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未解之谜:解锁东方探百慕大,庐山充当了罪魁祸首

它全长24公里,南起松门山,北至星子县城。
因湖东岸山边
【菜科解读】
在鄱阳湖北部,有一处今当地渔民和过往船只闻风丧胆的神奇三角地带,那便是被称为"中国百慕大"、"魔鬼三角"的老爷庙水域。
它全长24公里,南起松门山,北至星子县城。
因湖东岸山边有一座庙宇称老爷庙,这块水域便因此而得名。
老爷庙建在七米多高的石台上,依势而构,为江南祠堂式建筑,上下两层,有老爷大殿、万年台及两侧游楼。
庙后有明太祖朱元璋的点将台、插剑池和明太祖朱元璋题书的"水面天心"石刻等遗迹。
在这块水域里,曾经有多少舟沉帆没,是无法统计的。
仅自1960年以来,就有100多条船只神奇的葬身湖底,许多位船工的生命被湖水吞噬。
20世纪60年代初,从松门山出发的一条渔船北去老爷庙。
船行不远,岸上送行的人便眼睁睁的看着它突然沉入湖底,十余人倾刻间命归黄泉。
1985年3月15日,一艘载重250吨、编号"饶机41838号"的船舶,清晨六时半在老爷庙以南约3公里处的浊浪中沉没。
同年8月3日,江西进贤县航运公司的两艘各为20吨的船只,也在老爷庙处先后神奇地消失。
同一天中,同在此处遇遭厄运的还有另外12条船只。
同年9月,一艘来自安徽省运载竹木的机动船在老爷庙以北附近突然笛熄船沉,岸上行人目睹船员们抱着竹木狂呼救命,侥幸逃脱的人上岸后一个人吓得魂不附体。
1985年,在此沉没的船舶有20多条。
1988年,据都昌县航监站负责人透露,又有上10条船只在此水域消失。
从历史至解放前,这里沉没的船只更多。
1945年4月16日,侵华日军一艘2000多吨的运输船"神户九号",装满了在我国掠夺的金银财宝和古玩等顺长江入海回日本,谁知行驶到老爷庙水域时,无声无息地下沉了,船上的200多人竟无一人逃生。
由于与"神户丸"号失去了联系,很快日本方面意识到它很可能出事了,于是紧急召集驻扎在江西九江的一支优秀的潜水队火速前往出事水域救援。
潜水队由一个叫做山下提招的日本军官带领,赶到现场即可展开了搜救和打捞工作。
但是接连发生,第一个救援队员调入湖中之后就再也没有上来,于是,第二个跳入湖中,结果也没有上来,紧接着,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队员们一个个跳入湖中皆了无音讯,直到最终岸上只剩下山下提招。
最后山下提招鼓足了勇气也跳入了湖中,但知他在水下看到了什么,虽然他保住了姓名,最后上了岸,但是人却疯了。
从此以后,小日本再也不敢继续打捞,只能任由那些金银财宝永沉湖底。
抗战结束后,民国政府准备打捞当年小日本的沉船"神户丸"号,于是请来了美国的打捞专家爱德华波尔。
但是这一次的打捞工作发展得依然不太顺利。
爱德华团队在鄱阳湖一连打捞了好几个月,不但一点儿收获没有,还折损了几名队员。
更让人觉得奥秘的是,包括爱德华在内的所有幸存者都对当时的打捞经过守口如瓶只字不提。
直到40年后,爱德华才在《联合国环境报》上道出了当年他和队友们的经历。
据他说所,当年他们在湖底搜寻"神户丸"号几个月依然一无所获。
但是有一次,他与三名队友潜入湖底搜索时,突然有一道白光摄向了他们,同时他们听到震耳欲聋的刺耳怪声,湖水开始翻滚,他感觉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把自己拖向那个白光的方向。
那一刻,他感觉自己像是被麻醉了一样,几乎要失去知觉。
就在这紧要关头,,突然又一个大木箱撞击到了他的后腰。
这一下撞击,唤醒了他的意识,于是他紧紧抱住那个大木箱,以此来对抗那个很大的吸力。
可以说,这个木箱救了爱德华一命,经过一番拼命挣扎,他终于上了岸,但是他的那些队友却被白光吸了过去,从此便失踪了。
这些神奇的沉船事件引起了人们种种推测。
同时,在当地的传说中,曾说明这里是由2000多年前的一颗很大流星落在地球上才形成的,而在上世纪70年代,曾有目击者声称自己在老爷庙水域附近看到了一个不明飞行物,因此,当地认为是老爷庙水域的湖底存在着不明飞行物,所以,才会将船只吞噬掉,当然,这种说法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那么,这块神奇莫测的水域下面到底隐藏着什么呢??有关科技人员对这一地区水文、气象、地理、地质先后作了较长时间的观察、探测和研究,秘密逐步解开。
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科考队决定乘船去往老爷庙水域。
刚开始一路上风平浪静,景色宜人,不过快要接近目的地时候,湖面风浪变得巨大,把船上科考队人员的衣服都打湿了,船只摇摆不定,无奈只好先撤回。
当然这一趟也没白跑,证实了险情的一个主要因素:大风。
随即,科考队换了艘稳定性比较好的考察船,再次前往老爷庙水域。
航行之前,气象局的工程师用手持风速测量仪,测试了当时湖面的风速,结果显示,风速不足一米每秒。
十几分钟之后,当他们到达老爷庙水域时,风速立即增大,达到两米每秒。
经过科学的调查证明风景秀丽的庐山却充当了创造大风的"罪魁祸首"。
老爷庙水域最宽处为15公里,最窄处仅有3公里。
而这3公里的水面就位于老爷庙附近。
在这条全长24公里水域的西北面,傲然耸立着"奇秀甲天下"的庐山。
庐山海拔1400多米,其走向与老爷庙北部的湖口水道平行,离鄱阳湖平均距离仅五公里。
庐山东南峰峦为风速加快提供了天然条件。
当气流自北面南下时,即刮北风时,庐山的东南面峰峦使气流受到压缩。
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气流的加速由此开始,当流向仅宽约三公里的老爷庙处时,风速达到最大值,狂风怒吼着扑来。
就如同我们在空旷的地带没有感觉,而经过一狭窄的小巷顿感风阵阵吹来一样,"狭管效应"的结果加快了风速。
无风不起浪。
波浪的冲击力是强大的。
经计算,鄱阳湖水面刮六级大风时,也就是属大风日,波浪高达2米。
而此时每平方米的船体将遭到六吨冲压力的冲击。
也就是说,一艘载重量20吨的船舶,其船侧面积按20平方米计算,波浪对其的冲击力则达到 120吨,超出船重量的五倍。
大风狂浪使这块神奇水域沉船频繁。
在这块水域中,风浪最为肆虐的多发在一块呈三角形状的大水面上,约占整个水域面积的百分之七十左右。
据调查显示,船舶沉没时,大多数都是风起浪激作用的结果。
近几年间,每年均有十多条船由此沉没或被浪击毁。
科考队通过后续调查研究还发现了一些沉船失事的辅助因素。
其一,老爷庙水域,是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水系交汇之处,人称五龙入湖。
而这五大水系由于流量、流速各异,交汇的方向又相互对峙交错,形成了五龙闹湖,使这片水域存在众多漩涡,以致险象环生。
其二,老爷庙水域两侧的26.7平方公里的沙山与广阔的湖水温差甚远,一到春夏之交,强烈的温差易形成强对流天气,造成雷阵雨并伴有水龙卷,使过往船只卷入其中。
种种迹象表明,在老爷庙水域沉没的船只,本来并没有消失,它们只是被湖底的泥沙彻底埋藏了。
真相也很简单,前面说了,老爷庙水域是五大水系的交汇处,它们给这里带来了大量的泥沙,同时老爷庙周边又都是沙山,再加上此水域狭窄的地形,所以泥沙特别容易堆积,这样便在湖底形成一个既厚又松散的泥沙层,船只沉没之后,就会陷入其中,不见踪迹。
中国古代上八大未解的谜团,原因无可考证,至今没能破解
兰亭序今下落成谜:失传千年,下落不明。
西周九鼎存在谜团:象征国家政治权利的九鼎是否还存在,至今未解。
和氏璧:中国古代上著名的美玉,与和氏璧有关的著名典故完璧归赵。
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帮助国家夺回和氏璧,完整地送回邯郸的故事。
和氏璧价值连城,流落何方,至今是个谜。
秦始皇嬴政铸十二金人镇秦国龙脉,据说后来被董卓销毁铸钱。
原因究竟是怎么样,已经再无法考证了。
《永乐大典》正本下落谜团:千古奇书,自《永乐大典》问世,直到明末清初,正本去向成为公案。
青铜剑千年不锈谜团:随兵马俑一同出世,是什么真相致千年之久的青铜,没有生锈,锋利如初。
乾陵无字碑,为武则天所立。
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西北方五十公里处的乾陵,在乾陵司马道东侧,北靠土阙,南依翁仲,西与述圣纪碑相对,奇崛瑰丽,巍峨壮观。
但武则天为什么为自己立下无字碑,真相尚不明确。
慈禧太后入殓时,嘴里衔着一颗大的夜明珠,孙殿英盗墓后,为了幸免被追究责任,他将这颗夜明珠转送给了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宋美龄曾将其缀在鞋面上,后来不知所踪,据估计,这颗夜明珠价值将近9亿人民币。
三星堆考古现场:是否和商周变革有关?
”而商王武丁以后的器物,目前还没有看到。
古代上,,商王武丁以后,周人逐渐崛起。
“那个时候三星堆的人在商和刚刚兴起的周之间,是否做了一些选择?” 史籍记载,古蜀国是参加了灭商战役的,周武王灭商时“牧誓八国”里面,第二个国家就是蜀,“有可能三星堆以后的成都十二桥文化的方国与周的关系更紧密,或者三星堆人中有一部分倾向于周,借助周的力量消灭了另外一方的势力。
” 不过,目前三星堆祭祀区8个坑还尚未发掘完毕,“里面最晚的东西是怎么样的,也还不清楚,不过我觉得我们离原因不远了.... 现在4号坑的测年年代是公元前1100多年,距离商周变革时期已经不是太远了。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对6个坑的73份炭屑样品使用碳14年代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对年代分布区间进行了初步判定。
其中K4坑年代最有可能是在公元前1199年至公元前1017年,也就是距今约3200年至3000年,这就印证了三星堆新发现的4号坑碳14检测的年代区间属于商代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