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克托尔·路易·柏辽兹的作品有什么特色?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3-27 点击数:
简介:“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在法国比任何其它地方都更为尖锐,艺术家的困苦和孤寂也更加悲惨!有一次,柏辽兹曾这样写过:“我感到我要大叫,为了拯救自己而大叫,…… 哦,残

【菜科解读】

“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在法国比任何其它地方都更为尖锐,艺术家的困苦和孤寂也更加悲惨!有一次,柏辽兹曾这样写过:“我感到我要大叫,为了拯救自己而大叫,…… 哦,残酷的病(我把这种病叫做道德的、神经的、虚构的、一切人们都可能有的孤立病)总有一天它少不了要把我弄死。

……”柏辽兹深刻地感到一个事实,如果说梅特涅反动政权在奥地利将舒伯特(Schubert)禁锢在一幅冬天严酷的图景里,那么柏辽兹的外界在他心目中就好象是一个住满魔鬼的地狱。

柏辽兹曾有一度怀疑过他对革命的信仰,并丧失了赢得这场斗争的信心,他和革命人民的关系疏远了,过分沉溺于宗教信仰中去寻找出路。

然而柏辽兹在本质上仍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尽管他此时已不再表现斗争的欢乐与胜利的信心,但他没有给自己的孤寂披上神化的外衣,也没有陷入悲观厌世和绝望,他对生活始终抱着积极的态度,他对“命运”一直在进行着斗争。

标题交响乐 在柏辽兹的音乐遗产中占首要地位的是交响乐。

他写了四部交响曲,其它管弦乐作品也不少。

理论方面他的《管弦乐配器法》很有影响。

在他的作品里,直接继承了贝多芬交响乐的传统,同时又表现了他的大胆革新,创作了自己新型的交响曲即在交响曲的开头和每个乐章都加上标题(有时标题写得很详细),使 音乐与文学更为接近,力图将文学中所描写的生动而具体的形象,用音乐语言表达出来,使器乐的表现力更加具体和深刻,这就是常被人们称道的“标题交响乐”。

标性内容 柏辽兹以标题交响乐与古典交响乐相区别,强调音乐的标性内容,他认为标题是一种民主的要求,能使音乐得到普遍的理解。

对他来说,没有内容,没有标题的音乐是没有的。

为此,他以进步的艺术思想对狭隘、庸俗的艺术见解进行斗争,以新颖的艺术形式深刻反映了当时法国激进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复杂而矛盾的精神面貌,表现了他们的“叛逆精神”,他大胆地扩大了乐队的配备,使交响乐获得新的音色和乐队效果,并在旋律、和声上踏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这一切,对日后欧洲的音乐文化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

随机文章在杨家将演义中的萧天佐怎么死的?美国史上最「短命」总统就职后睡一觉醒来就卸任了跨世纪的威廉大帝号邮轮,邮轮魔改巡洋舰后被击沉揭秘人体生物钟之谜,生物钟紊乱会导致性功能减退宇宙黑洞是怎么形成的,霍金说掉进黑洞不会死会进入另一个宇宙

关于艾克托尔·路易·柏辽兹的评价如何?他的风格是如何样的

柏辽兹生前经常被批评为情感泛滥,乐曲效果过于嘈杂,事实上今天看来,正是柏辽兹开发了管弦乐团的丰富表现力,他把配器法提高到了一门艺术的高度。

虽然在柏辽兹去世一,人们仍然主要关注他创作中“浪漫主义”的部分,甚至他的崇拜者如特,瓦格纳,也主要关注的是他风格中超前于时代的戏剧性力量,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乐队丰富的表现力,事实上,柏辽兹的创作受古典主义的影响非常深,他的作品曲式严谨,即使长如歌剧《特洛伊人》(五幕,全本演出近五个小时),仍然保持着紧凑的结构和呼应。

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音乐学者们和指挥家们不断地指出,在柏辽兹丰满华丽的音响当中,永远不缺雅纯正的旋律和对于强大的戏剧性力量的控制,柏辽兹的风格充满诗意,他极富创造力,大大改革了管弦乐作品的创作方式以及管弦乐队的编制和表现力,他的作品具有贝多芬式的辽阔刚健的气魄,复调写作技巧精熟,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有他极其出色的配器法, 柏辽兹对浪漫主义音乐影响深远,他的《幻想交响曲》指明了浪漫主义标题音乐的创作道路,可以说是后来的标题交响曲和交响诗的样板;柏辽兹喜欢从著名的文学作品中汲取灵感,这也契合并影响着当时音乐家对于选材的偏好,他的管弦乐序曲《李尔王》,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喜歌剧《比阿特丽丝和本尼迪克》取材于莎士比亚的剧作,戏剧康塔塔《浮士德的劫罚》的灵感来自歌德,管弦乐序曲《海盗》,中提琴和乐队作品《哈罗尔德在意大利》取材于拜伦的作品,歌剧《特洛伊人》根据维吉尔的史诗《埃涅阿斯纪》自撰脚本等等;柏辽兹写了一本经典著作《配器法》,被称为是这门艺术的第一本和最重要的一本专著;除了在音乐创作上的成就之外,柏辽兹也创作散文和音乐评论,并且受到广泛的称赞,他著有自传,如他在自传中所说,就如同一本小说一样曲折精彩,不过虽然他的经历的确非常丰富,他在写自传的时候也常有夸大之处。

随机文章富士急鬼屋真的有鬼吗,传闻有人被吓死在三楼(90%的人中途退出)有些陨石为什么值钱,天外陨石有什么价值(最贵陨石30000元一克)最后的晚餐多了一只手,达芬奇最恐怖的画(拉斯维萨看出玄机)宇宙到底有没有尽头,如果有那么宇宙之外会是什么投胎到地球的外星人,鬼谷子恐是其中之一/为人类文明贡献巨大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为什么要在中国定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生平简介

1885年11月24日,斯特朗出生于布拉斯加州弗兰德镇。

1887年,全家迁往俄亥俄州的芒特弗农。

1891年,斯特朗6岁生日前,全家由芒特弗农迁往辛辛那提。

她被送入一所公立学校读书。

1895年,全家迁往奥克伯克。

1896年,斯特朗(11岁)提前完成小学八年学业。

1896年,斯特朗进入奥克伯克中学学习。

1897年,斯特朗第一次出国,全家出发去英格兰。

1898年夏秋,随全家住在法国和瑞士。

1898年,斯特朗13岁时,被录取到洛桑大学夏季教师进修班学习。

1900年,中学毕业,年仅15岁。

1902年2月,青年杂志《美国周刊》发表了她两篇关于意大利之行的文章。

青春时期 1902年,进入奥伯林学院就读大学一年级。

1903年,父母前往南部非洲期间,被安置在伊利诺斯州普雷里德波特的朋友家中 1903年,斯特朗母亲鲁思·玛利亚染病死于塞得港和纳波斯之间。

1905年,大学毕业,并入选ΦBK联谊会。

1905年,受聘为《前进报》记者。

1906年3月8日,在任职7个月后,被《前进报》解雇。

190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08年,《实用主义的某些宗教方面因素》刊登在4月份的《美国神学杂志》 1910年9月,欧文·洛夫乔伊请她到全国童工委员会任职。

1910年12月,斯特朗遇到全国童工委员会的执行理事沃尔特·哈维,并成为其助理。

之后她拍摄了多部单卷电影,包括《孕妇须知》、《得到教益的男人》、《出诊护士》等。

这些作品使全国各地展览大获成功。

1914年3月,她收到阿伯丁伯爵夫人邀请,前往都柏林 1916年10月,辞去全国童工委员会职务。

(31岁) 1916年12月3日,竞选成功,进入学校委员会。

外国时期 1921年8月,斯特朗到达莫斯科。

1923年9月末,离开莫斯科,回到美国。

1921年第一次到苏联,广泛介绍苏联的革命成就。

1925年首次访问中国,报道并支持省港大罢工。

1927年,她第二次访问中国,访问湖南、上海、武汉和西北地区,报道了湖南农民运动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真相。

1930年协助苏联政府创办英文《莫斯科新闻》任主编和特约撰稿人。

时期两次来华,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斗争和解放区军民的活动。

1946年第五次来华时访问了延安,她和解放区的战士们一起吃小米饭、一样住窑洞,并多次会见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同志, 1949年,斯特朗和《莫斯科新闻》报主编、曾前来中国推动国共合作的鲍罗廷一同被捕。

1955年,斯特朗被释放并被驱逐出境。

1958年春天第六次来中国访问,并在中国北京定居。

1959年被批准第一批访问西藏的外国记者代表团成员之一。

1970年3月29日她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她被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墓碑上铭刻着郭沫若的手迹:“美国进步作家和中国人民的朋友”。

她85岁的生命,1/3在美国,1/3在苏联,1/3在她称为“理想的归宿地”的中国。

随机文章战国七雄的资料大全秦始皇真的是暴君吗?小行星飞掠地球虚惊一场,最近3.15亿公里存在潜在威胁AV8B鹞式攻击机简介,2012曾被塔利班炸毁6架世界上最大战斗机图128,长30米是狂风战斗机3倍

加入收藏
               

艾克托尔·路易·柏辽兹的作品有什么特色?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