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政为什么能和荆轲专诸等并称为“四大刺客”?聂政为什么有名?

韩傀(?~公元前397年),字侠累,战国初期韩国贵族,的弟弟,的叔父。
,战国时期韩国国君。
【菜科解读】
韩傀(?~公元前397年),字侠累,战国初期韩国贵族,的弟弟,的叔父。
,战国时期韩国国君。
韩国为之一,开国君主是春秋时晋国大夫的后代。
韩哀侯于公元前377~公元前371年在位,他在位的公元前375年,韩国灭掉了郑国,曾使韩国一度强盛。
《》记载:“……文侯卒,子韩哀侯立。
六年,韩严弑其君哀侯。
而子韩懿侯立。
” 故事正文 根据《战国策》的记载,聂政的故事如下: 话说韩傀作韩国国相的时候,严遂也受到了时任韩国国君韩哀侯的器重,因为权力的争斗,韩傀和严遂两个互相忌恨、势同水火。
严遂这个人,脾气比较直,也是急性子,有话就说,不会拐弯抹角。
他经常在朝堂上公正地发表议论。
有一次,严遂不顾韩傀国相的面子,地指责韩傀的过失,使得韩傀当着国君与众人颜面尽失。
韩傀作为国相,也毫不示弱,他当场就怒斥严遂,严厉反击。
严遂被韩傀怒斥后,气得拔剑直刺韩傀,幸亏韩哀侯令人阻止,才没有造成流血冲突。
这件事之后,韩傀和严遂矛盾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严遂担心韩傀报复,也畏惧韩傀在韩国的权势,于是,他就逃出韩国,游历国外,并四处寻找可以替自己报仇的人。
严遂游访多过后,最后来到了齐国。
他四处打听,询问哪里有侠客异士。
有人知道了严遂的目的后,就对他说道: “先生啊,我国轵地深井里有位名叫聂政的人,他是个非常勇敢的侠士,因为躲避仇人的追杀,所以他偷偷混迹在屠户中间。
您要找侠士,可以私下去拜访一下聂政。
” 严遂就去轵地深井里找到了聂政。
起初,严遂并没有说出自己找聂政的深层意图,他只是说自己钦慕聂政的高名,十分乐意和聂政做好朋友。
因为聂政隐瞒着自己的身份,隐迹在屠户中间,所以,严遂和聂政的交往,都是在暗中进行的,并没有张杨。
严遂对聂政的深情厚谊,让聂政十分感动。
作为侠士,混迹江湖多年,聂政对人情世故十分清楚。
和严遂交往了一段时间之后,有一天,聂政问严遂道: “严先生,您待我不薄,我无以为报,不知道我能为您做些什么,才能报答您的深情厚谊呢?” 严遂听言,心中暗暗佩服,觉得聂政真不是一般的人,他回答聂政道: “聂君,我和您交往的时间也不长,我也没有为您做什么事,虽然自始我都用真心诚意待您,但是,我还是觉得我们交情不太深厚。
这种情况下,我又怎么敢对您有所求呢?” 这次谈话结束后,两人就在没有谈“报答”与“要求”之类的话题。
严遂还是一如既往地厚待聂政,聂政对严遂的好意也是却之不恭、欣然接受。
严遂是个十分用心的人,经过私下了解,他知道了聂政母亲生日的具体日期。
然后,他就悄悄安排,隆重地为聂母备办了一场生日酒席。
酒席上,严遂以子侄辈的礼节,非常尊敬地向聂母敬酒。
酒席结束后,严遂又拿出了百镒黄金,为聂母祝寿。
祝寿之后,聂政大为震惊。
俗话说,无功不受禄。
聂政想着,严遂平日对自己好,可以用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来解释,他用心备办母亲的寿酒,又以重金相赠,这怎么说,都有些让人无法安心地接受。
寿酒结束,聂政想了再想,最终还是坚决地辞谢了严遂所赠的黄金。
送出去的东西,严遂怎么可能因为推辞就收回呢?一边是聂政坚决不收,一边是严遂坚决要送,两人推来推去,没法收场,聂政就对严遂说道: “严先生,我家有老母,因为一些事情,不能让老人家受牵连,所以,只能带着母亲离乡背井。
现在,我的生活贫寒,只能做个屠夫来维持生计。
虽然生活稍嫌清苦,但是,我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早晚买些甜美香软的食物来奉养母亲,老人家有我供养,日常饮食物用已经足够了。
您一下子赠那么些黄金,我也用不了,放在家里,还会终日担心,所以,还请您原谅,收回您的黄金,我也不敢接受您这么重的厚礼。
” 严遂见聂政说得十分坚决,只能实话实说,他避开周围的人,悄悄的告诉聂政说: “聂君,和您交友,是我佩服您的为人和义气,送您黄金,是我有求于您。
不瞒您说,我是有仇要报的。
我从韩国逃出,曾游访过很多诸侯国,没有遇到过向您一样的人。
我来到齐国,听说您很讲义气,交往之后,发现您比众口所传的还要厉害。
所以,借着伯母的寿诞,我特地送上一点点黄金,是想作为老人家粗茶淡饭的费用,同时……” 严遂的话还没说完,聂政已经知道了严遂后面的意思,他马上打断严遂的话,说到: “严先生,您非常清楚,我也讲过了,我之所以降低志向,辱没身份,隐居于市井之中,做个让人看不上眼的屠夫,完全是为了奉养我的老母亲。
严先生的意思我全明白,剩下的话您不说我也知道。
作为朋友,我也不想用客套话应付您,我就直接跟您说吧:只要我的老母亲还活着,我聂政的生命就不可以轻易托付给任何人。
” 严遂听聂政这么一说,知道多说无益,说多了就是为难朋友。
话虽不再说,但是,严遂还是坚持让聂政收下黄金。
聂政始终不肯接受最终,两个人还是尽了朋友宾主之礼后,才各自散去。
过了很久,聂政的母亲去世了。
聂政守孝期满,脱去丧服,回想往事,他感叹道: “唉!想我聂政,虽有侠士之名,其实不过就是一个市井平民,为了躲避仇祸,也只能做一个动刀杀狗宰猪的屠夫。
那严遂先生,无论如何,曾经也是一国的卿相。
他,屈驾前来与我结交,待我情深谊厚,当初为了老母,我对他多少有些薄情。
我们二人交往,他待我不薄,我却没有做出什么他待我般相称的事来。
还记得那年我的母亲生日,严遂先生不但备办了酒席,还拿出黄金为我的母亲祝寿,我虽然没有接受,但这表明他很赏识我聂政,我对他的情还在啊。
想他一位贤德的人,因为心中的激愤而来亲近穷乡僻壤的人,我怎么能够默然不动呢?再说了,以前他来邀请我,我因母亲还健在,可以坚决地拒绝他。
如今,我的母亲已驾鹤西归,我要去为那个厚待我、赏识我的人效力了!” 于是聂政西行到了濮阳。
见到严遂后,他对严遂说道: “严先生,以前之所以没有对您做任何的承诺,是因为我有老母在堂,如今,我的母亲不幸辞世,我也没有什么可以牵挂的了。
请问:我能为您做些什么呢?您想要报仇的那个人是谁?” 严遂便将过去所结仇怨的情况,一一地告诉了聂政: “聂君,既然您问,我也就不遮遮掩掩了。
我的仇人,就是韩国的国相韩傀,他是韩哀侯的叔父。
韩傀的家族很大,他周边的守卫非常严密,我曾派人刺杀国他,始终没成功。
如今聂君您能够记得我,愿意为我出头报怨,那么,我一定会为您多准备些车马和壮士,作为您的助手和后备。
” 聂政对严遂说: “韩国和卫国相隔不远,如今我去刺杀韩国的相国,而他又是韩哀侯的至亲,在这种情况下,肯定不能多带人去。
人多了,动静太大,容易招摇,出差错的几率就大大增加。
万一不慎走漏了消息,就会使韩国上下与您为敌,那样,既报不了仇,还会进一步增加您的危险?这万万使不得。
” 于是,严遂就听从了聂政的安排,取消了配备车马和随从的计划。
如此,聂政只身一人去了韩国。
聂政到达韩国之后,正好韩国在东孟举行盛会,韩哀侯和相国、大臣们都在那里,他们身边守卫众多。
聂政勇猛,没有考虑许多,他就直冲上台阶,前去刺杀韩傀,韩傀边逃边抱住韩哀侯。
聂政两次刺向韩傀,韩傀当场死亡。
同时,他也刺中了韩哀侯。
因为没有防备,被聂政这么一冲、一刺杀,在场的韩国君臣侍卫全部都乱了套,人群一片混乱。
等侍卫们定下神来,一起来攻杀聂政的时候,聂政使出浑身的力气,大吼一声,向侍卫们冲杀过去,艺高人胆大的聂政,一下子就杀死了几十个人。
聂政在刺杀韩傀又杀死十多个侍卫之后,已经力疲,被众人围住。
他们围着聂政不敢向前,聂政已经刺杀了韩傀,也没有打算活着离开。
他随即自己用剑划破脸皮,挖出眼珠,又割腹挑肠,当场惨烈死去。
聂政死后,韩国把聂政的尸体摆在街市上,以千金悬购他的身份与姓名。
过了很久,也没人知道这个刺客究竟是谁。
聂政的姐姐听说这事后,说道: “听描述,这个刺客肯定是我的弟弟。
我弟弟非常贤能,为人仗义,又很有节气,我不能因为吝惜自己的性命,就埋没弟弟的名声。
埋没声名聂政的名声,这也不是我弟弟的本意。
” 于是,聂政的姐姐去了韩国,她看着尸体,虽然,惨不忍睹,但是,她还是一下子就认出了这就是自己的亲弟弟。
聂政的姐姐哭着说: “弟弟啊,你真是英勇啊!姐姐为你骄傲。
你的浩气长存,壮烈永垂!你的行为胜过孟贲、夏育,高过了成荆(勇士)!如今你死了,却没有留下姓名。
我们的二老双亲已不在人世,你又没有其他兄弟,你这样自毁容貌,自残躯体,全都是为了不牵连我啊。
因为吝惜我的生命,而不能显扬你的名声,做姐姐的我,怎么也不忍心这样做啊!” 聂政的姐姐抱住聂政的尸体继续痛哭道: “这是我弟弟轵邑深井里的聂政啊!” 说完,她便在聂政的尸体旁自杀而死。
三晋、楚、齐、卫等国的人听说这件事,都赞叹道: “不单单聂政勇敢,就是她姐姐,也是个刚烈的女子啊!” 聂政之所以名垂后世,也是因为她姐姐不怕剁成肉酱以显扬他的名声! 随机文章河南周口清朝干尸,一夜间疑似还魂自己消失揭秘日本与那国水下金字塔,是远古1.2万年前MU文明不明飞行物坠落苏州,直径10米球体砸中路人和车辆我是飞行员见过ufo,美国战斗机飞行员发现超速行驶的UFO半人马座最恐怖的星球永远白天,三体擎天柱均出自这里
鲁桓公是如何死的?为什么说是非正常死亡 ?
彼时齐国国君为齐襄公,名诸儿,他与鲁桓公的夫人文姜是同父异母的兄妹。
要命的是,这两兄妹很早以前就有了乱伦关系。
陪同出访的文姜一到齐国,就地找她的诸儿哥哥私会去了。
事情暴露后,被公然在国际场合戴了绿帽子的鲁桓公大怒,狠狠地训斥了文姜一通。
结果文姜返回去向诸儿哥哥诉说委曲,顺带造谣说桓公声称自己两个儿子太子同和公子友都是诸儿与自己私通生下的。
齐襄公闻言也怒了,借宴请之机将鲁桓公灌醉,然后指使公子彭生送桓公上车并在车上将其肋骨勒断,在位一十八年的国君鲁桓公就此毙命。
桓公毙命于齐,鲁国派使者前去质问:“寡君畏君之威,不敢宁居,来修旧好。
禮成而不反,无所归咎,恶于诸侯。
请以彭生除之。
”意思是我家领导畏于齐君威严,不敢安居在家,特意前往齐国重修旧好,不料事毕未归,反而客死齐国,事件在诸侯国当中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若桓公果真死于彭生之手,那么请杀彭生以作交待。
不难相像,鲁国对桓公之死的反应实在算是示弱,这也是实力不济之下的无奈之举。
齐襄公,杀了公子彭生,算是对鲁国有了交待。
桓公未继位之前,虽为太子(名“允”),但因其年龄太小,在其父去世之后,鲁国群臣一致主张由公子息继位。
公子息是个厚道人,压力之下,勉强以摄政的身份接替了父亲的位置,是为隐公。
鲁隐公既为国君,且位置非常稳固,但仍长期奉太子允为正,早就做好了还政于允的准备。
即便如此,在政客羽父的操弄之下,隐公死于暗杀,桓公继位。
应该说,隐公被杀是在桓公默许之下发生的。
《春秋》仅记“公薨”未记“葬隐公”,左传说这是“未成丧也”,意思是未按国君之礼安葬隐公,一定程度上也暗示了桓公的态度。
鲁桓公在位一十八年,因夫人文姜红杏出墙而死于非命。
《春秋》所载鲁国十二君,被杀而死者三,先隐公,次桓公,后闵公。
桓公死后,公子同继位,是为。
守寡的文姜以君的身份仍不时与诸儿哥哥幽会,庄公元年(即鲁桓公死后次年),《春秋》记载“三月,夫人孙于齐”。
“孙”即“逊”,出逃的意思,是说文姜擅自跑回齐国(不用说又是与齐襄公私会去了)。
对寡妇文姜的行踪,《春秋》和《左传》时有记载,其行事之率性,亦可算春秋一奇。
以下列举《春秋》原文记载文姜孀居期间的几次外出,为便于阅读,本文作者对原文略有修改: (元年)三月,夫人孙于齐。
意思是擅自跑到齐国去了,“孙”即“逊”,逃跑的意思。
此时太子同刚刚继位为君,姜氏身为太后,居然就自己跑了。
左传进而解释,这里只提夫人而不提姜氏,是因为庄公知道父亲桓公之死与母亲姜氏有直接关系,故而断绝了母子关系,史官于礼不书姜氏二字。
(二年)冬十有二月,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
次年冬天,文姜与齐襄公在禚地私会,左传解释说,春秋之所以记载此事,是要昭示文姜与齐侯的奸情于天下。
不过此处史官对其复以“姜氏”称呼,估计庄公与文姜母子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恢复。
四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享齐侯于祝丘。
祝丘是鲁国境内地名,位于今山东临沂。
文姜在祝丘宴请齐襄公,两人公然相会。
《春秋》能记此事,史官必定非常不齿姜氏。
(五年)夏,夫人姜氏如齐师。
庄公五年的夏季,文姜跑到齐国军队驻地见齐襄公去了。
七年春,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防。
(七年)冬,夫人姜氏会齐侯于谷。
(十五年)夏,夫人姜氏如齐。
二十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如莒。
跑去做什么呢?左传没有解释,不过可以肯定不是正经事,不然《春秋》不会记。
(二十一年)秋七月戊戌,夫人姜氏薨。
死了。
我估计鲁国史官当年刻下这一句之后,一定长吁了口气。
鲁国终于不再因文姜过于出格的行径而自感蒙羞了。
随机文章她立志当贵妇,从小记者变美国第一夫人!就算老公外遇玛丽莲梦露,她一句话夺回正宫中国史上最可怜的皇帝为何是隋炀帝杨广最有观赏性的悬崖跳水,从58米悬崖跳入水中腿骨脱臼嫦娥拍到美国登月舱遗址,网传美国登月骗局谣言被打脸(键盘大神失败)近期太平洋火山地震连发,两天发生两次地震一次火山爆发(活跃期)
为什么说鲁隐公是古时候史上最窝囊的国君?
其母声子。
成年后,父惠公为其取于宋。
然宋女至鲁后,父亲惠公见宋女美丽,于是自纳之并立为夫人,宋女是为仲子。
不久仲子为惠公生下公子允,并被立为太子。
按到惠公死时,因为允太幼小,鲁人共同让息代理国政,不叫作即位。
的传统礼法,立嫡以长,无嫡立长。
惠公死时太子允(即)还太小,于是遗命隐公上台执政,却不是正式继承侯位,而是摄政。
隐公五年(前718),在棠地观看捕鱼。
八年(前715),与郑国交换天子所赐之封邑太山的枋和许田。
隐公十年(前713),联合齐、郑攻打过宋、许两国。
在其中几场战役中,公子挥都立了大功,这样就导致了公子挥在鲁国的专权。
十一年(前712)冬,公子挥来见隐公,他神秘地屏退左右,然后对隐公说:"主公当了这么多年国君,国家非常安定,老百姓也都非常富足,满朝文臣武将没有不听从您的。
现在太子允已经长大了,依我看,我最好还是趁早为您把他除掉,您好安安稳稳地继续当您的国君,也让我当个太宰,好吗?"鲁隐公听了,非常惊愕地说:"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太子允要当国君是先君的命令呀!我不过是因为太子允年幼的缘故,才代他做了十几年的国君,现在太子允确实已经长大了,所以我正在菟裘那个地方修建房子,将来好在那里。
至于国君之位,我已经决定还给太子允了。
" 公子挥害怕公子允听到这个事之后杀了他,反而向公子允说隐公的坏话诬陷隐公想要除掉公子允真正做国君,并请求让自己杀掉隐公。
公子允听信公子翚之话,于是同意公子挥请求去杀隐公。
鲁隐公做公子时,曾与郑国作战,被郑国俘虏,贿赂了郑国大夫才得以脱身,所以隐公把尹氏的家神供一座园子里,时不常地去祭拜一下,祭拜完就住在附近大臣蒍氏家里。
羽父就趁隐公去祭拜时率军把隐公给杀了。
公子允上台,即为鲁桓公,为了掩人耳目,桓公和公子挥又下令讨伐蒍氏弑君之罪,最后找了个挡了过去。
至于鲁隐公,因为不是正式国君,也就没有举行丧礼。
而是草草埋葬了事、 提到“窝囊”二字,如何也不能与国君划为等号。
不过古代恰恰有这样的君主,不仅老婆被父亲大人笑纳,连自己的小命也被儿子的弟弟给宰了。
这个“仁慈的君主”就是春秋时期的鲁隐公。
鲁隐公的父亲是鲁惠公,曾经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好君主,可能是英雄都爱美女吧,鲁惠公也对漂亮的美眉情有独钟。
当然后宫佳丽颇多,不过时间长了,也曾让鲁惠公心里有些审美疲劳。
这时候鲁惠公的儿子大了,是要谈婚论嫁的时候了,当时迎娶的是宋武公的女儿仲子。
不过仲子长得实在是太漂亮了,鲁惠公是有些墨水的,看着仲子不由得诗情大发,不过随口说出的自然是别人听不懂的靡靡之音。
仲子是鲁惠公原配的侄女,称呼鲁惠公夫人为姑妈,鲁惠公就让夫人做仲子的工作,说是嫁给国君才是王道。
仲子当时嫁的名字叫息,不是鲁惠公正妻的儿子,就这样,鲁惠公原配也想让自己侄女沾沾国君的王者气息,就动员仲子嫁给了自己丈夫。
仲子是个爱做梦的小女孩,还以为应该郎才女貌夫唱妇随一把。
进入洞房才知道,原来是个暮气横秋的人。
后来生米做成了熟饭,仲子成了鲁惠公的小女人,从此和自己的未婚夫不再有瓜葛。
仲子不久就有了儿子允,常言说小儿子娇贵,鲁惠公看着娇滴滴的小娘子,瞅着肥头大耳的儿子,心里喜欢得不得了,于是就答应立小儿子允为太子。
就这样,息虽然是大儿子却不能立,常言道:立嫡以长,无嫡立长,鲁惠公这样做,其实是很不符合礼法。
不过息确实很仁义,在父亲手下一直小心的侍奉着,不敢有狂妄的举动。
鲁惠公一死,按照当时的惯例,公子息拥立自己的弟弟太子允即位。
这就麻烦了,一个是自己名义上的妻子,同时自己还要亲切地叫一声母亲;一个是自己的兄弟,差一点是自己的儿子,公子息很本分的做好一个臣子的事情,居然表面上平静如水。
其实心里头也曾动过一点小心思。
公子息的举动让自己的弟弟公子挥有些打的意思,便说:“主公当了这么多年国君,国家非常安定,老百姓也都非常富足,满朝文臣武将没有不听从您的。
现在太子允已经长大了,依我看,我最好还是趁早为您把他除掉,您好安安稳稳地继续当您的国君,也让我当个太宰,好吗?” 不想公子息听了,非常惊愕地说:“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太子允要当国君是先君的命令呀!我不过是因为太子允年幼的缘故,才代他做了十几年的国君,现在太子允确实已经长大了,所以我正在菟裘那个地方修建房子,将来好在那里养老送终。
至于国君之位,我已经决定还给太子允了。
” 常言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个公子挥是个两面三刀的家伙,害怕公子允听到这个事之后杀了他,反而向公子允说公子息的坏话诬陷公子息想要除掉公子允真正做国君,并请求让自己杀掉公子息。
公子允听信公子挥之话,于是同意公子挥请求去杀对自己照顾有加的大哥。
后来果然公子挥发动政变,杀了公子息。
公子息虽然不是鲁国国君,但由于其父去世的那几年,鲁国的政令其实有他设计的,所以按谥法:“不尸其位曰隐”。
史称鲁隐公,不过这个鲁隐公确实很可怜,被父亲夺走了美貌的妻子,又被弟弟除去了性命。
随机文章唐朝的官制?“海禁令 和“迁海令宋朝有哪些殿阁学士?中国093G型攻击核潜艇,美专家眼中最恐怖的航母杀手长江源头在哪里图片,长江尽头东海(因蛟龙作怪最终将水引入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