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刘孙两人为什么没有杀一代奸雄曹操,难道不想统一吗

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
【菜科解读】
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
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
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
除了曹、刘、孙三方在战略、战术上的差异导致了战争的结局之外,各种自然因素也对战争的结果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一,瘟疫 曹操大军在冬季遭遇瘟疫,导致其战斗力受到极大影响。
在那个时代,没有较好的防疫和治疗措施,一旦爆发大规模瘟疫,等待人们的只有死亡,东汉末年连续发生了数次大规模瘟疫,百姓死伤惨重,直接导致了的爆发。
建安年间的瘟疫更加严重,《说疫气》记载:“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
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三国时期爆发过好几次瘟疫,曹丕曾对吴质回忆当年大瘟疫的情形:“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
”建安七子中有四个人在同一年病死,上层人士尚且如此,下层民众更加不可想象,当时瘟疫之可怕,可见一斑。
献帝建安十三年的瘟疫虽不见严重程度,但既然能使曹操大军无力南下,其危害也就不言自明,因此,瘟疫问题其实成了赤壁之战中曹操最为头疼的问题。
他后来在给孙权的信中说“赤壁之战,恰巧遇到了疾病,是我自己烧船撤退,使周瑜虚获此名。
”这虽然有他推卸自己责任的成分,但瘟疫也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决胜因素。
第二。
东南风 冬季忽然出现东南风,是不是偶人因素呢?诗人的诗曾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似乎东南风是上天有意帮助东吴所为,而实际情况却恐怕并非如此。
献帝建安四年(公元199年)破黄祖时就曾用火攻,而时间恰巧也是冬十二月,黄祖在西北,孙策在东南,说明当时也是东南风,而周瑜、等人都参加了那次战斗,想必东吴诸将对这种冬季起南风的天气不会陌生。
因此,利用东南风火攻曹军并非运气使然,而是吴军深知当地气候所致。
“天时”作为决定战争胜败的主要因素,能够了解它的一方往往能够战胜不了解它的一方。
第三,云梦大泽 南郡南部今洞庭湖北部一带在后汉时期是一片水网交错的沼泽地,那里道路难行,又时常有大雾,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区域。
曹操选择从这里逃跑恐怕时也是无奈之举,他的战船在巴丘全部焚毁,背后是刘备孙权的追兵,他只有徒步从云梦大泽冒险北逃。
最终,刘备与其失之交臂,曹操逃得一命。
赤壁之战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而孙刘双方则借此胜役开始发展壮大各自势力,刘备向孙权借荆州后实力迅速壮大,进而谋取益州,孙权屡次亲率大军进攻合肥,数战不利,损兵折将。
曹操在退回北方后,休养生息五年,平定关中后才大举南征孙权。
此战形成天下三分的雏型,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随机文章最有观赏性的悬崖跳水,从58米悬崖跳入水中腿骨脱臼空中屠夫德国FW-190战斗机,杀得英法联军丢盔弃甲(生产2000架)冥王哈迪斯的老婆,竟是老弟众神之王宙斯的女儿珀耳塞福涅中国五大咸水湖在哪里,大部分位于青藏高原/个个宛如天空之境盘点我的世界隐瞒了什么,众多游戏秘籍和神秘事件(让人细思极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