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官制是怎么样的?唐朝官制划分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20 点击数:
简介:宰相 的官制是在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完备和健全的。

从名义上说,三省长官同为宰相,但因唐太宗在即位前曾任过尚书令,所以无人敢再担任此官,遂以其副职左、右仆射为尚书省长

【菜科解读】

宰相 的官制是在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完备和健全的。

从名义上说,三省长官同为宰相,但因唐太宗在即位前曾任过尚书令,所以无人敢再担任此官,遂以其副职左、右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中书令、侍中并为宰相。

唐太宗时,因中书令、侍中位高权重,不轻易授人,于是又常以它官加“参议朝政”、“参预朝政”、“参知政事”、“参议得失”等名号作为实际上的宰相。

后来又有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代宗时改为二品)的头衔行宰相事的。

这样一来,尚书仆射如不加“同平章事”,反而不能参与宰相机务了。

三省长官各有官署,但遇军国大事需共同商议。

唐初他们的议事地点在门下省,称政事堂。

高宗时,政事堂改设在中书省。

玄宗时,政事堂改称“中书门下”,并设置吏房、机务房、兵房、户房、刑礼房等五房,分曹办事,这样原来仅是宰相议事处所的政事堂便发展成一个宰相的办事机构,以五房处理日常行政事务。

肃宗以后,“中书门下”又简称“中书”与中书省不同。

政事堂是朝廷的决策机关,凡全国军政机要及五品以上官员的任免升降,都在这里议决。

唐朝宰相一般有数人担任,多时曾达十余人,其中有一位是首席宰相,称为“执政事笔”。

后,改为宰相们轮流担任首席,十天一更换;德宗时又改为每日一更换,想以此防备宰相专权,但实际作用有限。

唐朝中叶以后,又有以中书令、侍中等宰相虚衔授与地方藩帅的做法,以示恩宠。

这样的地方大吏如来朝廷任职,为了与真宰相区分,便在官称前加“检校”字样。

唐朝中后期,翰林学士一职开始侵夺宰相的权力,对唐朝政治具有一定的影响。

唐初曾中设置翰林院,召集了一些文学之士及医、卜、棋、画等有一技之长的人,入内廷值班,随时准备召见,陪伴皇帝游居宴乐。

皇帝有时也召集一些才智之士在此待诏,以备顾问。

时,又专设翰林学士院,选文学之士以为翰林学士,专掌拟定皇帝直接下达的重大诏令事。

这样便侵夺了中书省中书舍人的制诏之权,出现所谓“内制”、“外制”之分。

翰林学士所撰诏令直接从禁中发出,称“内制”,用白麻纸写成;中书舍人所撰诏令通过宰相拟定,称“外制”,用黄麻纸写成。

翰林学士因此被称为“内相”。

但翰林学士并不是正式的官,而是一种职务,因此没有正式的官阶品秩,名额也无定数。

宪宗时,于诸学士中选出一名资高望重的人作为学士院的首领,称“翰林学士承旨”,权任尤重。

唐朝后期,皇帝也往往利用翰林学士来对付干涉朝政的宦官势力。

翰林学士入院后,必须见习一年,方加“知制诰”的头衔,具有秉笔草拟诏书的资格。

一旦成为承旨学士,很快便可正式拜中书舍人,然后授与宰相官职。

这就形成了后世各朝拜相往往选自翰林的传统。

时,在内廷又设置内枢密使,专用宦官掌管奏章传递、传达诏旨,逐渐参与机密。

在宦官专权的时候,枢密使可参预朝政,宰相之权多被侵夺。

唐朝也有“三师”、“三公”,同隋朝一样,是属于恩宠性的赠官。

三省六部 唐朝的三省六部体制已经十分完备,各个部门职责明确,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各种职官分工细密,职守分明。

又恢复了三省的传统名称:内史省仍称中书省,内史令仍称中书令;门下省的纳言仍称侍中。

三省之间的分工是:中书省制定政策,草拟诏敕;门下省审核复奏;尚书省颁发执行。

如果中书省所拟诏敕有失当之处,门下省有权予以封驳,要求重拟。

对于各部门呈上的重要奏章,必须通过尚书省交门下省审议,门下省认可后,方准送中书省呈交皇帝批阅;如认为有不妥之处,可驳回修改。

由于中书、门下二省官署位于尚书省之北,所以二省合称“北省”,而尚书省被称为“南省”、“南宫”。

三省及其长官名称在高宗、武后及玄宗时一度有变更,可参见表1。

中书省 以中书令二人为长官,又以中书侍郎二人为副长官。

重要的属官有中书舍人,掌参议表章、草拟诏敕及玺书册命等。

中书舍人因职掌的特点,可以接触机务要政,并可以对军国大政提出自己的初步处理意见,签署自己的姓名,称为“五花判事”。

属官还有右散骑常侍二人、右谏议大夫四人,掌供奉讽谏,大事廷议,小事上封事(上呈书面报告)。

又有右补阙、右拾遗也是讽谏建言之官。

事务机构 唐代的中央职官可分为台省官和卿监官两类,前者指三省及御史台,属于政务职官;后者指九寺五监,属于事务性职官。

唐代九寺是从的九卿演变而来的,但其权位与职掌已经同汉代九卿大不相同了。

唐代九寺是: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五监是:国子、少府、将作、都水、军器。

寺的长官称“卿”,监的长官多称“监”。

这些卿监官的政治作用都有限。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大理寺与刑部分工不同。

大理寺负责审理中央百官犯罪和京师徒刑以上的案件,判决后要送刑部复查,死刑则呈送皇帝批准。

刑部则负责全国的司法行政和审判重大案件,凡地方的死刑案件要送大理寺复查。

此外还有秘书、殿中、内侍三省,其长官也都称“监”。

秘书省掌管经籍图书之事,下领著作局和司天台。

殿中省和内侍省为内廷掌管皇帝诏旨传递和衣食起居等事的机构。

御史台 唐代御史台为最高监察部门,设御史大夫1人为其首长,以御史中丞为其副。

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

台院有侍御史六人,掌纠察百僚、弹劾不法;审判皇帝特命的案件,并与门下省的给事中、中书省的中书舍人分直朝堂,受理冤讼,号称“小三司”。

侍御史还有专人分管御史台官署的日常杂务。

侍御史在诸御史中地位最高,职权最重。

殿院有殿中侍御史九人,掌殿廷供奉之仪式,纠察朝会典礼失仪和随驾检举非违等事。

察院有监察御史十五人,资历浅者称“监察御史里行”,掌监察地方官吏及尚书省的六部。

唐代以“道”为监察区,唐太宗时全国划分十道,玄宗时增为十五道。

每道派监察御史一人,后来也称巡按使、观察使、按察使等。

御史台三院的设置与明确分工,说明中国封建社会的御史监察制度已经发展成熟。

为了保证御史能够独立地行使弹劾权,唐代改变了过去由御史台长官选任御史的做法,而由吏部选任,有些御史还是由皇帝亲自任命的。

御史除了具有监察职能外,还有一定的司法审判权,这是中国御史监察制度的一个特点。

这种情况除了前面提到的小三司外,如遇有特别重大案件时,可由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共同审理,称为三司推事。

地方官制 唐朝的地方官制,一般说安史之乱以前是州(府)、县二级制;至唐中后期则演变为道、州、县三级制。

唐代的州、县都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辖境大小、户口多少以及经济发达程度划分为不同等级。

州的长官为刺史。

唐玄宗时一度改州为郡,长官称太守。

刺史之下有别驾、长史、司马等官,称为上佐官,他们没有职权,朝廷往往以其品高俸厚安置闲散官员。

但是如果刺史缺员,上佐官可以代理州事。

刺史之下还有司功、司仓、司户、司法、司兵、司田等军,负责处理各方面的政务,由录事参军事统领。

这些官称为判司,具有实权。

县的长官统称县令,其下有佐助之官县丞,有分判众曹、催征租赋的县尉,有掌管文书簿计的主簿等官。

唐代的首都长安和洛阳设府,长官为牧,一般由亲王遥领,实际主持政务的是尹。

后来又增加了一些府,都以府尹主事。

其下还有少尹、司录参军事等官。

及武后多居洛阳,因此那里的职官建置略同长安。

虽然以后诸帝很少再去洛阳,但其职官衙署并未撤除,只是空存其名,不具实职。

又有都督府,属于大军区性质,管十州以上的称大都督府。

长官大都督一般以亲王遥领,由长史主其事。

一般的都督皆兼任所在州的刺史。

安史之乱后,由于地方节度使势力的膨胀,都督府实际上已不存在了,而“都督”也只成了“赠官”。

为了加强对周边少数民族的管理和巩固边防,唐朝还在边疆地区先后设置了六个都护府,有大都护府与上都护府之分。

长官大都护一般由亲王遥领,由副大都护主其事。

上都护府长官为都护。

作为边疆地区的都督府和都护府还管辖着若干羁縻府、州。

羁縻是束缚、拢络的意思。

唐朝为了便于控制边远的少数民族,在那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置羁縻府、州作为行政特区,大者称都督府,小者称州,以当地少数民族的首领为都督、刺史,可以世袭。

这些羁縻府州有一定的行政自治权,可不向朝廷交纳贡赋,但必须接受边区都督和都护的辖制。

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唐代的羁縻府州多达856个,比内地的府州还多。

唐朝实行的这种少数民族自治的羁縻府州制度有助于稳定边疆地区的局势,加强中央同边远少数民族的和睦关系,同时对于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

唐朝中后期节度使势力大增,发展成割据一方的地方分裂势力,最终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唐玄宗时为了加强边防的军事力量,在沿边设置八个节度使,统辖边地军队,本是军事将领。

安史之乱爆发后,中原用兵,于是内地也设节度使。

为了适应战争形势的需要,节度使不仅领兵,而且兼任所在州的刺史,兼理民政。

后来节度使又都加京官和御史大夫头衔,又兼观察使(原为监察官员,后渐兼理民政,统管一道或数州)、营田使、度支使等,于是集军、政、财、监察诸权于一身,成为割据一方的藩镇。

中唐以后,节度使的辖区也称道,后来全国划成四十余道。

这时的道已不是唐初那种单纯的监察区划,而成为实际的行政区划了。

这种道也称为方镇。

所以节度使对所属各官大多是自行任命的,除了设置原有的武职、文职官员外,还有一套幕僚班子。

节度使把许多重要的职务委派给这些幕僚去担任,于是称他们为差遣官。

这些幕职人员未经朝廷任命,有些差遣也非正式职官,无品阶,这就要向朝廷申请,授予他们郎官、御史等头衔。

这种办法称为“检校”。

检校原为查核、察看之意。

东晋最早设置检校御史,掌地方监察。

至唐初,为暂时代理某官的意思;玄宗以后变为加官性质,凡加“检校”之官,皆无实职。

名称变更 门下省 以侍中二人为长官,又以门下侍郎二人为副长官,重要的属官还有左散骑常侍二人,左谏议大夫四人,皆掌规讽过失、谏谕得失。

还有给事中四人,掌审核封驳文书。

又有左补阙、左拾遗,都是谏讽之官。

尚书省以尚书令一人为长官,但此职例不授人,而以其副职左、右仆射为实际长官。

尚书省的官署又称尚书都省、都堂。

左右仆射下有左右丞各一人,主持省内事务。

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部的长官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

每部下辖四司,司长官为郎中,副长官为员外郎。

唐代六部分为三等:吏、兵为前行,刑、户为中行;礼、工为后行。

各部官员的升迁即按后、中、前的次序递进,这就造成中唐以后六部尚书成为官员迁转的资历,不一定能表示实在的职务。

随机文章谁是明朝最后一个武状元?海底龙宫塞班岛蓝洞,美丽景色散发死亡的气息p51野马战斗机PK零式,完胜对手共摧毁9000架敌机二战德军战斗机大全,ME109击落敌机数量全球最多法国斯卡普eg巡航导弹,射程400公里可打击机库和重要人物

社保断交是否会作废呢?(2025年4月2日)

今天来聊一下社保断缴及缴费的有关话题!社保断交多久就作废了?社保断交后并不会立即作废,但不同类型的社保保险断交后会有不同的后果。

具体如下:养老保险?累计年限?:养老保险是累计年限的,断交后不会立即作废。

只要在退休前补缴,仍然可以累计计算缴费年限。

?影响养老金?:如果断交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退休时缴费年限不足,影响养老金的领取。

医疗保险?即时影响?:医疗保险断交后,从次月起就无法享受医保待遇。

?连续缴费年限?:如果断交时间超过3个月,连续缴费年限可能会失效,需要重新开始计算。

但只要补缴,之前的累计缴费年限不会失效。

?中断参保?:部分地区法规,医疗保险连续中断缴费三个月的,视为中断参保。

在中断后办理参保手续并连续缴费满6个月后,方可享受医保待遇。

三个月内补缴的,从补缴的次月起享受医保待遇。

失业保险?累计年限?:失业保险断交后,如果重新就业并缴费,可以继续累计缴费年限,不会作废。

工伤保险?即交即用?:工伤保险是即交即用的,断交后立即失效,需要重新缴纳才能享受。

生育保险?连续缴费要求?:生育保险断交后,如果生育时未连续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满12个月,则无法享受生育险待遇。

需要注意的是,社保断交的具体影响可能会因地区法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如果需要了解详细的本地法规,建议咨询当地的社保管理部门。

此外,虽然社保断交后不会立即作废,但长时间断交可能会对个人的社保待遇产生较大影响。

因此,建议尽量保持社保的连续缴纳,以确保能够享受相应的社保待遇。

  天水职工社保缴费多少钱?天水职工社保缴费基数最新参考为:3579.00,具体如下:  》点击新社通app社保计算器,轻松了解你的社保缴费明细!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0%(全部划入统筹基金),个人8%(全部划入个人帐户)。

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8%,个人2%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个人1%;工伤保险缴费比例: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1%,自己一分钱也不用缴;

社保每月几号到几号交?安徽宿州社保缴纳比例及标准是多少?(4月2日)

社保每个月几号交?社保缴纳时间通常是每个月的15号到25号之间。

具体时间可能因地区和法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接下来随新社APP一起了解安徽宿州社保缴费的详情。

社保即社会保险,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等五险,其权益范围涵盖了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2025年安徽宿州社保缴费多少钱?下表是2024-2025年安徽宿州社保费用明细参考,新社通app-社保缴费查询工具提供的最新数据如下:》》还不知道自己社保缴纳明细吗?点击新社通app社保计算器,查询所在城市社保缴费明细!新社通app数据所得,数据仅供参考。

根据新社通app-社保缴费查询工具提供的最新数据,安徽宿州社保缴费比例社保缴费比例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20%,个人缴费比例为8%。

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在6.5%-10%之间,个人缴费比例为2%加上固定的3元。

失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在1%-2%之间,个人缴费比例为0.2%-1%。

工伤保险:单位缴费比例根据行业范围确定,在0.5%-2%之间,个人不缴费。

生育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0.8%-0.6%,个人不缴费.公积金:单位和个人缴费比例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原则上最高缴费额不得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10%-300%的12%。

需要注意的是,各地的具体缴费比例可能会有所不同,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注:本文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地缴费标准为准)社保缴纳时间因地区和缴费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缴费时间单位缴费时间:用人单位应当于每月10日至25日自行向税务部门申报缴纳社会保险费。

个人缴费时间:个人可以通过医保个人账户、银行批量扣款、京通小程序、电子税务局等多种方式进行缴费。

医保个人账户的划扣时间为每月月底最后一天,税务缴费时间为每月5日至20日,银行批量扣款日为每月15日,遇法定节假日、双休日顺延至下一个工作日。

加入收藏
               

唐朝官制是怎么样的?唐朝官制划分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