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0万年!中国才是世界水稻的起源地

【菜科解读】
快科技5月24日消息,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全国13家单位的科研人员,利用植硅体微体化石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浙江浦江县上山文化区水稻的研究,并揭示了水稻从野生到驯化的10万年连续演化史。
这项研究进一步确认中国是世界水稻的起源地,而距今约1万年的上山文化在世界1316.cc农业起源中具有重要地位。
这一重要研究成果已经在线发表于《科学》杂志。
研究表明,早在约10万年前,野生水稻就已经分布在长江下游地区。
大约2.4万年前,全球气候开始进入寒冷的盛冰期,促使人类开始采集、利用包括野生稻在内的野生作物。
大约1.3万年前,人类开始对野生水稻进行驯化前的栽培。
大约1.1万年前,驯化水稻植硅体比例迅速增加,并达到驯化阈值,标志着东亚稻作农业正式起源。
上山遗址发现于201316.cc00年11月,上山文化命名于2006年11月,目前已发现24处文化遗址,均位于浙江省。
这是中国境内乃至东亚地区目前已知规模最大、分布最集中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群。
长江下游地区三万年以来水稻由野生到驯化演化的概念模型
世界地球日:探访人类起源地
从上世纪前半叶开始,科学家们发现了大量古人类的记录,其中最古老的当属上世纪70年代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距今350万年的南方古猿化石——“露西”,此外还有在坦桑尼亚东北部莱托里地区发现的36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脚印。
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考古界有着众多的研究和争论,但根据目前掌握的化石证据,早于180万年前的都只发现在非洲,而且绝大多数发现在非洲东部的东非大裂谷中,所以我们还只能说人类最初的起源地在非洲,那么为什么大多数古人类的化石和遗迹在东非大裂谷呢?东非大裂谷的火山作用和古人类的演化东非大裂谷全长6500千米,像一个巨大的“之”字形纵横盘绕在非洲大地上,被称为“地球上最大的伤疤”。
东非大裂谷的形成和演化对东部非洲的地理环境、气候和植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裂谷内的岩浆活动和火山喷发造成了地壳抬升并导致气候的变化,与裂谷形成前温暖湿润的森林相比,这里变得越来越炎热和干燥,树木稀少,成为典型的热带草原气候。
环境的变化为古人类的演化提供了必要条件,位于肯尼亚境内的图尔卡纳湖盆地被称为人类的摇篮。
最近,在当地发现了一些食草性古生物的牙齿,揭示出这个地区在“人属”首次出现时所具有的独特气候条件。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米克尔团队,通过研究该地区食草型古动物牙齿化石,推算出这个地区800万年前的气温和降水情况。
研究数据显示,整个东非地区曾在“人属”出现的时期(约300万~200万年前)变得十分干燥,而图尔卡纳湖盆地干涸得更早一些,在那里进化的物种更能适应之后普遍的干燥环境。
这让图尔卡纳盆地变成了“物种加工厂”,成为新物种诞生之地。
虽然气候变化在人类进化史中所扮演的角色还不是很清楚,但气候变化确实会影响动物的食谱。
此外,人类物种史上的灭绝和迁徙似乎都与不稳定的气候状况有关联。
一些研究学者认为人类大脑变大和双足进化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
东非大裂谷的火山作用与古人类遗迹的保存奥杜威和莱托里古人类遗址位于坦桑尼亚恩戈罗火山台地的西坡。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科学家们陆续在该地区发掘了90多件古人类化石和上千件石器。
化石和文物埋藏在火山碎屑和火山灰形成的沉积物中。
许多学者对奥杜威和莱托里的地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奥杜威的熔岩和凝灰岩形成于204万~183万年之前的火山喷发。
莱托里的下部地层岩石的喷发时间介于430万~376万元之间,而上部岩石的喷发时间介于376万~349万年。
火山灰中含有大量的铁、铝、铜、锌、镁、钙等微量元素,火山灰形成的土壤又具有非常好的通透性,非常适合的植物生长。
可以想象,在300万年前,这里还生长着茂盛的灌木和草原,为动物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一群南方古猿穿过一片沼泽寻找食物,在他们身后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这时,不远处的火山突然喷发,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使得动植物迅速死亡。
大量的火山灰被喷射到空中,遮天蔽日,雷电交加。
随后火山灰降落到地表,覆盖在动植物的尸体之上,将当时发生的灾难深深地埋藏了起来。
结 语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教授称,“东非大裂谷产生后,地理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这推进了生物进化的进程,人类的出现也成为了可能。
尼罗河与地中海优越的地理环境,也使古人类从非洲走向世界各地成为可能”。
非洲古人类的起源和演化与东非大裂谷的地质活动密切相关。
东非大裂谷剧烈的构造运动,造成东非高原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气候的变化刺激了生物进化,最终导致古人类的出现。
而强烈的火山喷发,在短期内引起动植物的大量死亡,喷发的火山灰降落在地表,为古人类化石和遗迹的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
历史午时三刻处决原因
还有秋后问斩,让犯人集体到秋天之后行刑。
这到底是为何呢?还要专门选择时间去处决犯人。
下面星云探秘网小编就为大家解析一下历史午时三刻处决原因!历史午时三刻处决原因文章导航:1、午时三刻处决原因2、秋后处决的真相3、午时三刻处决的忌讳午时三刻处决原因1、阳气镇鬼人死后,阎王爷会让鬼来将死者的灵魂运回阴间,正午是太阳最大最强的时候,阳气最为旺盛,所以厉鬼都不敢前来锁魂。
如果放在夜晚或阳气较弱的时候,厉鬼都出来了,那可能会造成一些恐慌或者不好的事。
阳气胜的时候,犯人也不容易变成厉害的鬼。
当然,这只是历史封建迷信思想,并不是真的会变成鬼,鬼并不是真实存在的。
2、不让处决之人痛苦在中午太阳正热的时候,犯人已经筋疲力尽,注意力不会那么集中,砍头的时候也就不会非常的痛苦了。
秋后处决的真相秋后处决本来是遵循了一个自然的规律,秋天是万物开始凋谢的时候,犯人们集中在秋后处决也是一种符合上天安排的说法。
午时三刻处决的忌讳1、不杀祭祀用的牲畜午时三刻处决是因为阳气最盛,,让罪大恶极的罪犯连鬼都做不成。
而祭祀用的牲畜都是讲究福报的,如果这个时候杀了祭祀用的牲畜,会让它灰飞烟灭,而福气也会消失,一年的运势都有可能被影响。
2、不进太阴晦的地方阴晦的地方是指基本晒不到太阳而且平时就人迹罕至的古宅,山洞,地下室等。
午时是太阳极旺的时候,那么阴晦的地方就是极阴,这个时候去那种阴晦的地方不但会影响到自己的运势,还容易让人染病。
所以午时尽量不要去太阴晦的地方。
3、午时不迁墓阳气过盛,不适合迁坟,迁坟的过程在时辰上以不过午时最利,以免午时的阳气灼伤尸骨。
而且午时正是午休的时候,容易让人昏昏欲睡,做这些事也容易出差错,亵渎了祖宗可是风俗里的大不敬。
4、午时不拜神佛风俗上拜神拜佛越早越好,大家都以争头柱香为荣,是因为据说能得到头柱香的,都能获得最多保佑。
如果心里没有很多的欲望,那么就不用讲究太多,什么时间想去了就去。
综上所述,秋后问斩和午时三刻斩首的诸多忌讳,都只是受到了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
这种思想在现代则是完全被摒弃的糟粕。