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客轮翻沉事事件或与于北纬30度未解之谜有关

【菜科解读】
长江客轮翻沉事事件或与于北纬30度未解之谜有关
2015年6月1日约21时28分,一艘从南京驶往重庆的客船突遇龙卷风,在长江中游湖北荆州市监利县水域沉没,事发地的天气和地理劣势互相交叠,情况相当糟糕。
这件事故发生已经一年过去,如果大家细心就会发现此次事发地点正是位于北纬30度附近!
不管是巧合还是冥冥注定,北纬30°线都是一条能引起人们极度关注的地带。
长江客轮翻沉事发地点正是位于北纬30度附近
北纬30°线贯穿四大文明古国,在这条纬线附近有神秘的百慕大三角,着名的埃及金字塔,传说中沉没的大西洲,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和最深的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
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埃及的尼罗河、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中国的长江等,均在北纬30度入海……
神秘北纬30度
北纬30度中国段被誉为中国最美的风景走廊,东起浙江舟山市,西至西藏日喀则地区,横跨浙江、安徽、西藏等九个省区;并且跨越长江三角洲、汉江平原、四川盆地、川西高原和青藏高原。
中国的北纬30度上也有这么多神奇的现象,看来真是不探不知道,一探吓一跳了。
神秘基因,谜窟破谜,日月并升的奥秘,神农架的白熊白鹿野人之谜,三星堆又是何人的杰作?种种奇景数不胜数,这么多奇物怪事一齐分布于北纬30度这个区域,仅仅是因为巧合?还是有什么玄妙的天机呢?
中国神秘北纬30度
1、北纬30度是中国从古至今的地震高发地带
据报道:我国地震局灾难专家顾建华告诉记者,在北纬30°从古到今都是灾难深重的地带,在北纬30°,地震、海难、火山和空难等时常有发生。
据史料记载,在我国的西藏地区共发生过大于8级的地震4次,7~7.9级地震11次,6-6.9级地震86次。
1950年8月15日在藏东的察隅——墨脱发生过8.6级地震。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省汶川县8.0级大地震震中也在北纬31度,离30度很近。
震及30°的地方均被破坏。
2010年4月14日发生在青海省的玉树7.1级地震中,33.2的北纬纬度也大概接近30度。
与四川汶川地震相同,玉树地震的震源深度同样为14千米。
汶川大地震
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 北纬30.3度,东经103.0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
2013年7月22日7时45分,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 北纬34.5度,东经104.2度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6公里。
云南31日8点4分发生5.9级地震 北纬28.2度,东经99.4度。
2、长江两次突然断流
长江的地理范围介于北纬28°45′~33°25′之间,公认6300公里,目前实为6211.3公里的中国长江,历史上记录了它两次突然枯竭的史实,令人费解不已。
公元1342年,江苏省泰兴县 现在泰兴市内,千万年从未断流的长江水一夜之间忽然枯竭见底,次日沿岸居民纷纷下江拾取遗物。
突然江潮骤然而至,淹死了很多人。
1954年1月13日下午4时许,这一奇怪现象在泰兴县再度出现。
当时,天色苍黄,江水突然出现枯竭断流,江上的航轮搁浅,历经两个多小时,江水汹涌而下……
目前有专家认为长江的断流与板块的运动 板块呼吸运动有关,而断流的地方可能就是要被暂时隆起的地方,所以江水暂时断流了,但当板块之间的力放松下来的时候,地面又恢复了原样。
3、安徽千古迷窟
在安徽省黄山市新安江屯溪段下游南岸连绵群山中,林木葱郁,环溪矗立的山间有36座 处古石窟,洞中空间奇大,结构怪异,有的层层叠岩,洞中套洞;有的水波荡漾,迂回通幽;有的石柱擎天,奇幻神秘。
洞中无壁画、无佛像、无文字。
其中被命名为35号的石窟,洞深170米,面积1.2万平方米,仅掘出的十几万立方米石料,就足以铺就成一条由黄山市通往杭州市的公路。
与大自然的杰作黄山比肩为伴,相映成辉,与埃及金字塔、百慕大三角、诺亚方舟等世界上诸多鬼斧神工的神景奇观一道,都处恰好在北纬30度这条神秘线上。
花山谜窟的谜团在于,如此大规模的人工开掘石窟,而且又处在新安文化的中心地带,居然在历史上没有任何信息记录。
另外,石窟的开掘年代、用途、石料去向、持续时间、开掘者身份等谜团至今未解。
4、四川的中国死海
中国死海 位于四川省大英县蓬莱镇,又名大英死海,是北纬30度上的又一神奇的景观。
其海水 盐卤水来源于3000米深的地下,出口温度高达87℃,含盐量超过了22%,以氯化盐为主,类似中东死海,人在水中可以轻松的漂浮不沉。
海水中富含钠、钾、钙、溴、碘等40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经国家有关权威机构验证,对风湿关节炎、皮肤病、肥胖症、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等具有显着的理疗作用,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研究资料显示,人在死海中漂浮1小时,可以达到8个小时睡眠的功效。
5、雅安市蒙顶山惊现神秘图案
你知道蒙顶山上左麒麟右武士的神秘图案吗?国外也有过类似的现象,会不会是外星人留下的脚印呢?在一着名地理论坛上,驴友们对蒙顶山惊现神秘图案一事展开了热烈讨论,其中还包括不少专家学者的发言,记者从中发现了四川地质工程勘察院地质专家刘民生的名字。
记者随后与刘民生取得了联系,经证实,原来在位于北纬30°附近的雅安市名山县的蒙顶山上 30°06',呈现出一幅奇特的巨大图案: 左边是一只麒麟,右边是一个戴着羽毛头冠的武士!中央电视台10套《走进科学》栏目曾到此进行实地考察并作了系列报道。
据了解,只要采用卫星地图软件,就能看见这个图案覆盖了几乎整个蒙顶山的阴面。
刘民生还从地质学的角度对整个蒙顶山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构造进行了分析。
雅安在地质上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它处在中国y字形构造的核心部位,西北部、东北部和南部三个方向的三条地质构造带正好在雅安交汇,形成了一个交点。
所以这里的地质构造非常的复杂,具备了出现这种特殊地貌的基础条件,当然,它的形成原因是很复杂的,科学结论必须考察后才能得出。
6、鄱阳湖魔鬼三角
1945年4月16日,2000多吨级的日本运输船神户丸行驶到江西鄱阳湖西北老爷庙水域突然无声无息地失踪 沉入湖底,船上200余人无一逃生。
其后,日本海军曾派人潜入湖中侦察,下水的人中除山下堤昭外,其他人员全部神秘失踪。
山下堤昭脱下潜水服后,精神恐惧,接着就精神失常了。
抗战胜利后,美国着名的潜水专家爱德华·波尔一行人来到鄱阳湖,历经数月的打捞仍一无所获,除爱德华·波尔外,几名美国潜水员再度在这里失踪。
过去了40年后,爱德华·波尔终于向世人首次披露了他在鄱阳湖底失魂落魄的经历。
他说:几天内,我和三个伙伴在水下几公里的水域内搜寻神户丸号,没有发现一点踪迹。
这一庞然大物究竟在哪里?正当我们沿着湖底继续向西北方向寻去时,忽然不远处闪出一道耀眼的白光,飞快向我们射来。
顿时平静的湖底出现了剧烈的震动,耳边呼啸如雷的巨响隆隆滚来,一股强大的吸引力将我们紧紧吸住,我头晕眼花,白光在湖底翻卷滚动,我的三个潜水伙伴随着白光的吸引逐流而去,我挣扎出了水面……
7、三番五次骚扰的怪火
在江西鄱阳湖畔的波阳县 原为鄱阳县莲湖乡朱家村,村民朱满善、朱松善家里无缘无故地不断发生火灾,火星红色,线型走状,每次起火都很奇怪,易燃的东西没烧着,难燃的物体偏偏着火,而且火势无论多大,每次浇上一点水即灭。
1995年3月23日至4月6日,朱家已发生大大小小不明原因的火灾20多起。
8、神龙架野人之谜
神秘的北纬30°线,链接着一串串绚丽多彩、慑人心魄的世界自然之谜——百慕大三角、埃及金字塔、诺亚方舟、撒哈拉大沙漠、珠穆朗玛峰……,神农架野人之谜也令人注目地串在这条神秘纬线上。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部边陲,地跨东经109°56′-0°58′,北纬31°15′--31°75′,总面积3253平方公里。
很多年以来,一个神秘的影子一直笼罩在神农架当地人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谁也说不清它到底是什么,人们都在口口相传着一个名字,野人。
野人之谜,世界许多地方都有报道,但大都渐渐销声匿迹,惟独神农架至今仍然不断有野人目击消息频频传来,或许是这里的生态环境更神奇,或许是这里的人文关怀更亲切,或许是它们眷顾这片生息久远的故土家园?正是由于它们的眷顾,更为这条地球上最亮丽的风景线平添了几分神秘壮美的色彩。
9、三星堆文明
出四川广汉约三四公里,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三星堆因此而得名。
1929年春,当地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挖水沟时,发现了一坑精美的玉器,由此拉开三星堆文明的研究序幕。
1986年,三星堆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上千件稀世之宝赫然显世,轰动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这里数量庞大的青铜人像、动物不归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
青铜器上没有留下一个文字,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未解之谜是怎么回事?康熙为什么不给孝庄文皇后建陵
400多个清陵之谜,图文并茂的解说,让人不忍释卷。
全书以正史记载和清宫档案为依据,配上数百幅考察现场的珍贵照片和手绘图,按清陵营建的先后顺序,用生动而平实的叙述语言,阐述了近300年来与29座清朝陵寝及其陪葬墓有关的奇闻秘事,对一些学界观点和民间传说有匡谬、解惑的作用,史料丰富,可读性强。
摘自《大清皇陵秘史》,徐广源著,学苑出版社出版,有删节 康熙帝为什么不给祖母建陵 孝庄文皇后死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道遗嘱,她以皇太极入葬很久,卑不动尊,留恋顺治帝和康熙帝为理由,要求将自己葬在遵化的孝陵附近。
孝庄文皇后的遗嘱,给康熙帝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按遗嘱办吧,明显违背祖制;按祖制办吧,又违背了祖母的遗嘱。
玄烨不愧是康熙大帝,他很快就想出了一个权宜之策,在遵化的东陵建一座殡宫,将祖母的灵柩先停放在那里。
然后慢慢再想办法。
这一停就是35年,直到康熙帝死也未给孝庄文皇后建陵。
为什么康熙帝不给祖母建陵?是忘了吗?是日理万机,太忙,没时间、没精力,顾不上吗?都不是。
康熙皇帝对祖母孝庄文皇后的感情可以说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在孝庄文皇后停灵东陵后的35年时间里,康熙先后30次到东陵祭奠祖母,他能忘记给祖母建陵吗?康熙帝一生最紧张的时候莫过于康熙十二年到二十年的8年平定三藩叛乱了。
就是在那么紧张的时刻,为了安葬孝诚皇后,他还建起了景陵。
更何况在孝庄死后不久,康熙帝就为仁宪皇太后(孝惠章皇后)营建了孝东陵。
因此说,康熙帝不会忘记给祖母建陵的。
更不会因日理万机而顾不上的。
那么到底为什么康熙帝不给孝庄建陵呢?史书上没记载,档案上找不着。
笔者认为,康熙皇帝确实是没有找到为祖母建陵的名正言顺的理由。
他采取了向后推迟、等待时机的方法,将这一棘手的难题留给后一代解决,也许会容易些。
后来的事实证实了这一点。
雍正皇帝即位以后,轻而易举地就解决了孝庄文皇后的陵寝问题。
但这毕竟是一种推想。
到底为什么康熙帝在长达35年的时间里不给孝庄文皇后建陵,现在还是一个谜。
37年里孝庄皇后棺椁怎样停放 孝庄文皇后的棺椁是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四月十九日停放到暂安奉殿里的,到雍正三年(1725年)十二月初十日正式葬入地宫,在暂安奉殿里停放了37年之久。
她的棺椁是怎样停放的呢?有许多人认为就是将棺椁停在了大殿里。
由于书上没有明确记载,相关的档案也找不到,所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
笔者在多年的陵寝研究中,从《康熙起居注》和清宫档案的只言片语中进行认真分析考证,初步可以认定:梓宫不是停放在大殿内的地面上,而是在地下。
虽然还没有找到直接的证据,但有重要的佐证。
理由一,死于康熙十三年的孝诚皇后和死于康熙十七年的孝昭皇后都是在康熙二十年入葬景陵的。
尽管只停灵几年,但在京北沙河巩华城殡宫停灵期间,根据《清实录》记载,梓宫都是停放在地下,“与地宫无异”。
以此推断,孝庄皇后梓宫也必然停放在地下。
理由二,在将孝庄文皇后棺椁安放暂安奉殿和后来正式入葬昭西陵地宫的文献中,在字里行间出现“隧”字、“封掩”等字词。
理由三,从时间上推断,康熙二十七年四月十九日将孝庄皇后停放在暂安奉殿时,封掩竟用了4天。
如果只将棺椁停在殿内而不是将梓宫放入地下,不用填砌隧道,不需要4天。
根据以上三个理由,孝庄文皇后的棺椁在停灵期间放入地下是很可能的。
是不是这样,还有待史料的进一步证实。
为什么有两道围墙 在关内的所有皇帝陵、皇后陵、妃园寝,都只建有一道围墙,而昭西陵却与众不同,它建有内外两道围墙,两墙之间只有十几米。
第一道围墙的大门是隆恩门,第二道围墙的大门是三座琉璃花门。
明朝的嘉靖皇帝的永陵和万历皇帝的定陵以及部分妃子坟是两道围墙,难道昭西陵是仿照明朝这些陵寝?如果是这样,那为什么单单昭西陵的围墙效仿明陵? 关外的努尔哈赤的福陵和皇太极的昭陵都是内外两道围墙,难道昭西陵是效仿福陵和昭陵?也不是。
因为福、昭二陵的外围墙是风水墙,大门是大红门,与清东陵的风水墙的大红门是一样的,而且两墙相隔数十米。
昭西陵的外围墙的大门是隆恩门,与福、昭二陵不一样,到底昭西陵为什么设两道围墙,至今还不能解释。
重檐庑殿顶的隆恩殿 昭西陵的隆恩殿在清陵中可以说是最独特的。
独特一,隆恩殿是重檐庑殿顶的,这在清陵中是独一无二的。
为什么昭西陵有这一特殊之处,笔者分析,这与这座建筑的来历有直接关系,这座隆恩殿原来很可能是孝庄文皇后生前居住的寝宫,孝庄皇后在世时,康熙帝曾特地为祖母在慈宁宫东旁建了一座五间寝宫,孝庄皇后搬进新居后,感到非常舒适,多次在皇帝面前称赞这座宫殿建得好,可是居住没有多长时间,孝庄文皇后就病死了。
为了表示孝心,让九泉之下的祖母住得遂心,康熙皇帝下令将这座新建的寝宫拆运到遵化昌瑞山暂安奉殿处按原样重建。
同时这样做还能节约开支,缩短工期,可谓一举三得。
康熙皇帝对暂安奉殿工程非常重视,从各部院选调精明强干的官员组成工程处。
从殿址的相度、图纸的设计绘制,乃至拆运、施工等许多关键环节,康熙皇帝都详加指示。
在拆卸、运送寝宫材料时,康熙皇帝叮嘱负责工程的官员,要妥善保护好各构件,毋致缺损。
在破土开槽时,康熙皇帝一再告诫,现在天气严寒,施工不便,一定要做到基址牢固。
在康熙皇帝的关注和指导下,暂安奉殿工程从康熙二十七年正月开工,经过紧张施工,到三月底全工告竣,只用三个月时间,可谓神速。
暂安奉殿是一组建筑,主要有宫门、享殿、暂安永设殿等,环以围墙。
原来的寝宫很可能就是重檐庑殿顶的,所以昭西陵的隆恩殿也就是重檐庑殿顶的。
昭西陵的大殿正脊上为何有宝塔 独特二,隆恩殿正脊的正中有一座宝塔,这是清陵中唯一的。
最早发现这一奇特现象的是天津大学王其亨教授,他是从一张老照片上发现的。
笔者分析,这可能与孝庄文皇后笃信佛教有关。
我们知道,许多佛教寺庙大殿的正脊上都有这种宝塔,比如承德普宁寺的大雄宝殿、西陵永福寺的普光明殿等。
但陵寝大殿毕竟不是佛教寺庙,为什么在殿的正脊上安设宝塔?如果这座大殿就是原来慈宁宫东面孝庄文皇后的寝宫的话,那么原来的寝宫的正脊上是不是也有这个宝塔? 恭靖、淑惠二妃为何停灵暂安奉殿 葬在孝东陵内的顺治帝的恭靖妃和淑惠妃的棺椁是从暂安奉殿移来的,这说明这两个妃子死后将棺椁停在了暂安奉殿内。
孝东陵内共葬了7个妃子,其中悼妃、贞妃、恪妃停灵于黄花山下的悼妃园寝内,端顺妃和宁悫妃停灵于北京北郊的曹八里屯。
为什么恭靖妃和淑惠妃要停灵在暂安奉殿内?是不是因为这两个妃子都是来自当时蒙古的博尔济吉特氏家族,与孝庄文皇后属于同一家族?特别是淑惠妃是孝惠皇后的妹妹,也是孝庄文皇后的侄孙女,她们是至亲,因为这层关系才将这两个妃子停灵在暂安奉殿?可是悼妃和端顺妃也是来自蒙古的这一家族,其中悼妃的父亲曼珠习礼是孝庄文皇后的弟弟,那么悼妃则是孝庄文皇后的亲侄女,悼妃与孝庄的关系比淑惠妃与孝庄文皇后的关系还要亲近,为什么不将悼妃也停灵在暂安奉殿呢? 另外,恭靖妃和淑惠妃两个妃子在暂安奉殿停灵期间,是将棺椁与孝庄文皇后的棺椁停在一起呢,还是停在别的地方?这些现在还都是未解之谜精彩文章:罗斯维尔飞碟事件世界末日是哪天凤棺女尸之谜
北京十字寺未解之谜是怎么回事?景教究竟何时存在?
景教石刻的发现,揭开了一段被歷史掩埋了许久的真相——这座供奉著佛教诸神的十字寺,原来曾经是一座景教寺院。
车场村西北十字寺遗址上,一块元碑、一块辽碑十分引人注目,它们默默地讲述著十字刻的千年沧桑。
1919年,有个叫哈丁的洋人来到十字寺。
这座古老的寺院位於房山周口店镇的车场村,寺中的两块石刻上清晰的“十字”吸引了他的注意。
他仔细观察发现,石刻上所刻花纹非常精美,其中一石刻的下面雕刻著一个十字立在一个莲花座上,十字横笔两端各有一颗桃尖向外的桃形心。
石刻左右两侧各雕刻著一隻形状相同的上宽下窄的梯形花盆,左侧花盆裡是一簇荷花,艺术化了的荷叶间是一朵酒盅状破蕾初放的花蕾。
花蕾上端是两个盛开的花朵,左端是几隻莲蓬。
右侧花盆裡是一簇菊花,茂盛的枝叶将一朵盛开的菊花簇拥於正中。
另一件石刻正面雕刻的是一朵盛开的荷花承托著一个十字,石刻的左右两侧各雕刻著一隻形状相同的椭圆形收口出沿花盆——左侧花盆内是一棵牡丹,四周是茂盛的枝叶,正中是一朵盛开的鲜花﹔右侧花盆内是一束菊花,菊花枝叶茂盛,四隻花朵均匀分布期间。
第二件石刻十字交叉的空白处刻有陌生文字,一时让他困惑不解。
后来西方人伯吉特教授辨认出,这是两句古叙利亚文,意思是:“仰望它,寄希望於它。
”原本出自《圣经·诗篇》第三十四章5(6),而同样的古叙利亚文曾出现在一部公元6世纪的叙利亚文《路加福音》手稿封面上,这本书现存於大英博物馆内。
原来,这两件石刻是珍贵的景教遗物。
石刻的发现轰动中外学术界,一些基督教研究人士称之為“景教徒的最确实和最有价值的遗物”、“景教东渐史上的伟跡”。
景教石刻的发现,揭开了一段被歷史掩埋了许久的真相——这座供奉著佛教诸神的十字寺,原来曾经是一座景教寺院。
车场村西北十字寺遗址上,一块元碑、一块辽碑十分引人注目,它们默默地讲述著十字刻的千年沧桑。
这座寺院為东晋建武元年高僧慧净创建。
唐贞观十二年,高僧义端路过此地,将寺院重修做了主持。
辽代叫崇圣院,应歷二年,高僧惠发愿重修,建造了大殿三间,中塑释迦牟尼、左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元至正十八年,高僧惠诚见寺院被兵乱所毁,募缘重建,起大殿五间,中塑三净身佛十八罗汉,壁绘二十诸天四王殿宇。
顺帝名赐十字寺之名。
但从建成直至景教石刻被发现的一千六百年间,十字寺留下的都是佛教寺院记载,未见景教寺院的任何作息。
那麼,景教究竟何时曾存在於十字寺?十字寺发现的景教石刻究竟隐藏著景教徒怎样的故事?一段景教存在的歷史如何被光阴掩埋得如此了无痕跡?这是十字寺留给世人的待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