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像”人!人工智能要“觉醒”了吗?专家一句话点醒!

这位工程师对这
【菜科解读】
2022 年 6 月,一则新闻引发热议:一名谷歌公司的工程师宣布,他研究的人工智能已经有意识和灵魂。
这位工程师对这个看法深信不疑,结果,公司驳回了这个说法,还让他带薪休假,调离了研究岗位,甚至建议他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这则新闻一出,引发了一场争论。
如今,许多人都接触过语音助手之类的人工智能工具,这些工具的表现和活人相差甚远,没人会认为它们有灵魂。
基于这个经验,许多人认为这名工程师实在是太夸张了,甚至怀疑这是一场炒作。
再后来,有人放出了谷歌公司人工智能对话的截图,研究人员和人工智能对话,人工智能说自己认为自己是人,它对关机感到害怕,认为自己是活的。
看了截图,许多人对人工智能的进展感到惊讶,但依然认为这只是人工智能的某种对话能力,和“活着”、有“灵魂”、有“意识”不是一回事。
不过,到了今年,人们恐怕对这名工程师有了更多理解。
随着基于大语言模型 GPT-3.5 的 ChatGPT 公开(现在又升级到了 GPT-4),人们发现,人工智能在几乎所有对话中都显得“游刃有余”了。
虽然 ChatGPT 会非常精确的回答,自己只是人工智能,但是它的回答在一些方面已经接近真人,代码能力、翻译能力甚至超过没有受过训练的人,反而是这些”非人“的能力,提醒我们它不是人。
人们不禁要问,这类大语言模型的人工智能,是否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意识?如果现在还没有,那未来会不会有呢?
什么是“意识”?
我们先抛开“活着”“灵魂”这些科学上难以说清楚的大词儿,聚焦“人工智能可不可能有意识”这个问题。
对此,许多人工智能专家、脑科学家和哲学家都发表过自己的观点,但看法莫衷一是。
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弄清楚,“意识”究竟是什么。
首先,即便是科学领域,大家对意识是什么,以及如何才能产生意识,也有着完全不同的观点。
我们先选取一个大部分科学家认可,也符合日常经验的说法:这里说的意识,是神经系统对自我感受和外部感知的总和。
翻译成日常语言,拿我们人类自己举例子,我们能看到光,听到声音,五感信息会进入意识。
同时,我们能感觉到自己身体内的疼痛、疲惫、紧张、饥饿等,能处理思想、记忆、情绪等,这些信息都会进入到意识,成为意识的一部分。
而且,人能感觉自己的存在,知道有一个连续的自我,并能审视自我,这也是人类意识的一部分。
人只要处于觉醒的状态,就具备意识。
睡着了或者昏迷了,就会失去意识。
死亡时,神经活动停止,意识就会彻底消散。
只有人类有“意识”吗?
如果这么定义意识,地球上恐怕只有人类才有意识了。
但是,意识有不同的层级水平,许多动物也具备意识。
拥有“自我”,也不是意识的必要条件。
比如,我们虽然不能真的钻到动物脑子里,但是通过实验,科学家猜测黑猩猩、海豚等动物甚至可能有一定的自我感知,拥有意识。
观察猫和狗的行为也可以猜测,它们应该不具备“自我”,但是也能感知到内外部世界。
有些动物的神经系统更简单,感觉系统也和人类相去甚远,但是还是能感受内外部环境,也拥有一定程度的意识。
植物、各种无生命的物体等等,根本不具备神经系统,也就不可能拥有意识了。
人工智能能拥有“意识”吗?
在聊这个问题之前,先让我们来看看大语言模型的人工智能能做到什么。
首先,如今的人工智能可以像人一样说话,感觉“像”个人。
但是,这种感觉不是硬证据。
人类总是基于自身的经验,判断其他客体是不是有意识,往往对方表现得越像人,人类就越会认为它有意识。
这种判断是非常不准确的,人类经常会认为宠物猫和狗有复杂的意识,实际上就是把自己的经验投射到了动物身上。
科学家发现,人类甚至对有眼睛的东西就会投射它有意识的感觉。
因此,“感觉像人”和“有意识”不能画等号。
就像谷歌科学家遇到的那样,有些模型会自己说自己是人。
这是有意识的表现了吧?但还真不能这么说,大语言模型是基于人类语言训练的,这些训练材料本身就包含海量的自我表达,人工智能可能学会了类似的表达方法,可以生成这样的句子。
举个不够恰当的例子,鹦鹉学说话时也可以说我如何如何,但是它却并不能理解我的含义。
光是说自己是个人,也不能算过硬的证据。
谷歌的工程师有可能就是被这个问题绕晕了。
其实,许多学者坚决反对人工智能可以拥有意识,他们的理由多种多样,我挑选其中有代表性的介绍一下。
#p#分页标题#e#有些学者认为,只有生物才能发展出意识。
还有些学者认为,意识需要感知外部世界,只有具有物理意义上的身体,才能发展出意识。
更有学者认为,必须发展出一套关于世界的认知,甚至发展出一定的内省能力,才能具备意识。
这些说法听起来很抽象,让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国内的人工智能专家袁行远用几个问题测试 ChatGPT,他问人工智能,自己门牙不好,是应该吃苹果还是吃香蕉。
人工智能回答,吃苹果。
他纠正道,苹果是硬的,香蕉是软的,牙不好应该吃香蕉,人工智能表示原来如此,它学习了。
袁行远继续进行涉及空间推理等问题的测试,ChatGPT 都给出了错误的答案。
对于系列结果,袁行远给出了一个巧妙的比方,他说:ChatGPT 就像是一个小孩,已经读了全世界所有的书,却从来没有走出过他的房间。
许多科学家认为,生物有一具身体,能够“走出房间”感知世界,才能发展出意识。
如果这个看法是正确的,那么人工智能恐怕很难发展出动物具备的那种意识了。
不过,这也只是这些学者的一家之言。
许多科学家认为,没有身体,光是“看了全世界所有的书”,照样可以发展出意识。
目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人工智能不仅具备了强大的对话能力,而且,涌现出了相当好的逻辑推理能力,甚至拥有了猜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科普中国曾经刊载过文章解读这项研究,见《ChatGPT相当于 9 岁人类小孩,它还真把自己当个人了?》。
这种涌现出来的能力可能让它超越人类的预期,获得一定的意识。
而且,按目前的发展进度,这一类人工智能还表现出了一定的通用智力。
过去的人工智能往往为特定任务训练,有的会开车,有的会下围棋,但是不会其他技能。
大语言模型训练的人工智能不仅能处理文本,还会推理、翻译、编程甚至绘图。
一些科学家估计,这种通用的智能可能也是意识的基础,随着人工智能不断发展,出现一定程度的意识,或者不同于人类理解的意识,也是有可能的。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通常所说的“意识”是神经系统自我感受和外部感知的总和。
人类和许多动物有不同水平的意识。
目前来看,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人工智能还不具备意识。
但是随着人工智能演进,出现某种程度的意识,也是有可能的。
多次重装系统对电脑有害吗?专家解答与安全建议
软件支持 在线重装、U盘制作、自定义重装 等多种模式。
简介: 在现代数码产品使用过程中,操作系统重装是一个常见的需求,无论是为了清除系统故障还是更新至最新版本,甚至是对硬件升级后的重新配置。
然而,重装系统对电脑是否有害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不少用户。
本篇文章将结合近期电脑和手机的品牌新品及系统版本,探讨重装系统对硬件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安全建议。
工具原料: 系统版本:Windows 11专业版、macOS Ventura、安卓13 品牌型号:Dell XPS 13 (9310)、MacBook Pro 14寸 (2023)、Google Pixel 7 软件版本:Acronis True Image 2023、CCleaner 2023版 一、多次重装系统的影响 1、多次重装系统是否会对硬件造成磨损,这是很多用户关心的问题。
实际上,重装系统的过程主要涉及软件层面,不会直接对硬件造成物理损伤。
硬盘在重装系统时会经历数据擦写过程,尤其在传统机械硬盘上,这可能加速硬盘磨损。
然而,在现代SSD硬盘上,这种影响已大幅降低,因为SSD没有机械部件且具有进阶的寿命管理技术。
2、以Dell XPS 13为例,若频繁重装Windows 11,其NVMe SSD硬盘由于设计的磨损均衡技术会抵消大部分写入影响。
不过,出于对硬盘寿命的考量,仍建议使用可靠的软件工具,如Acronis True Image进行系统备份与还原,以减少重装次数。
二、重装系统的优势与适用场景 1、重装系统的主要优势在于快速解决顽固病毒、系统崩溃或者无法通过常规手段解决的软件冲突等问题。
例如,MacBook Pro用户若遇到macOS Ventura系统无法正常启动而其他方法无效时,重装系统是一种快速有效的解决途径。
2、Android设备的重装,如Google Pixel 7重置至安卓13,不仅可以用于清除多余应用和数据,还能提升设备响应速度,使系统运行更流畅。
这对使用时间较长、积累了大量缓存和冗余数据的手机尤为明显。
三、安全重装系统的建议 1、在进行系统重装前,务必备份重要数据。
无论是通过云端备份,还是使用Acronis True Image等工具进行本地备份,这一步骤都能确保数据万无一失。
2、重装系统时优先使用厂商提供的官方工具和系统镜像,以减少因第三方资源带来的安全隐患。
在Windows上,使用微软官网提供的Media Creation Tool;在Mac上,通过内建的macOS恢复模式都是安全可靠的选择。
拓展知识: 1、重装系统后,个性化和设备驱动可能需要重新设置或安装。
对于一些专业用户,Configuring设备的Bios设置、启动项和性能优化设置可能是重装后的必要步骤。
2、在Windows下,重装完成后使用CCleaner等软件进行注册表清理,可进一步保持系统的高效运行。
3、对于SSD用户,使用Trim命令维护硬盘的性能和寿命。
这种操作通常由操作系统自动执行,但手动检查和优化设置有助于增强设备可靠性。
总结: 重装系统作为电脑及数码设备故障解决和性能优化的重要手段,不会对硬件造成直接性损害,但对硬盘寿命有一定的写入影响。
合理规划重装频率,并运用有效的备份和恢复技术,可以使设备长期保持良好的性能。
通过了解安全重装建议和相关的知识扩展,用户可以在保障设备安全的前提下充分享受重装系统带来的便利和高效。
标签: 注意:本站所刊载的文章均为学习交流之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对于商业使用,请联系各自版权所有者,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Windows7旗舰版密钥激活指南:全面解析与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系统之家win7重装全攻略:解决所有安装难题 多次重装系统对电脑有害吗?专家解答与安全建议 分类于: 回答于:2024-12-16 简介: 在现代数码产品使用过程中,操作系统重装是一个常见的需求,无论是为了清除系统故障还是更新至最新版本,甚至是对硬件升级后的重新配置。
然而,重装系统对电脑是否有害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不少用户。
本篇文章将结合近期电脑和手机的品牌新品及系统版本,探讨重装系统对硬件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安全建议。
工具原料: 系统版本:Windows 11专业版、macOS Ventura、安卓13 品牌型号:Dell XPS 13 (9310)、MacBook Pro 14寸 (2023)、Google Pixel 7 软件版本:Acronis True Image 2023、CCleaner 2023版 一、多次重装系统的影响 1、多次重装系统是否会对硬件造成磨损,这是很多用户关心的问题。
实际上,重装系统的过程主要涉及软件层面,不会直接对硬件造成物理损伤。
硬盘在重装系统时会经历数据擦写过程,尤其在传统机械硬盘上,这可能加速硬盘磨损。
然而,在现代SSD硬盘上,这种影响已大幅降低,因为SSD没有机械部件且具有进阶的寿命管理技术。
2、以Dell XPS 13为例,若频繁重装Windows 11,其NVMe SSD硬盘由于设计的磨损均衡技术会抵消大部分写入影响。
不过,出于对硬盘寿命的考量,仍建议使用可靠的软件工具,如Acronis True Image进行系统备份与还原,以减少重装次数。
二、重装系统的优势与适用场景 1、重装系统的主要优势在于快速解决顽固病毒、系统崩溃或者无法通过常规手段解决的软件冲突等问题。
例如,MacBook Pro用户若遇到macOS Ventura系统无法正常启动而其他方法无效时,重装系统是一种快速有效的解决途径。
2、Android设备的重装,如Google Pixel 7重置至安卓13,不仅可以用于清除多余应用和数据,还能提升设备响应速度,使系统运行更流畅。
这对使用时间较长、积累了大量缓存和冗余数据的手机尤为明显。
三、安全重装系统的建议 1、在进行系统重装前,务必备份重要数据。
无论是通过云端备份,还是使用Acronis True Image等工具进行本地备份,这一步骤都能确保数据万无一失。
2、重装系统时优先使用厂商提供的官方工具和系统镜像,以减少因第三方资源带来的安全隐患。
在Windows上,使用微软官网提供的Media Creation Tool;在Mac上,通过内建的macOS恢复模式都是安全可靠的选择。
拓展知识: 1、重装系统后,个性化和设备驱动可能需要重新设置或安装。
对于一些专业用户,Configuring设备的Bios设置、启动项和性能优化设置可能是重装后的必要步骤。
2、在Windows下,重装完成后使用CCleaner等软件进行注册表清理,可进一步保持系统的高效运行。
3、对于SSD用户,使用Trim命令维护硬盘的性能和寿命。
这种操作通常由操作系统自动执行,但手动检查和优化设置有助于增强设备可靠性。
总结: 重装系统作为电脑及数码设备故障解决和性能优化的重要手段,不会对硬件造成直接性损害,但对硬盘寿命有一定的写入影响。
合理规划重装频率,并运用有效的备份和恢复技术,可以使设备长期保持良好的性能。
通过了解安全重装建议和相关的知识扩展,用户可以在保障设备安全的前提下充分享受重装系统带来的便利和高效。
菜科网系统致力于解决 Windows 系统重装解决方案,提供高效、安全、免费的系统重装服务。
专家是如何解读51区的 有关于不明飞行物的情报是真实存在吗
那么,为什么要将其隐匿于内华达州南部群山环绕的高原荒漠之中? 要想进入“51区”,不仅需要拥有高度机密的安全级别,而且必须接到来自美国军方最高层或情报机构精英分子的邀请。
任何人在造访该基地之前都必须进行保密宣誓。
如果得不到邀请,即使驾驶一辆四轮驱动的汽车,穿上一双质地上乘的远足靴,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在之间跋涉10个小时,也难以一窥“51区”全貌。
在位于“51区”以东26英里开外的提卡布峰顶,借助望远镜,间或可以看到那里的一丝动静。
如果你在一个的夜晚登上提卡布峰,朝着黑漆漆的山谷那端连续眺望几个小时,不知在什么时候,“51区”机场上的灯就会突然亮了起来。
一架飞机滑出停机棚,出现在微光一现的跑道上。
片刻之后,飞机起飞,当起落架的轮子刚刚离开地面,灯光就会立刻熄灭,整个山谷重新陷入一片死寂之中。
这里是一个黑暗的世界。
根据那些熟知“51区”历史的大多数黑暗世界成员的说法,1955年,当中情局的2名官员理查德·比斯尔和赫伯特·米勒选中这里,作为第一架侦察机U-2的试飞地点时,这个基地才打开了自己的大门。
“51区”的历史之所以神秘莫测,正是因为早在中情局将其作为理想的秘密试验场所前,所谓的“第51号区域”就已经存在了4年之久。
在此之前,“51区”的第一个主顾不是中情局,而是原子能委员会。
1955年,在中情局进驻“51区”以后,随之而来的还有美国第一个和平时期空中间谍项目的合作方:美国空军。
此外,其他几个与这项侦察机计划有着利益瓜葛的关键部门也因此获知了“51区”的存在。
为了遮掩事实,美国宇航局的前身“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和美国海军不得不编造故事,对外界解释为什么会有飞机在一个从未正式存在的军事基地飞进飞出。
从1955年起至20世纪80年代末,这些机构就“51区”的有关项目进行了通力合作。
但是,除了联邦雇员的高层人物和具有最高安全级别的秘密项目承包者之外,很少有人确凿无疑地知道“51区”是否真正存在过。
直到1989年11月,一个戴着眼镜、语气和蔼、年届而立的佛罗里达州居民鲍勃·拉扎尔与一个名叫乔治·纳普的调查记者在拉斯韦加斯的《新闻直击》节目上露面,才终于向世人揭开了“51区”的真实面目。
关于UFO 真实存在 乔治·大学获得的档案显示,在开展U-2项目后,该地区收到的有关UFO的目击情报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但档案中给出的解释是,因为研发的新飞行器大多造型奇特,加上特殊的天气原因,使人误认为是UFO。
事实真的如此吗? 对于51区是美国政府研究地外生命中心的传言,格林伍德说,51区真正的作用仍未被揭晓。
对此,必须提及的一个人是鲍勃·拉泽尔,他是一名自称曾在51区工作过的雇员。
美国历史频道《UFO猎人》编剧小约翰·格林伍德说,拉泽尔称,在51区里,美军正从外星人科技中进行“逆向工程学研究”来发展人类科技,甚至还隐藏着军方最黑暗的机密,包括藏匿外星人的飞船。
早在1989年,鲍勃·拉泽尔就公开在一档新闻调查类节目上露面,向公众揭开51区的“谜团”。
拉泽尔称,从科学家到安保人员,数万名曾在51区工作过的人都签署了保密协议,而他是唯一一个打破了保密协定的人。
据拉泽尔称,自己曾在洛斯阿拉莫斯核试验室里从事放射性微粒的探测工作,在匈牙利籍核物理学家爱德华·泰勒博士的推荐下,他参与到了51区的工作。
工作地点位于51区地下基地。
拉泽尔称,抵达51区的第一天,他就意识到自己可能进入了某个神秘的研究机构。
下了飞机,在一段土路上行驶了约半个小时后,拉泽尔被带到了一个神秘的飞机库区,这里距离51区的马夫干湖很近。
随后,拉泽尔接受安全检查,并被要求签署了2份文件,一份是同意有关部门监听自己的家庭电话,另一份是表示自愿放弃美国宪法赋予自己的权利。
随后,拉泽尔称,有人带他来到一架飞碟前,并告诉他的职责就是逆向开发它的反重力推进系统。
拉泽尔称,在S4地下基地中一共有9架飞碟。
有人拿给他一份说明书,上面显示这些飞碟来自另一个星球。
拉泽尔称,自己还看到了一些类似外星人的照片,他认为这些大概就是外星飞船的飞行员。
拉泽尔还称,他曾在1989年3月的一天,无意中见到在2个白色制服的男子中间,有一个个头矮小,但脑袋硕大的灰色外星人,但随后卫兵阻止他,不让他窥探。
这一情况也成为了后世描绘外星人长相的重要推定之一。
经过痛苦的挣扎,拉泽尔最终没能坚守住51区的保密协定,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告诉了自己的妻子、好友和另一个UFO研究专家、里尔喷气式飞机发明人之子约翰·李尔。
拉泽尔约他们一起前去亲眼看看51区正在发生的事情。
几个人带着高倍望远镜和摄像机登上51区附近的山顶。
据数人称,在那里等了很久以后,山谷内终于有了一丝动静。
一个闪闪发光的飞碟从山谷间,挡住了51区的视线。
此后,拉泽尔一行多次来到同一地点进行观测。
但他们第三次前往观测时,被51区的卫兵发现并且扣留,接受盘问之后,拉泽尔一行获释放。
第二天,拉泽尔称,当他按时准备搭乘飞机去51区上班时,他的上司马里亚尼早已在那里等候,马里亚尼告诉拉泽尔,他不用再去上班了。
随后,拉泽尔被公司解雇,并被警告如再次出现在51区附近,将立刻以间谍罪逮捕。
节目播出后,拉泽尔的言论引发了极大的争议,洛斯阿拉莫斯核试验室说从未雇佣过名为拉泽尔的员工,而拉泽尔则表示,政府将他存在的信息“全部都抹掉”了。
而当时有媒体记者调查发现,洛斯阿拉莫斯核试验室的通讯录中的确有拉泽尔的名字和电话。
“拉泽尔说的是真的吗?目前没有人能够证明这些,但是这种说法让51区变成个充满秘密和谜团的地方。
”格林伍德对新京报记者说。
更多秘密 没有人证实拉泽尔的证言,但有关51区秘密的猜测,却越来越多。
有人称,美国政府在51区建有一座巨大的地下设施,来进行研究外星人和逆向工程的活动。
但又有人称:之前在51区进行的最为机密的工作已经在1990年代转移到犹他州的试验场了,截止到2013年9月,美国政府在51区进行的秘密活动只不过是转移公众视线而已。
还有猜测认为,1947年罗斯威尔事件中坠毁的“UFO”和其他来自外星的材料就被储藏在51区,政府与外星人谈判的代理人“黑衣人”据说也驻扎在那里。
格林伍德说,他并不知道51区是否有外星人,或者存在他们所拥有的科技,但他说,“如果外星人及其科技的确存在,且军方也掌握了相关的证据和技术的话,我认为,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比51区更适合来藏匿他们了。
” 格林伍德说,他认为,51区里掌控着美国最高级别的科技,可能是武器方面、飞行器方面或者其他各方面的混杂。
“这个被沙漠所隔离的地方可以让军方执行所有他们想低调进行,而不担心被外界发现的项目。
尽管我们终于知道这个地方是‘真实存在’的,但我保证,我们现在所知道的,还不及这个地方曾进行、现在仍在进行的秘密的百分之一。
随机文章为何说唐太宗和隋炀帝有颇多相似之处汉武帝时期窦婴矫先帝遗诏被诛九族?导弹是谁发明的,冯.布劳恩在二战期间为德军发明揭秘区块链和比特币的关系,区块链技术缔造出来疯狂的比特币富士急鬼屋真的有鬼吗,传闻有人被吓死在三楼(90%的人中途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