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300岁地仙曝出长生不老惊人内幕!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06 点击数:
简介:一般人看到标题中的“三百年”,一定会认为我在瞎吹。

但我告诉你,我的真实年龄的确是330岁,也就是说我是清朝康熙年间生人。

其实330岁并不

【菜科解读】

一般人看到标题中的“三百年”,一定会认为我在瞎吹。

但我告诉你,我的真实年龄的确是330岁,也就是说我是清朝康熙年间生人。

其实330岁并不算很老,2000多岁的人我都亲眼见过,听说还有活了5000多岁尚在人间的,只是没有机缘见到。

  我是四川成都人,雍正年间,为避战乱,我们全家逃到川北的大巴山中,却不幸遭逢泥石流,最后只有我一个人幸免,那年我三十岁。

后来我在山中迷了路,自己瞎走了十几天,就在我快饿死的时候,一个道士救了我。

  这个道士就是我的师父,那时他已在大巴山中修炼了七百多年。

从此,我就跟随师父开始了修炼。

这里要说明,我和师父虽然是道士,修的是三清法门,但我们不是道教,和道教没有任何关系。

道士修仙的灵山得道成仙的道士  我师父是唐朝人,虽然已修炼了七百多年,但他看上去比当时的我还年轻。

因他已经修到头了,再怎么努力也修不上去了,所以收了我当徒弟,承传我们这一门的道统。

  你一定想不到,我们这一门修炼的功法,非常非常的简便,特别适合懒人学,因为我们的功法就是睡觉。

                                   

蒙古国曾经把成吉思汗当罪人?

对于一个蒙古人而言,最让他感到自豪的人物便是成吉思汗。

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草原上的各个部落统一成了蒙古民族,并且建立了欧亚大陆史上最为庞大的帝国。

可以说成吉思汗是蒙古民族的缔造者,也是蒙古民族的骄傲。

但就是这样一个蒙古民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却曾经被蒙古国列为民族敌人,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从保护神到阶级敌人1227年,成吉思汗在围攻西夏的途中神秘死亡。

在成吉思汗去世后,蒙古的上上下下就不停地神化成吉思汗,将成吉思汗从一位统治者打造成蒙古人民心目中的神。

为了表示对成吉思汗的无限敬仰,蒙古人民每年都要对成吉思汗进行多次祭祀活动。

甚至在当时某些蒙古人心目中,只要认真祭祀成吉思汗,成为天神的他会在蒙古人民遭到危难之时再次现身,带领蒙古人民走出危难。

中国内蒙古戊戌2018年年成吉思汗查干苏鲁克祭祀大典 来源.Pexels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布尔什维克为了扩大革命的影响力,派遣一些布尔什维克的革命家来到外蒙古地区宣传革命。

在这些革命家的宣传下,出身下层的苏赫巴托和乔巴山转变了自己的信仰,接受了马列主义。

在列宁民族自决口号的鼓舞下,苏赫巴托和乔巴山成立了以外蒙独立为宗旨的外蒙古人民党。

苏赫巴托尔和列宁交换意见外蒙古人民党在苏俄的支持下,宣布成立蒙古人民国。

虽然此时外蒙人民党已经基本控制了整个外蒙,但建国初,立国未稳,他们还是与蒙古旧贵族采取合作的态度,遵奉八世哲布尊丹巴活佛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苏联士兵正在参观哲布尊丹巴的王袍一年之后,随着政权的巩固,外蒙人民党逐步清洗政权内部的蒙古旧贵族,并对整个政权进行改造。

1924年哲布尊丹巴活佛神秘死亡,外蒙古人民党将国号更改为蒙古人民共和国。

伴随着国号的更改,整个外蒙地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执政的外蒙古人民党宣布改名为蒙古人民革命党,并且在境内全盘实行苏式社会主义制度。

按照传统的阶级成分划分论,成吉思汗作为过去封建时代蒙古帝国的统治者,是典型的地主阶级代言人,是无产阶级以及农民阶级的阶级敌人。

如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样,作为地主阶级代言人的成吉思汗自然不会在蒙古人民革命党这里得到较好的评价。

取代成吉思汗的是出生牧民家庭的苏赫巴托尔,人们为他筑起雕像 来源.Pexels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下,蒙古人民革命党开始了消灭封建地主阶级的斗争,尽力将他们的影响力彻底清除,以达到诛心的目的。

而成吉思汗作为过去蒙古的统治者,他的影响力自然就要受到打压。

至此曾经被历代蒙古统治者神化的成吉思汗,就在几年之内,就被新的蒙古领导人定义为压迫蒙古人民的反动封建主。

过去祭祀成吉思汗的节日都被取消,并且公开场合禁止宣传成吉思汗。

除了出于意识形态的原因,贬低成吉思汗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巩固蒙古人民革命党的统治。

蒙古人民革命党掌权之前,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拥有相当高的地位,在普通民众当中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藏传佛教势力和当地的蒙古王公一起共同统治外蒙古。

上世纪蒙古甘丹寺内的信徒 来源.Pexels在藏传佛教传入蒙古之时,当时蒙古的统治者便将成吉思汗神化为藏传佛教当中的法王,从此成吉思汗信仰便和蒙古地区的藏传佛教联系起来。

当蒙古人民革命党为了铲除藏传佛教的势力,就必须连着贬低成吉思汗。

苏联与贬低成吉思汗运动如果说乔巴山为首的蒙古人民党是贬低成吉思汗的执行者,那么苏联则是贬低成吉思汗的幕后主使。

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乔巴山积极向苏联靠拢。

斯大林的指示,乔巴山都毫不质疑地去执行。

而贬低成吉思汗,同样也是苏联对蒙古的指导。

基于历史和现实方面的考虑,苏联必须让蒙古人民革命党贬低成吉思汗。

苏蒙友谊时期修建的宰桑纪念碑 来源.Pexels从历史上看,成吉思汗是蒙古帝国的缔造者,而成吉思汗与他的后代进行的西征,摧毁了斯拉夫人建立的基辅罗斯政权。

在之后的两百多年的时间里,成吉思汗的长孙及其后裔统治、奴役着包括俄罗斯族在内的诸多斯拉夫人。

苏联的前身俄罗斯帝国正是建立在反抗蒙古人统治的基础上。

就历史而言,俄罗斯族对成吉思汗充满着厌恶。

因此以俄罗斯族为主体民族的苏联,自然不会让蒙古人民共和国有任何关于成吉思汗的正面宣传。

俄罗斯电影中反抗蒙古西征的片段因此成吉思汗的许多功业还要被贬低,例如成吉思汗及其后代的西征,在苏联与蒙古编写的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官方历史书当中,成吉思汗及其后代的西征,直接就被定义为奴役其他民族的侵略战争,而他所建立的蒙古帝国则被定义为一个遭受蒙古封建主重重束缚、受到侵略者军事行政机关压迫的部落和部族的集合。

就现实而言,打压成吉思汗也是苏联控制蒙古的一种方式。

成吉思汗作为蒙古帝国的缔造者,是蒙古过去辉煌的回忆。

如果放任蒙古大肆宣扬成吉思汗,势必会造成蒙古地区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进而引发蒙古做出一些脱离苏联的举动。

因此打压蒙古的民族主义与贬低成吉思汗一起成为苏联对蒙古的重要政策。

贬低成吉思汗,也是苏联文化霸权主义对卫星国进行文化输出的一种手段。

成吉思汗作为蒙古的缔造者,已经和蒙古文化无法分开。

苏联强迫蒙古贬低成吉思汗,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贬低蒙古自己的文化,打压蒙古人民的文化自信。

在贬低成吉思汗,打压蒙古本民族的文化的同时,苏联向蒙古输出大量的俄罗斯文化。

可以说20世纪30至40年代的二十年,就是外蒙古逐步俄罗斯化的年代。

蒙古俄罗斯化的巅峰,便是外蒙古在苏联的影响下放弃了成吉思汗时代制定的回鹘式蒙古拼音字母,改用俄罗斯的西里尔字母。

回鹘式蒙古文(左)西里尔蒙古文(右)成吉思汗评价的回升1953年斯大林病逝,苏联开始放松对蒙古的控制,蒙古人民共和国开始逐步提高对于成吉思汗的评价。

继任乔巴山的蒙古领导人泽登巴尔甚至公开指出成吉思汗在团结蒙古人民方面起到了进步作用。

这是自蒙古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对于成吉思汗的评价中难得出现的正面词汇。

在成吉思汗八百年周年诞辰之际,蒙古人民革命党政府还破天荒地批准了人们展开纪念成吉思汗的活动。

蒙古国庆祝成吉思汗诞辰857周年活动 来源.Pexels虽然苏联放松了对蒙古的控制,但是蒙古人民共和国这种大举纪念成吉思汗的举动还是惹恼了苏联的领导人。

苏联方面以民族主义复活的名义谴责外蒙古方面此次的纪念活动。

为了平息苏联方面的怒火,泽登巴尔将主持此次纪念活动的蒙古人民革命党二号人物铁木耳·奥其尔开除出政治局,其他参与此次纪念活动的外蒙官员和学者都遭到了牵连。

陪同勃列日涅夫访问的蒙古领导人泽登巴尔虽然此次纪念成吉思汗活动在苏联的强压下以悲剧收场,但是这已经不能阻止成吉思汗在外蒙古地位的回升。

70年代以后,许多外蒙古的年轻人经常在非公开的场合举行成吉思汗的祭祀活动,而蒙古人民革命党对于年轻人的这些行为,大部分都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处理方式。

失落的蒙古与成吉思汗信仰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开始实行新思维改革,更加放松对外蒙古的控制。

原先的东欧国家发生剧变,倒向资本主义阵营。

东欧剧变也影响到了深处欧亚大陆腹地的外蒙古。

1990年蒙古人民共和国宣布实行多党制,并实行市场经济改革,彻底倒向资本主义。

1992年蒙古人民共和国将国号更改为蒙古国,彻底与过去的社会主义历史说再见。

但市场经济改革并没有缓解80年代以来蒙古的经济低迷,反而因为苏联的解体,蒙古国失去了过去的援助,整个国家陷入到贫苦当中。

相对于外蒙古的贫苦,留在中国的内蒙古经济却蒸蒸日上,这一对比使得外蒙人民更加自卑,民族自信心更加受挫。

摆在蒙古人面前老旧的乌兰巴托来源.Pexels经济停滞不前的同时,刚刚更改国号的外蒙人民还丧失了信仰。

古代蒙古人民信仰藏传佛教,但蒙古人民共和国时期藏传佛教被彻底铲除,而市场化改革后蒙古又放弃了过去的社会主义信仰。

可以说整个90年代,蒙古人民就如同被抽去灵魂,浑浑噩噩地过一天算一天。

修缮寺庙简单,重建信仰难 来源.Pexels为了提振民族自信心,蒙古国政府祭出了民族主义的大旗。

于是整个蒙古的国家机器开动起来,宣传成吉思汗。

随后外蒙古出现了以成吉思汗命名的机场、广场以及各式建筑,各地立起了各式各样的成吉思汗雕像。

学者们重新翻阅故纸堆,找出过去成吉思汗的辉煌事迹大书特书。

矗立在乌兰巴托市郊的巨型成吉思汗塑像 来源.Pexels2013年之时,时任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将自己的就职演说地点选在一尊巨大的成吉思汗雕像面前,并且在演说中极力称赞了成吉思汗的伟大功绩。

蒙古国宣传成吉思汗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振奋了民族自信心。

但对于本就不富裕的蒙古国而言,耗费巨资宣传成吉思汗,挤占了大量本可以用于改善民生,以及基础建设的资金,使得蒙古国依旧保持着贫苦的状态。

如今声势浩大的纪念活动似乎要重现当年的荣光 来源.Pexels从过去至高无上的神,到被踩在脚下的阶级敌人,如今又被重新捧上神坛,成吉思汗的形象在外蒙古这一百年的时间里经历过山车的变化。

成吉思汗已然成为蒙古民族的象征和图腾,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探索并接近真实的成吉思汗,客观评价他的功与过,汲取他铁血生涯中的智慧与精神力量。

出现在乾陵的1300岁的麦田怪圈?竟隐藏着有关帝国命运的风水密码

欢迎来到:自说自话的总裁传说,武则天的乾陵上有一个麦田怪圈,突然出现,又神秘消失。

10多年前,有考古队深入调查,但至今都没有一个合理的结论……专家们猜想,怪圈中是否隐藏着武则天的帝国密码?乾陵是否还有更多的秘密和惊奇?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的故事。

2006年·怪圈之谜时间回到2006年,秦建明老师正在翻阅一份1984年乾陵航拍照片。

他当时在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工作,那天,他突然就从航拍照片中发现了一个隐约的圆环。

非常标准,在乾陵东南方,圆心是一个陪葬墓,正圆,绝对不是天然形成的图案。

按照比例尺推算,这是一个直径110米,宽2-3米的巨型怪圈。

秦老师边算边想,那地方自己去过啊,不就是一大片麦地吗?怎么会出现这个怪圈?是谁记错了?还是照片出问题了?秦老师又去隔壁询问同事,同事也都说,自己也不记得麦地上有什么东西。

再反复观察照片,也不像冲洗的问题。

于是,问题上报领导,第二天就安排了初步调查,兵分两路展开。

第一路由秦老师带队,前往实地考察;第二路则向上级部门汇报,申请调取原始底片以及其他年份的航拍照片。

来到实地,果然和大家的记忆一样,这里除了麦子,什么都没有。

再按照110米的范围寻找,地面上也看不到任何异常。

这就怪了,秦老师他们又去拜访了村民,村民也都说,那片麦子地,他们耕种了几十年,从来没见过什么怪圈。

调查陷入僵局,但就在这个时候,单位来电话了,让他们赶紧回来,又有重大发现。

原来,历史档案被翻出来,不仅84年的照片上出现了怪圈,就连68年,04年的照片上也有怪圈。

当时是06年,所有人看到结果都傻了。

两年前还清晰可见,两年后却神秘消失,为什么只能从天上能看到,在实地却看不到?乾陵怪圈之谜的消息开始流传,而继续调查,秦老师他们又发现。

68年的照片中竟然有大大小小十几个怪圈,全都分布在乾陵东南的陪葬区域内。

专家们认为,这些怪圈下面一定埋着什么东西。

于是,考古队进场,展开调查。

考古队的结论几周以后,考古队得出这样几个结论:1,怪圈的圆心,是唐朝大将李谨行的墓穴,这座墓在古代就被盗了,现在只剩下一个封土堆;#p#分页标题#e#2,钻探以后发现,怪圈底下存在一个远古的挖掘沟;3,怪圈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挖掘沟被雨水回填,回填的土壤和周围的土壤不一样,所以,种植出来的麦子也就和周围的麦子有区别,这种区别在麦地里看不出来,但从空中整体俯瞰的时候会很明显,所以,航拍照片上就出现了一圈长势不同的麦子,因此形成怪圈。

这三条结论看上去都很科学,但并没有说明要调查的问题。

比如,这条挖掘沟是古人挖李谨行墓的时候,一起修建的配套设置吗?如果是,那为什么周围另外17座陪葬墓没有这样的圆环?还比如,如果说怪圈的形成是因为圈内圈外的土壤有区别,那这种土壤区别为什么会影响这么深远?1300多年过去了,当初沟里沟外到底发生了什么,才会让今天的麦子都长得泾渭分明?还有,68年照片里还出现过十几个小怪圈,那是否意味着当初这里发生过什么诡秘的仪式?等等等等,谜团越挖越多,怪圈形成的原因找到了,但原因背后的密码却似乎越来越迷离。

进一步调查,专家们先是将怪圈排布和各种星座、图腾对比,找不到任何相关性。

接着又调查怪圈中心那座古墓,果然,从墓主人李谨行的身上,发现了一条解谜的线索。

李谨行的身世李谨行是一个来自西伯利亚的少数民族,大概和今天的库页岛人类似,在远古的时候叫做勿吉,在唐代叫做靺鞨(hé)。

李谨行的爸爸(突地稽)是一个靺鞨首领,后来归附唐朝,被赐国姓——李。

所以就有了儿子李谨行,李谨行在唐朝战功卓越,先是镇守东北,又跟薛仁贵平灭高句丽,再在朝鲜半岛上击败新罗国,后来又在青海抵御吐蕃。

史书上记载不多,但从陪葬乾陵这一点来看,他应该是皇家核心的圈内人。

专家们分析,乾陵陪葬墓越靠近中间的神道,就意味着和皇家越亲近,那这样看来,李谨行比章怀太子和永泰公主都更亲近皇家,而章怀太子和永泰公主,这是武则天的亲儿子和亲孙女。

所以,这个皇家忠臣李谨行会不会因为宗教信仰的问题,而被恩准,在墓穴外修建这样一条正圆的沟壑呢?因为,李谨行是靺鞨人,极可能信仰原始的萨满宗教,而萨满宗教又很可能崇拜太阳。

类似的太阳墓,曾经在罗布泊的楼兰遗址中发现过。

#p#分页标题#e#这样一来,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只有李谨行墓有怪圈的问题了。

但如果怪圈和靺鞨信仰有关,那68年的照片上还有十几个小怪圈,是否就意味着,曾经在武则天身边,有一群非常亲近的靺鞨武士,他们信仰萨满、崇拜太阳,同时也对女皇忠心耿耿,立下过汗马功劳,死后才会纷纷陪葬?也许这个想象过于大胆,但专家们却说,这可能才是所谓——万邦来朝的真相。

武则天的第一个老公——唐太宗李世民——除了是中原帝王,也是草原的天可汗。

那到了武则天的时代,这位中原女皇,会不会也是一个国际领袖呢?继续从乾陵中寻找细节,我们还能发现更多的秘密。

细节一:鸵鸟进入乾陵的神道,走着走着,你就会发现一对奇怪的石雕——这不是鸵鸟吗?没错,专家们也给它标上了牌子——鸵鸟。

这太夸张了吧,鸵鸟可是非洲货,唐朝人就见过活着的鸵鸟?是怎么一路运过来的啊。

具体情况唐朝人也不知道,他们只是说,有一年,西域的吐火罗国献来了大鸟,有一米七高,脚像骆驼,一天可以跑150公里,能吃铁,叫鸵鸟。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下·西域下》永徽元年,献大鸟,高七尺,色黑,足类橐驼,翅而行,日三百里,能啖铁,俗谓驼鸟。

据说,武则天的皇帝老公(李治)非常喜欢骑马追鸵鸟玩儿,当年武则天执掌宫廷女子马球队的时候,也是追鸵鸟的高手。

看来,每年进贡的鸵鸟还不少。

所以,当初真的有一条从非洲直达长安的生鲜运输线吗?如果这条运输线存在,那么,我们又可以破解一个谜团,那就是《唐传奇》当中经常记载一些昆仑奴的故事,说他们黑皮肤、卷头发,力大如牛。

按理说,这就应该是非洲人,但专家们却说,昆仑应该不是非洲,那会儿很难把那么多非洲人送来唐朝,所以,昆仑是泛指印度和东南亚,那边也有黑皮肤、卷头发的人。

但会不会就在运输鸵鸟的同时,也有很多非洲人跟着鸵鸟一起来到长安呢?也许会吧,但又有专家说,吐火罗送来的鸵鸟不是非洲鸵鸟,是阿拉伯鸵鸟,阿拉伯一直到1900年代都还有鸵鸟。

100年前的沙特贵族,酷爱在沙漠里追鸵鸟,最终导致阿拉伯鸵鸟灭绝。

不管怎么样吧,看着这幅沙特贵族追鸵鸟的绘画,我们应该可以脑补出武则天当年和皇帝老公追鸵鸟的画面。

只是不知道,这究竟是一项传统大唐运动,还是一项传统沙特运动。

细节二:翁仲继续往前走,鸵鸟旁边,还有10对石人,石人叫做翁仲。

但不知道为什么,越南人非得说翁仲姓朊,叫阮翁仲,是越南英雄。

如果你细刨根源,就会发现,这可能是秦始皇惹的锅。

#p#分页标题#e#因为《淮南子》上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是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要收缴天下的兵器,打造12个金人,但说来也奇怪,那会儿帮秦始皇搞雕塑的一帮专家们,非得说,必须找一个真实的巨人模特,才能铸造金人。

于是,秦始皇就让人去找巨人模特,果然,在临洮找到了,这是一个在前线抗击匈奴的巨人校官,身高4米,力大无穷。

再一问,他叫做翁仲,官拜司隶校尉。

然后,雕塑专家们就把翁仲当模特,再放大数倍,铸成了12个金人,矗立在咸阳城外。

《淮南子·氾论训》秦之时,高为台榭,大为苑囿,远为驰道,铸金人(注:秦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有长人见于临洮,其高五丈,足迹六尺,放写其形,铸金人以象之,翁仲、君何是也)后来到了唐朝,武则天也学着秦始皇的样子,雕刻了10对翁仲放在自己陵墓前,现在这些石雕都是4米左右,所以,它们并不是夸张,而是写实……与此同时,越南人也开始流传阮翁仲的说法,专家们推测,这可能是因为,武则天的时代,皇家卫队中真的有一支来自交趾的部队,交趾就是今天的越南。

比如,越南人也传说,故宫是他们祖先设计的,其实一查,原来是朱棣当年修故宫的时候,使用过一批越南监工。

细节三:61具石像沿着神道走到尽头,你会看到61具没有头的石像,西边32个,东边29个,非常不对称,这和讲究对称的传统美学格格不入。

再加上石像都没有头,所以,专家们一直在研究这个无头石像之谜。

当地传说,这是清朝人干的,说是因为清朝人杀到西安的时候发现,这些石像里有他们的祖先。

清朝人无法容忍自己的祖先给女皇守陵,于是就把石像的头全部砸掉了,还把他们背后的名字、官职也全部抹掉了。

最开始专家们并不认可这个传说,因为,再往前走,就是大名鼎鼎的武则天无字碑。

无字碑上其实是有字的,而且密密麻麻很多字,只不过,这些字都是后人刻上去的。

在这些刻字当中,专家们发现过一篇天书,写得像汉字,但又不是汉字。

后来费了好大劲儿,才破译这份天书,原来是金国皇帝,用契丹文字书写得满分作文。

说自己国富民强、仰慕女皇,要特意批款,将陵墓重新修缮巴拉巴拉……所以,金国皇帝用辽国契丹文字,歌颂大唐女皇,听起来怪怪的,但起码可以肯定,金国皇帝,没有因为看到祖先守陵就心怀嫉妒。

而大清国前身就是后金国,他们认为自己是金国后代,金国皇帝都歌颂女皇了,他们又怎么会小心眼呢?但话说回来,如果不是石人头不是被清朝人砍掉的,那又会去哪里呢?这天,有两个村民在农田里挖到了一个石人头,农田就在乾陵山脚下,这肯定是文物,于是,他俩不敢隐瞒,赶紧上报。

考古队怀疑这是遗失的石人头,第二天拿到乾陵上去一一比对。

结果,真的在西边最后一排找到了它的身子。

整座石雕高一米七左右,脸上有很典型的新疆八字胡,他似乎来自西域。

#p#分页标题#e#这个时候专家们突然意识到,清朝人祖先的传说可能并非空穴来风,这61具石像,有可能是61具番臣像。

也就是61个来自唐朝藩属国、少数民族的首领和大臣。

难道为女皇守陵的是一支国际团队?考古得将证据,不能因为一个大胡子就下这么大的结论。

然后,真的是想什么来什么,仅仅几周以后,山脚下又有村民挖到一个石人头,梳着13条辫子,也能比对到石人身上。

很显然,13条辫子,这不是中原装扮,应该是突厥发型。

继续研究,专家们又还原出几个石像背后的名字,其中有一个是,故阿史那弥射,阿史那弥射,这可是西突厥可汗啊,名字前面还有一长串大唐官职。

(故大可汗聽骑大将军行左卫大将军昆陵都护阿史那弥射)看来,史书没有夸张,当初这个西突厥可汗真的投靠了大唐,后来还率领唐突联军去攻打高句丽。

破解了石人的身份,但还有一个问题没有破解,那就是西边32,东边29,这是什么意思呢?前几年,专家们又从山脚下的农田里挖出来三具未完工和被销毁的石像。

然后,专家们猜测,这三个石像,本来应该是放在东边的,这样两边各32尊,就对称了。

但是,修陵墓的时间跨度很长,也许在这段时间内,这三个番邦首领背叛了大唐,或者犯了罪,被女皇惩罚。

女皇是灭了他们的国还是把他们踢出了大唐经济圈?这个我们不得而知,但从乾陵上来看,女皇很决绝。

哪怕让乾陵不对称了,也不让你们三个家伙获得参加守陵的殊荣。

同时,我们还可以推测,这份殊荣也不是谁都能得到的,因为,女皇也并没有能随便再找三个人替代他们。

看来,这64个番臣石像,是女皇在说,大唐的恩威到底有多远,万邦来朝到底是一个什么国际关系。

目前解读出来的石人名字,有如下七个,有兴趣可以暂停看看:朱俱半国王斯陀勒于阗王尉迟辙吐火罗王子特勒羯达犍吐火罗叶护咄伽十姓大首领盐泊都督阿史那忠节默啜使移力贪汗达干播仙城主何伏帝延故大可汗聽骑大将军行左卫大将军昆陵都护阿史那弥射乾陵的风水局如果你来到发现石人头的村庄里,还能无意间看清整个乾陵的风水局。

原来,乾陵由三座山峰组成的一个巨型陵园,整体看,像一个女人仰卧在大地上,一座山峰是头,两座山峰是乳。

传说,当初是太史令李淳风最早发现了这块风水宝地,主峰叫做梁山,就上书要将梁山宝地献给皇上,营建陵寝。

但旁边的中书令袁天罡一听就急了,说梁山好是好,但前面还有两座乳山,太像女人,会兴旺女主,对皇帝不利。

袁天罡和李淳风,这都是能预言未来的半仙。

比如,故事里说,有一次李淳风写预言写嗨了,不知不觉就写了60象,已经预言到几百上千年以后了。

这个时候,袁天罡实在看不下去了,使劲儿推了他一把,说,写啥呢。

李淳风也是一惊,这才发现,自己竟然无意中泄露了这么多天机,于是,赶紧停笔,封装成书,这本书后来就被叫做《推背图》。

#p#分页标题#e#还比如,正史上也说,袁天罡早年去一个大臣家里做客,大臣知道袁总会算命,就把自己的两个儿子叫来,请袁总帮看看,袁总看了说,能当官,二三品的样子,奶妈又抱过来一个襁褓里的婴儿,袁总说,这小孩儿龙睛凤颈,富贵之极啊,但可惜了,是个男孩儿,如果是女孩儿,将来能当天下主。

其实,这个大臣就是武则天的爸爸,而襁褓里的婴儿则是女扮男装的武则天。

《旧唐书·卷二百一》天纲大惊曰,此郎君子龙睛凤颈,贵人之极也;更转侧视之,又惊曰,必若是女,实不可窥测,后当为天下之主矣后来,武则天知道袁天罡和李淳风跟皇帝争论梁山风水的事儿了,就跟皇帝老公吹枕边风,让他把陵墓就定在那里,这样,自己就又得到了一层风水加持。

很多故事讲到这里就结束了。

但事实上,这后面还有故事,那就是,选址梁山,这不过是李淳风和袁天罡演得一出双簧。

因为,袁天罡在武则天还是婴儿的时候就已经算出来了,女皇登顶不可避免。

但是,梁山背后没有依靠,是一个断崖,这其实是一个无所依托的风水局,虽然兴旺女主,但也无法延续。

所以,他就和李淳风一推一就,演了一出,让女皇入套,埋到了梁山,这样也就只存在了一代,没能延续。

风水先生,真的是套路深啊。

还是来看点儿实打实的超级工程。

超级防盗工程乾陵至今没有被盗,因为,武则天把整座梁山设计成了一个超级防盗工程。

和秦始皇的陵墓不一样,秦始皇是挖一个深坑,在填土,堆一座山。

理论上这种堆土墓,只要时间和人力充足,就可以揭顶挖掘,暴力破解。

但武则天的乾陵是找一座石头山,把山掏空,再用一块巨石封死洞口。

古代没有炸药,除非你找到墓道入口,然后破解墓道机关,否则你想铲平整座石头山进入墓室,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历史上各种盗墓达人都在寻找乾陵的墓道口,找了一千多年都没有找到。

比如,唐朝末年的起义军黄巢,他带了40万大军挖乾陵,在梁山上挖出一道40米深、几百米长的黄巢沟,愣是没挖到墓道。

后来又有唐陵杀手——温韬,他几乎把唐朝18个皇帝的陵墓全部刨了,但唯独没刨开乾陵。

再到后来,民国时期,有炸药了,军阀孙仲连假装演习,在梁山上炸了一个遍,也没找到墓道。

反倒是1958年的时候,几个村民在梁山上炸山取石,不小心炸出几根石条,考古队跑过来一挖,差点儿没吓死。

这就是乾陵的封门石啊,只要一块块破解这些石条,就能进入墓室。

#p#分页标题#e#当时全国考古热情很高,郭沫若刚刚主持挖开了万历皇帝的定陵,恰好这会儿又发现了武则天乾陵的墓道口,就都想着一鼓作气再把乾陵也刨了。

接着,考古队清理这些封门石,一共清出来2500多块巨石,每块3吨左右,全部用精铁制造的燕尾钩连接,石缝之间还被灌入铁水。

这些燕尾钩至今都还可以在博物馆里看到,非常结实。

燕尾钩连接巨石,一共叠了39层,缝隙再用铁水焊接,于是,就在墓道口组成了一块8000吨以上的巨型封门石。

如果没有炸药,真不知道古人要如何把它刨开。

1960年的时候,考古队已经挖到了封门石背后的金刚墙,郭沫若再次上书,请求开启金刚墙,进入乾陵,但最终,中央没有批准。

8000吨巨石又被重新掩埋。

今天如果你去爬梁山,走到这个地方的时候,一定上去摸一摸,也最好抬头看一看。

因为,你触摸的那块岩石,就是唯一还露在地面的封门石,而你头上看到的,则是一个24小时不间断监控的眼睛……700吨宝藏行走在梁山上,你一定还会听到一个传说——那就是这下面埋着700吨宝藏。

这个数字有点儿夸张,是怎么算出来的?其实,在调查乾陵的时候,专家们发现过一个扇形的碎石堆积层,在墓道口的另一侧山腰上。

分析这些碎石,专门家怀疑这很可能是当年开凿墓室的时候,被工匠们倾倒在这里的垃圾。

那理论上,凿出来多少碎石,山体里的墓穴空间就有多大。

测量以后发现,扇形底边长70米,高60米,厚3米,估算出来,碎石体积至少4500立方米。

进一步推测,整个墓室空间有5500立方米左右,如果按八分之一的空间堆放陪葬品,那么陪葬品体积就有700立方米左右,再按一立方米一吨的平均值折算,也就是700吨宝藏。

至今没有被盗,想想就眼红,要不真把它刨开看看?其实,除了1960年那次,在1994年的时候,也差点就把它刨开了,这里有一份94年的挖掘申请,有30多页,写得非常详细。

还说要在墓道里建设一个气密系统,搞一个七级无菌仓,把外界空气和内部空气完全隔绝开,然后又写了各种保护预言,分别有壁画、金属器、木器、丝织品、遗骸等等等等。

但幸好,和60年一样,94年的这份申请,也没被批准。

报告里还提到了两件事儿非常有意思。

一件事儿是,我们至今都不知道地宫到底有多大,到底是怎么分布的,因为,还没有透地雷达能够穿透几十米厚的石头山,看到里面的情况。

另一件事儿是,从唐朝到现在,西安附近一共发生过1036次地震。

最大的一次是1556年,华县大地震,地震中心里乾陵只有100公里,地震强度预计达到里氏8级。

当时,广州和澳门都记录了强烈的震感。

所以,专家们估计,那61具番臣像为什么都没有头?#p#分页标题#e#极有可能就是在这次大地震中自然损坏的,他们纷纷被震倒,又因为脖子的地方最细就都从这里断开,然后圆鼓鼓的石人头,也就纷纷滚到了山脚下,至今可能都还隐藏在村民的农田里。

由此可见,地震对墓室的毁坏应该也不小,影片里这种整洁的墓室效果图,也很可能只是我们的幻想。

另外在补充一点武则天的小心机,那就是当年黄巢40万大军挖梁山,为什么挖错了方向?原来,专家们发现,黄巢当年是按照那个扇形碎石堆去挖的,结果没想到,武则天让人专门把碎石垃圾运到山的另一半再倒掉……顶级宝藏郭沫若当年为什么那么想挖乾陵呢?据说,是因为他断定,王羲之的《兰亭序》就在乾陵当中。

关于《兰亭序》郭沫若还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说是,李世民的时候,有一个考生叫做萧翼,萧翼的文章一般,但字写得极其好看。

李世民喜欢书法,就单独召见萧翼,说,给你一个秘密任务,去帮我找到《兰亭序》,如果完成任务,钦点你当状元。

萧翼于是就出发了,花了5年时间,打听到王羲之的七世孙当了和尚,《兰亭序》可能在佛门僧人手中,地点可能是九华山。

于是,萧翼就去九华山的集市上开了间店铺,售卖字画。

慢慢的,萧翼发现了一个和尚,叫做辩才,好像很懂书法的样子。

一来二去,萧翼就和辩才成了朋友。

有一次,萧翼故意说,我要出趟远门,店里有两卷王羲之的真迹,非常珍贵,还请你帮我保管。

这两卷真迹是李世民给萧翼的真家伙,大鱼饵,这会儿总算是放出来了。

果然,萧翼发现,辩才看到两幅真迹也不吃惊,于是就在旁边说,这种真迹,你没见过吧?只见辩才还是笑而不语,萧翼又补充,我这两幅真迹可是天下第一,除非《兰亭序》复活,否则我这绝对是天下第一啊。

辩才还是没有接话,萧翼就在旁边一直吹嘘,辩才有点烦了,回了一句,你怎么知道《兰亭序》失传了?等的就这一句话,此话一出,萧翼立刻锁定了,《兰亭序》一定就在辩才和尚手里。

果然,假装出差以后,萧翼又偷偷回来,潜入辩才的房间,打开藏宝箱,里面果然有三副字画,两幅是自己的,还有一副,一打开,正是《兰亭序》。

原来,辩才就是王羲之七世孙的徒弟,萧翼的情报一点儿也没错。

就这样真迹到手,献给李世民,萧翼还想着点状元呢。

哪儿知道,能帮皇帝干脏活儿的,那都不能是活人,必须是死鬼,死鬼不会说话。

于是,萧翼就这样被灭口了,李世民也就天天把《兰亭序》枕在枕头底下。

去世前吩咐儿子,一定要把《兰亭序》陪葬。

但是,还记得前面那个唐陵杀手温韬吗?#p#分页标题#e#史书上说,他把李世民的墓也刨了,并没有发现《兰亭序》,于是郭沫若就分析,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李世民的儿子也很喜欢《兰亭序》,就把老爸的宝贝秘了,陪葬到自己的墓穴当中,而这个儿子呢,正是武则天的皇帝老公,和武则天一起躺在乾陵里面呢。

所以,我们可以想象,乾陵地宫的最深处,一定有两个大石椁,一边是皇帝老公,一边是武则天,皇帝老公的枕头下面,就是旷世珍宝——《兰亭序》。

山脚下的故事爬完整个乾陵下山,也许已经到了黄昏十分,你从远处眺望梁山。

就像一个静卧在夕阳中的女皇,乾陵的惊奇,万邦来朝的真相,也许能让你梦到一个不一样的大唐。

这里有来自西伯利亚的武士、南洋的仆从、西域的商人、越南的士兵和海外的国王,当时没有国界,只有天下。

天下主是一个姓武的女皇,其实至今我们都不知道这位女皇的真实姓名。

文书上的武曌,这是她自创的汉字,日月当中,普照天下。

而则天,这是后人给她的嗣号(则天大圣皇后),生前她是无论如何也不知道自己叫武则天的。

但继续追问,则天,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有人说,则,是一个动词,是古老长安方言中最霸气那个动词。

所以,武则天,一位能则天的武姓女皇,她统治的不仅仅是大唐,而是天下。

如果你在乾县再多喝几杯,他们也许还会告诉你一个最私密的故事——武则天的真名,叫做武华姑。

从华姑到则天,一个1300多年前的女性,想想都都容易啊。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最后夫人说,你这个故事的终极大BOSS,是梁山脚下的那几个村民啊。

(完结)相关阅读:40年前,嵩山上发现武则天的日记真实的唐僧到底有多强悍?一切真实的故事,从一场考古发现说起秦始皇的父亲是谁呢?破解四大悬案,我们来看看秦始皇的真面目8尊从未见过的兵马俑,在他们手里我们发现秦始皇统一中国的秘密秦始皇陵,我们发现来自西欧的修陵人,发现秦始皇家族的复原头像为什么兵马俑会涂装蓝色超导材料?竟然读出不可思议的黑科技故事

加入收藏
               

巴山300岁地仙曝出长生不老惊人内幕!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