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涸的罗布泊活过来了,如今景象让人神往,与钾盐开采有关?

是什么让这片死亡之海起死回
【菜科解读】
综述
提到罗布泊,你会想到什么?无外乎是绵延的黄沙、奇特的地貌,甚至如双鱼玉佩这样离奇的传说,加之许多探险者有去无回,人称 死亡之海。
是什么让这片死亡之海起死回生的呢?罗布泊为什么又再次受到人们关注呢?
罗布泊罗布泊所在区域海拔高度为768米,占据了塔里木盆地的最底部。
在蒙古语文化中,该地区被尊称为罗布淖尔,寓意众水交汇之湖。
在新疆南部,举足轻重的塔里木河及其分支如孔雀河与车尔臣河等,最终都将各自的河水倾注于罗布泊之中,完成了它们的流域循环。
历史上,疏勒河这条发源于祁连山脉的河流同样将自己的水脉注入了罗布泊。
1931年时,有记录显示罗布泊的面积约为1900平方千米,然而短短11年后,这一数值迅速攀升至3000平方千米,彼时其面积比现今的太湖还要宽广约600平方千米,足以位列全国大型湖泊行列。
尽管湖泊广阔无垠,但其水体深度普遍较浅,大部分区域水深不超过两米,犹如一口巨大的平底盘,极易因气候稍显干燥而显著增加湖水的蒸发速率。
因此,罗布泊最终消逝的命运在某种程度上是可预见的。
钾盐开采再次让罗布泊活起来得益于罗布泊独特的地势条件,该地区不仅能汇聚水分,还积累了大量的盐类矿物质。
罗布泊地下富含的盐水资源,亦即天然卤水,蕴藏丰富。
自2000年开始,地质勘探团队在罗布泊部署了一系列抽水设施。
历经二十年的开发运作,罗布泊已蜕变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硫酸钾生产基地。
这一举措对中国长期以来钾肥短缺的问题起到了显著的缓解效果。
钾元素提炼的第一步,乃是抽取富含钾元素的地下卤水,然而所需卤水量极其庞大,故此抽取而出的卤水经由一系列沟渠引流至地势较低洼的集中区域。
随着岁月流转,钾元素持续得到提炼,而余下的卤水则逐年累积,逐渐汇集成一片广阔的水域,其面积大约为10350平方公里。
五彩斑斓再受关注最近,新京报以《新疆罗布泊盐湖似天然调色盘美若碧玉翡翠》为题,发布了宣传片。
罗布泊,这个曾经干涸的湖泊,再度引起人们关注。
这片湖泊静静地坐落在广袤无垠的罗布泊大地之上,阳光洒落,白云倒映,湖水呈现出迷人的翠绿色调,浩渺无边,仿佛是大自然在罗布泊放置的一片碧玉明镜,美轮美奂,令人叹为观止。
结语罗布泊经历沧海桑田,如今发挥了它巨大的价值。
那些昔日抽取的地下卤水在提炼钾盐后形成的湖泊,虽然因为高盐分而不适宜生物生存,但却在阳光下展现出美丽的色彩,成为了罗布泊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中国古代上八大未解的谜团,原因无可考证,至今没能破解
兰亭序今下落成谜:失传千年,下落不明。
西周九鼎存在谜团:象征国家政治权利的九鼎是否还存在,至今未解。
和氏璧:中国古代上著名的美玉,与和氏璧有关的著名典故完璧归赵。
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帮助国家夺回和氏璧,完整地送回邯郸的故事。
和氏璧价值连城,流落何方,至今是个谜。
秦始皇嬴政铸十二金人镇秦国龙脉,据说后来被董卓销毁铸钱。
原因究竟是怎么样,已经再无法考证了。
《永乐大典》正本下落谜团:千古奇书,自《永乐大典》问世,直到明末清初,正本去向成为公案。
青铜剑千年不锈谜团:随兵马俑一同出世,是什么真相致千年之久的青铜,没有生锈,锋利如初。
乾陵无字碑,为武则天所立。
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西北方五十公里处的乾陵,在乾陵司马道东侧,北靠土阙,南依翁仲,西与述圣纪碑相对,奇崛瑰丽,巍峨壮观。
但武则天为什么为自己立下无字碑,真相尚不明确。
慈禧太后入殓时,嘴里衔着一颗大的夜明珠,孙殿英盗墓后,为了幸免被追究责任,他将这颗夜明珠转送给了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宋美龄曾将其缀在鞋面上,后来不知所踪,据估计,这颗夜明珠价值将近9亿人民币。
三星堆考古现场:是否和商周变革有关?
”而商王武丁以后的器物,目前还没有看到。
古代上,,商王武丁以后,周人逐渐崛起。
“那个时候三星堆的人在商和刚刚兴起的周之间,是否做了一些选择?” 史籍记载,古蜀国是参加了灭商战役的,周武王灭商时“牧誓八国”里面,第二个国家就是蜀,“有可能三星堆以后的成都十二桥文化的方国与周的关系更紧密,或者三星堆人中有一部分倾向于周,借助周的力量消灭了另外一方的势力。
” 不过,目前三星堆祭祀区8个坑还尚未发掘完毕,“里面最晚的东西是怎么样的,也还不清楚,不过我觉得我们离原因不远了.... 现在4号坑的测年年代是公元前1100多年,距离商周变革时期已经不是太远了。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对6个坑的73份炭屑样品使用碳14年代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对年代分布区间进行了初步判定。
其中K4坑年代最有可能是在公元前1199年至公元前1017年,也就是距今约3200年至3000年,这就印证了三星堆新发现的4号坑碳14检测的年代区间属于商代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