方,陈友谅被伏兵射了冷箭,不治身亡。

张定边带着陈友谅的儿子陈理逃了。

陈友谅是从4月出发去洪都的,7月在鄱阳湖上与朱元璋展开战斗,8月份的时候兵败被杀。

只算鄱阳湖之战这个时间,大概就是一个月。

#p#分页标题#e#

整体实力来讲,朱元璋不如陈友谅,兵不多,船也不够大,但是朱元璋很幸运,因为风向对他有利,而陈友谅犯了一个和曹操一样的错误,将船连起来,才导致了整体的溃败。

否则就凭朱元璋的7艘小火船,是烧不完陈友谅的舰队的。

另外多说一句,《三国演义》里面的‘赤壁之战’,就是以‘鄱阳湖之战’为原型的。

武则天为天后谁为天皇-武则天死后,宋朝出了一位新天后,如今有3亿信徒,万座庙宇 世人都知道有北京故宫,而曾经比北京更加雄伟的南京明故宫却被埋没在历史之中,南京故宫为什么没有了呢!?这还要从朱元璋建国的时候说起了,朱元璋在打下天下之后定都南京,便在南京修建了明 ... 朱元璋认为曾经帮过他的老婆婆掌握了他的秘密。

很多人对于朱元璋这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觉得朱元璋能够从一个饿乞丐最后成为大明朝的开国皇帝,非常的不容易。

并且也让明朝维持了一 ... 汤和、耿炳文、沐英、徐达。

明朝的建立离不开一批忠诚的功臣大将,他们为朱元璋打下江山立下赫赫战功。

然而,朱元璋登基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他残忍地杀了许多陪他一起打江山的功臣,让 ... 康熙祭拜最主要是为了笼络人心。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建于南京附近,修建历时25年,深藏于山体之中。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巧妙的设计使其成为盗墓贼望而却步的地方。

中国古代上八大未解的谜团,原因无可考证,至今没能破解

  兰亭集序是中国晋代书圣王羲之以文会友所作,后世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今下落成谜:失传千年,下落不明。

  西周九鼎存在谜团:象征国家政治权利的九鼎是否还存在,至今未解。

  和氏璧:中国古代上著名的美玉,与和氏璧有关的著名典故完璧归赵。

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帮助国家夺回和氏璧,完整地送回邯郸的故事。

和氏璧价值连城,流落何方,至今是个谜。

  秦始皇嬴政铸十二金人镇秦国龙脉,据说后来被董卓销毁铸钱。

原因究竟是怎么样,已经再无法考证了。

  《永乐大典》正本下落谜团:千古奇书,自《永乐大典》问世,直到明末清初,正本去向成为公案。

  青铜剑千年不锈谜团:随兵马俑一同出世,是什么真相致千年之久的青铜,没有生锈,锋利如初。

  乾陵无字碑,为武则天所立。

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西北方五十公里处的乾陵,在乾陵司马道东侧,北靠土阙,南依翁仲,西与述圣纪碑相对,奇崛瑰丽,巍峨壮观。

但武则天为什么为自己立下无字碑,真相尚不明确。

  慈禧太后入殓时,嘴里衔着一颗大的夜明珠,孙殿英盗墓后,为了幸免被追究责任,他将这颗夜明珠转送给了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宋美龄曾将其缀在鞋面上,后来不知所踪,据估计,这颗夜明珠价值将近9亿人民币。

三星堆考古现场:是否和商周变革有关?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发生的突然将大量神庙内的器用毁坏并掩埋起来的重大事件,其背景是否与以后的商周变革有关?三星堆发生的事,是否和商周变革有关?目前三星堆遗址的器物坑中出土的器物,基本相当于商王武丁时期以前,“只有极少的器物——比如一号坑出土过一个青铜瓿,属于商王武丁时期。

”而商王武丁以后的器物,目前还没有看到。

  古代上,,商王武丁以后,周人逐渐崛起。

“那个时候三星堆的人在商和刚刚兴起的周之间,是否做了一些选择?” 史籍记载,古蜀国是参加了灭商战役的,周武王灭商时“牧誓八国”里面,第二个国家就是蜀,“有可能三星堆以后的成都十二桥文化的方国与周的关系更紧密,或者三星堆人中有一部分倾向于周,借助周的力量消灭了另外一方的势力。

”  不过,目前三星堆祭祀区8个坑还尚未发掘完毕,“里面最晚的东西是怎么样的,也还不清楚,不过我觉得我们离原因不远了....  现在4号坑的测年年代是公元前1100多年,距离商周变革时期已经不是太远了。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对6个坑的73份炭屑样品使用碳14年代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对年代分布区间进行了初步判定。

其中K4坑年代最有可能是在公元前1199年至公元前1017年,也就是距今约3200年至3000年,这就印证了三星堆新发现的4号坑碳14检测的年代区间属于商代晚期。

加入收藏
               

明太祖朱元璋和陈友谅的决战鄱阳湖之战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