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希战争获胜的关键是什么?是斯巴达和他的三百勇士吗

不错,古希腊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的确是抗击波斯入侵的英雄,他亲自率领300勇
【菜科解读】
不错,古希腊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的确是抗击波斯入侵的英雄,他亲自率领300勇士镇守温泉关,力抗波斯国王薛西斯的几十万大军,最后全部阵亡。
后来,希腊人民在他们阵亡的地方竖立了一尊石狮子状的纪念碑,并刻上了这样的铭文“异乡人,你若到斯巴达,请转告那里的公民,我们阵亡于此地,至死尤恪守誓言”,何其悲壮。
列奥尼达和300勇士 但是令希腊人在这场战争中最终获胜的最大功臣,并不是列奥尼达及他的300勇士,而是希腊的海军统帅地米斯托克利。
众所周知,当时波斯大军是分水、陆并进的,如果没有地米斯托克利指挥的希腊海军,在萨拉米大海战中大败波斯舰队,最终迫使薛西斯退兵,即使列奥尼达没有阵亡,而且守住了温泉关,波斯大军一样可以通过水路,从后方包抄温泉关,列奥尼达同样面临的命运。
当初希腊人在中取得胜利后,暂时解除了来自的威胁,而参加过马拉松战役的地米斯托克利登上了雅典的政治舞台。
他与其卓越的战略目光,在雅典政坛上极力主张发展海军,但由于暂时见不到波斯帝国的威胁,雅典人民起先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于是地米斯托克利就极力鼓动雅典,对世仇岛国埃伊纳发动了战争,其结局是埃伊纳被征服,而通过对埃伊纳的战争,雅典建立起了一支强大海军。
地米斯托克利 当波斯帝国薛西斯再次发动对希腊的战争后,包括雅典与斯巴达在内的31个希腊国家结成同盟,此时雅典虽然拥有希腊最强大的海军,但地米斯托克利为了保持这个同盟的团结,他主动提出由斯巴达人出任海军统帅。
虽然斯巴达人拥有最强大的陆军,但是斯巴达人却不善于指挥海军,所以他们处处要向地米斯托克利请教,因此地米斯托克利实际上还是掌握了海军的统帅权。
在温泉关战役后,列奥尼达阵亡,波斯的几十万大军直扑雅典,但地米斯托克利却坚信雅典海军的力量,他劝说大家放弃雅典城,在海上同波斯大军进行决战。
虽然有一些雅典人反对这一主张,但雅典政府、军队以及大多数雅典人均听从了地米斯托克利的指挥,此后便发生了著名的萨拉米湾大海战。
地米斯托克利指挥希腊海军,将大约六百艘波斯军舰诱入雅典外的萨拉米湾,然后予以一举歼灭,从而赢得自马拉松战役以来,雅典对波斯的又一次辉煌胜利,同事也奠定了以后一个多世纪的雅典海上霸主地位。
薛西斯 公元前480年,波斯王薛西斯率战船1200余艘,辅助船3000余艘,总兵力号称50万人,水陆并进,再次大举入侵希腊。
面对波斯军队的水陆夹击,集中在雅典城南萨拉米海湾的希腊联合舰队发生了动摇。
他们认为光凭这一点兵力,对能否打败波斯大军毫无信心,甚至有些城邦的人打算把船驶离萨拉米海湾,回去保卫自己的家乡。
在这关键的时刻,地米斯托克利挺身而出,他建议召开军事会议,商讨作战方略。
在会上,地米斯托克利慷慨陈词,指出必须把战船集中在萨拉米海湾和波斯海军决战,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他说,波斯战舰虽多,但船体笨重,因为港窄、水浅的萨拉米海湾,能够充分限制波斯海军的优势,而且波斯水手们也不熟悉海湾水情和航路。
而希腊人正相反,战船体积小,机动灵活,非常适合在这个狭窄的浅水湾中作战,加上水兵们在本国海湾作战,熟悉水情、航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庞大的波斯舰队 因此,提米斯托克利断言:"我们的舰队在窄海中作战,可以以少胜多。
如果撤出萨拉米湾,在开阔的水面上决战,全希腊都要同归于尽。
",尽管地米斯托克利说得很有道理,军事会议后开了两次,众人还是听不进去。
眼看战机就要失去,地米斯托克利焦急万分。
突然,他脑际灵光一闪,想出了一条妙计,为什么不请波斯人来帮一下忙呢?于是,他叫来自己的一个贴身卫士,交给他一封密信,让他去向波斯王告密,说现在希腊海军人心浮动,不敢交战,都想逃出海湾。
薛西斯见到密信,十分高兴,立即下令严密封锁海湾,不准放过一条船。
萨拉米大海战 公元前480年9月23日凌晨,波斯舰队完成了对希腊舰队的包围。
海湾西口,200艘埃及战舰按时到达指定位置,堵住了希腊舰队的退路,海湾东口,800多艘波斯战舰排成三列,将海面封锁得严严实实。
此战薛西斯是志在必得,他把指挥权交给海军将领阿拉米西亚,自己在萨拉米海湾附近的一个山丘上搭起帐篷,准备悠然观战。
而站在他身边,手拿纸笔的史官,也正准备如实记录下波斯海军的辉煌胜利。
就在希腊人为是战还是逃的问题而争论不休的时候,一位反对过地米斯托克利的将领突然从门外闯进来大叫道"停止辩论吧,准备战斗吧!波斯人已经完全把我们包围了。
"。
众人见事已至此,这才决心听从地米斯托克利的命令,在萨拉米海湾同波斯海军决战。
波斯舰队遭遇飓风袭击 被逼到绝境的希腊联合舰队,在地米斯托克利的指挥下,迅速展开了阵形。
科林斯舰队开往海湾西口顶住埃及人的冲击,主力舰队分为左、中、右三队,集中在海湾东口,与波斯主力抗衡。
本来希腊海军只有战船358艘,而波斯庞大的海军却拥有1207艘战船。
但在战役开始前,由于不熟悉天气、航情,波斯海军在实施包围行动时,先后两次遇到飓风的袭击,竟有600艘战舰随风飘碎,战斗力一下就先损失了一半。
战斗开始后,双方战舰在性能上的优劣也很快显示出来。
雅典的新式三层战舰长40-45米,170名桨手分别固定在上中下三层甲板上,体积小、速度快、机动性强,吃水浅。
而波斯老式挂帆战船,体积大、速度慢、机动性差、吃水深。
提米斯托克利发挥自己船小快速的优势,机智地指挥雅典战船不断地向波斯战船作斜线冲击,利用船头一根长约5米的包铜横杆,先将敌舰的长桨撞断,然后调转船头,用镶有铜套的舰首狠狠冲撞波斯战舰的腹部。
萨拉米大海战 波斯战舰就这样一艘接一艘地被撞沉,经过一番激战后,波斯前锋舰队抵挡不住,被迫后撤。
而从后面增援的波斯战舰并不知道战况,它们笛鼓齐鸣,向前猛冲。
由于正值顺风,鼓成满帆的后援战舰冲入海湾,正好同后撤的前锋舰只迎头相撞,乱成一团。
地米斯托克利见此情景,乘机指挥全军。
波斯舰队进退两难,被冲撞得,毫无还手之力,海军统帅阿拉禾西亚见败局已定,只得狼狈后撤。
波斯国王薛西斯在山头上,从头到尾目睹着这场海战的经过,无奈地看到波斯战舰沉没的沉没,被擒的被擒。
八个小时的激战,波斯舰队200艘战船被击沉,50艘被俘获。
面对失败的现实,薛西斯不得不开始考虑整个远征军的前途。
一来海军已经战败,陆军最基本的后勤供给失去了保障,二来希腊海军可能会乘胜直扑赫勒斯邦海峡(即达达尼尔海峡),截断他的归路。
于是,他命令残存的战舰迅速撤到赫勒斯邦海峡,几天后,薛西斯留下一部兵力在希腊继续作战外,自己率领其余部队退回到小亚细亚。
希腊舰队大胜波斯舰队 萨拉米海战是希波战争中,继马拉松战役、温泉关战役之后,具有决定性的一战。
从此之后,希腊开始由防守转为进攻,最终把波斯军队赶出了希腊本土。
地米斯托克利在萨拉米海战中英勇机智的表现,使他名扬希腊半岛。
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希腊人奖给他一辆漂亮的战车,又给他戴上了一顶象征最高荣誉的橄榄花环。
第二年,希腊联军在普拉提亚消灭了薛西斯留在希腊的陆军,大约同时又在小亚米卡尔海角消灭了波斯在那里的残存海军。
公元前449年,希腊军队在塞浦路斯彻底打败了波斯,双方订立和约,至此,持续了约半个世纪的希波战争,最终以希腊获胜而告终。
地米斯托克利 萨拉米湾海战以后,地米斯托克利的个人声望和权力也达到顶峰。
但是,雅典人害怕出现另一个军事独裁者,结果地米斯托克利被放逐。
被放逐的地米斯托克利起先住在阿尔戈斯,不久他又到了小亚细亚。
后来,雅典人对波斯发动了进攻,波斯人抵挡不住,波斯国王强迫地米斯托克利,率波斯海军与雅典军队作战,地米斯托克利觉得无法面对自己的祖国与军队,于是饮鸩自尽,这也就是为什么世人只知列奥尼达和300勇士,而很少有人知道地米斯托克利。
随机文章中国史上最可怜的皇帝为何是隋炀帝杨广中国无法挖的三大墓,秦始皇陵发掘44年无人敢挖(技术菜)牛鞭效应可不是用来壮阳的,而是商品销售流程中产生的波动现代懒人翻身的懒蚂蚁效应,懒于杂物勤于思考(未来管理人才)须佐能乎vs外道魔像,宇智波斑的须佐恐被外道魔像碾压
胡斯之死对捷克有着怎么样的影响?胡斯战争是因胡斯之死而导致的吗
这一震撼整个欧洲的胡斯运动以及此后十余年的胡斯战争,给帝国和罗马教廷的统治以沉重的打击,扫除了德国上层剥削者在捷克的势力,保证了以后一个多世纪捷克完全脱离帝国的统治。
金色布拉格的古城广场正中,矗立着一座令人肃然起敬的巨大塑像,这就是思、都曾赞扬过的捷克民族权利和人民权利的保护者、中世纪著名的宗教改革家扬·胡斯。
每年夏天,在胡斯遇难的日子里,人们纷纷来到这里,向这位为真理而斗争的战士致敬。
十四世纪末到十五世纪中叶的捷克王国,是所谓的一部分。
捷克广大农民受着封建土地的占有者——德国僧侣把持的天主教教会和德国贵族的残酷的剥削。
捷克人民不堪忍受剥削,展开了反对民族压迫和社会压迫的斗争。
他们首先起来反对宗教压迫。
传教士扬·胡斯是这一斗争的领袖人物。
胡斯战争 开始 15世纪捷克人反对德国封建主及天主教势力入侵的民族战争。
13世纪以来,德国贵族和僧侣逐步控制了捷克的经济、政治和宗教大权,引起捷克人民的强烈不满。
15世纪初,以爱国者J.胡斯为首掀起反对教皇和德意志天主教会的改革运动。
1415年,胡斯被教皇和德皇处以火刑,矛盾进一步激化。
1419年,胡斯党人在布拉格等地举行武装起义,揭开了胡斯战争的序幕。
在斗争过程中,胡斯党人分裂为激进的塔博尔派和调和的圣杯派。
起义者建立了以塔博尔派为核心的胡斯军,在著名的统帅J.杰士卡和大普罗科普统率下,于1420~1431年先后粉碎罗马教皇组织的5次十字军进攻,取得了苏多梅日采(1420)、维特科夫山(1420)、库特纳霍拉和涅梅茨凯-布罗德(1422)、乌斯季(1426)、塔霍夫(1427)和多马日利采(1431)等会战的胜利;起义军还转战德国、匈牙利、奥地利等地,为反对欧洲反动势力建立了辉煌战绩。
1434年胡斯党内的圣杯派联合封建天主教势力,在利帕尼会战中打败塔博尔派,胡斯战争基本结束。
结束 胡斯战争虽然失败,但它给德国封建势力以沉重打击,保证了捷克在一定时期内的政治独立,促进了捷克民族文化的发展,对后来的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有很大影响。
胡斯党人在长期战争中建立了一支得到人民有力支援的、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新型军队,在军队建设和军事学术上有所创新。
胡斯军以步兵为主力,还拥有车载兵(乘车步兵)、骑兵和轻型炮兵等。
胡斯军首创的车载兵和战车工事在对付敌重装骑士骑兵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每辆战车有一名指挥官,下辖18~20名士兵。
每10辆战车编为一个十车队,由十车长指挥;数个十车队组成一个战车队,所有战车队均由战车统领统一指挥。
情况需要时,以战车相互联结成各种战车工事。
此种工事通常配置在两翼有天然障碍的高地,火炮配置在战车工事中央,步兵和骑兵隐蔽在工事内,战车保护士兵不受重装骑士骑兵的袭击,并在敌军接近时予以重创。
此外,胡斯军善于在野战中大胆机动,勇猛进攻,正确选择主攻方向和有利战场,集中使用兵力,重视各兵种协同动作等军事原则。
在野战中大量使用轻炮兵也是军事史上的新发展。
随机文章咸兴没有咸兴冷面?平壤第一美食冷面要在冬天吃为什么找不到电灯开关?谈英国厕所里三项外国人容易落入的陷阱墨西哥干尸博物馆,世界最小婴儿干尸(刚出生)世界上最巨大最清晰ufo曝光,头顶几百米高空飞过发怪声揭秘英国恐怖骷髅头洞穴,不少潜水员被骷髅头吞噬(魔鬼之地)
大北方战争双方的军队力量怎么样?双方的军队力量对比
从先王手中,他成为了瑞典帝国的专制君主。
查理十二世试图使帝国远离战争,专注于诸如裁减军队和国家改革,加强了君主的地位和帝国的军事力量。
查理十二自视为中世纪的骑士,以其强烈的公正感和对巴洛克式生活,包括饮酒,奢侈品和使用法语的厌恶闻名。
他致力于废黜他认为由于背弃信义而不值得成为国王的对手,多次拒绝议和的机会。
这种态度有人尊敬,也有人认为疯狂,而且直到现在,1718年杀死他的那颗子弹是从什么方向射来的仍不清楚。
战争期间,除查理十二外,最重要的瑞典指挥官就是他的密友卡尔·古斯塔夫·雷恩斯克雷德,还有马格努斯·斯坦和亚当·路德维希·列文霍普。
查理十二的表兄,荷尔斯坦因-戈托普公爵弗雷德里克四世于1698年迎娶了瑞典国王查理十一的女儿海德薇格·索菲亚。
他的儿子,自1702年成为继承人的查理·弗里德里克在查理十二死后对瑞典王位提出要求,但是被迫屈服于乌尔里克·埃莱奥诺拉的要求。
他娶了的女儿,安娜·彼得罗芙娜。
伊万·马泽帕原是站在彼得大帝一方的哥萨克首领,但是于1708年投靠查理十二。
他于1710年死于流亡奥斯曼帝国。
反瑞联盟 彼得一世于1696年继承费奥多尔三世成为沙皇,在对西欧的考察归来后,继续推进先王已经开展的改革,将俄罗斯转变为一个拥有之前三倍领土的近代化帝国,得到了通往波罗的海,黑海和里海的通道。
俄罗斯方面最重要的指挥官,除彼得外还有亚历山大·丹尼洛维奇·缅希科夫和鲍里斯·施兰梅特夫。
查理十二的一个表兄,萨克森选帝侯强人奥古斯特在1696年扬·苏比斯基去世后得到了波兰王冠。
他的生活是巴洛克式的,将首都德累斯顿建设为世界闻名的巴洛克城市,而且他有上百个孩子。
但是他将波兰立陶宛王国改组为绝对君主国的努力失败了。
他1698年9月在计划进攻瑞典时与彼得大帝在帕拉瓦的会面。
以浮华堕落闻名。
他的绰号来自于他体魄强健。
查理十二的另一个表兄,丹麦-挪威王国国王弗里德里克四世于1699年继承克里斯蒂安五世,继续推行其反瑞政策。
在1700年的挫折后,他专注于将国家改组为绝对君主国,正如瑞典的查理十一已经完成的那样。
他没能实现收复在17世纪割让给瑞典的丹麦东部省份,也没能在1715-1720年间保住瑞属波美拉尼亚北部和丹麦。
但是他结束了瑞典对丹麦南方的威胁和瑞典海峡通行税的豁免权。
弗里德里克·威廉一世作为勃兰登堡选帝侯和普鲁士国王参加了战争——他于1701年取得了王位。
他致力于勃兰登堡的一贯目标:夺取奥德河口以为勃兰登堡核心区域获得波罗的海入海口。
布伦瑞克-吕内堡选帝侯,1714年后的大不列颠和爱尔兰王国国王,汉诺威王朝的乔治一世也抓住这个机会使他内陆的德意志领地与北海相连。
军队规模 1700年,查理十二以常年训练为基础维持着一支77000人的常备军,但是1707年之前,尽管有损失,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至少12万。
俄罗斯有能力动员一支庞大的军队,但是无法同时将其投入行动。
俄罗斯的动员体系效率也很低下,而且这个急剧扩张的国家必须四处设防——卫戍部队需要维持,而战争也开支巨大。
覆盖俄国全境的总动员是不现实的。
彼得一世尽力将军队的士气提升到瑞典军队的水平。
丹麦在入侵荷尔斯坦因-戈托普时动用了2万人,在其他战区还有其他部队。
波兰和萨克森共动员了至少10万人。
随机文章秦始皇到底为谁建了阿房宫?希腊阿提密斯神殿,被烧7次终被罗马大帝摧毁长征10号重型运载火箭,最大运载能力达150吨(未实际生产)中国发现200米巨蟒,苏联生化试验导致巨蟒变异长大十几倍(假新闻)玉帝为何如此窝囊,看不起孙悟空认为手下就可以收拾掉(被打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