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文明留存到今只有中华文明?

【菜科解读】
我们有些历史书总在讲着哪个和他的弟弟搞什么阴谋,和哪个妃子谈恋爱,永远讲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
重大的事情却都没有讲。
一、文化成熟的标准是什么? 第一,必须有文字。
第二,必须有城市式的居住方式,城市可以小一点,但必须有居住的方式。
第三,必须有青铜器。
所谓有青铜器就是必须有金属冶炼,青铜的冶炼熔点很低,人类最早能冶炼青铜器就是能冶炼金属的初步了。
二、四大文明是哪四大? 四大文明分别是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
1、第一名是谁? 第一名是现在日子过得很不好的地方——伊拉克。
那个地方古代叫巴比伦文明。
如果说得更大一点叫两河文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文明在西方叫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那是人类最早发现文明的地方,也是文明最早成熟的地方。
它的文明高度成熟的时候,中华文明仅仅初露曙光。
2、第二名是谁呢? 第二名是尼罗河边上的埃及。
3、第三名和第四名的名次之争 第三名照理应该是印度,第四名才是中国。
但是由于这六、七十年来印度的考古发现很少,中国的考古成果较多的,于是就有一些人在国际上把中华文明说成了第三名。
然而,真正有可能把中国的名次往前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遗址是内蒙古赤峰市的红山文化,这个比较早,但这还需要国际上的认定。
4、希腊文明怎么没算上? 您可能会问,一个对后来世界影响极大的希腊文明怎么没算上呢? 因为经过全世界的学者们研究,这种文明讲的是第一名巴比伦文明和第二名埃及文明二者在地中海上的遇合,尽管后来有所创造,但不是原创,所以不能算四大文明之一。
5、波斯文明呢? 还有一个文明,就是现在的伊朗,当时叫波斯。
波斯文明也很早,但经过研究以后是第一名巴比伦文明和第三名印度文明在陆地上的遇合。
因为它们都缺乏原创性,所以也不算。
6、留存到今比较完整的只有中华文明 这四个古文明我们不管中国是第三名还是第四名,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不中断地发展到今天,没有灭亡的只有一个文明,就是中华文明。
有一点很奇怪,文明的原址,现在为什么总是恐怖主义频发,永远是灾难不断、炮火连连?这完全是一个逆反的状态。
而留存到今天比较完整的文明确实只有中华文明。
(1)巴比伦文明 伊拉克是很少能够看到巴比伦文明的遗留的,虽然文明古老,但是它没有任何存档,永远是战场,几千年来永远是战场。
所以他们自己也搞不清古代的东西是什么了,甚至于他们的文化教育情况也是非常的差。
(2)埃及文明 在埃及则是另一种情形——如今连什么是象形文字都不懂。
更严重的是,在埃及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找到法老的后裔,在亚历山大我们现在所能遇到的几乎都是白种人,这是欧洲侵略的混血结果。
在他们的首都开罗遇到零星的阿拉伯人,那也是战争以后混血去的结果。
法老的后代在哪里?金字塔时代的后裔在哪里?血缘都找不到了。
我们在尼罗河南部的西岸找到了一个法老村,但是由于几千年的近亲结婚,他们在体力和智力上都特别羸弱,而且他们现在也是信仰伊斯兰教,法老的后代荡然无存。
(3)印度文明 那么印度呢?印度表面上看起来都在,都有遗留,但遗憾的是他们无数次的中断、无数次的灭亡,连这个过程都没有人记述下来。
他们的历史已不清晰,但是有一点知道,《大唐西域记》里面歌颂的是在13世纪的时候,现在该佛教在印度已经消亡了。
现在他们的佛教是倒传进去的。
(4)中华文明 所以,我们很难设想一个地方还有一些孩子,能够很正常地朗诵着2500年前的老人家的话,诸如“三人行必有我师”,“温故而知新”,“有朋自远方来”等等。
但是这在中华热土上真正发生了,所以这是一个从4200年前进入文明以后没有中断的伟大文明。
三、炎、黄其实是对头 4200年前,中国进行了700到800年的文明“热身赛”。
有六位伟大的王者,引领我们完成了这700到800年的准备。
第一位是,第二位是,第三位叫,后面三位是尧、舜、禹。
这六位伟大的王者,为我们4200年的文明跨越做了充分的准备。
他们严格讲起来是传说中的人物,可能我们并没有非常明确的资料,但大体上是这样的: 1、炎帝 炎帝是个农业科学家,神。
首先他教会了我们中国人耕种,这很重要。
在炎帝之前,我们是采野果子吃、打野兽的,这完全是被动的。
第二,炎帝发现了火,使我们能够吃熟食,我们能够在夜间工作,而且我们可以用火来防止野兽。
第三,炎帝亲尝草药,发明了中草药,避免了中华民族最早就有可能完全灭亡的一个原因,就是防止了传染病。
那么,这么伟大的人为什么后来会被黄帝打败了呢? 2、黄帝 黄帝也许是这样想的—— 黄帝觉得炎帝虽然做得很好,但是当时部落之间对敌的情形太严重了。
敌人是野蛮的力量,都是说打过来就打过来的,所以我们要武装自己,我们要冶炼金属,我们要锻造武器,我们要骑上战马,我们要巡视在我们的周边,我们要发动战争来消灭那些野蛮的力量。
炎帝却觉得我安安静静地在过日子——老农民的生活有什么不好? 于是黄帝和炎帝就打起来了,结果黄帝胜了炎帝败了,打的地方就是现在的河北省。
这两位老人家浑身鲜血,面对面站着的时候,并不知道几千年以后世界上最多的人群把自己说成是炎黄子孙。
如果知道的话,他们有可能就不打了。
黄帝后来把炎帝的文明接过来了,所以我们叫炎黄子孙。
3、蚩尤及尧、舜、禹 但黄帝也有一个人打不过,那就是蚩尤。
蚩尤管着现在山东、河南的东部和安徽北部那一带,地方也很大。
黄帝打不过他,因为他也有金属冶炼,他也在制造武器。
黄帝就像我们常人一样,对于打不过的人,对自己的部落就讲他是妖怪。
因为文字是黄帝时期发明的,所以他把汉字里面最难听的两个字给了他,叫蚩尤。
后来由于自然的原因,蚩尤被打败了,黄帝又一次胜利了。
蚩尤的后代只能不断地逃跑,有的就归属于黄帝了,有的继续往南迁徙,黄帝的部队就接着再追。
追到什么地方呢?贵州附近,现在的据考就是蚩尤的后代。
尧、舜、禹是黄帝的继承人,一代代继承下来,完成了这个准备,然后就进入了中华民族更加重要的4200年,到了我们跨入文明的门槛。
四、全人类最聪明的人一起诞生了 古代的历史我们要跳跃性地来看,到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中国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一起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全人类最聪明的人一起诞生了。
1、轴星时代 我们来列个时间表: 比释迦牟尼小14岁; 孔子死后10年,古希腊的诞生; 古希腊最聪明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比大12岁,比庄子大15岁; 阿基米德和只差了7岁。
这个座次大家还可以不断地排下去,给大家造成什么印象?就是聪明人那个时候全出来了——差10岁、14岁不就是同一个时期吗? 大家前后跨入了文明的门槛,然后量变到质变。
智能大爆发,人类一起成熟了,聪明的人都一起产生了。
那个时代被德国的法兰克部学派称为轴星时代,就是人类智慧的轴星就在那个时候。
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华文明没有缺席,古希腊虽然不是原创,但是它那个时候表现得特别优秀。
2、使命分工 所以说,古希腊的哲学家在希腊海边思考的时候,印度的哲学家在恒河岸边打坐,中国的哲学家在黄河岸边散步。
而且他们使命当中也有一个分工:希腊哲学家主要是考虑人和物的关系,印度哲学家主要是考虑人和神的关系,中国哲学家主要是考虑人和人的关系。
中国哲学家不管诸子百家哪一家,他们都不太去考虑物,也不太考虑鬼神,民间信仰到处有鬼神,但你看诸子百家,这两头都不太思考。
他就只思考人和人的关系。
印度哲学家思考人和神的关系,这个神不是迷信,按照我们现在的科学讲是“超验世界”,就是超出我们经验世界之外的另外一个高层抽象天地。
不要以为他们迷信,这恰恰是中国哲学所缺乏的。
所以他们要从印度取经回来。
西方哲学思考人和物的关系,主要不是考虑完全物质利益,而是主要考虑人和客观世界的事情。
所以现在,他们自然科学特别发达。
3、文明需要国家行政力量来捍卫 虽然这批人在海边思考,另外一批人在河边漫步,然而思考再高深的思想,如果没有行政资源的加持,没有国家力量的保护,他们的思想也将会随风飘散。
孔子算得厉害了,他的讲话如果没人听,就算学生听后记了下来,学生的笔记也会很快被烧掉。
那又如何能留传下来呢? 世界上聪明人多得很,为什么只留下了他们几个?这就必须有行政力量的加持——必须由国家的力量来抵抗野蛮,来捍卫文明。
五、帝国时代 公元前5世纪前后,人类智能大爆发以后,马上进入到了帝国时代。
1、两大帝国并存:西半球的罗马帝国和东半球的秦汉帝国 巴比伦王国,波斯王国,印度的,一个个帝国起来灭亡、起来灭亡,最后地球上有两大帝国,长时间地并肩共存,就是西半球的罗马帝国,东半球的秦汉帝国。
太短,时间比较长,秦汉帝国,压住了地球的分量。
2、共同的敌人:北方蛮族 这两大帝国遇到了共同的敌人,叫做北方蛮族。
中国的野蛮力量叫匈奴。
对付匈奴,秦汉帝国有两个方法,是造长城,是打仗。
汉武帝在位50几年一直在打仗,培养了、这些大将军和他们打仗。
打的结果呢,匈奴打败了,跑掉了,也打得非常疲惫。
我们在这打匈奴的时候,罗马帝国也遇到了北方蛮族。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被北方蛮族打垮灭亡了。
那么这个北方蛮族是谁呢?就是被汉武帝打跑的匈奴,跑到西边去了。
他们和当地的蛮族联合在一起,经过几代的努力,把罗马帝国瓦解了。
地球上两大帝国中的一个灭亡了,欧洲从此进入中世纪,漫漫长夜一千年! 六、秦汉文明 中国秦汉文明也遇到了大麻烦,匈奴虽然打跑了,但是北方还有很多蛮族。
1、鲜卑族的统治 当时的中国被一个少数民族占领,这个民族叫鲜卑族。
中国的会种地,但鲜卑族不会,便无法统治汉族。
所以他们认为,废除农田,恢复牧场,恢复到游牧文明,那就可以实现统治了(他们熟悉的是游牧文明)。
这里有两个策略,一个就是鹰派的策略,把汉族人全部杀光,鸽派的策略是不要杀光,让汉族人成为奴隶在那劳动。
2、冯和孝文帝 值得炎黄子孙永远万幸的是,在鲜卑族里面居然出现了两个极其优秀的人物。
一个是女性,她其实血缘是汉族,在鲜卑做了太后,叫冯太后,我们称她为“文明太后”。
另外一个就是她的,是鲜卑族里面有一个拓跋氏,他叫,这个人在汉族的历史书上叫做北魏王朝的孝文帝。
孝文帝死的时候才33岁,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王者。
在他奶奶的带领下(奶奶死后,他一个人掌权的时间不长),八、九年的时间里面他做了几件重要的大事。
“我们在军事上是胜利者,但是在文化上我们是汉文化的学生。
” 一、废除鲜卑语,所有的官员都学汉族; 二、不准再穿鲜卑服装,必须穿汉服; 三、迁都,从他们原来的首都(现在山西大同)迁到河南洛阳,迁到农耕文明的中心地,实行《均田法》等农耕文明的法律; 四、鲜卑族的贵族努力和汉族通婚,造成血缘相通。
3、孝文帝的伟大成果 大家不要小看,这几条规定造成了一个巨大的成果,这个成果是人们无法想象的。
首先,中华文明不但没有被消灭(差一点被消灭,罗马文明其实当时已经被消灭了),而且更强大了。
为什么更强大了? 我们的诸子百家好是好,有一个毛病就是太斯文了。
光有他们能不能搞成一番伟大的文明事业?不可能。
因为他们缺少生命力,缺少强悍的力量。
这一点,鲜卑族给予了,他们可以丢掉自己的鲜卑语言,可以丢掉自己的鲜卑服装,他们丢不掉的是马背上的雄风,他们丢不掉的是天苍苍野茫茫的气概。
这一点一旦加给我们的儒家学说,加给我们的诸子百家,中华立刻强大无比。
大家能理解吗? 所以我们有的人不了解,以为光是诸子百家的学说就能建立伟大的社稷,其实这不够,一定要有北方少数民族的阳刚之气,野性的加入,中华文明才会平衡。
第二,这个孝文帝觉得自己没有文化,就拜汉族文化为老师,而且也拜其他文化为老师。
所以他又拜了印度文化做老师,因为当时正好佛教传入了。
佛教里面有亚历山大东征的时候留下的希腊文明的遗留;他又拜希腊文化做老师,印度文化和波斯文化很近,他又拜波斯文化做老师;拜巴比伦文化做老师。
全世界重要的文化都被请进来当了中华文明的老师。
您如果不相信,可以到山西大同的去看一看,你进去就会奇怪,怎么感到是罗马的廊柱呢? 那是希腊文明的余留。
那些佛像是印度文明。
为什么都是高鼻梁深眼窝的呢?这是希腊雕刻家的余留。
希腊雕刻家经过几次转折以后,通过迦陀螺文化等等的余留,还有波斯文化,还有巴比伦文化,都在那里,仅仅是云岗石窟就成了世界文明的大聚会。
请允许我为您做个比喻,这些文明本来都很骄傲,互相之间没什么关系,就像我们大学里面那些教授都很骄傲,互相之间见面的时候,礼貌点头互相不理,但没想到来了一个年轻的办公室主任,把每个教授都当成他的老师,殷勤地找他们喝茶、吃饭,拉到一起开会,结果这些教授关系良好了,融合在一起了。
这个年轻的办公室主任就是我们北魏的孝文帝,文明融合了。
多么了不起! 第一,中华文明突然走向了健全平衡,走向了雄气勃勃的强大。
第二,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的优秀因子融合了,这样的话,诸子百家的两个毛病克服了。
诸子百家也太封闭,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别的文化。
我们现在老在讲国学,讲文化,毛病就是这两个,一个没有执行力的斯文,第二个就是不了解其他文明的封闭。
但是公元5世纪在的时候,这两个毛病已经克服了。
这两个毛病克服以后,第三个优点又出来了——他不是主张通婚吗? 主张通婚以后,造就了新一代身体强壮、受良好教育的具有雄才大略的统治者。
所以,一个伟大的朝代马上就要来了,这个朝代就叫。
七、一个伟大的朝代 中华由此就迈向大唐了,一个了不起的时代就开始了。
而且大家注意,大唐之前的和大唐的唐太宗,他们的血缘二分之一是鲜卑族血缘。
到了的先生,他四分之三是鲜卑族。
所以一个小小的民族由于它的英明的决策,把它的血缘输入了一个伟大的民族,创建了一个伟大的朝代。
所以,我们对北魏孝文帝这个33岁去世的皇帝要表示一种尊重。
因为,他不但避免了中华民族的一次非常有可能的灭亡,而且还一次性补强了中华文化所有的重大缺陷。
公元5世纪以后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那个时候罗马帝国已经沦落了,已经进入黑暗的中世纪了。
中国由于孝文帝等人的努力,经过一百多年进入了伟大的,公元7世纪的唐朝,到现在为止还是让人激动万分。
当时,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罗马城的人口不到五万。
而当时的欧洲,拥有一万人口就已经是像模像样的城市了。
而在当时大唐的首都长安城内,人口不算城外就是一百万。
七十几个外交使团,三万多个外国留学生,城里面吃的是阿拉伯面食,用的是罗马医术,还通用拜占廷的金币和波斯王朝的银币。
世界各国的宗教在那都有道场。
物价非常便宜,刑事案件极其地少,人们的幸福指数极高。
我有一次到埃及南部的一个地方去,那个地方叫底比斯,一个英文的讲解员在讲解,他说我们这个底比斯很可能是古代世界最重要的城市。
刚一说完她自己赶紧用英文加了一句补充,当然除了唐代的长安。
她必须讲当然除了唐代的长安,不讲就没有常识了。
因为唐代太伟大了,太辉煌了。
有人说人类历史上真正的文化中心有三个——公元7世纪的长安,19世纪的巴黎和今天的纽约。
什么叫文化中心?就是全世界的文化创造者都集中在那,而且把文化成果在那发布,这叫文化中心。
但19世纪的巴黎、现在的纽约和公元7世纪的长安比还有一个缺点,就是缺少诗意。
长安那可是充满了诗意,晚上是宵禁——宵禁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管理秩序,108个坊的门关了,人只能在坊里面活动。
所以下午就很重要了,有很多很多酒吧,这些酒吧都是中亚,按照现在讲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那些国家的漂亮女孩,叫胡姬来开的。
傍晚时分,、这些人骑着白马到胡姬酒店喝酒,这都有大量的记述,他们自己也有大量的诗歌来描写这个情景。
如果你更开放,受不了宵禁,那么可以往东走到洛阳,洛阳也很繁华,不需要宵禁。
如果你更浪漫一点,那你继续往东走,到扬州,那是什么限制也没有的了。
所以,他们的梦想就是到扬州去。
当时除了这些城市之外,成都也已经很繁华。
这就是唐代,公元7世纪到8世纪的唐代,中华文明发挥得非常优秀非常精彩,而且由于、和日本的交往,所以它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一个不可动摇的中心了,这一点全世界都公认。
八、宋代和元代是不是好朝代? 1、宋代其实很不错 宋代你看不好的理由很多,打仗老打不过人家,两个皇帝都被人家抢走了,这个很丢人吧? 好不容易有个会打仗的人叫又被杀掉了,你看活不下去了、活不下去了、也活不下去了,都只能上梁山了。
好像没人能够打仗了,所以只能依靠一个家庭负责所谓的国防,而且男人不知道到哪去了,都是女将在守着国防。
那么他们的司令员是谁呢?叫百岁挂帅的老太太佘老太君。
一百岁挂帅,你想这个国家多么的荒唐? 皇帝被抢走了、英雄上梁山了,国防由一个家庭的女士们管着,总指挥是个老太太。
这个好多都是小说和戏剧的产物,大家不要完全相信。
看看蛮好玩的,因为小说戏剧有的时候不完全讲历史,我们不能用历史的真实来要求艺术。
所以吴晗说过,我们这些搞历史的人最喜欢看杨门女将这样的事了,因为它没有发生过,所以看着特别轻松。
这些年,人类的历史观已经从朝廷兴旺式转向全民生态式。
我们过去相信的全是朝廷兴旺式,这个哥哥怎么把弟弟杀了,这个阴谋,这个宰相,完全是朝廷兴旺式。
其实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全民生态式。
如果从朝廷兴旺来讲,不太好。
但是按全民生态式来讲就非常好,主要证据是一幅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汴梁的一个商业景象的展现。
按照我们现代经济学家的概念,宋代的GDP是唐代的两倍,它的各行各业都很发达,你看看清明上河图就知道了,从全民生态式来说,宋代很不错。
在冷兵器时代,农耕文明确实打不过游牧文明。
几十万匹马队浩浩荡荡南下,你在农田里面抓壮丁抓来的那些士兵是很难抵抗的,有再多的岳飞也很难抵抗。
那么最后把宋朝灭了的是谁的部队呢?是的部队。
成吉思汗的部队世界上谁抵得过他?没有人抵得过! 他把半个亚洲占领了,把半个欧洲占领了,在要渡过地中海占领非洲的时候,我们现在可以读到非洲皇帝的日记,说成吉思汗要来了,我们赶快准备投降的仪式吧! 其实,那个时候已经不是成吉思汗本人而是他的后代了。
2、元代其实很优秀 蒙古部队来了,元代就不太好了吧? 有的汉族教科书里面老是说元代不好,说元代汉人的地位很低,时间也很短,才90几年。
其实这是汉族历史学家狭隘的思维。
今天我们用当代的世界思维来考虑,元代很优秀。
我们举几个证据来证明: 第一,大家知道后来欧洲终于醒来了,醒来以后有一本书使他们激动不已,他们的航海家拼了老命都要根据这本书去开抢新的地盘。
的驾驶台上放着一本书,麦哲伦的驾驶台上也放着一本书,达伽马的驾驶台上还放着那本书,这本书叫《波罗游记》。
马可波罗这个旅行家是欧洲威尼斯人,威尼斯在欧洲是最美的了,但是马可波罗告诉欧洲人说我的家乡不算美,世界上最美丽、最高贵的地方在中国。
他去了杭州去了北京去了好多地方,说最美的地方在中国,又富裕、又文明、又有礼貌,结果那些航海家疯了一样往中国走。
那个让整个欧洲激动万分的《马可波罗游记》,它写的是哪个朝代?当然是元代。
所以元代不是像我们现在有些历史老师讲得那么糟糕,元代其实是非常精彩的。
你看看马可波罗的描写就知道了,非常精彩,这是第一。
第二,我们觉得元代不错的地方是蒙古军队的强大,是它把中华帝国的版图安定下来了。
我们现在外交部发言人说新疆从元代开始,中央政府就实行有效统治;西藏从元代开始,中央政府就实行有效统治。
因为在唐代嫁过去时那还不是有效统治。
不仅是新疆、西藏,广西、贵州、云南也是从元代开始实行有效统治的。
就是那个蒙古马队,正是它把大中华的国境大体安定下来的,这是元代的第二个功劳。
元代的第三个功劳,是艺术特别繁荣。
富春山居图是什么朝代的画?元代。
青花瓷最优秀的产品是什么时候?元代。
大家记住这只是一个不到百年的短暂的朝代,却什么都产生了。
那时候似乎中国文化什么都有了,遗憾的是就缺了一个项目——戏剧。
什么意思?孔子没看过戏,孟子没有看过戏,艺术成就那么高的也没有看过戏,这倒罢了,连李白、都没看过戏,中国好奇怪! 2500年前,希腊悲剧很繁荣,印度梵剧很繁荣,中国一直没有戏,中国为什么没有戏剧? 但是到了元代,这些问题全解决了。
元代停止了多年的制度,结果使原来要考试的人,没有饭吃就到流浪的杂技班、戏班子里面去,说我给你们写点东西吧? 这些人里面有关汉卿,有写《西厢记》的王实甫、有写《赵氏孤儿》的纪君祥,有这么一大群人。
结果元代产生的戏剧使中国的戏剧快速地赶上了古希腊悲剧、古印度梵剧,使中国文化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而元代的统治者汉文程度不高,看戏很高兴,所以结果戏剧大繁荣。
后来,昆剧、京剧其实在文学上都赶不上元杂剧,赶不上关汉卿,赶不上西厢记,赶不上赵氏孤儿,都赶不上。
所以元代很了不起,短短的90年就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
九、文化专制主义与禁海 遗憾的是明代清代反而不好,明代清代有几个问题。
第一是辉煌的时间太长了,我们产生了自满保守不开放。
第二,是草根出来的,他实行了文化专制主义。
文化专制主义就是,你有一个字说得不对,全家杀头,有的时候还株连九族,这个字写得好不好对不对,完全看人怎么解释了。
朱元璋过生日,人家说生日的生,他说你是不是讽刺我,我做过和尚,是唐僧的僧的谐音,把他杀了。
明代国力开始很强,但在这种思维下造成了文化思维、文化创作力的严重落后,再加上我们的封闭——结果从明代一直到清代,开始走向衰弱。
这里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欧洲突然迅猛发展。
的时候,欧洲就是这样,他们经过一千年的沉睡,夜实在太长,所以他们对黎明的感觉特别深刻。
而中国唐代宋代历史上太辉煌,所以我们对黎明没有感觉,反而走向平庸了。
这就是明代和清代的问题。
这里面让我们现在有一点痛心疾首的就是我们明代清代的皇帝,他们的脑子里只管着北方的长城边疆。
实际上,世界上三种文明形态,一种叫农耕文明,一种叫游牧文明(成吉思汗他们叫游牧文明),另一种叫海洋文明。
中国主要是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我们和他们打交道,造长城、打仗都是游牧文明,后来关系好了不怕了,到就不需修长城了。
但是对海洋文明,我们一直都是井底之蛙。
明代的时候出过下西洋,但是回来都疯了,我们连郑和先生死在哪里都不知道,他的墓在哪里我们一无所知。
这就是海禁的封闭时代,这个教训我们到今天还在承受。
海被武装了,但是我们不知道;海被瓜分了,我们也不知道,我们现在东海南海有多少问题都和明代清代有关。
我们在历史书上经常会看到一个章节,明代的时候打倭寇,我们出现了像戚继光这样的英雄。
倭寇确实需要打,因为有很多的海盗。
但是倭寇问题被严重地扩大化了,有好多当时做海外贸易的人我们都把他当作了倭寇打。
海外贸易在当时情况下需要用武装保护自己,明代的皇帝就觉得你们怎么能有自己的武装呢?所以就把他们当做寇打了。
如今经过历史研究我们发现,当时的倭寇,我们以为是日本人——当时以为个子矮的人都是日本人。
其实所有倭寇的最高领袖是中国的一个安徽人叫,他死的时候留下了遗言,给朝廷讲意思是开放海禁,鼓励贸易。
“如果开放海禁的话,寇也成了商人;如果不开放的话,商人也成了寇。
”这是汪直的遗言。
汪直还说“如果你们承认我的话,东海各岛屿都能归入中华版图,都是我管的。
” 但是,我们还是把他杀了。
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历史误会。
就是我们的封闭、我们的保守、我们的失误——我们的文化专制主义使明代清代两个漫长的朝代跟原来完全没法比了,和中国历史上原来没法比了。
我们在文化上经明清两代,能够和以前的文化相比——就是和孔子孟子屈原,和李白杜甫相比的人有几个呢? 很少,也许只有两个人。
明清两代几百年只有两个人能够和早期的那些杰出人物相提并论,一个是明代的哲学家,一个是清代的小说家,他们能够和前面的这些人比一比,其他的都比不上了,因为文化专制主义。
而欧洲醒来以后的情况就完全不一样,结果就造成了19世纪的中华文化的悲剧。
什么悲剧呢? 第一就是每一个仗都是海上来的,不是长城来的;第二,每个仗我们都失败了,输得一败涂地。
开始我们败在远方的英美手里,英国和法国手里。
但是最后又败在我们原来一个小徒弟日本的手里——甲午海战。
至此,中华文化自信崩溃。
现在,中国签订的一个条约过去了一百多年,这个条约规定中国要向列强支付4亿5千万两白银。
这个条约是最耻辱的,因为中国当时的人数正好是4亿5千万,就是我们的曾祖父辈都在承受着这样的耻辱。
他很可能只是很普通的老百姓,没见过白银,但是也必须在血汗中赔出一两给外来的侵略者。
我们现在还能看到当时英国德国法国的一些学者写的书,说“这么大的一个赔款,如果落在任何一个富裕民族的头上,叫谁赔,谁也将贫困得!万劫不复就是多少年都翻不过身来、永远都翻不过身来了啊!” 这是当时那个条约签订以后的时候,有良心的欧洲哲学家们所说的话。
现今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今天,我们可以给我们曾祖父辈的在天之灵讲了——我们没有万劫不复,我们的外汇储备还是全球第一。
十、曾经的辉煌 想到这里,我忍不住泪流满面,咱中华民族实在是啊……毕竟中华文明走过来了。
为什么突然这一百年又过来了呢?这是4200年前的一种雄魂支撑着! 在灾难的时候,这个民族一定有一种临危意识;在灾难的时候,这个民族他有一种历史的光荣被调动起来。
所以他又回过神来了,成为到现在为止还是生机勃勃的一种文明。
从4200年前,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我们进入了一个智能大爆发,孔子他们和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一起思考问题; 然后进入了帝国时期,我们成为地球上两大帝国之一; 到了公元5世纪那个帝国灭亡了,我们中国的帝国反而浴火重生建立了伟大的唐代,又建立了宋代,很了不起,元代也不错。
但是没想到人家醒来了,人家一醒就把我们比下去了,到19世纪我们被逼得非常狼狈,逼得最狼狈的时候,中华文明过去的一种优势又被唤醒,所以到现在为止还不错。
这里面似乎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比如为什么聪明人一起诞生了?为什么他们有这样的分工?我们都不知道为什么。
还有两个我们完全不理解的事,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中华民族马上要灭亡的时候,节骨眼上防卫北京的一个官员叫王懿荣,就是他发现了甲骨文,恰恰是他发现的甲骨文。
他在八国联军进入的那一天自杀了,书桌上还放着甲骨文的残片,而甲骨文告诉我们中国人,我们曾经有过一个伟大的,四千多年前。
然后就是在那两天,八国联军进入北方的那两天,敦煌发现了藏经洞,告诉大家中国有个唐代。
请您允许我对这两件事情做个比喻,就是有一个武士被人家打败了,浑身都是鲜血,躺在地上奄奄一息,就在这个时候,他突然听到自己童年的歌声,他又拄着棍子站起来了。
这童年的歌声就是那个时候的甲骨文,就是那个时候唐代曾经辉煌的证据的发现,他又站起来了。
这是一位久经磨难唯一不死, 永远也不会被打垮的伟大英雄! 他的名字,叫做中华民族! 随机文章关于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陈阿娇简介世界各地不明飞行物解析,5%飞行器来历至今不明揭秘黑天鹅和白天鹅的区别,黑天鹅轻易换配偶/白天鹅至死不渝黑洞效应是什么意思,宇宙天体/超级品牌光环/隧道失明刚果魔克拉-姆边贝,科学推论由腕龙进化而成/躲水底专吃河马
美洲大陆上所有的文化的共同祖先——奥尔梅克文明
约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在中美洲圣罗伦索茂密的丛林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部落,他们有着亚洲人种一般的黄皮肤,能熟练使用刀斧矛等器具,还会烧制陶器,雕刻等。
文明程度比起当地土著还要高。
不久之后,他们开始在热带的丛林里陆陆续续搭建起了各种巨石建筑及雕像,大型宫殿,此外还有大量玉器,以及类似一样的奇怪文字。
从此后,它们正式出现在了人类的历史中,人们将它们称为:。
奥尔梅克古遗迹 最初,奥尔梅克的发现跟传说有关,在墨西哥的民间,长期流传着这样的一个古老传说:在遥远的远古时期,美洲大地深邃的密林里存在着一个古老的民族——拉玟塔族,他们在的美丽的城市里居住,有着超前且发达的文明。
拉玟塔族假象图 这个传说在墨西哥一直广为流传,为了探寻真相,墨西哥协会于1938年组织了一支专门的考古团队,去探寻这个传说中神秘而古老的民族。
令人感到意外和惊喜的是,考古队很快就顺利的在拉玟塔族丛林里发现了十几个巨大的石头像,最重的达到了20吨,在发现了这个有价值的线索后,考古团队们继续努力,最终在墨西哥湾沿海地区发现了两处远古遗址:一处是拉玟塔(La Venta);另一处是特雷波特斯(Tres Zapotes)。
根据碳同位素的测定,两处遗址出现的时间大概在公元前1300年,这是在中美洲发现过的最早古人类文明遗址,可以称之为美洲文明的“老祖宗”。
后来又过了20多年,又发现了另一处重要遗址——圣罗仑佐(San Lorenzo)。
经考证,这三处远古遗址都是奥尔梅克人曾经居住的地方,从此以后奥尔梅克文明逐渐地向世人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特雷波特斯古遗迹 经过专家们的发现,我们可以知道奥尔梅克主要分为三个文化:圣罗仑佐文化、拉玟达文化和特雷波特斯文化。
三个文化都有过各自的发展繁荣期,它们之间彼此呼应,时间上相互衔接:圣罗仑佐文化是最早出现的,大约存在于公元前1200~前900年之间;随后出现的是拉玟达文化,约在公元前900~前400年;特雷波特斯文化出现则最晚,约为公元前500~前100年。
奥尔梅克奇怪的雕刻 由这三个文化共同组成了奥尔梅克文明,它们的影响力远远不仅局限于墨西哥地区,足迹几乎遍及了整个美洲。
在此后不久,中美洲出现的玛雅文明以及各种其他文明都与奥尔梅克文明有着很明显的联系,它们在生活形态、建筑工艺以及其他各种方面都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在远古时期,奥尔梅克人曾经建造了数量庞大的建筑群以及各种雕刻作品。
他们用巨大的石头建造辉煌的宫殿和奇怪的金字塔,在开采的玉石上做出各式各样的精美雕刻,此外还烧制了数量庞大的陶器。
至今我们所看到的,奥尔梅克人最大也最著名的雕刻作品是由巨石来筑造的奥尔梅克头像。
奥尔梅克的巨头像 在这种巨大岩石上雕刻出的石头像充分证明了奥尔梅克人在同时期精巧的雕刻水平。
奇怪的是这些巨大头像中都带有奇特的头盔;经过仔细观察,可以明显的在石像人脸中看出很多亚洲人特有的面部特征。
经过专家们的研究,推断出这可能是当时部落里首领的头像,他们这是用雕刻表达了一种向先辈致敬的方式。
奥尔梅克的车马与殷商时期相仿 此外在学术界,一直有这样一个观点:许多中外专家们在仔细考察了奥尔梅克人留下的遗迹及各种物件后,根据奥尔梅克及其文明所产生的时间,推断出奥尔梅克很可能是由外来种族所带来的文明,它是由中国殷商时期的先民们为了逃避战乱,集体迁移到达美洲后,所产生的文明。
因为们在奥尔梅克人古老的遗迹中曾发现过大量的瓷器,以及与殷商所采用的祭祀和墓葬形式几乎完全一样,最重要的是,发现过很多类似殷商甲骨文一样的文字,这些都给专家们的推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奥尔梅克人确实曾有过很多的建筑,庞大的宫殿和奇怪的金字塔,而他们最明显的特征是崇拜羽蛇神,并以此作为图腾,这种崇拜也是美洲后来产生的各种文明的极为相似的共同特征,以及他们几乎相同的建筑及雕刻,甚至还有此后在中所出现的甲骨文,几乎都是一脉相承的。
所以大多数专家都认为奥尔梅克文明是玛雅,阿兹柯特等美洲文明的始祖。
美洲文明的图腾羽蛇神 上图中就是很多美洲文明中的共同图腾:羽蛇神,大家可以看看,是不是跟中国古代的龙很相像呢? 随机文章2036年小行星撞地球几率二十五万分之一,或发射飞行器改变其轨道猛禽f22战斗机速度2410公里/小时,多次坠毁被叫停(疑设计缺陷)斯蒂芬·威廉·霍金简介,概括霍金的一生事迹(探寻宇宙奥秘)黑化版的白雪公主,联合王子让生母穿烧红铁鞋跳舞致死宇宙中黑洞是否真的存在,黑洞被证实真实存在/最恐怖星体
奥尔梅克文明的文化特点是什么样的 文化的艺术作品有哪些
三个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期有先有后,相互衔接:圣洛伦佐文化最早,大约出现于公元前1200~前900年间;其次出现的是拉文塔文化,大约在公元前900~前400年;特雷斯·萨波特斯文化出现最晚,约为公元前500~前100年。
由这三个文化点组成的奥尔梅克文明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墨西哥本地区,而且遍及整个中部美洲地区。
中美洲其后出现的玛雅文明、以及其他各种文明都与奥尔梅克文明有很深的渊源,它们在社会生活、建筑艺术以及其他方面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体现出很强的一致性和历史继承性。
建筑艺术 奥尔梅克人创造了大量的建筑和雕塑作品。
他们用石头建造巨大的宫殿和金字塔,在玉石上进行精美的雕刻,制作了大量的陶器。
奥尔梅克人最著名的艺术作品莫过于“奥尔梅克巨石头像”。
这些在花岗岩上雕出的高达10英尺的巨大人头像显示了奥尔梅克人高超的技术水平。
人头像都带有古怪的头盔;人脸具有非洲人的面部特征。
奥尔梅克巨石头像引起了外星人和神秘现象爱好者的极大关注。
文化艺术 透过发掘的材料,可以发现:奥尔梅克人具有高超的艺术技巧,这尤其突出地体现在他们的石雕作品、制陶工艺和筑墩建房技巧上。
1938年发现的“奥尔梅克巨石头像”是奥尔梅克文化中最闻名于世的艺术品,这些头像由整块玄武岩雕成,构思完善,具有强烈的写实性。
14个巨石头像中最大的是一个青年的头面雕像,重达30吨,高3.05米左右,形象十分生动。
他鼻子扁平,嘴唇厚大,眼睛半睁,呈扁桃状,眼皮显得十分沉重;头戴一顶装饰有花纹的头盔,遮住了两耳。
考古学家认为该头像可能是当时奥尔梅克领袖的雕像,或者就是一种向死者表示致敬的纪念物。
除了雕刻出巨型石像外,奥尔梅克人还用绿玉或黑玉雕出许多小型的人像、动物形象或一些小雕像。
奥尔梅克人喜欢用翡翠绿玉做各种珍贵的礼器、宗教用具和装饰品,这是奥尔梅克文明的一大特色。
在奥尔梅克人看来,最为贵重的物品是玉石,它代表着“第一流的无上的体面”。
绿色玉石所折射出的颜色仿佛滴翠的青玉米或荡漾的碧波,由此绿玉成为“珍贵”和生命自身的同义词。
奥尔梅克人雕刻出来的小型石像晶莹圆润,玲珑可爱。
这些玉石人像以裸体直立的站相和五官俱全的面具为最多,有的小人像胸前还缀有一面用黑曜石凿成的镜类饰物,即使在300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闪闪发光。
最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宗教礼仪用具的一批灰白、墨绿或碧绿色的石手斧,这种手斧表面极其光滑。
在玉雕作品中,最常见的是一个带有美洲豹头部特征的神像,该神像是人的身形(有时故意表现为小孩的身形),学者们称之为“豹人”或“豹娃”。
美洲豹是奥尔梅克人崇拜的主要天神的象征,因此这个神的形象往往兼具人和豹的特点。
奥尔梅克人的这些作品既反映了他们独特的宗教信仰,又形成了一种方正凝重、深厚圆润的风格,成为奥尔梅克艺术的典范。
他们的石雕艺术为后来的所继承,在玛雅文明时期,玉石制品和玉石图像遍及整个玛雅地区。
在奥尔梅克文明早期,奥尔梅克人还制作陶器。
以灰黄色粗砂陶为主,均为手制,器形较厚,表面一般没有什么装饰。
大约到了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800年,制陶技术大有进步,出现了具有玛雅文化特征的黑色陶器。
这种黑色陶器以钵形器和壶形器为主,器壁仍然较厚,表面先经磨光,然后刻出富有代表性的花纹。
奥尔梅克人在建筑艺术上也表现出高度的智慧和创造力。
由于生活的地方洪涝灾害多发,为防水淹,不得不挖土筑墩建房于土墩之上。
考古发掘出两种土墩:一种呈圆形或方形,面积不大,往往数座土墩聚集在一处;另一种为长堤状,长达30米。
前者无疑是民居遗址;后者根据长堤下方出土的大量石片、石斧等石器判断,当为工匠集体劳动的工棚遗址。
奥尔梅克人的建筑物均为泥垒土砌而成。
民居自不必说,就连祭祀中心的底座高台也是土垒的。
拉文塔的祭祀台呈圆形,高30米,底座直径128米,坐落在一广场南端,用土10万立方米,面积为5平方公里。
在这个高大的土台上矗立着一座座神庙或祭台,并且美洲最有特色的神庙形式在奥尔梅克文明时期也已出现,那就是:在约莫10层楼高的塔状高台顶端雄踞着一座壮丽的神殿,远观之,整个建筑看起来像座金字塔。
这一建筑风格后来也为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所继承。
奥尔梅克人辉煌的艺术成就表明,他们已经度过了部落时代并已进入阶级社会。
已经有了阶级分化,已形成了国家组织。
统治者已开始控制民众的剩余劳动,并且已能利用剩余物资役使、供养一批匠人。
从一些石刻以及石碑上的人像可以看出:有的人像服饰华丽,手持权杖,指上戴有护节器(用以握拳时增强打击力)。
这些人无疑是握有权势的人物,很可能是国王或祭司。
奥尔梅克人制作了很多“巨石人像”,但他们生活的地方并不盛产石头,制作大型石雕像的巨石必须从几十甚至几百公里外的图斯特拉山运来,可以想象这项工程工作量之巨大,需要动用的劳动力之多。
无疑,这一极其艰巨的任务也是由下层民众承担的。
而巨石运到目的地后,再由工匠将之雕刻成形。
由此可见,奥尔梅克人中已出现了等级和社会分工,已有国王、祭司(国王、祭司往往是同一个人)、农民和手工艺人。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社会生活中的权力政治正是奥尔梅克文明的延续和发展。
经济发展 由于生活的地区土壤肥沃,雨量极其充沛,奥尔梅克人已开始放弃以采集和狩猎为主的生活方式,过渡到耕种作物以之作为食物主要来源的阶段。
种植的作物有玉米、马铃薯和昆诺阿藜等,其中玉米是其主要种植作物。
种植方式为刀耕火种。
据考证,奥尔梅克人可能是最早种植玉米的人。
公元前800年左右,当墨西哥湾沿岸的低地出现奥尔梅克文明,秘鲁出现查文文明之际,“形成”期的中美洲文化,包括制陶术和玉米种植,已经传遍了从中美洲到秘鲁在内的整个“核心美洲”。
因此,可以有把握地说,中美洲是最早种植玉米的地区,而奥尔梅克人则是玉米的最早种植者。
在奥尔梅克人创造的基础上,玛雅人继续发展和提高了玉米的种植技术,使得玉米这种原来河谷中的野草经过玛雅人的培育,变成了既甜美又富营养的粮食;同时玛雅人的肉食相对较少,他们的果腹之物主要就是玉米,因此他们自称是玉米人,而他们的文明也被称作“玉米文明”。
奥尔梅克人的主食除了玉米外,还有一些肉食。
从考古发掘出土的遗骨验证,奥尔梅克人大多食用家犬和火鸡,同时也食用野鹿和鱼、鳖。
奥尔梅克人不仅有丰富的社会生活、精湛的雕刻技艺,而且创造出了一定的文化成就。
1939年1月16日在特雷斯·萨波特斯出土了一块石碑,石碑的正面刻有“点”、“横”组成的数字,竖行排列,经破译意为“公元前31年”。
石碑的背面刻有美洲豹的形象。
这一石碑的发现向人们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奥尔梅克人是中美洲文明发展进程中创造文字和历法的始祖。
文化信仰 宗教:奥尔梅克人主要崇拜半人半美洲虎的神,也崇拜羽蛇神(Feathered Serpent God,feathered snake,plumed serpent)和谷神(The Man of Crops)。
宗教信仰是奥尔梅克社会的主线,圣洛伦索遗址就是一个宗教仪式中心和居民区的复合体。
文字:部分学者将拉文塔出土的一些雕刻图案认读为奥尔梅克人的文字,但尚未得到学界的公认。
城市遗址:圣洛伦索遗址(San Lorenzo) 拉文塔遗址(La Venta):位于墨西哥南部的塔巴斯哥(Tabasco)州。
随机文章唐朝是否仍有古体诗?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室将变得多热,90年上升7度(持续升温将面临末日)墨西哥燕子洞天坑深度426米,足以装下美国的帝国大厦揭秘生物界中奇特的眼睛之谜,复眼捕捉高速猎物/猫眼夜晚像白天神仙为什么要香火,保佑主角人族可使自己修炼顺畅(香火成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