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从不饮酒?为什么却喜欢喝法国的葡萄酒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3-27 点击数:
简介:“男人不抽烟,工作不冒尖;男人不喝酒,工作搞不走。

”这句话当然是错误的。

时期的,不抽烟,也不喝酒,然而工作似乎搞得也不赖。

最初,又抽烟,又喝酒。

康熙皇帝在少

【菜科解读】

“男人不抽烟,工作不冒尖;男人不喝酒,工作搞不走。

”这句话当然是错误的。

时期的,不抽烟,也不喝酒,然而工作似乎搞得也不赖。

最初,又抽烟,又喝酒。

康熙皇帝在少年时代,一度有抽烟的爱好(问题少年?),但后来戒了。

为什么呢?说来你也不会相信,是防止发生火灾。

就如康熙皇帝自己解释的那样:“如吃烟一节,虽不甚关系,然火烛之起,多由于此,故朕时时禁止。

然朕非不会吃烟,幼时在养母家颇善于吃烟,今禁人而己用之,将何以服人,因而永不用也。

” 他觉得,如果禁止别人抽烟,而自己大抽特抽,是无法说服别人的。

康熙皇帝能够喝酒,但坚持不喝,偶尔在吃饭后或者逢年过节时小饮一杯。

这又是为什么呢?他这样解释:“朕自幼不喜饮,然能饮而不饮。

平日膳后或遇年节筵宴之日,止小杯一杯。

人有点酒不闻者是天性不能饮也。

如朕之能饮而不饮,始为诚不饮者。

大抵嗜酒则心志为其所乱而昏昧,或致疾病,实非有益于人之物,故夏先后以旨酒为深戒也。

” 他觉得,喝酒要么乱人心志,要么导致疾病,不是有益之物,干脆不喝算了。

然而,1708年发生了两件事情,让康熙皇帝迷恋上了来自外国的葡萄酒。

这一年,康熙皇帝在木兰围场的布尔哈苏行宫,以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为由,将他废除。

这是清朝第一次废除皇太子。

虽然后来康熙皇帝曾经短暂恢复胤礽的皇太子地位,可胤礽受到这个重大打击,言行举止变得疯疯癫癫。

与此同时,康熙皇帝第十八子胤祄不幸夭折。

康熙皇帝很钟爱胤祄,外出时时刻带在身边。

可惜,胤祄命运实在不够好,在随康熙皇帝去热河狩猎途病故。

受这两件事的影响,康熙皇帝变得意志消沉,还患了一场大病。

那时候,有不少来自法国的传教士在朝廷里侍奉皇帝。

这些法国传教士见此情况,建议康熙皇帝饮用从法国带来的葡萄酒。

康熙皇帝在40岁那年,曾得了疟疾,病情严重。

法国传教士洪若翰进献金鸡纳霜(我们现代所说的“奎宁”)。

康熙皇帝服用后,神奇地治愈了。

在那以后,康熙皇帝就很信任法国传教士。

他听了法国传教士所言,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饮用了一小杯。

神奇的事情再次发生,康熙皇帝饮了葡萄酒后,心情大为好转,身体渐渐恢复。

于是,康熙皇帝慢慢养成了每日喝一点葡萄酒的习惯。

法国传教士们得知后,十分高兴,他们当然不会放过讨好皇帝的机会,纷纷进献最好的法国葡萄酒。

康熙皇帝,命令侍卫向各省督抚在京家属传旨:“以后凡本处西洋人所进皇上上用物件,并奏的书字,即速著妥当家人雇包程骡子星夜送来,不可误了时刻。

” 康熙皇帝要尽快喝到令人精神振奋的法国葡萄酒。

然而,不久就发生了罗马教廷禁止中国教徒祀祖敬孔的事情,康熙皇帝觉得不可思议,派人与罗马教廷进行交涉。

可罗马教廷固执己见。

康熙皇帝一怒之下,颁布禁教令,禁止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传教,“西洋人等小人,如何言得中国之大理。

……以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行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

” 这样一来,康熙皇帝要想喝到来自法国的葡萄酒,就不容易了。

随机文章中国史上最可怜的皇帝为何是隋炀帝杨广小行星飞掠地球虚惊一场,最近3.15亿公里存在潜在威胁秦始皇陵是龙脉吗,挖秦陵破坏中华龙脉/中国技术太菜不敢挖须佐能乎vs外道魔像,宇智波斑的须佐恐被外道魔像碾压盘点墓地风水禁忌事项,风水宝地不葬无福之人(坏人葬下去得恶果)

孔子的墓碑上到底写着什么 为什么康熙看了之后不愿祭拜下跪呢

始终是被历代帝王所崇敬的人,因为古代尊孔是文化的根本,更是如此。

那么曲阜作为孔圣人的老家,也就成了文化的圣地,就连帝都尊称孔子为至圣先师。

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也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

同时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在中国,几乎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他,即使在国外现在知名度也是非常之高。

康熙对孔子的敬仰,肯定也不会落后。

据说有一次他在巡游南方带时候,途径曲阜,一个重的议程就是去祭拜孔圣人。

在百官的簇拥下,康熙来到孔庙祭拜。

那场面大了去了,光是护卫的兵丁,就出动了上千人。

而且这次百官们也是第一次看见康熙行三叩九拜大礼,要知道康熙可是天子,只有天下人给他行跪拜大礼,能让康熙行如此大礼除了太庙里的祖先们,看来也只有孔子能享受这个待遇了。

之后,康熙又亲自宣读了自己亲自撰写的祭文,让在场的官员感动的不行不行的,万万岁的呼声震的孔庙嗡嗡三响。

有一次南巡结束。

康熙回京城再次经过山东,康熙来到了孔子的家乡曲阜。

十一月十七日,康熙在曲阜官员和孔子后人的陪同下,前往孔庙拜祭。

康熙进入孔庙之后,在孔子像前行三拜九叩大礼,并献上祭文。

拜祭完孔庙之后,康熙又来到孔林拜祭孔子墓。

按照规矩,康熙应该在孔子墓前行三拜九叩大礼,可是康熙站在孔子墓碑前,却久久没有下跪。

许多大臣想了半天不明白这是为何。

康熙祭拜孔子不愿下跪,大臣遮住墓碑上的一个字,康熙立马跪下了 许多大臣想了半天不明白这是为何。

之后有个机灵的大臣,瞄了一眼康熙看向的墓碑,立即明白了其中关节,在康熙到一边休息的时候,他把墓碑一角的一个“王”字用布遮住,康熙回来后,看到墓碑那个“王”字被黄布遮住了,立即上前跪拜了孔子的墓地。

这位随后就被提升了官位。

这位大臣说,孔子的墓碑上写的是:大成至圣文宣王,康熙贵为天子,能给一个王下跪吗,这有失皇威啊。

再说孔子就是一个文化达人罢了,哪能称王啊。

而用布遮住了上面的‘‘王‘‘字,自然就解除了心中的顾忌。

随机文章惊现2017年广州不明飞行物,小蛮腰和高速路上多地出现太阳墓地位置,一排排木桩围绕成太阳(楼兰因太阳墓灭国)股市鳄鱼法则的意思,及时止损才能避免99%的亏损黄延秋事件是真是假,黄延秋事件真相大白/科学证实外星人存在比黑洞更强大的天体,宇宙终极天体“类星体”

为什么康熙的女儿都短命?是什么真相导致的

与入关后诸帝之女相同,的女儿们也是早卒者多,寿命短暂。

玄烨有女20人,早卒者12人,比例达60%。

20个女儿的平均寿命为16.75岁。

12个早卒女儿的平均寿命为4.08岁。

八个成年女儿的平均寿命为35.7岁。

究竟什么原因让“天之骄女”如此短命呢? 顺治之女最短命 和顺治帝福临的女儿相比较,玄烨女儿短命的情况还不算最突出。

福临有六女(抚养之女除外,下同),五人早卒,比例高达83%。

六个女儿的平均寿命为10.17岁。

唯一长大成人的二公主,也仅活了33岁。

为做进一步探究,需要与、太宗的女儿,再分别作一对比。

努尔哈赤有八个女儿,七个长大成人,平均寿命是53.88岁。

皇太极有14个女儿,全部长大成人,平均寿命是37.71岁。

其中皇长女至皇五女出生较早,入关前都已嫁给蒙古贵族,她们的平均寿命为50.2岁,这同努尔哈赤八个女儿的平均寿命(53.88岁)。

而皇六女到皇十四女陆续出生于天聪七年(1633)至崇德六年(1641),清朝入关时,九人的年龄在四岁到12岁之间,她们的平均寿命仅为30.08岁,大大低于五位皇姐。

可见,清初四帝之女的健康状况与寿命长短,在关外和关内有很大不同。

努尔哈赤的女儿都出生在他建立后金汗国之前,成长在天命年间。

在此阶段,包括后宫制度在内的各种典章规制远不完备,封建伦理思想的影响较小,皇女们所受约束少,活动天地较大。

这些因素对于她们的成长发育,很有益处。

皇太极前五个女儿的生活环境,与前者无显著差别,所以同努尔哈赤的女儿一样,寿命较长。

生命在于运动 清朝入关后,皇帝的女儿出嫁前住在深宫内,基本上与外界隔绝。

皇子们自幼即开始骑射、游泳(玄烨诸子)等训练,稍大又经常跟随皇父外出,参加行围,从而有助于开阔眼界,强健体魄。

公主们则没有这种条件,她们被局限在深宫一隅,愈益受到伦理纲常与宫内繁琐礼节的束缚,大多体质孱弱,抵御疾病侵袭的能力自然较差。

清初痘疹流行,对公主的早卒与短命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决定性原因。

痘疹的危害性对公主和皇子并无区别,然而玄烨皇子的成活率与寿命,都大大超出公主。

玄烨有子35人,早卒者15人,比例为43%。

35个皇子的平均寿命为32.77岁。

早卒皇子的平均寿命为3.87岁。

20个成年皇子的平均寿命为54.45岁。

清朝入关后诸帝之女夭折率高,平均寿命短,原因是很复杂的,以上只是指出其中的某些方面。

玄烨的八个长大成人的女儿中,有六个嫁与蒙古王公,数量之多,居清朝入关后历代公主之冠。

不仅如此,玄烨的孙女及宗室、觉罗之女远嫁蒙古者,也不在少数。

她们都是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的有功之人。

皇太极曾将他14个女儿中的10个远嫁蒙古,玄烨同样让自己的大部分女儿与蒙古王公联姻,显然有效法祖父之意。

此外,玄烨的祖母太皇、嫡母孝惠皇太后,都来自蒙古贵族之家,玄烨这样安排女儿的婚事,也是为了亲上加亲,取悦于长辈。

当然,根据清朝局势的需要,以此举措巩固满蒙联盟,加强统治,也是玄烨考虑的重点所在。

远嫁蒙古,对于玄烨的女儿们来讲并非幸事。

女真族在形成满族共同体之前的漫长岁月中,与蒙古族相邻而居,交往密切,在文化上受到蒙古族较大影响,加以相同的自然环境,使得两个民族的习俗有不少相通相近处,这为彼此通婚创造了有利条件。

然而,玄烨嫁女时的情况,毕竟已不同以往。

清朝入关前,满蒙贵族之间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而努尔哈赤之女及皇太极年长之女又都擅长骑射,身体素质较好,来到蒙古草原后,对那里的一切不会感到过于陌生。

玄烨之女则非如此。

她们虽有较高的满汉文化素养,但体质较弱,加之紫禁城里优越的条件,与草原贵族之家有较大差别。

这些因素,削弱了她们对于新环境的适应力,使之下嫁蒙古后面临种种困难,身心两方面受到不利影响。

玄烨是一位慈父,对于女儿们远嫁蒙古而会遇到的不适与艰辛,早有预料。

他所采取的相应措施,是将女儿们的成婚年龄尽量后延,以便使她们对婚后的一切变化,能具备较强承受能力,处理事情时也更能应付自如。

所以,玄烨八位公主的婚龄,是在18岁与22岁之间,平均为19.12岁;而努尔哈赤的七个女儿的平均婚龄为15.3岁,皇太极的14个女儿平均婚龄为13.36岁。

随机文章罗马皇帝奥托简介虽结拜为兄弟…但让刘备死都无法原谅张飞「一件蠢事」最大古埃及金字塔的建筑奇迹,花20年时间用680万吨巨石印度泰姬陵的传说,国王为宠妃花22年建成日本三菱零式战斗机2012再飞,太平洋战争完败P51

加入收藏
               

康熙从不饮酒?为什么却喜欢喝法国的葡萄酒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