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们名古国中为什么只有中国延续至今,其他又是如何消失的?

长大后,我们又常常听说中国是四大古国里唯一一个文明不曾中断、延续至今
【菜科解读】
长大后,我们又常常听说中国是四大古国里唯一一个文明不曾中断、延续至今的国家。
那么,究竟其它三个文明是如何中断的而中国又如何延续了下来呢? 古埃及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 古埃及文明发源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流域,这条世界上最长最大的河流孕育了最古老和神秘的文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赞,“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埃及金字塔历经数千年屹立不倒,无时无刻不向世人昭示着古埃及文明的辉煌灿烂,至今仍留有无数未解之谜令后人倾倒。
古埃及国(法老埃及)始于公元前3100年(文明会更早,约公元前4000年),终止于公元前332年。
先后经历了希克索斯人(约公元前1663年)、亚述人(约公元前671年)、(约公元前514年)的入侵征服,但至此都只称得上插曲,直到公元前333年马其顿入侵征服,后任命托勒密为埃及总督,开了马其顿治下的,到了公元前30,又再次被罗马帝国统治。
长期被外部民族和政权统治,埃及文明已日显疲态,但此时的埃及文明还并未消亡,直到公元642年,阿拉伯人崛起并征服了埃及,埃及开始了阿拉伯化和伊斯兰化,并且大量的阿拉伯人移民殖入,阿拉伯语成了埃及人学习的语言,大量埃及人开始改奉伊斯兰教。
经历了托勒密王朝统治时期的希腊化和后来的阿拉伯 伊斯兰化,文化渗透,宗教改变,知识丢失,埃及文明终于难觅踪迹。
到现在为止,埃及仍是阿拉伯世界的一员。
哈拉帕城市出土遗址 印度的远古文明是在1922年才被发现的,这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其文明的中断。
由于其遗址首先在印度哈拉帕地区发掘出来,因此通常被称为“哈拉帕文化”,又由于这类遗址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所以也称为“印度河文明”。
哈拉帕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300年至前1750年。
哈拉帕文化是古代印度青铜器时代的文化,它代表着一种城市文明,当时的城市规划和建筑具有相当高的水平,拥有整齐宽阔的街道和良好的排水系统。
但是,古印度文明就这样神秘地消亡了,它确实亡了,因为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字亡了,至今古印度人的象形文字无人能懂或者破译,那又谈何文化的传承呢?哈拉帕文化的消失至今仍然是一个迷,对于它消亡的原因说法众多。
今天的印度,独特的历史背景包含了从远古到现代、从西方到东方、从亚洲到欧洲等多种文化潮流,再加上它是一个由五大民族构成的国家,成为了一个大大的文化熔炉。
注:另一种说法,将哈拉帕文化之后的雅利安印度视为古印度(公元前1500年始),以此理解,古印度文明的传承与否的论证又是一项浩瀚工程,同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再自行研究,此处限于篇幅,不再赘论。
石柱 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空中花园 古巴比伦文明发源于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古巴比伦王国由阿摩利人建立于公元前19世纪,是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成为西亚古代奴隶制国家的典型。
其最杰出的文化标签莫过于汉谟拉比大法典,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死后,王国先后受到赫梯人、迦勒底人的入侵,直到公元前729年终于被亚述帝国吞并,没过多久,亚述帝国就被迦勒底人推翻,出现了新巴比伦王国,举世闻名的空中花园就建于这一时期。
到了约公元前539年,波斯帝国入侵统治了新巴比伦王国。
两百年后公元前331年,又被马其顿亚历山大所征服。
虽然亚历山大的统治不扰民,但在亚历山大死后,他的将军们瓜分了他的帝国,随之而来的又是连年的战争,巴比伦处在这纷争的中心,终于守不住那悠久灿烂的古文明。
古巴比伦王国的主要区域大致在现今的伊拉克境内,与埃及相似,现今的伊拉克主要以阿拉伯人为主,信奉伊斯兰教,与最初的古巴比伦之间已难觅关系。
中国长城 最后说到我们中国,应该不用赘述,想必读者会比我更清楚。
从夏商周起,虽然中国在几千年间也经历了无数次的乱战,华夏族也有被其他少数民族入侵统治,但汉文化始终占主导地位。
最终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形成了统一的大中华民族。
而且中国人自古拥有记史的习惯,各类史籍文献卷帙浩繁,也为我们中华文化的传承延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中国人文历史一脉相承,文字语言延续发展至今,就像这一样几千年来威严屹立绵延不绝,成为世界文明中的一颗璀璨,她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为之自豪!作为中国人,我们也应该用心保护我们的优秀文化,将她传承并发扬下去! 传承中华文化 随机文章“海禁令 和“迁海令左传——既是【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美国不明飞行物大全,美空军承认正开展UFO研究台风战斗机性能参数详解,成本6000万欧元可外挂13枚导弹揭秘日本地震乌贼为什么很恐怖,异常捕获巨型乌贼是海底地震预兆
古时候有一座府邸到底有多难?四大铁律是老百姓必须面对的现实
许多中产阶级努力奋斗攒了一辈子钱,都换不来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栖身之所。
但是,回首中国历史,“买房难”这一问题并不仅仅困扰着现代人,它同样也让古代的普通人乃至文人官吏犯愁。
按理说,古代地广人稀,不应该存在这种困扰,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拥有一间自己的住所都成为了一种难事?其第一个原因——战乱,和现代社会不同,除了歌舞升平、热闹非凡的都城附近,大多数人都生活在乡村郊外,一旦发生战乱就容易变得居无定所,跟随着多数人进行逃难,很容易形成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这时候住房就会变得相当紧张。
而且就算是有着太平盛世称号的,他们的百姓也不能完全地避免战乱。
例如由于爆发了,一年内搬了四次家,他这期间没有工资,全靠朋友的资助和自己的辛勤劳作才拥有了自己的茅草屋。
如果杜甫有朋友圈,那天他一定会感叹“我什么时候才能拥有几千所房子,这样就能装下这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可以说是杜甫对于房子渴望的真实写照了。
第二个原因——城市扩建,例如北宋时期的开封,由于城市发展速度较快,导致外来人口陡增,这样朝廷必然会强制皇城脚下的百姓离开,必要的时候还会动用“特殊手段”,据史料记载,那时候的“拆迁款”折合成现在的人民币仅为四万多元,首都的百姓一定是双眼含泪的离开自己的家。
第三个原因——皇亲国戚的强占,由于古代的住房政策是“按人头来”,普通的三口之家有一亩的地基,而身份低贱的更甚,五口人才有一亩的地基。
如果建造房屋超过了范围会怎么样呢?一般普通人家都不会强占他人土地,但是不排除有些皇亲国戚和朝廷命官,利用职务之便只手遮天,他们又有钱又有权,建造购置大量的豪宅,强占普通人家的土地,被占者只能忍气吞声。
而这些人造了房子也不是留给自己住,一般就是出租,所以要价甚高。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工资低,比如白居易,在长安“北漂”了二十年,每个月的工钱虽然过万,但是由于京中房价过高他还是买不起房子。
而且因为官职低,朝廷并没有安排他入住官舍,所以白居易还写诗还自嘲“连蜗牛都不如”。
一般史书记载的都是要臣的事,普通人家的房子忧愁市暂且不提。
为办公,供吃供住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的宰相李日知他买不起房,于是就住在自己的办公场所,这一住就是几十年。
虽然朝廷供吃供住,家具等一应俱全,但是等到卸任或者调任时,这些杂物还是公家的。
就像是的老婆将公房内的一把睡习惯的藤床带走了,也被后来的官吏给要了回去。
这种情况就是到了后来的元、明、清三朝也没有好转。
官员买得起房子了,但是却不敢买,因为有明文规定,“不得于任职地购置私宅”,就是为了防止官员强占民房,引起公愤。
其实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房子不仅仅是个住所或者是吃饭的地方,它更多的是“家”,是一个温暖的地方,只有真正拥有了这个建筑物,才觉得有一定的安全感。
这也是从古至今,人人都对购房的原因吧。
随机文章「今朝有酒今朝醉」下一句更经典 你知道吗?人类杀死了地球原住民,外星来的人类灭杀地球居民蜥蜴人NASA和spacex火星计划对比,NASA将在2033年实现人类登陆火星浅显易懂的拜伦法则,授权并非授责(国际版的用人不疑)火龙卷和水龙卷撞一起,小概率事件/火龙卷造成1000人死亡
全球四大军校,至今无人能取代!
其中,美国的西点军校,是美国内第一所军事院校,在其200余年的历程中,培养了m‘ka‘s五星上将在内众多军事人才,其陆军中有超过40%以上的将领出自西点军校毕业生,同时还为美国培养和造就了众多的政治家、教育家和科学家等众多人才。
自1898年西点军校把“职责、荣誉、国家”正式定为校训以来,特别重视对学员品德的培养,反复强调西点仅仅培养领导人才是不够的,必须是“品德高尚”的领导人才,号称“美国将军的摇篮”,许多美军名将如罗伯特·李、格兰特、巴顿、、布莱德利高级将领等均是该校的毕业生,这些名人在校期间的许多轶事还被以后的西点人所。
法国圣西尔军校,是法国最重要的军校,陆军的一所军事专科学校,现在则成为整个陆军的任命前教育机构,为陆军各兵种培养合格的初级指挥军官,要求学员在德、智、体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近两个世纪以来,为法国陆军培养了近6万名优秀军官,法国陆军中几乎所有的高级将领都出自圣西尔军校,正如所说,这里“将军的苗圃”。
总统、菲利普·元帅、西姆·魏刚上将、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元帅、廖耀湘中将等,都是圣西尔军校的校友。
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是英国培养初级军官的一所重点院校,也是世界训练陆军军官的老牌和名牌院校之一,由五个分学院组成,即新学院、 老学院、胜利学院、 施里文汉学院、 女军官学院。
学院虽然培育的是初级指挥人员,但它对英国军队和社会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
20世纪70年代,英国皇家建军宣布,凡是要到正规陆军去就任的军官,必须要经过桑赫斯特军事学院的培训,这个规定就证明了这所军校在英国社会的地位。
现役英国陆军中80%的军官是由桑德赫斯特军事学院培训的,历史上值得特别提出的是英国首相、陆军元帅二战名将马利元帅、以及罗伯茨、亚历山大和费斯廷等10多位陆军元帅都是从这所学校走出来的。
苏俄伏龙之军事学院,初建于1918年12月8日,为俄罗斯乃至世界的军事家摇篮,中国开国元帅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等高级将领就毕业于此,是苏联培养诸兵种合成军队军官的高等军事学校,研究诸兵种合同战斗和集团军战役问题的科研中心,现已并入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诸兵种合成学院,但俄国人还是习惯称之为军事学院,在世界上享有最高的声誉,在80年的建校史中培养出了很多的军事人才。
作为俄军一所合成军队指挥学院,校址在俄联邦首都莫斯科, 最初称为工农红军总参谋部军事学院,1921年改名为工农红军军事学院,1925年起称为工农红军伏龙芝军事学院,1992年改称俄武装力量伏龙芝军事学院,在80余年的历史中,学院为前苏联武装力量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级军事指挥人才培养出了很多出类拔萃的军事人才,如赫赫有名的元帅、元帅、元帅等曾在二战立下赫赫战功的苏军高级将领。
随机文章秦始皇所建立的王国为什么只有短短的几年就灭亡了?中国的军用无人机排名,翼龙无人机屌炸天(能发射千枚武器作战)释放恶臭的红笼头菌能吃吗,红笼头菌有毒吗/有毒不建议食用樱木花道为什么剪头发,削发是为了谢罪/樱木叛逆染红发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是怎样的,绕/落/回三步完成后将实施载人登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