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民抬头发现很大发光体开车追了半个城市

【菜科解读】
昨日,新牌坊,陈小姐看见“飞碟”的位置 (现场模拟图)昨日凌晨1点钟,渝北龙湖附近天空中,出现一个巨大的闪光飞行物,闪着斑斓光亮,一闪而过,市民疑似发现飞碟,大半夜开着车追了半个重庆城,可惜的是,再也没有见到那个“UFO”。
像个大草帽会发光据目击者陈小姐介绍,当时他们在龙湖附近吃饭,猛一抬头,突然看见一个巨大的发光物体,从远处的两栋楼之间匀速飞过去。
陈小姐当时惊讶得说不出话来,用力拉旁边的朋友,示意大家看。
朋友一转头,就只看到了一个尾巴消失在大楼背后。
陈小姐称,发光物体大概有30层楼高,光线很柔和,不刺眼,像是一个草帽,而且自身也在转动,底部像是有一圈小灯泡,它匀速地从左向右前进着,估计在七八秒的时间就消失了。
开车追了半个重庆城陈小姐认为她看到了飞碟,赶紧拉着朋友追出去,她和朋友一个朝北,一个向南,分头开着车追。
她一路从渝北追到了南山,沿着南山又追回来,绕了半个重庆城。
很可惜,再也没见过那个东西了。
可能是人造飞行器朝天门此前也曾出现过飞碟,很多市民都亲眼得见。
事后,几位飞行器爱好者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UFO可能就是人造飞行器。
“滑翔伞或者风筝。
”飞行器爱好者认为,只要装上LED灯,飞行器都会发光的,在夜空中就会有这样的效果。
针对这一情况,重庆天文科普教育协会专家称,究竟是什么还有待考证,不过,从以往情况看,很多不明飞行物都是一种光影自然现象。
相关链接》南昌上空出现飞碟原是风筝在作怪2004年6月,南昌上空发现“飞碟”,有人当场拍到了飞碟飞行的画面。
而后当地媒体和专家四处调查,最后发现,这些会发光的飞行物原是风筝。
制作者杨先生说,风筝都是用锡箔纸做成的,经过地上的灯光反射,就“发光”了。
当这些风筝“飞”到1000米以上时,就看不到风筝的外形了,只剩下一个亮点,看起来真有点像飞碟。
杨先生还说,最多的时候有40多只这样的风筝在天上飞,亮晶晶的一片非常壮观。
重庆石柱县峭壁发现千座岩棺葬谜团至今未解
这些洞穴三五一群,连成一片,错落有致,远观极为神秘和壮观,洞内则置放棺木,有牙齿等残骨。
考古学家认为,这是远古先民一种独特的丧葬方式,誉其为“岩棺博物馆”。
但有关岩棺葬的形成,至今迷影重重。
神秘“仙人洞”千余座一般凿在离地面5米以上的悬崖峭壁上,高的达到四五十米石柱“仙人洞”主要分布在龙河两岸悬崖峭壁上。
龙河又称南宾河,古称望途溪,是石柱境内最大河流,发源于黄水镇冷水乡,流经县内近10个乡镇,流长104.68公里,落差1263.3米,从丰都县境注入长江。
昨日,记者沿着石柱县下路乡三五大桥附近往上看,发现龙河两岸悬崖峭壁上,犹如长方形箱子状的洞穴密密麻麻,错落有致,层叠如蜂巢。
沿着龙河两岸探访了几十公里,悬崖峭壁上类似洞穴比比皆是。
石柱县档案局谭荣宏介绍,当地人们都管两岸悬崖峭壁上的洞子为“仙人洞”,1985年版的该县县志将这些“仙人洞”称为“崖洞”。
传说以前老人想还童,就在峭壁上的洞里呆上几天,脱掉一层皮,就能还原成一个年轻的小伙子。
石柱县文管所负责人介绍,第三次文物普查时,龙河两岸悬崖峭壁上共发现1000多穴“仙人洞”。
其中,比较集中的下路乡约尚存130多穴,双庆乡尧耳坡柜子岩有94穴,三星乡玉皇殿有65穴。
据介绍,“仙人洞”大多地处深山峡谷,一般凿在离地面5米以上的悬崖峭壁上,高的则达到四五十米,选址均为质地坚硬的岩石层,上面悬崖绝壁,下面滔滔河流,既可挡雨水侵入,无淹没之虞,也可阻野兽进入。
洞穴是远古岩棺葬只有极少数部落长等富族方能办到,棺木悬得越高就越孝顺石柱县文物专家介绍,“仙人洞”群其实是远古时期先民们凿岩为穴,置棺以葬的一种独特丧葬方式,一面临江,其余三面有人工凿过的痕迹,文物专家称其为岩棺葬。
十几年前,还有人从“仙人洞”中发现残存的棺椁、人体骸骨及少量陪葬物。
但由于年代久远和后期的人为破坏,没有从洞中找到有具体信息的文物和任何文字记载。
专家介绍,雕凿岩墓以岩面宽窄而定。
棺穴分横式、立式两种,以横式居多。
横式入口成长方形,洞浅;立式入口成正方形,洞深。
立式岩墓较少,规格一般高宽均0.8米,深2米左右。
岩穴内棺柩由木板组成,多数形如头大尾小的船状,也有类似于方形或矩形的箱子形状。
“查阅现有档案资料,关于岩墓记载很少。
”谭荣宏称,只在唐朝张?著的《朝野佥事》中有一则记载:“五溪蛮,父母死,于村外搁其尸,三年而葬。
打鼓踏歌,亲属饮宴舞戏,一月余,尽产为棺,于临江高山半肋以葬之,自山上悬索下柩,弥高者以为至孝”。
谭荣宏说,文中所称“五溪蛮”指东汉前分布在今湘西、黔、川、鄂三省交界地若干少数民族的总称。
专家从种种记述判定,岩棺丧葬是一种二次葬,古代实行岩棺葬的民族是重孝而厚葬的,在他们看来,先人的棺木悬得越高就越孝顺。
但工程艰险,耗资大,这需要相当的财力,恐怕当时只有极少数的部落长之类的富族方能办到。
千古之谜至今无解用什么工具在坚硬山岩上凿穴,怎样爬上悬崖峭壁都是难题文物专家介绍,岩棺葬的形制、葬法不同于其他地方已发现的天然洞穴葬或凿穴设栈搭架的悬棺葬,其施工难度及工量均大于前两者,而且更利于棺柩长久保护。
有关岩棺葬的谜团,至今让考古学家费解。
首先,两三千年前的先民要想在坚硬险峻的山岩上凿成2米长、1米深的棺穴,用的什么工具是一个难解之谜。
其次,凿开坚硬的石壁需要使用钢材器物,这是不是表明当时“五溪蛮”已经有了钢材的热处理技术,能够控制钢材的含碳量,及硅、锰、钼、钒、镍、铬等合金元素的含量及配方?第三,如果说“自山上悬索下柩”,可通过绳索从上面下滑垂降,但怎样爬上悬崖峭壁,这在当时也是个难题。
另外,石柱与周围的秀山、酉阳、巫山、巫溪远古时期同为濮、巴部族居住地,史称“溪洞部族”或“溪洞蛮”,为啥只在石柱发现了置放更为复杂、艰难的岩棺?岩棺与其他地方普遍所见的悬棺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专家至今也没找到答案。
重庆南川区村民称发现“野人”
近一周来,当地至少有30人频繁发现树林中有“野人”出没。
据目击村民介绍,“野人”比猕猴大出数倍,个头跟成人差不多,吓得个别村民呆若木鸡。
庆幸的是,目前暂无“野人”伤害人或牲畜的事发生。
被“野人”剥下的树皮堆了一地 树干上留下的牙印渗出白色树浆 郭娟 制图 南川区大有镇紧邻金佛山和贵州省道真县,除一条公路穿镇而过外,周边山多林密。
近一周来,当地至少有30人频繁发现树林中有“野人”出没。
据目击村民介绍,“野人”比猕猴大出数倍,个头跟成人差不多,吓得个别村民呆若木鸡。
庆幸的是,目前暂无“野人”伤害人或牲畜的事发生。
砍柴遇“野人” 一共有三个 昨日,大有镇石梁村4社,村民雷厚禄向本报反映了一件怪事:两天前,他在当地一处叫南桥坪的荒山砍柴。
数十年来,那里人迹罕至。
随着柴刀一起一落,二三十米开外的密林中,突然传来“轰”的一声闷响,他抬头一望,瞬间被吓得屏住呼吸——只见一个黑色物体在逃窜,一人多高的小树和灌木纷纷倒下,那物体满身黑毛,屁股如脸盆大小,迅速消失在丛林里。
“它完全不顾树丫阻挡或刺伤。
”雷厚禄称,这个动物很像传说中的“野人”。
事后,他试着向其他人讲述自己的砍柴奇遇,方才得知看见“野人”者在当地不乏少数。
去年七八月份起,就有人发现“野人”偶尔在山林出没;最近一周,出现得特别频繁,见过它们的村民超过30人。
雷厚禄立即通过电视比对和平常积累的知识,认为“野人”应该是野生大猩猩。
南川真有野生大猩猩?面对这种近乎天方夜谭的说法,记者在雷厚禄等村民的带领下,走进了当地山林。
曾目击“野人”、跟雷持相同说法的村民真不少,直接理由是:“野人”除个头跟成人差不多外,五官“也很接近人”,偶尔像人一样直立起来东张西望,甚至像人一样奔跑。
“树林来了三只大猩猩。
”住在一处叫瓦厂湾山沟的村民陈绍权,与“野人”相遇的次数最多。
陈说,多次看见“大猩猩”共有3个,其中1个可能是幼崽。
树上荡秋千 喜欢剥树皮 今年40岁的村民明兰英,是当地唯一近距离跟“野人”相遇的村民。
她说,4天前,她在山林边的红苕地劳作,抬头瞬间被吓得呆若木鸡。
距她不足10米的灌木丛里,赫然蹲着一个人形模样、全身黑毛、闭眼打瞌睡的“野人”。
突然,“野人”睁眼与她对视三四秒钟后,迅速直立起身,跃身进入灌木丛后的树林。
“那些大树后面是悬崖,它从一棵树上像打秋千一样,抓起树枝荡出十多米,落在另一棵树上……荡了两三次后再也看不见了。
”明兰英说,“野人”眼睛直勾勾的,当时把她吓坏了。
大梁村2社的孙成木今年50岁,住在公路边。
他对“野人”的了解跟他家山林内的两棵杉树被剥皮有关。
昨下午,记者在遮天蔽日的林间小道穿行约20分钟,才到达孙家的山林。
两棵杉树均高约30米,孙成木站在被剥得不见树皮的树干下心疼不已——堆在树下的树皮有四五十厘米厚,树干上横七竖八地留下像是牙咬的小洞。
“那东西的确有3个,它们可能是剥掉树皮后啃树浆吃。
”孙成木说,约一周前,他在山林砍柴时,也见过两个“野人”,它们爬在七八米高的树干上剥皮,发出跟常见猕猴迥异、声音异常洪亮的吼叫。
周边大山上 野生动物多 记者采访发现,最近一周“野人”频繁出现的山林外有一座大山,翻过大山便是贵州省道真县的天然景区黄泥洞。
据了解,道真县属中亚热带湿润高原山区,黄泥洞景区及其周边,分布着狒猴、黑叶猴、灵猫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雷厚禄的侄媳就是道真县的人,她说,黄泥洞不仅有猕猴、野山羊和野猪等常见野生动物,甚至在夜里能听到老虎叫声。
“‘野人’应该是人黄泥洞跑过来的。
我看到过,它没有成年人那么大,但体形跟两条狗差不多。
” 在大有镇的那条公路上方也有座山,上面能望见金佛山。
昨日,记者从大有镇镇政府了解到的说法是,金佛山的野生动物也多,它们“跟人一样,不会很听话地始终呆一个地方,跑出自然保护区的可能性很大。
” “野人”四大猜想 大猩猩 可能性: 大猩猩是世界上最大的灵长类动物,主要分布于非洲。
身高可达1.7米左右,体重近300公斤。
大猩猩虽然面孔和身材看起来十分吓人,但实际上它们是非常平和的素食者,以树叶、嫩芽、花、果实、树枝等为食。
由于体型过于庞大,大猩猩平时大多在地面上活动,一般不常爬树。
理由:真以为住在非洲的就喜欢往火炉跑嗦,成年大猩猩在陆地上几乎没有天敌,因此人家可不爱爬树。
猩 猩 可能性: 猩猩一度广泛分布在东南亚和中南半岛,现仅在苏门答腊的北部和婆罗洲的低地发现过它们。
猩猩体毛长而稀少,毛发为红色,粗糙。
身高可达1.4米,体重为60~90公斤。
栖息在树上,主要独居。
在树上攀爬时十分谨慎,会在一棵树上来回摆荡,直到抓住另一棵树。
理由:虽说猩猩也爱爬树,但行动一般谨慎缓慢。
再说了,猩猩多数是红毛,难不成来到中国也要“入乡随俗”染成黑头发。
长臂猿 可能性: 长臂猿共有4~5种出现在我国境内,每一种的数量都不过几十至数百只,濒于灭绝。
长臂猿的前臂特别长,身高不足1米,双臂展开却有1.5米,站立时手可触地,故而得名。
长臂猿生活在高大的树林中,采用“臂行法”行动,像荡秋千一样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一次可跨越3米左右,加上树枝的反弹力可以达8-9米,且速度惊人。
但它们在地面上却显得十分笨拙。
理由:荡秋千可是它的强项,速度快得惊人,只是一下地就笨起来,在灌木丛狂奔不像是它的所为。
黑叶猴 可能性: 黑叶猴是中国叶猴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主要分布于广西和贵州两省,我市南川也有发现。
它的体型纤瘦,头部较小,尾巴和四肢细长,体长为48—64厘米,尾长80—90厘米,体重8—10公斤。
头顶有一撮竖直立起的黑色冠毛,两颊从耳尖至嘴角处各有一道白毛,好似两撇白色胡须。
通常在树木的上层活动、采食,很少下地,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它行动敏捷、轻盈,善于攀登、跳跃,一次可越出10多米。
早晨和傍晚尤为活跃。
理由:本来就是本地居民,谁要是看见了它的两撇白胡子,准能认出它来。
专家称:“野人”极可能是黑叶猴 不排除其他野生动物在偷运途中脱逃后来此安家 昨日,重庆自然博物馆研究员、动物专家邓合黎详细询问了“野人”的生活习性及村民目击到的情况后分析,“野人”是黑叶猴的可能性很大,因为金佛山的山王坪保护区内就有黑叶猴分布,且数量还不少。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动物学家在我市金佛山首次发现27只黑叶猴。
截至2004年的调查表明,南川、武隆、彭水、万盛、酉阳等地均发现有黑叶猴。
针对“野人”个头跟成人差不多、吼叫声异常洪亮等描述,邓合黎解释,个头大小与村民目测的距离有关系,村民受到惊吓后过度紧张,也会影响自己的判断。
至于吼叫声跟常见猕猴不同,且异常洪亮,应该是受山林里树木众多和地形差异的影响,吼叫时的回声可能让人产生错觉。
邓合黎还说,大有镇村民持看见“大猩猩”的说法很难成立,但不排除有“猩猩”出现的可能。
据介绍,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等靠近泰国或缅甸的地区,就曾有猩猩出没。
如果说猩猩是从那里翻山越岭跑来南川区大有镇,几乎不太可能。
但有一种情况不能排除巧合:猩猩被不法人员从西双版纳等区域偷运来渝或黔,在途经大有镇周边时成功逃脱,最终在大有镇山林里定居下来——目前,仅3只的数量,跟野生动物被偷运途中逃生的特征有些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