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国无外交矣 魏国主导“五国相王”背后的无可奈何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21 点击数:
简介:自公元前334年,和“徐州相王”以后,魏国和齐国的矛盾开始缓和,而西边的秦国在经过“变法”强大后,开始连续进攻魏国,从前333年开始到前329年,秦国完全收复了

【菜科解读】

自公元前334年,和“徐州相王”以后,魏国和齐国的矛盾开始缓和,而西边的秦国在经过“变法”强大后,开始连续进攻魏国,从前333年开始到前329年,秦国完全收复了河西失地,并威胁河东。

前325年,为了缓和秦魏矛盾,在的控制下,韩魏宣布与秦结盟,并在同年在龙门参加的称王仪式。

前323年,三大强国秦楚齐在齧桑会盟。

会上秦相张仪宣布魏国是秦国之魏国,非齐楚之魏国,但秦不介意齐楚也寻找自己的魏国。

张仪的声明,得到了齐楚的一致反对。

因为齐楚两国都想控制魏国作为对抗其他强国的辅助力量。

张仪本想使秦国独占魏国,但是齐楚两国不答应,张仪也无可奈何,秦国还不敢同时得罪齐楚两个大国。

魏国虽然衰弱,但本身并不是真心要和秦国联盟,只是打不过而已,当然魏国也不愿意听楚、齐摆布,自己实力又不够,于是在的策划下,魏国开始拉拢一些国家结盟,橄榄枝就是“王号”。

在魏国的策动下,中山国,赵国,燕国也开始了称王,并互相承认,这样加上已经称王的韩国和魏国,史称“五国相王”。

魏国就是要联合五国以自保,用秦制齐、楚,同时用齐、楚来制秦,维护本国利益。

齐、楚、秦三强知道五国联合的目的,认为五国的联合是对自己的威胁。

为了破环五国的联合,齐国借口中山国小,不承认它有称王资格,同时派人勒令燕赵两国给我发兵攻打中山,后来在说客的劝说下才放弃了打中山。

楚国和齐国一样,不希望看见众弱合在一起对抗大国,由于是魏国的挑头,楚国的反应是直接干涉魏国的内政,强迫魏国立亲楚的为太子(公子高是魏国送给楚国的人质)。

为了配合这个行动,楚相昭阳率兵在襄陵(河南睢县),将魏国打得大败,并夺得八个邑。

秦国的反应也是直接发兵,秦军攻打魏国,攻占了魏国的曲沃(山西闻喜东北)和平周(今山西介休西)。

魏国接连战败,内政也受到楚国干涉,在这种情形下,魏惠王云“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看到称王遭到齐、楚、秦的反对,再看到魏国的惨败,赵雍(后来的赵武灵王)就后悔跟着魏国称王起哄了。

他认为赵国实力不济,与“王”的称号不符,自觉有名无实,于是放弃了“王”的称号而称“君”。

与赵国的务实相反,前318年,宋国开始称王。

墨雨曰:魏国在三大强国之间的摇摆外交虽然最终失败,但却是魏国为了维护主权的尝试与努力。

对于弱国而言,在强国间夹缝生存是不容易的,因此外交上的灵活性就显得格外重要,从前的郑国,现在的韩国与魏国都是如此,无可厚非。

随机文章朝鲜半岛姓氏起源揭密为什么韩国有这么多人姓金?河南周口清朝干尸,一夜间疑似还魂自己消失详解秦始皇兵马俑的特点,布局深受美国专家喜爱现实中修仙渡劫的例子,陆家嘴有人亲眼目睹修仙渡劫(谣言)日本龙三角有什么秘密,里面暗藏外星人的时空门(抓捕地球人做实验)

加入收藏
               

弱国无外交矣 魏国主导“五国相王”背后的无可奈何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