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茵河战役过程简介 莱茵河战役最后的是什么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25 点击数:
简介:陷入绝境的科尔马 当盟军正在争论的时候,美第十二和第二十一军群几乎还挥兵不动,只是在清除阿登地区的残敌,清点伤亡人数并准备下一个战役。

由法第一军和美第七军组成的

【菜科解读】

陷入绝境的科尔马 当盟军正在争论的时候,美第十二和第二十一军群几乎还挥兵不动,只是在清除阿登地区的残敌,清点伤亡人数并准备下一个战役。

由法第一军和美第七军组成的第六军群在南方很远的地方正同准备重新进攻施特拉斯堡和阿尔萨斯平原的德军激烈交战。

1945年1月25日成立的德维斯杜拉集团军群〔下辖德第二、第九集团军〕的总司令,党卫军首领发动了名为“北风”的行动,夺取了萨文关并把帕奇将军的美第七军组成了两半。

使美第七军陷入了困境,被迫在一月拉长战线以弥补由于巴顿北上阿登而造成的缺口。

当德军开始进攻时,美第七军只能以七个师在九十英里长的防线上来抵抗德军八个师的进攻〔包括德第二十一装甲师和一个党卫装甲师〕。

盟军总指挥部只好命令战略退却,放弃施特拉斯堡和阿尔萨斯平原,等待美第六军群到来后以优势兵力展开发击。

但法第一军的朱安和塔西尼将军却不这样想,他们认为在任何条件下不能把刚解放的法国领土拱手让给德军,并殷切希望将军能够支持他们。

在1月2日和3日晚上,塔西尼将军调遣第三阿尔及利亚师来守卫施特拉斯堡。

6日,德第十九集团军从莱茵河西岸稳固的阵地科尔马桥头堡突然发起进攻,在艾尔斯坦·海茨地区向施特拉斯堡推进十三英里。

在施特拉斯保周围的血腥战斗持续了两个星期。

德军一次次的猛攻都被粉碎。

这证明了法军是要死守该地而不退却;希姆莱在距莱茵河稍远地区已无力组织任攻。

到1月26日,德军终于认识到夺回施特拉斯堡是不可能的。

这使得德第十九集团军的司令魏茨将军被撤职,成了上司的。

而的希姆莱的灾难性失败,促使帝国元首不得不亲自来指挥具有决定性的维斯杜拉集团军群。

施特拉斯堡战役的稍后几天,法军传达了塔西尼将军1月15日发布的书面命令,号召全军:“一个德军都别放过……完好地解放科尔马……紧紧扼住莱茵河沿岸德军的补给线……”为了使法军扼信科尔马这块孤地,盟军最高指挥部给法军增派了大量援兵:除了美第三师、美第二十八师和美第十二装甲师,再加从施特垃斯堡南下的法第二装甲师以及坚守在施特拉斯堡的第三阿尔及利亚师,不来参加科尔马战役外。

塔西尼将军麾下实际上已有十一个师,并全都向科尔马集结。

与塔西尼将军争锋相对的是德第十九集团军的七个师,他们的桥头堡防线在莱茵河西岸已延伸至一百多英里。

这七个师的编至名不符实,每个师只有四千五百至七千人,并且严重缺乏弹药。

但德军的装甲部队则不容忽视,借助威力强大的八十八毫米反坦克炮,他们的炮兵仍然具有相当的威慑力量。

天气也适宜于以静制动的防御——先是下雪,然后溶化,盟军被近在严寒中艰苦的行进,同时还得穿越沼泽似的遍地泥泞。

从1月20日总攻开始,一直到1月27日美三师抵达科尔运河,这段时间内的进攻是盟军在欧洲战场上速度最慢,条件最苦的战役之一。

德军总司令部授权新上任的德第十九集团军司令拉斯普将军将受重创的部队撤过莱茵河,但是,刚得到美第七十五师和第二十一军〔军长为米尔伯恩将军,现任参加科尔马战役的美军总指挥〕增援的法第一军,已开始占领科尔马并对陷于困境的德军实施包围。

2月5日,法军和美军会合,德第十九集团军四分之一以上的德军被装入口袋。

2月9日德第十九集团军逃过莱茵河,留下二万二千名俘虏,八十门火炮和七十辆坦克。

不过,尽管四分之一以上的德军被俘,拉斯普将军还是设法把一千五百门火炮、六十辆运兵车、坦克以及七千辆其它机动车辆带回了德国,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的功劳。

二月攻势 随着科尔马障碍的清除,施特拉斯堡这个盟军手上的热土豆被安全地从德军的火炉里拿出,甚至对来说,盟军的战线也是整齐得不能再整齐了。

下一步就是从齐格菲防线向莱茵河及其更远地区大踏步前进了。

尽管德军的防线的许多地方已被盟军分割,但在1945年2月初盟军沿德国边界〔从此到南〕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方向大量集结军队时,仍然有广阔的德军防线实实存在。

仅仅在亚琛附近,德军的“西部防墙”才被撕了个“大口子”。

1945年2月8日拂晓,天还没亮,北部的进攻就开始了,加拿大第一军的一千四百门火炮怒吼起来。

品尝着炮弹滋味的是德第八十四师,德H集团军群〔一九四四年九月组建,所辖主要为德第一伞兵师〕司令冯·布拉斯维茨将军曾不止一次向德第八十四师保证,一般来说,特别是对号称行事谨慎的马利来说,盟军不会那么鲁莽,竟然在这一带发起进攻。

冯·布拉斯维茨和德军最高统帅部直至本人,都确信肯定不会穿过一边是洪水,一边是德国森林的沼泽地展开攻势。

上午十点半,在靠近德国一荷兰边界的马斯河和沃尔河之间仅七英里的战线上,经扩编的英第三十军发起了进攻,这下证明了德军最高统帅部的。

英第三十军第一轮进攻就投入了五个师,留下包括禁卫装甲师在内的两个师做预备队。

当天晚上,德军已有一千三百人被俘,战线也将要崩溃。

经过数天残酷的血腥战斗,到2月13日,加拿大第一军已逼近克莱沃。

在克莱沃,当增援加拿大第一军的英第五十二师和英第十一装甲师到达时,德第一伞兵师司令施勒姆将军面盟军增大压力也相应加强了抵抗力量。

他从南面抽调了两个步兵师和一个装甲师,以此来平衡双方力量。

距突击地点十五英里外,盟军的前进几乎停滞。

当美军在滩头堡以西进攻以前,英第二军在卡昂己死死拖住了德军的增援部队,蒙哥马利又一次玩起了在诺曼底致胜的那张牌。

通过迫使德第一伞兵师和加拿大第一军交战,这样他就减少了实施“手榴弹行动”时的障碍。

所谓的“手榴弹行动”,就是美第九军渡过鲁尔河向迪塞尔多夫地区的莱茵河推进。

由于德军撤退时工兵打开了鲁尔河大坝的闸门,致使埃菲尔地区洪水泛滥,“手榴弹行动”只好从原定的2月10日推迟到23日。

22日,作为此次行动的前奏盟军的空军开始对德军的交通网进行大规模轰炸,以削减德军物资供给和增援部队的力量,并给德军的指挥机构已经存在的混乱。

手榴弹行动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美军的炮兵就开始对鲁尔河沿岸的德第十五集团军的阵地实施炮击。

很快,迪伦和于利希即被攻克。

接着,美军不顾前去增援德第一伞兵师的德军的不断聚集,继续向前推进,于2月27日抵达艾尔克林兹附近,3月1日逼进雷德。

在美第九军左翼,英第十六军以相同速度向鲁尔蒙特和芬洛推进。

右翼英第十九军抵达诺伊斯,就在迪塞尔多夫的莱茵河对面。

德第一伞兵师面临巨大压力,德军最高统帅部只好命令德第一伞兵师撤过莱茵河。

在撤退途中德第一伞兵师掌握着很出色的撤退技巧,其后卫部队在克桑滕和莱茵斯堡成功地阻击了盟军,当撤过河后并让工兵炸毁了桥梁。

美第九军和加拿大第一军各自从南北方面相向推进,在韦瑟尔会师,把莱茵河战线连成一片。

从2月8日起,在美第二十一军群战区内,德军已有五万三千人被俘,但同时英军和加拿大军也付出了伤亡一万五千五百人的代价。

雷马根铁桥全貌 到3月6日,美第六军攻占科隆,从而在荷兰的涅米根到科隆之间一百多英里的区域形成了盟军首尾呼应的连续战线。

科隆以南,德第五装甲集团军面对的是美第一和第三军,后者正快速突破德军阵地。

当攻占科隆以后,美军没有满足已有的胜利。

击溃德第五装甲集团军后,如果继续穷追猛打,很可能在德军休整前就将它们包围。

目前这是可行的。

3月7日,美第七军从科隆出发向波恩发起进攻,美第三军,则去夺取艾尔河上的桥梁。

当天中午,美第七装甲师〔隶属美第三军〕的B战斗团听到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雷马根地区莱茵河上的鲁登道夫铁桥还未被德军炸毁。

要完整地夺取该桥,这可是天赐良机。

因此,美第七装甲师向雷马根扑去。

下午,当美第七装甲师准备过桥时,对面的德军正要引爆炸桥,但未能成功,这样美第七装甲师成功的渡过了莱茵河,并建立了稳固的桥头堡。

桥头碉堡扼守大桥两侧 此时,希特勒,开始对鲁登道夫铁桥实施轰炸,用火炮猛击,还从波恩调来德第十一装甲师及五一二独立重驱逐坦克营〔恩斯特和奥托·卡利欧斯指挥〕的“猎虎”,甚至动用了V-2火箭。

直到3月17日,该桥才被炸毁。

但美军包括一个装甲师在内的六个师已在河东岸站稳了脚根。

德第十一甲师和五一二重驱逐坦克营一直未能扭转战局,而原因是几乎没燃料,无法抵抗! 美第七装甲师过铁桥靠南一些,巴顿的美第三军由于已抽出三个师编进了美第一军,只剩下十二个师〔其中三个是装甲师〕。

到2月底,这些部队已基本肃清了齐格菲防线中心地带的德军,并向萨尔堡发起进攻。

守卫萨尔堡的德第七集团军,十分顽强地抵抗,3月1日,终因供给不足而崩溃。

两天后,即3月3日,美第五师抵达萨尔堡,这使美第四师能够猛扑波恩。

三天后,美第四师已抵达科希伦茨附近的莱茵河边。

3月14日,美第七军的第四和第二十一装甲师从特雷斯被派往莱茵河战线。

在四十八小时内,美第四装甲师只前进了三十二英里,因为美第四装甲师与正面的德第二装甲师打得。

直到盖的军队增援,才使问题得以解决。

至21日,美第四装甲师攻占了沃尔姆斯,美第九十师攻占美因茨,美第二十军继续向前推进,向路德维希港扑去。

南翼的美第七军与德第一集团军的战斗十分艰难。

从3月15日进攻开始到3月19日,美军进展缓慢,美第三军在突破“西部防墙”防守十分坚固的地段时也遇到了困难。

至二十四日美第七军才击溃德第一集团军,攻占了兰多。

从3月22日晚到23日清晨,美第三军已在奥本海姆附近渡过了莱茵河,五千名美军已踏上莱茵河东岸。

而蒙哥马利的军队就在其身后不远外,但当他军队过河时已是步其后尘了。

英军渡过莱茵河 当凯塞元帅担任德军西线总司令部〔下辖B、G、H集团军群和第五装甲集团军〕新任司令时,美军在莱茵河东岸的雷马根已建立了相当紧固的桥墩头堡,但英第二十一军群〔从北到南依次由加拿大第一军、英第二军和美第九军组成〕还在西岸。

英军为准备渡河做了长时间的工作,这对不拘小节的美国人来说显然太繁琐了。

三月下旬,一切准备就绪,一支英军皇家特混舰队从安特卫普经比利时,荷兰和德国运河,把四十五艘陆艇和一批“野牛”两栖坦克到运到二十英里长的英第二十一军群战线上的十个渡河点。

从3月20日到22日,英担家空军和美第八、第九航空队出动了一万六千架次战机,对进攻地带及其远方补给线进行猛烈轰炸,投弹几乎达五万吨。

从3月21日清晨到23日黄昏,莱茵河西岸长达七十五英里的堤岸上浓烟密布,借此来掩护盟军部队的调动和做最后的渡河准备。

战争结果 3月23日到24日夜,英第二十一军群的三千门火炮向河对岸的德军阵地实施了猛击,同时第十五和第五十一师以及美第三十和第七十九师乘“野牛”两栖坦克开始渡河。

25日拂晓,英第二十一军群已在河东岸建立了桥头堡。

次日,盟军两千架滑翔机在战斗机的护航下运载着英第六空降师和美第十七空降师开始向河东岸仅五英里的明克思发动空降进攻,进攻取得了胜利。

到24日晚,美第十七空降师已与英第七军取得联系,并完整地夺取了伊塞河上的桥梁,给盟军迅速不断地扩大桥头堡阵地提供了便利。

德第八十四师在前有美军后有伞兵的堵截下最终被歼灭,将近四千名德军被俘。

在特雷斯渡河进的盟军也遇到了最顽强的抵抗——德军一个伞兵营英勇的的坚守了三天,直至弹药不足才被迫投降。

随机文章墨西哥干尸博物馆,世界最小婴儿干尸(刚出生)帕金森定律的解释,无能领导任用能力低下的助手致组织臃肿龙脉为什么不能起房子,建不好会引龙脉怨气缠身/福薄之人镇不住天王星和海王星哪个冷,天王星和海王星有钻石(天王星-224℃)ufo为什么越来越多,丘吉尔猜想外星文明或许真的存在(未证实)

什么是联寇抗清?联寇抗清的起因是什么?过程如何?

联寇抗清指的是南明时期弘光政权被灭后,开始采取联合各地农民军一起抗清的事情。

清军入关之后,一方面打击、的农民军,另一方面消灭南明弘光政权,而李自成的被杀和弘光政权的覆灭使得农民军和南明诸政权走向联合,一起来抵抗清军。

但是后期因为内部不和逐步被清军分化瓦解,农民军和南明诸政权纷纷被清军消灭。

历史背景 由于弘光朝廷的一味退缩,使得清廷乘机站稳了脚根。

1664年10月间,决策分兵两路征服中国。

具体部署是:一路由、平西王、智顺王等统兵取道山西北部和内蒙古进攻陕北,得手后向南推进,摧毁以西安为中心的大顺政权;另一路由、恭顺王、怀顺王耿仲明等率领南下,消灭弘光朝廷。

弘光政权地域辽阔,物产丰盈,兵员及后备力量最大,结果却为“联虏平寇”方针所葬送,数十万官军叛降,反过来为满洲贵族征服江南各地效犬马之劳。

隆武以后,朝廷改变方针,由“联虏平寇”转为联合农民军共同抗清。

而清朝统治者同“关内”各种势力进行争夺,频繁的战争造成大量的人民流离失所,衣食无着。

于是在中国很多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军的情况,这些农民军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进行了大规模的反抗清朝活动,他们或单独抗击清朝,或联合南明势力进行反抗清朝。

推行过程 农民军和清军的较量 顺军在山海关战役中是在同吴三桂部激战了两天之后才被清军主力击败的,兵力收缩到陕西一带迎战阿济格一路兵马,胜负还不知。

当时李自成已经得到了清军将进犯陕北的情报,在陕北地区镇守延安的有大顺政权所封毫侯李过(改名李锦),镇守榆林的是高一功,他们都是李自成的亲信,兵力相当可观。

李自成计划在陕北打一个大胜仗,狠煞清军威风。

因此,亲自率领大批精兵猛将由西安源源北上。

《洛川县志》记载:“自成遣其部伪侯刘、贺、辜、高等来援。

已而,自成亲至,率伪汝侯刘宗敏踞洛浃旬。

” 《白水县志》也记载:“清元年冬十二月,贼闯自同州逾白(水),北趋延安逆战。

未几,复自延安逾白(水)趋同(州)。

” 这证明,在甲申之冬,李自成统领西安地区的大顺军主力取道同州(今陕西大荔县)、白水,一直进到洛川,离延安已经不远了。

如果清方战略计划没有发生变化,那么,李自成、刘宗敏指挥大顺军主力和李过、高一功部陕北驻军同阿济格部清军决战,胜负尚在未定之天。

阿济格部一旦战败,大顺军势必乘胜追击,华北局势就将改观。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清廷改变了多铎部的进军方向,原因是驻守山西平阳(今临汾)和河南西部的大顺军向河南怀庆地区发动了反攻,并且取得了胜利。

大顺军的怀庆战役是在清廷命将出师以前部署的。

十月初四日,山西垣曲大顺军马、步二万余人已经向东推进;同日在河南兰阳(今兰考县)又出现一支大顺军队伍带有“许多旗帜、马匹欲渡未渡”,有渡河进攻铜瓦厢(由于黄河改道,现铜瓦厢在黄河南岸东面)的迹象。

十月初六日,清河南巡抚罗绣锦向朝廷发出了紧急求派援兵的奏疏,其中说:“该臣看得西贼盘踞垣曲,渐至济源、狐岭,各路分贼狡诈多端。

怀属地方正冲两路,而潞安(今山西长治市)一股直抵彰属(指彰德府,府治在今河南安阳市),均可虑也。

臣已分调守卫(指卫辉府,府治在今河南汲县)之卒以接应,又报南岸贼兵沿河窥渡。

伏乞敕部将臣前请大兵速催马兵兼程前来协力扫荡,而战守俱有赖矣。

” 同月十五日罗绣锦又向清廷发出“为紧急塘报事”本,说:“马贼一万有余,步贼二万有余,后未到者还有五六万,要克取怀(庆)、卫(辉)等府,见今离怀三十里外扎营。

贼之狡谋,其意不止在怀属,而意欲占据河口。

况大河以南,尚有贼氛,万一通联,势所难图。

伏乞亟敕兵部,速催大兵星夜兼程前来,以济救援。

” 怀庆战役从十月十二日开始,大顺军连续攻克济源、孟县,清怀庆总兵金玉和领兵出战,在柏香镇几乎,金玉和与副将常鼎、参将陈国才等均被击毙。

[大顺军乘胜进攻怀庆府治沁阳县,清卫辉总兵祖可法连夜带领军队进入沁阳固守待援。

消息传到北京,多尔衮大为震惊。

他认识到如果让多铎按原定计划统军下江南,畿辅、山西、河南的防守兵力严重不足,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他立即下令多铎改变进军方向,由南下转为西进,先解沁阳之围,然后进攻潼关,打开入陕门户,同阿济格部清军南北合击大顺军。

上引《洛川县志》记载李自成、刘宗敏统领大军北上,走到洛川时忽然停留了整整十天,惟一可以解释的原因就是已经得到多铎部清军向潼关推进的消息。

在北面和东面都出现强敌压境的情况下,大顺军领导集团立刻陷于左右为难的被动地位。

李自成只好顿兵不进,等待进一步的消息,何方吃紧即率主力驰向何方。

这说明,大顺军发动的怀庆战役虽然取得了局部的胜利,却改变了整个战略态势,把两路清军主力都吸引到自己方面来了。

南明政权的反应 多铎部清军暂缓南下,使南京的弘光朝廷得以继续苟延残喘,其统治集团的决策人物如、马士英、等侥幸图存和敌视农民军则暴露得淋漓尽致。

在阿济格、多铎两大主力全部投向陕西战场同大顺政权一决雌雄的时候,清廷在畿辅、山东、豫东部署的兵力相当有限,只留下带领为数不多的军队扼守黄河。

甲申、乙酉(1644—1645)之交,多铎部同大顺军展开潼关战役时,南明河南总兵许定国驻守于睢州,私下派人同清方接洽投降事宜,豪格回信让他把儿子送来充当人质,而对于许定国要求派清军过河接应则以“未奉旨意”加以拒绝。

这不仅证明豪格所部清军数量不多,而且说明清廷实权人物多尔衮也深知自己在整个华北地区兵力单薄,不敢轻举妄动,以免同南明军队发生正面冲突。

当时有大臣建议“建州精骑尽往征闯,北直、山东一带皆单虚”,江西总督袁继咸也上疏说:“闯为虏败,虽可喜,实可惧。

虏未及谋我者闯在耳。

闯灭,非江南谁事?” 王永吉、袁继咸的奏疏都是在清军击败大顺军、占领西安以后,主张趁清军主力仍在陕西的时机派军北上。

就战略而言已经迟了一步,但毕竟提出了积极防清是当务之急。

可是,大学士马士英、惟恐出兵黄河流域收取山东等地,将触怒清廷,引火烧身。

按兵不动,让清廷得以集中兵力打败大顺军,控制区扩大到整个北方。

多尔衮等清廷决策人敢于在几个月时间里把几乎全部主力投入西北一隅,正是依据各方情报,估计到弘光朝廷不会有什么动作。

东线无战事,给满洲贵族提供了利用内部纷争各个击破的大好机会。

弘光朝廷愚不可及地推行消极避战的“借虏平寇”政策,直接导致了自身的覆亡。

农民军的失败 潼关战役和多铎部清军占领西安以后,农民军收到重创。

李过、高一功等大顺军旧部为了同李自成统率的主力会师,采取的路线是由陕西汉中入蜀,顺长江东下湖北。

不料,镇守汉中地区的大顺军旧部贺珍、罗岱、党孟安、郭登先四将却已变节降清,公然动武阻击李过、高一功等部大顺军过境。

经过一翻激烈的战斗,李过、高一功等部终于冲破了贺珍等的防区, 由汉中南下四川太平、东乡、达州、夔州等处,然后顺江东下,在1645 年夏抵达湖北省荆州地区。

这就是大顺军放弃西北向南撤退的西路军。

从清军进攻陕西开始,李自成同李过、高一功等就再也没有见过面。

从后来的情况看,李自成、刘宗敏统率的大顺军主力(即东路军)遭到阿济格部穷追猛打,领袖人物牺牲,实力损失很大,部下余众各奔前程,有的降清(如王体忠等),有的依附南明(如郝摇旗),有的孤军作战(如),有的转入李过、高一功部下;而李过、高一功领导的经四川入湖广的部队却成了后期大顺军联明抗清的主力。

1645年正月下旬到三月中旬,李自成亲自统率的大顺军集中在河南省西南部地区。

大顺军在连续遭到清军重创后,实力损失很大,士气低落,为东下南京而准备的几万条船只也被清军缴获,兼之多铎部清军已从河南归德(今商丘)、安徽泗州直趋南京,原先的战略意图已经无法实现。

他不得不改变进军方向,准备穿过江西西北部转入湖南。

五月初,李自成行至湖北通山县境九宫山下,突然遭到当地地主武装的袭击。

当时跟随在他身边的只有义子张鼐和二十余名士卒,当地团练不知道这就是大顺军,更不知道李自成就在这二十余人之中,就。

混战当中,李自成和随从侍卫被击杀。

李自成的牺牲标志着大顺政权的最终覆灭,大顺军余部从此在联明抗清斗争中揭开了新的篇章。

农民军和南明的联合 南京弘光朝廷在多铎统领的清军面前几乎毫无抵抗,就了。

南明原来拥兵自重的江北四镇和左梦庚部军队都争先恐后地向清朝投降。

这种离奇的现象,对各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顺农民军元气大损,陷于群龙无首的境地,不再扮演的主角。

形势万分危急之际,大顺农民军余部出现在抗清斗争最前线,挽救了危局。

自李自成于1645年战死于九宫山后,他的余部分为二支,分别由郝摇旗、刘体纯和李过、高一功率领,先后进入湖南,与明湖广总督何腾蛟、湖北巡抚堵胤锡联合抗清。

1647年,郝摇旗部护卫逃来广西的永历帝居柳州,并出击桂林。

年底,大败清军于全州,进入湖南。

次年,大顺军余部又同何腾蛟、的部队一起,在湖南连连取得胜利,几乎收复了湖南全境。

这时,广东、四川等地的抗清斗争再起,清江西提督金声桓、清广东提督、清广西巡抚耿献忠、清大同总兵姜镶、清延安营参将王永强、清甘州副将米喇印先后反正回归,清军后方的抗清力量也发动了广泛的攻势。

一时间,永历政权名义控制的区域扩大到了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四川七省,还包括北方山西、陕西、甘肃三省一部以及东南福建和浙江两省的沿海岛屿,出现了南明时期第一次抗清斗争的高潮。

但永历政权内部仍然矛盾重重,各派政治势力互相攻讦,农民军也倍受排挤打击,不能团结对敌,这就给了清军以喘息之机。

1649—1650年,何腾蛟、瞿式耜先后在湘潭、桂林的战役中被俘杀,清军重新占领湖南、广西;其他刚刚收复的失地也相继丢掉了。

不久,李过之子李来亨等农民军将领率部脱离南明政府,转移到巴东荆襄地区组成夔东十三家军,独立抗清。

这支部队一直坚持到1664年。

综观1645-1651年间,南明军与清军作战中,败多胜少,大批南明的军队先后降清。

先后丢失了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两广、两湖等等领地,地盘尽失。

直到以孙可望为主的大西军加入,再次改变了整个局势。

张献忠于1646年战死后,以其义子孙可望、李定国、、艾能奇等人为主的大西军残部自1647年进占云南、贵州二省。

1652年,南明永历政权接受孙可望和李定国的建议联合抗清建议,定都安龙所。

不久,以大西军余部为主体的南明军对清军展开了全面反击。

李定国率军8万东出湖南,取得靖州大捷,收复湖南大部;随后南下广西,取得桂林大捷,击毙清定南王孔有德,收复广西全省;然后又北上湖南取得衡阳大捷,击毙清敬谨亲王尼堪,天下震动。

同时,刘文秀亦出击四川,取得叙州大捷、停溪大捷,克复川南、川东。

孙可望也亲自率军在湖南取得辰州大捷。

东南沿海的张煌言、郑成功等的抗清军队也乘机发动攻势,接连取得磁灶大捷、钱山大捷、小盈岭大捷、江东桥大捷、崇武大捷、海澄大捷的一连串胜利,并接受了永历封号。

一时间,永历政权名义控制的区域恢复到了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全部,湖南、四川两省大部,广东、江西、福建、湖北四省一部,出现了南明时期第二次抗清斗争的高潮。

之后,刘文秀于四川用兵失利,在保宁战役中被吴三桂侥幸取胜。

而孙可望妒嫉李定国桂林、衡州大捷之大功,逼走李定国,自己统兵却在宝庆战役中失利。

东南沿海的郑成功也在漳州战役中失利。

所以明军在四川、湖南、福建三个战场上没能扩大战果,陷入了与清军相持的局面。

之后李定国与郑成功联络,于1653年、1654年率军两次进军广东,约定与郑会师广州,一举收复广东,但郑军屡误约期,加上瘟疫流行,导致肇庆战役和新会战役没能成功。

但郑成功部队并没有闲着,1656年,郑军取得泉州大捷,1657年又取得护国岭大捷。

随机文章稻荷简介宇宙10大神秘谜案,宇宙中暗能量96%看不见摸不着(懵逼)NASA和spacex火星计划对比,NASA将在2033年实现人类登陆火星平行宇宙理论,平行宇宙的存在的例子(平行空间真实存在)宙斯为何忌惮哈迪斯,聪明的宙斯维持长久统治的套路

眼镜蛇行动的详细过程是怎么样的?炸死了多少友军

眼镜蛇行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法国诺曼底由盟军发动的行动。

“眼镜蛇行动”正式开始于25日上午9时30分刚过,“眼镜蛇行动”正式开始。

美军首先派出数架“雷电”战斗轰炸机,对德军阵地发起了猛烈空袭。

随后,又派出将近1500架轰炸机,共投下3000多吨炸弹。

紧接着,另外380架-26中程轰炸机又飞临德军上空,投下了1400吨烈性炸药。

德军阵地被炸得,1000多人在空袭中丧生,另有1000多人或者被炸伤,或者被震得,无法继续参加战斗。

虽然轰炸行动切断了德军的通信网络,但无法对所有德军构成全方位的打击。

许多距离美军阵地最近的德军没有受伤,他们随着己方坦克四处逃窜。

此时,美军突然发起了第二轮空袭,炸死德军111人,炸伤490人。

但极其不幸的是,美国陆军地面部队司令莱斯利·詹姆斯·麦克纳尔中将在这次空袭中被己方火力误炸身亡,成为美军在作战中牺牲的最高军衔军官。

后来于1954年被追授上将军衔。

盟军的地面进攻从上午11时开始。

在轰炸中没有造成较大破坏的地区,进攻时遇到德军顽强的抵抗。

这就意味着,第一天的进攻让美国人非常失望,他们原计划向前推进3英里,而实际上只推进了1英里。

科林斯决定在第二天动用他的装甲部队,不再单独使用步兵进攻。

次日,美军装甲部队果然成功突破了德军防线,科林斯继续向德军施加压力,甚至命令部队在26日和27日晚上展开通宵进攻。

7月28日结束前,德军防御已被彻底打乱,企图实施有序撤退的计划也化为泡影。

在此情况下,美军决定修改“眼镜蛇行动”计划,按照原定计划,美军在突破德军阵地后要进行一段时间的休整,但此刻的美军准备一鼓作气,利用德军的溃败扩大战果。

尽管不愿意接受德军处于危险境地的现实,但在美军的持续进攻面前,他不得不亲自参与制定作战计划。

德军制定的“列日行动”计划在莫尔坦附近地区开始,主要目标是夺取阿夫朗什,该目标对于遏制美军的进攻至关重要,因为它是巴顿的第3集团军运输补给品的必经之地。

希特勒认为,在这里发起进攻可以打乱美军整个作战计划,对于打击美军先遣师意义重大。

8月7日,德军进攻开始,突破美军防线16公里。

许多美军遭到了袭击,从表面看起来,希特勒的计划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希特勒经过了7月20日的刺杀事件后,越发坚信上帝会一直保佑他。

然而,到了上午9时到10时许,天空中到处都是盟军的战斗轰炸机。

由于德军需要躲避飞机轰炸,前进被迫中止。

在随后的3天里,他们只能在夜间发动袭击。

接下来的战斗更为艰苦,德军没有取得任何重大进展,这让希特勒恼羞成怒。

8月8日,巴顿的第3集团军先头部队到达勒芒,艾森豪威尔命令其向北推进,进入英军战区。

与此同时,加拿大第2军计划向南推进攻击法莱斯,在成功后将与美军会合,击败德军的进攻。

8月8日黄昏后,1 000多架重型轰炸机轰炸了通往法莱斯的公路两侧,加拿大军队开始沿着公路顺势而下,向着法莱斯进军。

德军企图阻止加军的前进,在8月9日正午之前就开始发起反攻,但在下午2点以前被击退。

正当加拿大和波兰军队准备继续前进时,头顶上飞行着500架美国空军的B-17轰炸机。

这些飞机准备像前一天一样,在夜间实施轰炸,结果却犯了灾难性的错误。

由于炸弹落点离盟军友邻部队太近,炸死了许多己方人员,同时也炸毁了许多己方坦克。

第二天,一个加拿大战斗大队在前进中迷了路,误入两个德军装甲编队的包围圈。

更糟糕的是,波兰军队正在与德军交战,加拿大军队也遭到了袭击。

虽然加、波军队正在按照合围计划的目标向前推进,但缓慢的速度使得己方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因为他们面对的敌人数量越来越多。

美军的前进较为顺利,正抓紧时间向阿让唐开进。

由于即将与美军会合,英军士气更加高涨。

一场合围之战即将打响。

从开始到结束就是如此,其实战史有时候并不能精确到具体伤亡数字。

毕竟是战争。

随机文章多地惊现2017年巨大不明飞行物,空中盘旋30分钟后消失木星大气层有多可怕,惰性气体是太阳的3倍火星男孩预言中国圣人,就连霍金都称男孩是天才阿什法则的重要性,无视它恐让微软和华为破产(绝非危言耸听)中国风水师断日本龙脉,日本军刀楼意图不轨/中国转移煞气到日本

加入收藏
               

莱茵河战役过程简介 莱茵河战役最后的是什么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